延伸閱讀:龍涎香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讓人慾罷不能呢?
前幾天在感受龍涎香芳香的氣氛中遇到幾個好朋友,在簡單暢談了一會後,其中一位愛香的朋友和我講: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香中,植物香首位非沉香莫屬,而動物香便是龍涎香為尊了。
而他最喜歡的香也正是龍涎香!四大名香裡,沉香和檀香相對來說還是較常見些,而龍涎香和麝香則「冷門」一點。那這龍涎香究竟有何等魅力,能成為香友們的最愛?
首先,在中國的漢代已經發現並且使用龍涎香了
漁民在海裡撈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蠟狀漂流物,點燃時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還香。當地官員,收購後貢獻給皇上,在宮庭裡用作香料,或作為藥物,從此便成為皇室的特供,普通百姓是根本用不到的。
嘉靖三十四年(1555),司禮監傳諭戶部取龍涎香百斤,檄下諸番,懸價每斤值銀1200兩,折合現今人民幣100萬元左右,即每克2000元。所以從古至今,龍涎香都是比黃金更貴重的香料。
這就是龍涎香
「龍涎香」,是來自海洋中的精靈,它的名字的由來是古人認為此香來自龍的口涎。
這也是古時人們的美麗誤會,其實,它是來自海洋動物抹香鯨的體內,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還是抹香鯨的排洩物,是它吞食的食物中難以消化的部位,被膽囊分泌的膽固醇類物質包裹後並排出體外。
初排入海中的龍涎香為淺黑色,非但沒有香氣,還伴隨陣陣臭味,但是這只是它漫長曆程的開端。在接下來的數年乃至上百年,它要經受海浪的反覆衝刷顛簸,遭受烈日的曝曬考驗,承受空氣的催化提攜,當初時的腥臭慢慢變淡,卻暗香浮動,經過大自然的打磨,它香味漸漸趨於濃烈,顏色也由黑變白,華麗轉身,終成正果,成就傳世之龍涎。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這是泰戈爾詩中最溫暖的文字。
而沉香和龍涎香,這兩種沁人心脾的奇異之香,都歷經痛苦、掠過時光,反而更有生命力、更有價值,香氣也更純粹。它們的一生都有著「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卻報之以香」的意味。
<龍涎紅土香> 這種線香就只用龍涎香和富森紅土沉香製作而成,變得更加富有魅力了。香韻變化層次分明,留香悠遠深沉,擴香能力也大為改觀,數米之外就能深深的體會到它的香韻。那種高雅淡然的香味,還透著一股難以言表的香氣,不像藥草也不像香木,更多是那難以忘懷的異香之韻。結緣<龍涎紅土香>,諮詢微信:18814141338
龍涎紅土線香:很多客人反應龍涎香的理氣效果特別明顯,聞之氣往丹田下面走,同時令人口齒生津,疏通經絡,周身通暢!香氣清甜帶花香,遠聞絲絲涼意帶著清透的花香,隨後便是沉靜莊重的香甜,溫柔中藏著力量。而真正沉於內心的是她彌覆竅息裡外的純淨通透,龍涎的融入,無形煉化的韻妙。
關於龍涎香:龍涎香,名貴中藥材,自古以來價比黃金。本品為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分泌物的乾燥品。飄浮於海面,故可從海面上撈取。功能主治為:行氣活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治咳喘氣逆,氣結症積,心腹疼痛。
①範鹹《臺灣府志》:止心痛,助精氣。
