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任皇帝為什麼一點都不擔心御前侍衛會刺殺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1-01-09 騰訊網

在整個清朝時期,反清勢力一直如同燃燒不盡的野草一般頑強,從多爾袞帶兵入關到溥儀退位,都不曾真正的消亡過。比如早期盤踞在江南地區的南明、比如投而復叛的吳三桂、比如嘉慶年間殺入紫禁城中的白蓮教、比如鹹豐年間興起的太平天國、比如伏殺了僧格林沁的捻軍、比如孫先生主導的同盟會等等,都一直或者中途致力在反清事業中。

在這些反清勢力的威脅下,清朝皇帝當然感受到了危機,生怕自己的生命遭受到威脅。而面對著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也肯定產生了好奇,好奇那些清朝的御前侍衛們為什麼會對清朝皇帝那麼忠誠、為什麼清朝皇帝絲毫不擔心御前侍衛會和外界勾結危害自己的生命。

擔心是多餘的。說實話,大家的擔心其實非常多餘,因為那些御前侍衛根本就不可能會加害清朝皇帝。在清朝時期,挑選御前侍衛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旗人出人。如果不是旗人出身,那麼很難能成為那守衛在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而作為旗人,基本上就很少有人會對皇帝產生仇恨的感覺。

這點不像是對清朝皇帝有著血海深仇的漢人,清朝皇帝以及整個清朝給旗人帶來的利益讓他們不會做出任何傷害清朝皇帝的舉動。畢竟旗人特殊的身份、特殊的福利就是清朝皇帝給予他們,要是他們與外界勾結殺害了皇帝、推翻了清朝,那麼他們又置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於何地呢?

一不小心,自己以及自己的族人就可能人頭落地,有點家庭責任感的人都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相反,他們還要保護好皇帝、讓皇帝不受到外界的傷害,只有這樣,他們旗人高於人一等的權益才能一直「永久」保存下去。另外,如果保護好了皇帝、討得了皇帝的歡心,他們自己還能加官進爵,享受到那天下人都羨慕的榮華富貴。

和珅、明珠、索爾圖、隆科多、索尼等人的人生經歷就很好證明了這一點,作為從御前侍衛成長起來的重臣,他們一直以來都如同榜樣一樣激勵著眾多御前侍衛們,激勵著這些御前侍衛們兢兢業業地工作、激勵著這些御前侍衛們更加賣命地保護皇帝。旗人侍衛也很難傷害得了皇帝。最重要的是,即便旗人們成為了御前侍衛,也不是那麼容易能傷害得了皇帝之身的。一般來說,清朝的御前侍衛主要分為四個等級。最低等級的是藍翎侍衛,他們人數總共有90人,不過雖然說是御前侍衛中等級最低的侍衛,但是他們卻擁有六品的品級,比一縣之官還要大。

排行第三等級的是三品侍衛,人數一共有270人,擁有五品品級,地位等同於同知(知府的副手,副市長)。排行第二等級的是二品侍衛,人數一共有150人,擁有正四品品級,地位等同於知府(市長)、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長)等。排行第一等級的是一品侍衛,人數一共有60多人,擁有三品品級,地位等同於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長)、順天府尹(北京市長)等。

這些侍衛等級雖然很高、前途雖然非常無量,但卻非距離皇帝最近的人,真正能離皇帝最近的人是那些由本身是王公大臣、宗氏子弟充任的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散秩大臣。只有這些人才是真正掌控了侍衛調度的人,以他們對皇帝的忠誠,他們不會讓任何侍衛有傷害皇帝的舉動。

漢人侍衛。當然,除了旗人之外,漢人也是可以當皇帝侍衛的。漢人如果想要當皇帝侍衛,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得成為武舉進士。不過漢人侍衛和旗人侍衛不同,漢人侍衛一般會被安排在比較外圍的區域,很少能直接靠近得了皇帝之身。還有,在前途方面漢人侍衛也比不過旗人侍衛。一般來說,旗人侍衛外放基本都可以官升一級成為朝野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漢人侍衛就不同了,沒那麼好的待遇。

