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成功的間諜大師:被譽為「千面人」,卻因一枚硬幣暴露身份

2020-12-15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間諜,或稱隱蔽戰線人員,是一項古老職業,任何一國或一個時代,都會有很多間諜活躍。戰爭年代,間諜對於戰爭雙方的意義更加巨大,他像安插在敵營的眼睛,甚至能左右戰局。

隱蔽戰線

二戰時期,湧現出了大批名噪一時的風雲間諜,由於間諜工作的特殊性,他們有的默默無聞至死都不為人所知,而有的卻載譽青史,留下許多傳奇故事。

魯道夫·阿貝爾,就是20世紀最傳奇的蘇聯間諜大師,被譽克格勃「諜王」,素有「千面人」之稱,在德國、美國潛伏几十年,為蘇聯源源不斷的輸送大量絕密情報,享譽一時。

魯道夫·阿貝爾

阿貝爾1903年生於英國紐卡斯爾本維爾,父母在沙俄時期流亡英國。1917年蘇俄成立,1921年阿貝爾隨家人重返莫斯科,1925年阿貝爾加入蘇聯紅軍,在蘇軍無線電營受訓服役。阿貝爾由於出生成長於英國,籍貫蘇俄,父親又是德裔俄國人,因此他精通俄語、英語、德語、波蘭語等6國語言,而且都是完全不帶口音的正宗腔調。

不但有語言天賦,阿貝爾在攝影、繪畫、音樂、科學、文化上都有建樹。一個精通歐洲常用的6國語言,還懂得無線電,又多才多藝,又值戰爭時期,這樣的人最適合做什麼呢?當然是間諜的不二人員。1927年,阿貝爾被克格勃的前身,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選中,派赴英國、挪威、法國等執行情報任務,接受情報訓練,正式成為「克格勃」的一名職業間諜。

蘇聯克格勃徽章

1939年底,德軍入侵波蘭後,蘇聯決定派出間諜打入納粹內部,阿貝爾被選中,偽裝成德國僑民進入拉脫維亞,正式開始了他在歐洲戰場上的傳奇間諜之路。阿貝爾剛到德國時,僅僅是個普通人,幾乎沒有任何關係,不到4年時間,就進入到納粹情報部門核心位置。

納粹有兩大著名情報機構,一個是德國黨衛軍,另一個是國家秘密警察(即蓋世太保),阿貝爾憑藉自己的能力深受兩大組織信賴,他也充分利用德國黨衛軍和蓋世太保之間的矛盾,在兩方之間左右逢源,互相挑撥,向蘇聯提供大量納粹最機密情報。

蓋世太保首腦希姆萊(中)

阿貝爾在德國潛伏期間,有兩件最為傳奇的間諜經歷。第一是幫助蘇聯將境內搞破壞的德軍一網打盡,第二是將納粹安插在各國的1000多位間諜名單提供給了蘇聯。

1944年夏,德國陸軍參謀長克萊勃斯與納粹情報部門共同制定「旋風」計劃,該計劃企圖秘密運送一支德軍深入蘇聯大後方,破壞蘇聯的鐵路及重要交通設施。首次打擊地點選在蘇聯喀爾巴阡山地區,由德軍施瓦茨堡上尉率領一支30人的精兵實施。

阿貝爾掌握該情報後,一面將計劃通知蘇聯,一面精心布置,將自己的間諜下屬假扮成施瓦茨堡上尉,空投到蘇聯,和這支30人的德軍匯合,然後把人全部帶入蘇聯的伏擊圈,將人全部俘虜,使德國在蘇聯大後方搞破壞計劃破產。

二戰德軍士兵

阿貝爾第2次最著名的行動發生在納粹戰敗前夜。當時納粹德國有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挑選了1000多名納粹間諜,讓他們接受整容,整成集中營中關押的犯人模樣,然後再把這些犯人殺死,最後放出假扮的納粹間諜,讓他們以新身份潛伏於歐洲各國,伺機搞破壞。

這一情報被阿貝爾獲知,並且將1000餘人的資料,以及他們整容後的照片,全部用微縮相機拍下,通過秘密渠道傳回蘇聯,納粹德國失敗後,這些潛伏的間諜大多都被抓捕。

1945年二戰勝利後,阿貝爾得以重回蘇聯,但由於他是當時蘇聯最成功的間諜,因此1946年阿貝爾又接到新命令,到美國潛伏。不過,阿貝爾最終卻因一枚5美分的硬幣暴露了身份。

