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黃醇、煙醯胺、角鯊烷、水楊酸……這些曾經如此生澀難懂的化學成分,如今成為女孩兒們耳熟能詳的化妝詞彙。
隨著認知和追求的不斷升級,和來自微博、小紅書各路美妝博主的安利種草,年輕一代消費者與品牌正共同推進著美妝消費趨勢的演變。
記者 |葉心冉
封圖 |圖蟲創意
插圖 |攝於進博會現場
護膚和美妝,在這個顏值日漸成為剛需的時代下,早已成為每個愛美女孩子的必修課。化妝檯上一個個瓶瓶罐罐,都是女孩子們打下的江山。
而在挑選化妝產品之前,無論你是對各類功能型產品如數家珍的「成分黨」還是只聽大V種草就閉眼入的「盲選黨」,相信都需要首先做一件事——
那就是了解自己的膚質是什麼。
膚質
品牌方們也當然知曉這一商機。在進博會消費品展館的美妝類目展區,一展臺外排起長隊,女孩兒正在等待一次可以判斷肌膚類型的檢測機會。
這是一家來自美國的品牌——MEDATURE。根據其產品宣傳頁的描述,該品牌以皮膚油性、乾性、敏感、耐受等維度,將皮膚分為了16種類型。現場排起的長隊,正是消費者在等待體驗16型肌膚分型測試。
提供測試的儀器名為VISIA檢測儀,來自第三方,是能對皮膚進行定量分析的診斷工具。其本身的儀器系統中內置龐大資料庫,可以與同種族、同年齡、同膚質的人對比,而後提供斑點、毛孔、皺紋、皮膚細菌狀態、日光損傷定量評估等方面的報告。
展臺負責人稱,現在,有敏感肌、痘痘肌困擾的用戶非常多,但護膚品提供的功效各有不同,用戶需要了解本身的肌膚狀態,來選擇有針對性的產品。
歐萊雅也推出了一款針對性解決皮膚問題的概念產品——Perso。據悉,這是歐萊雅推出的首款家用定製化妝品配方概念產品,是與科技企業ModiFace合作,運用AI技術,通過面部識別與機器學習分析超過20個面部特徵,在掃描消費者面部後,根據其面部特徵提供定製化的全妝推薦。
工作人員在現場演示了一遍「化妝品私人訂製」過程。首先利用專用APP軟體拍攝人臉的正面及側面的三張照片,而後系統便會分析出臉部膚質,隨後按下按鈕,一個像保溫杯大小的儀器上便會有跟膚質相匹配的乳液滲出。此外,粉底、唇彩也可以依據這一步驟進行配備。
成分
除了個性化的護膚理念開始滲透,化妝品主打成分、功效宣傳的趨勢則更為明顯。
視黃醇、煙醯胺、角鯊烷、水楊酸……這些曾經如此生澀難懂的化學成分,如今成為女孩兒們耳熟能詳的化妝詞彙。
在一家主打藥妝的德國品牌展臺內,諮詢的人絡繹不絕。在其產品介紹頁上,幾乎每一款產品的名稱中都會直截了當地將主要成分標出,比如:輔酶Q10+、視黃醇、玻尿酸等。
另一家介紹為「高端黑科技護膚品牌」的Murad亦是,在產品介紹中,三重A醇、NHP-3黑色素抑制技術、煙醯胺等的專業名詞隨處可見。
一般而言,在產品介紹中,不同的成分品牌會標註對應不同的功效,比如視黃醇多對應抗皺、修護細紋;煙醯胺多對應美白、改善暗沉等。
隨著認知和追求的不斷升級,和來自微博、小紅書各路美妝博主的安利種草,年輕一代消費者與品牌正共同推進著美妝消費趨勢的演變。
越來越多的小仙女們開始有意識地通過網際網路,學習化妝知識和研究化妝品成分,「成分黨」日漸盛行。
以提供化妝品成分查詢和化妝品口碑查看的APP美麗修行為例,其註冊用戶2019年已經超過1500萬,這足以說明,美妝消費者已經對護膚專業度和細緻性越來越考究。
高端
從進博會現場可以看到,各大品牌也正在紛紛加碼高端產品線。
比如第二次參加進博會的日本美妝資生堂,展位面積較去年翻了一倍,主打高端路線。並且,帶來了新品牌和新產品,其中包括資生堂集團奢華護膚品牌THE GINZA,以及資生堂集團今年上半年剛推出的高端護膚品牌BAUM。
聯合利華帶來了高端化、定製化品牌:Tunemakers渡美、The Laundress等。
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敏特近期發布的美妝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功效是消費者選擇高端產品的首要原因。英敏特數據顯示,近六成消費者對於購買高端護膚品更多來源於抗衰需求。
此外,各大品牌也在加碼中國市場。
11月8日上午,雅詩蘭黛正式對外宣布,雅詩蘭黛全球創新研發中心落戶上海市閔行區漕河涇科技綠洲園區。
花絮
創新型科技手段也正在滲透美妝行業,品牌與虛擬偶像之間的互動同樣出現在了進博會舞臺。
在歐萊雅展臺,一位留著齊肩短髮、穿著中國風旗袍的虛擬人物在現場的顯示屏上隨處可見,能實時介紹展臺和產品的狀況。據悉,這是歐萊雅全球首個品牌虛擬代言人、來自美即品牌的「M姐」,在此次進博會上正式「出道"。
美妝品牌與虛擬偶像之間的互動頻頻。繼今年4月虛擬歌手洛天依現身李佳琦直播間之後,5月1日,洛天依出現在淘寶直播間,開啟帶貨首秀,銷售歐舒丹等品牌的產品,其淘寶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一度高達270萬。
小編碎碎念
作為夏天混油、冬天混幹,同時春秋天經常容易敏感爆痘的一年四季問題肌膚,小編在護膚和美妝界也可謂是摸爬滾打了好多年。
最開始剛入門,什麼都不懂的小編哪個化妝品風大我就被往哪邊吹,花了一堆冤枉錢不說(大部分都被我掛到閒魚上,或者慘遭過期被丟進垃圾桶的厄運),重點是完完全全不適合我的膚質。搞得自己的皮膚狀態越來越差,角質層屏障也嚴重受損。踩雷無數的小編這是用親身經歷驗證了一個道理:
在護膚和美妝之前,請一定一定先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麼膚質,才可以按需所求,讓我們有針對性地變美麗。
知道自己是敏感肌膚之後,小編的對護膚和底妝產品真沒啥其他要求了,就一個——那就是維穩。
護膚和美妝之路道阻且長,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咱們一起交流交流,順便種種草、也拔拔草吧!
本期編輯 |王怡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