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山東榮城市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新天津生態城被正式批准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同時,文化和旅遊部將生態城作為「景城一體、智慧科技創新」的典範進行介紹推廣。2020年,生態城已獲得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中國旅遊大獎·優選旅遊目的地」兩項國家級旅遊榮譽稱號。
中新天津生態城
以點構線、以線連片
構建旅遊產品供給體系
生態城現有12個主題景區(含3個4A級景區)、6個文化場館(含2個國家級場館)和38個城市公園(含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旅資源豐富。航母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國家海洋博物館及億利精靈樂園等景區,吸引著京津冀等周邊省市的遊客前來打卡。
在自然景觀方面,生態城擁有距離北京最近的36公裡生活海岸線,並與區域內的河、湖、灣交相輝映,先後建成了故道河公園、惠風溪公園、南堤濱海步道公園、東堤公園、南灣公園等一系列以「水」為主題的旅遊地標項目。
豐富的生態資源、眾多的主題遊景區與漕運、軍事等歷史文化多元融合,形成了生態城「藍綠交織、河海相連、動靜結合、全域遊樂」的濱海旅遊城市風光。
南堤濱海步道公園
完善配套服務
推動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為不斷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生態城加速建設旅遊配套設施。在公共運輸方面,在區域內已建成免費公交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各旅遊景區景點連接道路的升級優化,規劃設計了3條旅遊線路,將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甘露溪公園、中新友好圖書館、億利精靈樂園、方特歡樂世界、商業街、歡樂水魔方、濱海寶龍廣場等景區和吃住行購娛等文旅資源串聯成線,實現自駕遊一處停車,即可乘坐公共運輸暢遊全域。同時,生態城還通過建設城市風景綠道、自行車騎行道和景觀步道等方式,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綠色旅遊交通體系。
在商業配套方面,生態城內的凱利亞德酒店、美居酒店相繼開業,濱海寶龍廣場、星光匯等商業設施陸續投用,鉑濤酒店、方特熊出沒酒店、愛琴海購物公園、季景天地等項目加快推進建設,旅遊商業配套設施日益完善,推動著生態城旅遊從「一日遊」邁向「兩日遊」「三日遊」。
為打造城市旅遊品牌,生態城還設計了旅遊口號、標識LOGO和吉祥物,積極打造全域旅遊標識體系,形成旅遊品牌智慧財產權,進一步提升了在旅遊市場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故道河公園
創新智慧服務產品
打造智慧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樣板
作為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生態城加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一大批看得見、摸得著的智慧應用相繼落地。依託智慧城市建設,生態城打破傳統旅遊服務模式,構建了從旅遊集散中心、遊客服務中心、遊客服務點到智遊E站的四級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探索出了具有生態城特色的智慧旅遊發展模式。在生態城中加楓情廣場,總建築面積達861平方米的智慧旅遊遊客集散中心能為遊客提供宣傳展示、旅遊諮詢、等候休息、創意休閒等旅遊服務,並建有旅遊大數據中心和旅遊應急指揮中心。
在今年建成的南堤濱海步道公園裡,可以在此品美食、賞美景的中心驛站已經成了生態城內最受遊客喜愛的「打卡地」之一。這裡也是生態城首個智遊E站,能為遊客提供智能導遊、地圖探索、AI語音交互、5G熱點等30餘項智能服務。除了智遊E站,生態城還自主研發了智遊魔方、智遊盒子等全國首創的智慧旅遊系列產品,實現了全域景區與智慧旅遊系統的應用聯動,用智慧化手段為全域旅遊的創新發展賦能。
結合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未來餐廳、無人超市、「熊貓」智能公交等一系列智慧應用場景,生態城推出了能串聯智慧圖書館、智慧海博館、智能公交、智慧超市、智能餐廳、智慧社區等智慧應用場景的全國首條智慧研學旅遊路線,讓遊客可以全方位感受智慧之城的出遊體驗。目前,生態城還在積極探索制定智慧旅遊城市標準,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智慧化發展貢獻「生態城智慧」和「生態城實踐」。
甘露溪公園
主客共享,旅居融合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典範
全域旅遊示範區不僅要為遊客服務,更要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提供幸福。在創建過程中,生態城通過適度超前布局公共服務配套,提供教育、醫療、運動、餐飲、親子活動、主題遊樂等多維度生活遊樂設施,打造「旅遊活動日常化、日常活動休閒化」的全域休閒空間體系,讓居民和遊客能共享15分鐘便利化城市休閒生活圈。2018年,生態城被新華社評選為「中國最具幸福感生態城市」;在中國網舉辦的「2019錦繡中國榜」評選活動中,生態城獲評「新時代·中國最佳宜居宜業宜遊名城」。
泰達航母主題公園
創新體制機制
全域統籌、全面發展
納入示範區創建單位後,為高起點規劃建設全域旅遊示範區,生態城創新體制機制,成立了旅發委和創建指揮部,建立起「一把手任雙領導、全體部門合力聯動」的工作體系,通過資源全域統籌,舉全區之力爭創示範區。
在政策保障方面,生態城充分利用中、新兩國合作優勢,藉助兩國出臺的彈性用地等51項政策,支持泛旅遊產業發展。通過打通國際、國內兩個渠道推動產融結合,生態城在國內率先使用新加坡境外人民幣貸款、發債等方式,為文旅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結合區域實際情況,生態城還出臺了《促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涉及主題公園、文化場館、商業、酒店、人才等10多項扶持政策,並設立旅遊專項資金和人才專項基金,3年累計投入旅遊發展資金超20億元。
疫情發生後,生態城還在全國首創了泛旅遊靈活用工「雲平臺」,為涉旅企業與從業人員搭建便捷的僱傭和合作橋梁,降低旅遊企業運營成本,增加旅遊就業機會、增強旅遊服務品質,為旅遊用工服務提供了創新思路。
下一步,生態城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繼續深入挖掘區域旅遊資源,吸引知名文旅企業落地,打造更多優質文旅項目,持續推進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津雲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