魯道夫·阿貝爾

1953年夏天的一個晚上,13歲的報童詹姆斯·博扎在布魯克林挨家挨戶送報紙,他收到很多5美分的硬幣。詹姆斯在回家路上,手中的一枚硬幣不小心滑落,他追上去,用腳踩住硬幣,誰知硬幣竟被踩開裂了。

這枚5美分的硬幣很顯然是假的,他就像小盒子一樣被黏上,裡面掉落一小卷微型膠捲。這是蘇聯間諜傳遞情報所使用的方法,不知是布魯克林哪位粗心的蘇聯間諜搞混了硬幣,錯給了詹姆斯。詹姆斯姐姐的男友恰好是警察,立即將膠捲給了聯邦調查局,膠捲雖然沒有破譯,但布魯克林藏著間諜是一定的了,特工開始秘密調查,但進展緩慢。

1957年,聯邦調查局逮捕了幾名蘇聯間諜,其中一人經不住威逼利誘,供出了蘇聯在美國的間諜頭目是一個叫馬克的人,馬克便是阿貝爾。雖然不知道此人具體地址和真實姓名,但馬克就住在布魯克林。聯邦調查局再想到4年前的5美分硬幣事件,兩件事正好對上了,原來布魯克林藏著大魚。

很快,聯邦調查局特工們又開始重新布控搜索,一點點縮小範圍,最終將目光聚焦在畫家埃米爾·戈德富斯身上,埃米爾正是阿貝爾。阿貝爾事先也得知有蘇聯間諜被捕,擔心身份暴露,提前換了地方,但最終還是被美國特工抓捕到。

阿貝爾被捕受審

阿貝爾被捕前,已經把一些絕密情報和密碼本銷毀,但還是被判了30年。由於阿貝爾被譽為是蘇聯「諜王」,掌握著大量蘇聯核心機密,蘇聯一直在想方設法營救阿貝爾,阿貝爾在獄中也始終相信蘇聯會救他,4年後機會終於等來了。

1960年美國偵察飛機秘密偵察蘇聯時被打了下來,飛行員鮑爾斯倖存被俘虜。於是蘇聯拿鮑爾斯和美國談判,最終雙方達成一致,交換間諜阿貝爾和俘虜鮑爾斯。1962年,在東西德交界,美蘇雙方同時交換人質,阿貝爾回到了蘇聯。