相關焦點

  • 清朝御前侍衛都帶著刀,皇帝會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
    清朝的御前侍衛雖然都帶著刀,但是皇帝絲毫不會擔心被他們刺殺。相反,在皇帝遇到危險的時候,御前侍衛還會奮不顧身的將皇帝保護的非常好。用現在的話來說,皇帝就是御前侍衛的大金主,只有金主平安無事,他們才能獲取地位及榮耀。
  • 清朝御前侍衛佩刀,難道皇帝不擔心他們刺殺嗎?
    到了清朝,隨著皇權的不斷集中、擴大和鞏固,清朝的侍衛隊伍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清政府也逐漸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備的、官職更加細分的侍衛制度。在這一整套體系中,御前侍衛顯然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們常看的電視劇中,御前侍衛通常都是佩刀的,然而在當時的皇宮都是不允許攜帶管制刀具的,那麼清朝皇帝為何對這些侍衛如此信任呢?
  • 清朝的御前侍衛有多威風?你可別僅僅以為他們只是皇帝的保鏢而已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皇帝身邊的護衛每個朝代都有,從士庶子、錦衣衛、郎中、執御器械等等都有,然而人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清朝的御前侍衛。清朝是如何選拔御前侍衛的?他們在皇帝身邊經常帶刀,皇帝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圖片:在皇宮當差的御前侍衛劇照一、清朝御前侍衛的來源其實,清朝統治者設立的御前侍衛制度,最開始是向朝鮮族學習的。
  • 為何清朝皇帝如此信任御前侍衛,還允許他們帶刀?
    除此之外,御前侍衛能夠在宮中活動,能夠被允許佩刀,這些都是普通人一輩子也無法獲得的特權。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侍衛應該是一個地位比較低下,僅僅負責一些基本守備工作的職位,但作為清朝獨有的一種制度,"御前侍衛"的地位和人們普遍認為的不同。清太祖在設立御前侍衛制度時,就對其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後來歷朝歷代的清朝皇帝也逐步擴大其編制來加強宮中的警戒。
  • 皇帝為何不怕貼身侍衛被人買通?乾隆:你看看他們都是啥身份
    古代的皇帝由於各種原因,經常會被人刺殺,比如清朝的時候,白蓮教就經常會派一些刺客前去刺殺皇帝。貼身的御前侍衛們個個武藝高強,而且天天就在皇帝的面前,按道理是最好的刺殺皇帝的身份,為什麼皇帝卻從不怕被貼身侍衛刺殺呢?這裡面的原因很多,皇太極曾經說過一段話,可以說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 清朝御前侍衛是多大的官?有多威風?
    他們可以跨越官位品階,可以與皇上共商大事,可以左右皇上決策,甚至可以與皇帝共享許多秘密,所以從御前侍衛這個階層出來的許多人物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都是響噹噹能排上號的,比如那索額圖、索尼、納蘭明珠、隆科多、和坤、肅順等等。所以你就不要小瞧了這個好像只能武不能文的「待衛」,他可是大由來頭。其實你也不要以為這個「御前侍衛」是歷朝歷代都有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從御前侍衛到步軍統領衙門,清朝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
    清軍裝備那麼, 清代皇帝到底擁有多少警衛力量?從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到負責京城門禁守衛、治安緝捕並有權「頒其禁令以肅清城垣」的步軍統領衙門,從根本上講,都屬於皇宮警衛,都是皇帝一人的護衛力量。侍衛處統領三種侍衛:內廷侍衛(御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大內侍衛(一等、二等、三等、藍翎侍衛)和隨旗行走的宗室侍衛。侍衛處侍衛都是從滿、蒙上三旗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人員,行政級別高、工資待遇好、官場前途好。統領侍衛處的領侍衛內大臣或者御前大臣,都是皇帝極為信任和倚重的皇室宗親、滿洲勳貴中挑選出任。
  • 清朝御前侍衛功夫必須很高?沒這層關係,武功再高也沒機會!
    在大家的眼中皇帝的侍衛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尤其是大內侍衛,御前侍衛等名稱,一聽就讓人覺得是高手,其實這些人還真的是高手,只不過與那些頂級高手相比,他們的武功可能會遜色一些,但這些人憑藉著這層關係,卻可以穩坐皇帝侍衛的寶座。
  • 清朝皇帝賞賜黃馬褂是什麼意思?為何侍衛和大臣都可以穿黃馬褂?
    在看古裝劇時,我們常常能聽到「黃馬褂」這三個字,其實,黃馬褂一共有兩個類別,分別是職任黃馬褂和行賞黃馬褂,前者是給皇帝的御前侍衛穿,因為皇帝常常穿明黃色的衣服,因此,身邊的侍衛所穿的褂子顏色也要與皇帝一致,只是褂子上不能有其他圖案。
