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礎知識:動詞的使動用法

2020-12-06 閒讀與苦讀

動詞表示人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動詞的主要用途是作句子的謂語。例如「齊師我」、「豪傑並」:「伐、起」都是動詞,在句中作謂語。動詞也可以活用,這有兩種情況

動詞的使動用法

1.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要有涉及的對象——賓語,不然意思就不完整,如「齊師伐我」的「伐」,這叫及物動詞。及物動詞和賓語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這是及物動詞的常用法。有的時候賓語不是動作支配的對象,倒是動作的施行者,是主語使賓語發出這個動作,這是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如:

①沛公日百餘騎來見項王。(《史記·鴻門宴》)

——第二天,劉邦讓一百多人馬跟從著來見項羽。從:跟從。騎:騎兵。在及物動詞的一般用法裡,賓語是動作的承受者,如「伐我」「我」是「伐」這個動作的承受者。「從百餘騎」情況卻不然:「從」和「百餘騎」是動賓關係,但賓語「騎」(「百餘」是「騎」的定語)不是「從」這個動作的承受者,而是「從」這個動作的發出者(施行者),是主語「沛公」使賓語「騎」產生「從」這個動作。所以全句的意思,不是「沛公」跟從著「百餘時」,而是「百餘騎」跟從著「沛公」。

②謹之,時而獻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小心謹慎地給它吃,按時把它奉獻上去。「食」當「吃」講,但「食之」不是「吃它」,而是「給它吃、使它吃」。

2.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不涉及其他東西(對象),如「活、死、入、來」等,這叫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通常不帶賓語。把不及物動詞放在及物動詞的位置上,讓它帶上賓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產生這個不及物動詞所表示的動作,這個不及物動詞就用作及物動詞了。這是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如:

③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我哉?(《莊子·莊周貸粟》)

——您可有少量的水使我活下去嗎?「活」是不及物動詞,這裡帶了賓語「我」,表示使「我」產生「活」這個動作。「活我」即「使我活」。

④吾欲輔重耳而之晉,何如?(《韓非子·十過》)

——我想幫助重耳,使他回到晉國去,怎麼樣?「入」是不及物動詞,「之」代「重耳」作「入」的賓語。「入之」表示使「之(重耳)」產生「入」這個動作。

⑤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史記》)

——吳廣故意屢次說要逃走,使將尉惱怒。忿恚:惱怒。「忿恚」是不及物動詞,一般不帶賓語,這裡給它帶上賓語「尉」,「忿恚尉」是「使尉忿恚」的意思。

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不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大都屬於動詞的使動用法,用於使動意義的動詞常常是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較少。區別動詞的一般用法和使動用法:第一,不及物動詞帶了賓語,通常是動詞的使動用法;第二,如動賓之間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係,賓語不是動作的承受者,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施行這個動作,這個動詞就作使動詞用了。

未完待續……

這裡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關注起來,一起來讀書養性。

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提倡閱讀純文學,拒絕網絡爽文小說!我們也不提倡聽書,漢字的博大精深與艱深晦澀,只靠「聽」,能懂嗎?