阿貝爾重返蘇聯

阿貝爾回到蘇聯,成了國家英雄。從隱蔽戰線走上檯面後,阿貝爾將自己在情報方面的畢生所學,全部教給了年輕一代,1971年阿貝爾在莫斯科逝世,終年68歲。

相關焦點

  • 20世紀最傳奇的間諜大師,最後栽在一個小孩手裡,這是怎麼回事?
    ▲魯道夫·阿貝爾舊照 01 俄國人魯道夫·阿貝爾是20世紀最傳奇的間諜大師,因為父母都是非常有才華的知識分子這個小男孩名叫博扎,是一位專門賣報紙的小孩,經常要挨家挨戶給人送報紙,這其中的用戶也包括阿貝爾。當時美國的報紙是5美分一份,有一次阿貝爾在掏錢的時候,其中一枚5分硬幣不小心從口袋裡掉了出來,博扎連忙一腳把它踩住,沒想到踩在了這枚硬幣邊沿,竟然裂開了,露出了裡面的微型膠捲。
  • 蘇聯特工精通6國語言,蟄伏四年贏德國信任,最後因13歲小孩暴露
    那個時候,蘇聯的國力還是很強大的,他們有專門的間諜訓練系統,甚至還有一個間諜組織,要想能夠萬無一失,戰爭必然要了解自己的敵人,其實歷史上,蘇聯派出的優秀間諜很多,其中有一個就精通六國語言,有很高的智商,並且做過幾十年間諜,戰功卓著,經驗豐富,但他只是個老將,最後卻被一個13歲的小孩給陷害了。
  • 精通6國語言,立功無數的王牌間諜,是怎麼栽到一個小孩手裡的
    精通六國語言,功勳無數的王牌間諜,最後落到了一個13歲孩子的手中,武俠小說中常有"千面"人物,這樣的角色設置往往善於變裝,變成另一個人的樣子來搜集情報。從某種程度上說,"千面人"就是間諜,一個間諜不僅要懂得偽裝,還要時刻注意身份的公開,只要暴露了哪怕一點點錯誤的地方,就會面臨危險。魯道夫·阿貝爾是蘇聯的"王牌間諜",人稱"千面人"、"間諜之王"。他從24歲開始間諜生涯,不僅幫助蘇聯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被派往美國建立情報網,搜集重要情報。
  • 精通6國語言,立功無數的王牌間諜,卻栽到了一個13歲小孩的手裡
    熟練掌握六國語言,功成名就的王牌間諜,最終栽在了一個13歲小孩手中的武俠小說裡,這類人物往往擅長變裝、化身為他人搜集情報。「千面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間諜,間諜不但要懂得偽裝,還要時刻注意不洩露身份,只要暴露出一點小毛病,就會有危險。
  • 二戰最有膽識的王牌間諜,竊取無數機密情報,卻因女友抽菸丟了命
    二戰期間,法西斯與反法西斯盟軍之間除正面戰場之外,暗地裡的交鋒也異常激烈,情報的爭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要是敵人最核心的軍事機密被間諜竊取,真的有可能改變戰爭的走向和歷史進程。但是做間諜的人基本都難以善終,他們不能有感情,每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中,稍有一絲差池,就有可能讓自己暴露,從而陷入命懸一線的境地。由於間諜工作的特殊性,就算是最善於隱蔽的間諜也有暴露的可能,比如理察·佐爾格,被譽為二戰時期「最有膽識的王牌間諜」。
  • 「此後不再會有勒卡雷」,英國「間諜小說大師」病逝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當地時間13日,被譽為「間諜小說大師」的英國作家勒卡雷因肺炎病逝,享年89歲。全球多名小說家紛紛致哀,美國驚悚小說大師史提芬·金表示,「文壇巨匠在這可怕的一年裡走了」。
  • 他被譽為金牌間諜,精通六國語言,美德拿沒辦法,卻栽在小孩手裡
    國際法規定,戰爭時不擊殺飛行員,因為一個飛行員的培養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就算是敵對國家,看見飛行員的損失都覺得格外心痛,然而除了飛行員,戰時還有一種職業的培養成本也很高,那就是特務間諜,一個特務除了身手要好,便於逃離現場以外,他們所要精通的學識和語言也非常多,因為只有精通的越多,才能獲得更多的有效訊息,俄國有一個堪稱是金牌間諜的人
  • 他是《偽裝者》明樓原型,擁有五重間諜身份,1987年去世
    電視劇《偽裝者》中的明樓因為演員靳東的出色演繹引發大家關注,另外他的多重身份撲朔迷離,好多人表示看不懂。如果不是電視中一一解析,大家肯定更看不懂這些在各種場合遊刃有餘的間諜了。其實,明樓本人是有歷史原型的,他就是有著中共情報史上絕無僅有的五重間諜身份的袁殊。都說千人千面,此一人便有千面。
  • 《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原著作者、著名間諜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
    勒卡雷的家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因肺炎去世,逝世時,妻子與四名兒子在旁陪伴。他的著作代理人喬尼·蓋勒表示,「我差不多代理了15年他的作品,今天,我失去了一位導師、一位啟發我靈感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位好朋友。」被蓋勒稱為「毫無爭議的英國文學巨匠」,勒布雷醫生創作了26本書籍,以40多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發行。
  • 「動物間諜」為美國中情局刺探蘇聯效勞
    當年,美國專門訓練信鴿和其他定期途經蘇聯薩拉託夫州希哈內區的候鳥,因為美國認定那裡是蘇聯化學武器中心,接近的生物身上應該有殘留痕跡,只要從飛過希哈內的鳥類身上提取生化樣本,就能獲得間接指標,倒推蘇聯化學武器技術特點。
