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智通財經獲悉,偉能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能集團」)已於近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登陸港股主板市場。
偉能集團成立於1997年,主要從事發電機組系統集成業務(SI),以及設計、投資、建設及租賃分布式發電站(IBO)業務,目前是全球領先的大型發電機組系統集成商之一,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私營燃氣發動機分布式發電站擁有人及運營商。
SI業務方面,偉能集團向擁有發電系統的客戶銷售發電機組及發電系統,其客戶包括分布式發電站、政府、住宅及商業樓宇等。IBO業務方面,公司為擁有半永久性電力需求的客戶設計、投資、建設及租賃分布式發電站,並與承購商合作營運。
最近三年,偉能集團業績快速增長。截至2013年、2014年、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15年及2016年5月31日止5個月,公司收益分別為5.76億(港元,單位下同)、9.30億、12.13億、2.95億、5.09億,2013年至2015年間複合年增長達45.4%。同期,公司淨利潤分別為(股東應佔溢利)930.9萬、1.21億、1.41億、2950.7萬、2806.3萬。2013年至2015年期間淨利潤複合年增長率更達到281.5%。
之所以淨利潤的增速遠快於收益,是因為主要是由於偉能集團毛利率持續超過50%的IBO業務帶來的收益在總收益中佔比不斷上升。2013年至2015年期間,IBO業務收益佔比分別為7.0%、15.5%、20.4%,穩步上揚;而SI業務收益佔比則相應出現下滑,同期分別為93.0%、84.5%、74.0%。
偉能集團的SI業務主要分布於中國內地及香港以及亞洲其他國家,2015財年,其總收益佔比達到79.4%;而IBO業務則全部分部於印尼、孟加拉及緬甸,同期其總收益佔比分別為9.0%、7.6%、3.8%。
未來,偉能集團計劃擴展IBO業務,以從其較高利潤及增長潛力中獲利。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印尼、孟加拉及緬甸的電力峰值需求預計分別由2015年的49.9吉瓦、10.3吉瓦及2.7吉瓦增加到2020年的94.7吉瓦、17.9吉瓦及5.5吉瓦。基於這些國家電力需求的高速增長,公司計劃增加上述國家的發電量。
業績高速增長,未來計劃明晰,讓偉能集團的前方看似一片坦途。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供應商過於集中等風險,也是偉能集團未來需要面臨的問題。
MTU公司(戴姆勒-奔馳集團屬下公司)是偉能集團的最大實際供應商,截至2016年5月31日至五月份,偉能集團直接或間接(通過中國中車(601766,股吧))自MTU採購的發動機總額達2.23億,佔同期公司總採購額比重的59.1%。如果MTU不能及時向偉能集團供應量足質優的發電機,將對公司運營帶來不利影響。
此外,為更好把握一帶一路的投資機會,偉能集團從2014年開始,在IBO業務方面與中國中車展開合作,截至2016年5月31日止5個月,中國中車作為總承包商或聯合開發商參與的IBO項目帶來的收益佔公司IBO業務總收益的比重達48.7%。如果中國中車單方面終止與偉能集團的協作,則將對公司IBO業務的進展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邱光龍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