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通過用戶激勵來達到增強用戶黏性的目的

2020-12-21 校果

推廣你的品牌產品是非常重要的。當消費者對您的產品有一定的了解時,我們應該考慮用戶對您品牌的忠誠度。那麼如何提高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提高品牌產品的宣傳效果呢?用戶激勵制度是提高用戶忠誠度的唯一途徑。怎樣通過用戶激勵來達到增強用戶黏性的目的?

第一步:明確用戶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建立用戶激勵體系有兩個目的:一是利用該體系刺激用戶行為,二是維護品牌產品的健康狀態,需要用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一步其實也是產品用戶分類畫像的過程,需要明確在健康的產品生態中,需要幾類用戶構成,他們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為產品帶來什麼樣的價值。確定了不同的用戶進行角色,那麼你在用戶可以激勵體系的構建時就可以有一個沒有明確的方向。

第二步:用戶哪些行為應該被激勵?

通過第一步就是我們可以描繪了用戶畫像,然後我們需要研究分析企業用戶的哪些問題行為對產品有價值,並且應該基於產品的核心價值來激勵。哪些用戶行為是對產品有害的,應該被制止或者懲罰的。

例如,在微博上,登錄、互動行為和關注行為都是由微博的核心價值決定的健康社區環境中應該鼓勵的用戶行為,而謠言、誹謗和攻擊他人都是對產品有害的,所以這樣的用戶行為不僅不被鼓勵,而且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措施。只有一個明確的獎罰措施,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防止劣幣驅逐良幣。

第三步:什麼激勵方式可以刺激用戶產生我們希望的行為?

在構建特定的激勵體系時,我們可以參考人性來設計:哪些激勵可以向用戶炫耀,滿足他的虛榮心?哪些企業激勵是可以為學生用戶可以降低成本以滿足他的惰性的?在這一步驟中,我們會發現可用的手段很多。我們歸納一下,產品激勵方式最普遍的就三種:

1.精神層面的滿足;

2.物質層面的滿足;

3.產品功能層面的分級滿足。

前面兩種非常好理解,很多產品在這方面的設計也非常成熟,包括積分、等級、勳章、認證等,再比如有獎活動、會員積分兌換、免費試用等都是物質層面的,給用戶來點實打實的優惠,這是從傳統行業就延續至今的一種用戶(客戶)激勵方式。倒是第三種,產品進行功能層面的分級滿足,比較少的產品企業運營人員會意識到我們這個社會層面的手段。

舉個例子,貼吧要求吧內等級達到7級就可以使用多個貼吧一鍵籤到的功能,這部分就是通過產品設計上的分級體驗,來刺激用戶產生我們希望的行為(讓用戶保持日活和UGC內容貢獻)。

第四步:選擇合適的激勵方式,制定合理的激勵規則

這個研究結論的得出一個完全來自於前面三步的分析,結合企業用戶自己想要的和產品想要的,再匹配產品能給的,再根據學生健康的產品結構形態所需要的用戶行為理論模型比例構成,來選擇合適的激勵教育方式,不同的激勵工作方式會達成不同的效果。

比如QQ的激勵體系,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組合拳,其激勵應用場景廣泛、各種激勵手段相互輔助、精神物質產品功能層面的多方位激勵手段結合等等,尤其在作為熟人社交產品,QQ在產品功能分級激勵的實現上可謂登峰造極:比如和等級升級掛鈎的自定義頭像、魔法表情、提高好友上限、建群限制等等,在剛需的產品需求上疊加產品功能分級,一邊激勵用戶,一邊商業化。

小貼士:用戶激勵才不是一個部門的事

除了通過以上提到的激勵方式,還有很多企業用戶可以感知不到的隱形激勵,需要進行產品,運營,市場,商務等多個部門之間合作溝通去實現。

歸根結底,用戶激勵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不僅僅是產品的工作,也不僅僅是某個運營的工作,而是整個團隊在整個產品生態的定位、發展、優化、矯正、回歸等每一個環節,在每一次的版本優化、功能設計、活動策劃中,都能始終不忘初心,明確產品要解決什麼用戶需求。構建用戶激勵體系之前,在健康的產品形態中,用戶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相關焦點