②《綱目拾遺》:活血,益精髓,助陽道,通利血脈。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癥結,消氣結,逐勞蟲。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乾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頰。
③《藥材學》:治咳喘氣逆,神昏氣悶,心腹諸痛。
龍涎香:宋人設席宴客、消夏避暑的必備香品
瀛島蟠龍玉吐馨,輕氛飛繞博山青。
暖浮蛟窟潮聲怒,清徹驪宮蟄睡醒。
古時龍涎香是極具神秘色彩的香料,古人不知龍涎香成因,認為龍涎香為海中龍的涎沬凝結而成,所以稱其為龍涎香,《嶺外代答》「龍涎香」條載:
大食西海多龍,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積而能堅,鮫人探之以為至寶。
阿拉伯文學作品中的龍涎香也同樣神秘,阿拉伯中世紀文學名著《天方夜譚》中,描述了在一座不知名島上有座「龍涎泉」,蠟般的龍涎香四溢地流向大海,為鯨魚取食,隨即噴出而在海面上凝結成龍涎香。
抹 香 鯨
在《天方夜譚》中提到龍涎香與鯨魚有關,這已經很接近龍涎香的成因了,但不是鯨魚吞食龍涎香脂後產生龍涎香,而是抹香鯨吞食烏賊後,一些無法消化部分刮傷鯨魚的腸道、造成刺激後形成一種分泌物。
這固態物質隨抹香鯨的消化系統排出體外,剛被排放出來時是黑色的,軟到可以揉成球,但在空氣中乾燥後,逐漸硬化,並產生清涼的香氣。
阿拉伯海域自古即是龍涎香重要產地之一,與薔薇水一樣,龍涎香也是阿拉伯人通過海上貿易舶至中國的「奢侈品」,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中記載:
諸香中龍涎最貴重。廣州市直每兩不下百千,次等亦五六十千, 系番中禁榷之物, 出大食國近海傍。
在古代中國,身價不菲的龍涎香一直是宮廷尋覓的「第一香」。宋徽宗時期,宮中的蠟燭中就添加有龍涎香,葉紹翁《四朝見聞錄》中記載:「宮中以河陽花蠟燭無香為狠,遂用龍涎、沈腦屑灌蠟燭內.」。
古人詩詞中描寫的龍涎香,多是用各種香料模仿龍涎風味的合香。宋詞中有幾首詞《天香・宛委山房擬賦龍涎香》,均是描寫製作龍涎香合香(按香方調製的龍涎香),宋人呂同老《天香・宛委山房擬賦龍涎香》:
冰片熔肌,水沉換骨,蜿蜒夢斷瑤島。剪碎腥雲,杵勻枯沫,妙手製成翻巧。金篝候火,無似有、微薰初好。簾影垂風不動,屏深護春宜小。
因龍涎香稀少且價格昂貴,製作名為「龍涎香」的薰香產品時也很少使用真龍涎香料,通過古人詩詞與《香譜》中記載龍涎香方,可知古人多以沉香、檀香、金顏香、薔薇露等香料仿造龍涎香,《陳氏香譜》「古龍涎香」:
沉香六錢、香檀三錢、金顏香二錢、蘇合油二錢、麝香半錢(另研)、龍腦三字、浮萍半字(陰乾)青苔半字(陰乾去土),右為細末拌勻,入蘇合油,仍以白芨末二錢冷水調如稠粥,重湯煮成糊,放溫,和香入臼杵百餘下,模範脫花,用刷子出光,如常法焚之,若供佛則去麝香。
香方最後說「若供拂則去麝香」,可知在古代龍涎香也用於供佛、清修之用。
在宋代最流行的龍涎香帶有花香之氣,調香時常使用香花、花露,《陳氏香譜》「龍涎香」中使用「薔薇花不拘多少陰乾」;古龍涎香「素馨花半兩廣南有之最清奇」;「亞裡木吃蘭脾龍涎香」中用薔薇水浸潤沉香:
蠟沉二兩(薔薇水浸一宿,研細)、龍腦二錢(另研)、龍涎香半錢,共為末,入沉香泥,捻餅子窨幹燒。
亞裡木吃蘭脾龍涎香是為數不多使用「龍涎香料」的龍涎香方,古人多以隔火薰香的方式燻焚花香味的龍涎香,隔火薰香完全沒有燥氣,香氣舒展自然,讓花香之氣更為清逸灑脫。
宋人蔡伸《虞美人》:「 覺來重試古龍涎。深炷玉爐、燒氣不燒煙」;宋人陳淵《又題山寺二首》 :
雲母燒香不見煙,夜深齋閣閉龍涎。
此生暇日真難得,蕭寺重來已四年。
清潤的花香,也有避暑之功效,宋人避暑時常焚香或攜帶香物,周密《武林舊事·都人避暑》中記載,「都人仕女避暑時,常駢集炷香,並攜香囊、畫扇、涎花、珠佩等物」,「涎花」即為龍涎香餅,宋人習慣把龍涎香餅稱為花子,《百寶總珍集》「龍涎香」條前面所冠小詩首云:
