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清官,說到清官估計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包青天,其實咱們說的就是他,包青天的是非常正直的一個官員,他處理案子可不會因為你背景多麼深厚就放過你,即使是皇室成員包青天依然是一視同仁,絕不放過一個罪犯,正因為他能真正的做到公正,所以很多的案子他都可以處理的非常好,加上他很有智慧,所以辦起案子就更加的厲害了,當時民間可是流傳著很多他斷案的故事的,這些故事都說明了包青天的智慧非同一般。
其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的時候包拯還只是一個縣令,那時他當縣令的地方是棗陽,有一天包青天像往常一樣在公堂上處理一些事情,此時就突然聽到公堂外有人在爭吵,沒一會就看到一個青年和一個村夫抱著一隻大鵝進入公堂了,當時兩人還都爭個不停,兩人都說鵝是自己的。
包青天看到兩人一直爭個不停就直接大聲地呵斥住了他們,然後就問這兩個人是因為什麼爭吵,還爭吵到公堂上來了,此時那個年青人就趕緊說到,說他在早上的時候在自家門口餵鵝吃米糠,但是這時這個村夫卻趁著他回家的空隙準備抓走這隻鵝,剛好就被他看到了,結果村夫被抓到之後竟然不承認非說這鵝就是他的,所以非要將這隻鵝據為己有,因此才來報官的,包青天聽完年青人的話之後那自然也得聽村夫怎麼說啊,於是包青天就問那個村夫,問那個年青人說的是不是真的,村夫當時是氣的不行,直接就說那個年青人說的是假話。
包青天自然就進一步詢問村夫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麼樣的,當時村夫就說到他是今天帶著這隻鵝來看望他的嶽父,因為當時是坐船過來的,所以他一上岸就碰到了這個年青人,這個年青人就想買下這隻鵝,但是這是他帶來看望嶽父的自然是不能賣的啊,所以他就不同意,但是這個年青人卻非要,最後看自己不賣就直接動手搶了,不光搶還直接就說這隻鵝就是他的,因此兩人才一直爭吵到公堂請縣太爺做主的,包青天聽完兩人的話之後就開始思考怎麼斷案了。
當時包青天就問他們有沒有證人可以證明這隻鵝是誰的呢,可是兩人都表示當時只有他們兩人,旁邊並沒有其他人,所以並沒有人能證明這隻鵝的主人是誰,包拯聽完之後又想了一會,直接就說道:既然沒有證人的話,那乾脆就讓鵝自己證明他的主人是誰吧,說完之後包青天就讓衙役拿了一張紙放到地上,然後就把鵝放在紙上,再讓衙役拿東西蓋住鵝不讓鵝走動,過了一會就聽到鵝再裡面扇動翅膀了,此時包青天就讓衙役將蓋在鵝身上的東西拿掉,接著就讓衙役看看鵝在紙上寫了什麼,衙役當時是一臉懵啊,鵝怎麼會寫字呢,所以衙役看半天沒有發現有字就直接跟包青天說鵝什麼也沒有寫,只看到鵝在紙上拉屎了。
包青天當時聽完之後就直接問衙役屎是什麼顏色的,衙役只好捏著鼻子仔細的去看屎的顏色,看好之後衙役就說屎是綠色的,包青天聽完之後就開始判案了,包青天就直接說這隻鵝是村夫的,此時年青人聽到這樣的判決之後就很不服氣,就問包青天有什麼證據嗎,包青天當時就直接說:鵝在吃東西的時候基本就是吃了沒多久就會拉的,所以幾乎就是吃什麼就拉什麼,你說你你早上是給鵝餵的米糠,那麼按道理來說鵝拉的肯定就不會是綠色的,只有吃草才會拉綠色的,因此這隻鵝自然就是村夫的了,所以你還狡辯什麼呢,還不趕緊認罪。
年青人聽到包青天這樣說才知道自己的做法被包青天看穿了,於是立馬就跪下認罪了,此時村夫是非常的開心的,他沒想到這個縣官斷案這麼厲害,竟然這樣都可以將案子斷出來,所以村夫也跪下來感謝包青天能判的這麼好,案子結果出來之後包青天自然是要懲處這個年青人的,所以包青天就直接判處了這個年青人20大板,後來這件事情就流傳下來了,不得不佩服包青天對於事物的觀察入微,很多的常識他都可以用來斷案,這對於一個官員而言可是及其不簡單的事情啊,畢竟官員又不用下地幹活養家畜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