  • Keep是如何提升用戶黏性的?
    用戶參與越多,產品就越會在用戶心中佔有更多的比重,也產生更多的依賴感,提高用戶黏性。在這種場景下:一方面對用戶來說,分享的意義更多的是根據「承諾與一致性」給自身帶來更大的良好壓力,督促用戶堅持訓練。當然,也有的用戶更喜歡用這個功能來裝逼或者分享,給自身帶來自豪感,只是我覺得這種用戶不多,因為朋友圈不像是keep的健身圈,沒有這個土壤、氛圍。
  • 和用戶談戀愛——愛情三角理論與用戶黏性
    在用戶訪談中,我們並不滿足於知曉用戶對產品功能的需求。我們更想探索用戶對微博的感性認識,因此會去詢問用戶眼中的微博是怎樣的。我們希望微博在用戶眼中是新鮮有趣的,是溫暖愉悅的,是值得信賴的;我們希望用戶可以在這裡分享他/她的快樂和悲傷,可以建立他/她的圈子;我們希望和用戶一同經歷一同成長,全方位地融入他/她的生活。聽上去,這有點像是談戀愛的感覺。
  • Top1增加用戶黏性有技巧?油畫濾鏡打造差異化,Glaze不走尋常路
    行走大師是一款以踩高蹺為題材的動作休閒遊戲,總體操作較為簡單,用戶只需通過控制觸按屏幕的時長來控制高蹺行走的距離,從而跨過障礙,收集金幣即可,收集的金幣可用來購買角色。比其他休閒遊戲優秀的是,行走大師中設置了一系列增加用戶黏性的功能,例如遊戲中設置裡挑戰版塊,其中分為經典挑戰和每日挑戰,用戶必須達到一定的遊戲時長和成就才能夠解鎖挑戰版塊,從而體驗更多的關卡。
  • 「免費領水果」小遊戲中,淘寶/京東/拼多多是如何設計用戶激勵的
    電商平臺通常都會加入一些遊戲化產品來做用戶激勵,提高用戶活躍度。目前各大電商APP都相繼推出了「免費領水果」的小遊戲,用戶通過完成指定任務獲得實物水果。本文主要針對淘寶、京東、拼多多三款電商APP,分析它們在各自的「免費領水果」小遊戲中如何設計用戶激勵。
  • 野牛王丨瑞幸咖啡的優惠券套路是怎樣讓用戶淪陷的?
    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2019年,瑞幸完成了閃電上市,門店層面盈利,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等目標。現在對瑞幸質疑的聲音相比最初已經少了很多。
  • 百度網盤激勵計劃被嘲:一千積分需8天待機,用戶與市場矛盾難解
    此前,有用戶爆出百度網盤的用戶激勵計劃實為讓渡用戶帶寬,甚至侵犯用戶知情權。該項計劃表明,用戶可以通過活躍度和使用情況,在百度網盤的手機端APP中換取百度網盤超級會員、愛奇藝會員等獎品,但諸多用戶表明,這項計劃不僅佔用帶寬和內存,而且用戶沒有選擇權,「默認加了這個計劃,但之前完全沒有同意過相關的東西」。
  • 一檔節目每日吸引近200萬聽眾:怎樣用新聞播客增加用戶黏性?
    新聞產品有望為培養用戶數字消費習慣發揮更大的作用。根據路透社的數據,自2018年以來,播客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的總體收聽量上漲了31%。研究還發現,新聞播客在推動數字訂閱、提高用戶的忠誠度等方面卓有成效,有利於新聞機構與讀者建立更牢固和更深入的聯繫。
  • 如何通過數據分析掌握用戶行為?(一)
    對於運營來說,需要掌握用戶行為來制定不同的運營策略。而用戶行為是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那麼,具體的數據分析是哪些數據,不同的數據又有什麼區別?本篇文章中,筆者對用戶留存和用戶行為兩個指標進行梳理分析,對相關數據進行了總結,與大家分享。通過本文能夠學到什麼?快速了解一款APP。行業趨勢,市場空間。APP的生存現狀,所處階段,遇到的問題。
  • 交易平臺明槍暗箭,TACU亞交所要靠「用戶戰略」制勝?
    為了爭奪用戶與眼球,頭部交易所在線下和線上展開了明槍暗箭的「殊死搏鬥」。《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作者詹姆斯·卡斯表示,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雖然比特幣歷經了十多年的發展,但加密貨幣市場依舊十分幼小,相比零和博弈,服務好用戶,做大蛋糕更為重要。
  • 提升用戶活躍和留存:百果園、絲芙蘭、混沌大學等都做對了什麼?
    這個福利紅包,其實就是一個不同品類滿減的紅包,顯然當用戶在小程序上領取了並使用紅包。一方面能通過公眾號消息模板來提醒用戶即將過期的優惠,促使用戶產生復購,另一方面,通過品類用戶分層的方式,能夠方便日後對用戶定向推送品類組合優惠,一般以券+商品+權益的方式來提升用戶留存和轉化。
  • 用戶激活,揭秘得物(毒)的用戶增長之道