#古典文學#

相關焦點

  • 文言用詞法——名詞的使動、意動用法
    學會文言 知識,有助於更好的理解經典名詞的使動用法。文言中名詞的使動用法,是名詞活用的另一種現象。名詞用作一般性動詞(即名詞化用法)的情況常見,用作使動的卻不多。《項羽本紀》中「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即使江東父老兄弟擁戴而使我為王,我有什麼臉面見他們呢?)句中名詞「王」,用作使動,「王我」,意思是「使我為王」,或「讓我做王」。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一般動詞
    你努力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中形容詞用作名詞的現象是不少見的,通常情況下是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實現的。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的使動、意動和兩者的辨析
    文化的底蘊,涵養的重要性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之一這種用法的特點是主語使賓語「怎麼樣」或「成為什麼」的意思;也就是,它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如《觸龍說趙太后》中的「今媼(ao)尊長安君之位」,「尊」,原為形容詞,再此用作使動詞,他的賓語是「長安君之」位,動、賓之間所表示的意義是「使長安郡之位尊」,就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鴻門宴》中「拔劍撞而破之。」
  • 文言用此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
    文言中關於形容詞用作名詞和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的情況的闡述這種用法不很難理解,只要把它講作或譯為與之相關聯的名詞就可以。高瞻遠矚,文言感覺遙不可及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不包括使動,意動用法)有兩種情況:一、形容詞表示動態時,用作動詞。
  • (語法)動詞的意動用法
    動詞的意動用法在古漢語中、動詞一般不能作意謂性動詞,而名詞和形容詞都能用作意謂性動詞。即在它們活用作動詞以後,對它們的賓語含有主觀上「認為它是什麼」(名詞活用為意動詞),或"認為它怎樣"(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的意思。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
    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常考文言實詞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詞類活用等5大類,其中對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義複詞相對較少。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謂通假,就是兩字通用或這個字借用為那個字。
  • 文言基礎知識:形容詞
    形容詞不同於動詞,它能作謂語,但不能帶賓語。如果給形容詞帶上賓語,這個形容詞就用作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有三種情況:1.把形容詞放在及物動詞的位置上,讓它帶上賓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這個形容詞就用作動詞(使動)。
  • 高中語文文言文實詞120個全匯總(含詳解)一定要收藏
    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狀態詞、區別詞、副詞。把語法功能作為主要依據,認為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記文言文實詞不能死記硬背。最好給每個意思找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聯繫語境去記,可能影響會比較深刻,內容也比較容易回憶。有部分詞還是可以「望文生義」的,但某些詞就需要特別注意,與現代文差別較大。
  • 文言基礎知識:詞義的古今差別
    翻開一篇古文,我們看不懂或看不甚懂,主要的障礙是它的詞彙,是我們對其中一些字、詞的含義和用法不甚了了。詞彙,包括基本詞彙和一般詞彙。一些屬於基本詞彙的詞,如「人、手、山、水、勝、老、南、北、耕、織、百、十」等,古今沒有什麼兩樣,不是我們閱讀文言文的障礙。不過,這部分詞為數極少。
  • 動詞的被動語態及用法示例
    被動語態的用法;4. 主動語態變被動語態;5. 主動形式表示被動意義。考點三:被動語態的用法1.不知道或者不必說出動作的執行者The book was published in 2005.這本書是2005年出版的。
  •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荀子勸學中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之說,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講的就是語文的學習是需要知識的積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異義字」「一詞多義」等現象,是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但是零碎知識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積累的,所以作為教師,必須注意在日常的教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基於此,下附一份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文末附有完整版下載(100%免!
  • 0基礎語法從入門到精通:2. be動詞的形式與用法
    今天我們來講講be動詞的形式和用法,那麼什麼是be動詞,有多少種,怎麼用?都是我們今天的內容。首先,be動詞的意思和用法都有很多,一般來說意思為:「是」,另外的意思還有:「成為」。第一句男人回來了,裡面單數主語男人後用is這個be動詞。第二句他回來了,這裡的be動詞變成了was,是因為這個句子發生在過去,所以為了表達過去回來了這個意思,本應該接在單數主語he後面的is就要改用was。第三句他們回來了的主語They他們,是一個複數的主語,後面要用are這個be動詞。第四句他們回來了,這裡又不使用are來表達是為什麼呢?
  • 動詞have的簡單用法
    英文單詞have的用法比較多,它可以作實義動詞,可以作助動詞,可以作使役動詞。但是我們最先學的是它的實義動詞用法,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今天我們主要學習它的實義動詞用法。1.表示「有」。祝今天過得愉快had better do sth最好做某事have a word(a few words)with sb和某人說一(幾)句話have nothing/something to do with 「和…無(有)關係」have的其它用法
  • 什麼是be動詞以及be動詞的用法
    Be動詞是英語中最常見的動詞,它常用來描述某人或某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徵等等。它的含義可以理解為「是」,當我們想要表達某人或某事物「是…的樣子」時,便可以用be動詞。在一般現在時中,當be動詞用作謂語動詞時,我們一般不會使用「be」的原形,而是會使用它的這幾種形式:am, is, are在選擇be動詞的形式時,要依據主語來判斷。
  • 2018初中英語語法之Be動詞定義及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英語語法之Be動詞定義及用法》,僅供參考!
  • 英語中Interest等「使動詞」的用法
    英語單詞有很多「使動詞」,「使動詞」顧名思義,意思翻譯成「使……」,比如「使感興趣」,「使高興」,「使尷尬」。從用上來講,「使動詞」是及物動詞。既然是及物動詞,「使動詞」後邊可以跟名詞作賓語。比如,Interest這個單詞。
  • 文言造句法,更好地提高閱讀理解力
    文言造句法,就是古人造句的規則。如果將現代漢語和文言做個比較,便會發現,古今語言的句法結構基本是相同的,或者說是大同小異。在文言中的判斷,通常是藉助於虛詞來幫助判斷。如:曹公,豺虎也。二、被動句式所謂被動句,就主語、謂語的關係來說,主語不是行為動作的主體,而是行為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子的表現形式,古今漢語都有,但有異有同。
  • be動詞的基本用法
    be動詞也叫系動詞,是英語動詞四大分類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基本形式:am is are ,常用於主系表結構句型,意為是 ,或者表示位置或狀態。今天就一般現在時時態說一下be的基本用法。比如: I am Sophie. He is Tom.
  • 文言文詞類活用【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威: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威服。《陳涉世家》2、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惱怒。《陳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苦: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受苦。   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勞累、疲勞。餓:形容詞使動用法,使……飢餓。
  • 英語中動詞加介詞的搭配,被稱為「介詞動詞」,常有新含義和用法
    動詞和介詞在英語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兩個部分,動詞是句子的核心詞,介詞是不及物動詞加賓語必須要使用的詞性。學習英語一定要懂得詞性和句子成分,而詞性中動詞和介詞都是極其重要的,都是考試常出的考點。二者關係緊密相連,經常搭配使用,只是有的動詞加了介詞以後很好理解,也很好記住,有的動詞加了介詞以後意思上幾乎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詞,這類動詞加介詞的組合被稱為:介詞動詞。也就是說:英語中某些動詞加介詞的搭配,被稱為「介詞動詞」,常有新的含義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