龍涎花子有多般,此物暗昧子細看。
伏古雲頭並清燕,三朝修合最直錢。
古人消夏佩戴的龍涎花子(龍涎香餅)應該是素馨花香味的龍涎香,素馨花寒香清雅,能夠助人驅除因暑熱而生的煩躁。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素馨」條記載:「以素馨毬掛復鬥帳中,雖盛夏能除炎熱,枕簟為之生涼。」
宋代番禺(廣州)地區最著名的龍涎香品,就是以素馨花為主要原料調製。吳曾《能改齋漫錄》中說:「今之龍涎香,以耶悉茗油為主也」,耶悉茗既素馨花,是最初傳入中國時的名字。
在古代,龍涎香還常用於宴客或是慶典之上,宣和初年宋徽宗在睿謨殿賞元宵,大宴近臣,參加宴席的王安石有詩記載了宴席中焚燒龍涎香:「層床藉璣組, 方鼎炷龍涎」。
勸酬交錯裡,款款鴨爐薰。宴席中焚香能增添飲酒時的雅趣,對香味痴迷的宋人,焚香是古人宴席中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楊萬裡《廷弼弟座上絕句》詩曰:
黃雀初肥入口銷,玉醅新熟得春饒。
主人更恐香無味,沉水龍涎作伴燒。
關於不同場景用香的區別,《晦齋香譜》譜序中總結道:「琴臺書幾最宜柏子沉檀,酒宴花亭不禁龍涎棧乳」。
延伸閱讀2:老中醫教你分辨龍涎香,龍涎紅土線香,獨冠天下!
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老中醫》,主人公翁泉海根據患者久咳的症狀,開出了一服中藥,其中有一味中藥名叫龍涎香。龍涎香、麝香、沉香、檀香為中國古代四大香,龍涎香位於首位,最為稀有、珍貴。
龍涎香是外來藥,多發現於沿海地區,主要集中在阿拉伯海及非洲海岸,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阿末香」之名,傳說是龍的涎沫凝結而成,其實龍涎香是以抹香鯨為主的鯨魚吞下一些海洋生物等異物後,刺激腸道形成的分泌物,後排出體外,在海上漂浮了幾十甚至上百年形成的固態物。新者多為黑色,稍久則灰,甚久則白。
龍涎香主要功效為化痰平喘、行氣散結、利水通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出版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還保留有「鷺鷥咳丸」一味,那是一種金箔為衣的蜜丸,其中有龍涎香。古代香料有的可食、有的可用於做化妝品或入藥用。龍涎香主要特點有聚香的功能,結而不散。能夠收斂聚氣,雖經數十年,香味猶在。「浮於水則魚聚,燻衣則香不竭」。
龍涎香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棕褐色或黑褐色,裡面還可以見到鯨魚消化不了的白色的小塊墨魚的牙齒點狀或片狀痕跡等。質輕,聞起來並不香,有些腥臭之氣。放到舌尖上品,還有些酸澀。有一句成語叫物極必反,這龍涎香是香過了頭,離得太近了可能感覺不到它的香氣。就好比糖是甜的,糖精卻是非常苦的,需要稀釋很多倍後才能嘗到甜味。
龍涎香還叫灰琥珀,電視劇中一位大夫介紹鑑別龍涎香與琥珀真偽的方法是對的。將龍涎香點燃後會冒白煙,有香氣;而琥珀則是冒黑煙,有松脂的香氣。因資源稀少,價格昂貴,中藥處方中已經少用。
往日精選文章
魯豫有約:李連杰簡單粗暴玩沉香,分享奇楠的神奇功效
中國送給日本的鎮國之寶:價值數億的一塊「爛木頭」
這麼小塊的「爛木頭」,竟價值幾百萬!
沉香原材再度告急!5月23日皇崗海關查獲9.4公斤沉香!
沉香對女性的功效和作用,竟如此強大!(史上最全面)
沉香煮水,對治療痛風有奇效!
一茶,一香,一室,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