    受現實條件限制,小編無法通過用戶調研的方法來確定「得物(毒)」的新用戶激活行為,僅能通過提出關鍵問題的方法來猜測新用戶激活行為有哪些。2.1 提出關鍵問題(買方)「完成一次商品購買並評價商品」:該行為前半部分與第一條內容重合,雖達到激活行為的標準,但實現難度較高。而後半部分「評價商品」此處需要用戶通過使用購買的商品後再次登錄產品進行評價,行為的生命周期被拉長,因此完全完成該行為難度係數很高,性價比不如第一條高。
  • 易車:堅守用戶服務的長期主義
    「這是易車面對用戶的態度。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汽車行業飽受衝擊。在這種情況下,易車對用戶服務的長期主義顯現出了效力。汽車網際網路用戶大致可分為三類:車迷用戶、買車用戶、車主用戶,他們分別處於汽車消費周期的不同階段。面對這樣的用戶結構,易車制定了差異化的服務策略。對於買車用戶來說,如果有一款網際網路應用只專註解決用戶買車這一件事,那麼,好處和弊端同樣明顯。
  • 得到App | 用戶運營策略分析報告
    ② 邀請用戶成為「專注力代言人」用戶只要在活動頁面上傳自己的專注力照片並寫下背後故事,就能就能成為「專注力代言人」,分享海報的用戶還能領取一張100元閱讀器專屬優惠券。通過這一活動,將得到閱讀器跟「專注力」這一概念進行掛鈎,使得到閱讀器與其他閱讀器區分開來,吸引想要提高專注度,進行沉浸閱讀的用戶進行購買。
  • 用戶量過億的產品是這樣做用戶留存的(實戰篇)
    02 那留存應該怎樣做呢?前文說過,做用戶留存不能只局限在某個環節裡,而應該是系統性的,貫穿整個用戶生命周期的。路徑設計用戶路徑的設計可以分為設定預期、關注現實、調整差值三個步驟。1)設定預期做好預期管理在做留存時格外重要,要做到以終為始,先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再去設計用戶路徑,保證新用戶進入產品後是按照既定步驟在使用產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儘快的找到產品的價值點。因為產品對用戶有價值,用戶才會留下來。
  • 加拿大麥當勞推出萬聖節AR體驗,用戶可通過「敲門」獲得優惠
    加拿大麥當勞計劃發布一款基於網絡的增強現實(AR)體驗,這款體驗將配合萬聖節推出,用戶可在麥當勞網站上敲擊打開黃色的McDelivery門並獲得優惠。
  • 搭建用戶成長體系1:會員等級體系
    引導用戶體驗服務 → 刺激用戶持續使用服務,養成習慣,形成粘性 → 最終產生(持續產生)收益轉化。以一個服務工具類產品舉例,其閉環鏈路可能是如下這個樣子的:二、搭建方法(重點)既然已經明確了目的,找到了重點,那麼具體該如何搭建?
  • 體驗|你的用戶體驗有靈魂嗎?從Nike探索品牌與用戶旅程間的關係
    為什麼是你來做不是其他企業?要如何執行?這些信息必須要讓用戶理解。少了核心價值觀,企業塑造的旅程體驗是沒有靈魂的,比較難引起用戶共鳴。 ,激勵他們重拾運動的快樂和自信的力量。 潛在用戶可能並沒有針對耐克產品的體驗,但是卻能通過一系列跟耐克品牌相關的事件中進行第一印象的認知。
  • 錦州銀行重生記:B端C端齊發力 破局用戶黏性不足困境
    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B端錦州銀行面向商戶力推該行打造的聚合二維碼產品,在C端則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以拓寬客戶渠道,加大客戶黏性。從深陷財務漩渦、股權治理混亂至「白衣騎士」順利入駐,這家城商行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為我國中小銀行風險治理管理樣本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熱力圖——實現從1到N的熱用戶轉化
    除了活動刺激外,還有其他多種方式如等級/勳章等情感激勵給用戶「加溫」,加溫用戶是用戶運營最重要的部分,通過給常溫用戶、低溫用戶乃至冷用戶進行加溫,才能極大地挖掘各個層級用戶的價值,培養更多的KOC,或通過口碑傳播或通過分享推薦等方式發揮其散熱屬性,實現用戶的裂變增長。基於熱力圖如何運營熱用戶?
  • 用戶激活:拆解瑞幸咖啡新用戶激活流程
    使用戶有安全感,明確的感受到解決這個問題使用這一個產品就夠了,不需要在多個產品之間跳來跳去。(3)場景屬性場景對應的需求越高頻越剛需,用戶的需求越迫切。(4)運營手段通過運營手段抓住用戶某一種心理,從而提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