  • 冷戰傳奇間諜布萊克去世
    這名雙面間諜曾導致數百名潛伏在東歐國家的西方間諜落網,令軍情六處恨之入骨。【轉換陣營】布萊克1922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加反抗納粹德國的荷蘭地下抵抗運動,後逃至英國,加入軍情六處。1948年,他被派至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收集蘇聯情報。韓戰爆發後,朝鮮人民軍奪取漢城,布萊克被關入戰俘營。
  • 從007到克格勃 「最後的冷戰鼴鼠」 英俄雙面間諜逝世,普京:為大國...
    被譽為"最後的冷戰鼴鼠",布萊克曾擔任英國間諜,後被起訴為蘇聯刺探軍情而被判入獄42年。1966年他從倫敦越獄,之後一直生活在莫斯科。布萊克1922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原名喬治·比哈爾(George Behar),其母親為荷蘭人,父親為猶太人。他的父親出生於伊斯坦堡,由於在一戰中為英軍而戰取得成績,從而獲得了英國國籍。
  • 王牌間諜意外暴露,若再晚抓幾年,就成了總統接班人!
    1944年11月6日,猶太秘密抵抗組織的2名年輕人,在開羅暗殺了英國中東事務大臣——莫因勳爵(他曾拒絕猶太難民的船在英國靠岸)。2人被捕後遭受了嚴刑拷打,卻始終沒有透露任何其他同志的姓名,這種剛毅的精神讓科恩感動不已,同年加入了猶太復國主義青年組織。
  • 盤點10部經典間諜類電影
    《間諜遊戲》一部不同於其他間諜電影的作品,間諜難,一是出生入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對手或者自己人幹掉,二是沒有信任,為了國家利益,甚至戀人、朋友都可以出賣。這部電影和續集比較連貫,故事情節緊湊,動作場面火爆,馬特·達蒙將這個不知所措又感覺深陷危機中的間諜表現的很好,成功演繹了一位被各方追殺,為了自己,為了愛情奮起反擊的男人形象,他的表演達到了他的一個高峰!6.
  • 國軍最後被抓的將軍:在大陸潛伏9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
    引言 《孫子兵法》有言:「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要想在戰場上用兵如神,那麼就得掌握有關地方的信息,而信息獲取這一需求滋生出了間諜職業。間諜們活躍在各行各業,不管是戰時還是和平年代,只要有想要得知別人機密的需求,那麼間諜就不會消失。
  • 冷戰雙面間諜布萊克為何背負巨大爭議
    ■本報記者 楊 瑛 剛剛過去的2020年帶走了不少世界名人,其中包括英國軍情六處前特工、冷戰時期著名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2020年12月26日,他在莫斯科走完了傳奇的一生,享年98歲。1951年春,他通過朝鮮軍官向蘇聯大使館轉交了一張紙條,請求安排他與蘇聯情報代表見面。在見面中,布萊克提出自己要與蘇聯情報局合作,並告知蘇聯關於英國情報部門的重要信息。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籤訂後,布萊克回到倫敦並在軍情六處總部工作。利用職務之便,他得以獲取英國戰事部情報概述,以及英美掌握的蘇聯軍事秘密。
  • 蘇聯光學奇蹟,從克格勃特工的間諜相機到風靡全球的LOMO攝影
    二戰結束後,蘇聯、美國和英國等接管了德國,各國都忙著從德國瓜分人才和工業遺產。其中也包括了德國鼎鼎大名的光學企業,卡爾蔡司的大量設備和原材料都被搬到了蘇聯。蘇聯人利用德國的光學技術建造了大量的光學儀器生產廠商。這些廠商為冷戰時期的蘇聯製造了大量的瞄準具、夜視儀等等。
  • 從軍情五處間諜到小說大師,約翰·勒卡雷有著怎樣的一生?
    綜觀英國報章的勒卡雷訃聞,標題除了稱他為「間諜小說大師」或「出身自間諜的小說家」之類,或是那部著名的《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作者難免讓人覺得有點欠缺。同年「劍橋五人組」(五個出身劍橋的英國間諜因同情共產主義而被蘇聯的情報組織KGB吸收,反過來向敵人提供情報)醜聞後,他索性辭職成為全職作家,這件事後來啟發他創作《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他引用同樣寫過間諜小說的格雷厄姆·格林名言「童年是作家的存款簿」來說,自己生下來就是百萬富翁。
  • 最終被國軍俘虜的將軍:潛伏大陸9年,因4字成語暴露身份
    他們要想在戰場上像神靈一樣戰鬥,就必須掌握當地的信息,而對信息的需求孕育了間諜職業。間諜活躍在各行各業,無論是戰時還是和平時期。只要有需要知道別人的秘密,間諜就不會消失。01新中國成立初期,國軍撤退到臺灣,但一些不安分子仍留在大陸,對我國的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 《偽裝者》中明樓原型:叱吒風雲,有五重間諜身份,1987年才去世!
    正是出於獲取敵方情報的需求,間諜這一行業也由此產生。在我國歷史上間諜出現極早,《左傳》中記載了夏朝時便出現了第一個間諜女艾。而在近代史上,川島芳子等間諜也是人盡皆知。川島芳子在清朝滅亡後,便接受了日本教育成為了間諜,策劃參與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轉移婉容等事件,為日本人侵略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