  • 滿足這一條硬指標,才能在清朝成為御前侍衛,現在很多人不符合!
    歷朝歷代中,保護皇帝不受傷害都是頭等大事。在不同的朝代就有這不同的禁衛制度,就像是明朝的錦衣衛,不僅是皇帝的禁軍護衛,同時在全國各地都設有行署司,幫助皇帝刺探全國各地的情報,為皇帝的決策提供更真實的依據。
  • 和珅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是滿腹經綸的御前侍衛,還是清朝的美男
    和珅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是滿腹經綸的御前侍衛,還是清朝的美男王剛飾演的和珅白白胖胖的模樣已經在觀眾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他把和珅的狡猾和貪婪,還有奉承的個性展漏無疑。但是在歷史記載中的和珅身材頎長,並且眉清目秀,還是當時滿清第一俊男。
  • 鳳毛麟角的清代漢人御前侍衛
    其實在歷史上,除了滿蒙出身的大內侍衛之外,還有非常少數的漢人侍衛,其中的幾位還出人意料地做到了御前侍衛的最高等級,實際上突破了清廷的相關制度規定,成為了有清一代少數鳳毛麟角的幸運兒。但是,這幾位出身顯赫、侍衛在皇帝身邊的漢人御前侍衛並沒有因此在政治上取得令人驚嘆的功績,所以實際上漢人御前侍衛的身份並沒有給他們的政治生涯增加想像中的助力。
  • 清朝最倒黴的一個皇帝,被御廚手持菜刀追殺,大內侍衛卻袖手旁觀
    清朝最倒黴的一個皇帝,被御廚手持菜刀追殺,大內侍衛卻袖手旁觀古裝劇常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場景:有人對皇帝恨之入骨,千方百計地想要刺殺他,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在古代暗殺皇帝是一件成功率那麼低的事件呢?很大程度是因為在天子的身邊聚集了一群武藝高強的保鏢,那就是傳說中的大內侍衛。
  • 在清朝,保衛皇帝的軍事力量都有哪些?不止大內高手
    這五百七十個人當中,跟隨皇帝左右、皇帝最信任的通常只有兩三個,這些人能帶刀跟在皇帝身邊,叫御前侍衛。再低一級是御前行走,再下面還有乾清門侍衛、乾清門行走。乾清門侍衛不是只能守衛乾清宮,而是跟著皇帝走,守衛皇帝的寢宮。皇帝在哪,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就守衛在哪。皇帝跟前的侍衛,一般都前程似錦。當年,和珅就是從侍衛起步的,因為在御前被乾隆看中了,從此平步青雲。
  • 清朝大內侍衛的真實樣貌:虎背熊腰,手持各式兵器,個個眼神駭人
    現在雖不流行清宮劇了,但在前些年,清宮劇可謂是十分流行。像什麼大清后妃、金枝欲孽、宮、步步驚心等等,這一類題材至少盛行了十多年。不過看劇會給人們形成一個印象,那便是大內侍衛不僅帥氣還武功高強。像延禧攻略跟如懿傳不就是,傅恆和凌雲徹兩位均是侍衛,也都是男二。
  • 為何《延禧攻略》裡女人都愛富察傅恆?還得從「御前侍衛」說起
    而歷史上真正的御前侍衛,也的確都很受當時女性的青睞。究其原因,主要有4點。一.出身御前侍衛基本是從滿洲、蒙古王公勳戚子弟、宗室子弟裡選拔。古時婚嫁都很注重出身,一個好的出身,通常代表著較高的名譽、地位、財富和良好的教養。
  • 古代宮中居住著侍衛,如何防止他們與妃子日久生情?清朝的辦法絕
    在歷史上針對皇帝的刺殺和謀害的行動,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為了保護皇帝和皇室家族人員的安全,所以便出現了安保的體系,只不過是每一個朝代的安保體系不同罷了。在古代的皇宮中,保護皇帝的大部分有兩個組成機構,一個是駐守京城的禁軍,又被稱之為御林軍,這一軍隊大都是一些非常訓練有素的士兵,每天的任務就是巡視皇宮外圍的日常,然後就是擔任國家首都的首位。
  • 清朝大內侍衛真容:面露兇光,個個武功高強,圖5是慈禧貼身侍衛
    但是由於當時的漢文帝沒有改革的氣魄和勇氣,賈誼說的那些對漢帝國改革的措施都被漢文帝拋在了腦後,反而一門心思地向賈誼請教鬼神之說。這件事被李商隱知道之後,他感嘆起皇帝不重視老百姓卻重視鬼神的荒謬,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 古代侍衛住在宮裡,怎樣防止他們與妃嬪日久生情?清朝的辦法絕了
    在古代歷史上,皇帝長期處於權力架構金字塔的頂端,一身系天下安危,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享盡人間榮華富貴。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皇帝寶座也因此成為各方勢力覬覦的目標,從而置身於權力鬥爭的漩渦中心,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暗算,歷史上針對皇帝的刺殺和謀害行動,千百年來時有發生。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不過,清朝一品官員擔任的官職可能和大家心裡想得有點不太一樣,這到底咋回事呢?圖片:直隸總督劇照清朝的管制是經過反覆改變後慢慢趨於穩定的,乾隆帝之前的管制變化太多,簡單說起來有點困難,但是乾隆之後,管制相對穩定,沒有什麼大變化了。那麼清朝的一品官員包括哪些管制呢?我們一一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