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簡介】
| 菜根 |
普通的中學地理老師,愛植物愛生活。
一直以來,以為我的童年是幸會的際遇,因為和大自然親密相處。當年,鮮少有豬肉吃,但有新鮮的魚;沒有蘋果吃,但有梨桃;沒有玩具,但懂得利用大自然的給予。而油桐樹,就是一份慷慨的賜予,或許當年幼稚,不懂得欣賞桐花之美,但幼小的心,隱約感知了自然之美。
於是,自從有了閒心,一年又一年的,盼望著看一場桐花雪,其實,對桐花的懷想,也是對過往歲月的回味。可是,夙願難了,因為平常人家,已經不願意自種油桐樹了。
當暮春時節,我三番幾次的前往山中,心懷期許。和書院前的兩棵油桐樹花開終究是失之交臂,看見的是一樹新芽在陽光下發光。於是,另闢蹊徑,獨自走很遠的路,到了半山坡,一路上看見很多的「油桐樹」,有的已經結了小小的果子,有的尚在花苞期,已經可以看見白花幾朵。
我十分的興奮,四處張望,見抗竹子下山的男子,請問他,他肯定了是油桐。那麼,再過一周,定會是「桐花雪」 了。
於是,又一個周末來臨,一大早就前往山中,居然心懷忐忑。毫不耽擱,沒有在花黃成片的蒲兒根前停留,也只是看了看路邊金黃的枇杷果,而不遠處的成團成簇成叢的不知是女貞還是野薔薇或者是白檀也不去追究。
果然,仿佛昨晚飄了雪,一樹樹,夾雜在新竹翠松中。
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和接觸了,有的花白色有的有紅色脈紋,幾十朵花排列成圓錐花序。這不正是油桐花的樣子嗎?趕緊給姐姐發去圖片求證。姐姐說,葉子不像。油桐葉基心形,全緣或三淺裂,而我所見的葉基部心形或截平,全緣或呈4-7裂。原來是木油桐,其實早在一周前,看那剛結出的果子已顯褶皺,就心懷疑慮卻又掩耳盜鈴。
也是五月雪。山風吹拂,花飛花落,落在蔓延的葛藤上,點綴了碧綠的山蕨,和小小的假婆婆納和半邊蓮野花為伴。拾起一捧在手,看花心清晰紋路,嗅聞清淡香氣。剛剛盛開就凋落,如同櫻花美好卻易逝,所以桐花滿樹,幾十朵幾百朵的擠擠挨挨,你辭別了我我辭別他,延續著美麗也延續著哀傷,或者是決絕。
不舍離去,徘徊樹下,看了又看,拍了又拍,羨慕起那山中的修行者與桐花為伴·。以為此處勝過楊過小龍女避世的古墓,幽靜仿佛,明朗更多。山中多麼的寂靜,鳥鳴的婉轉就在耳畔。極目遠望,遠山如黛,近山清秀,心中不只是曠達,心懷何止怡然。
下山路上,有了心思東張西望了。立刻看見了一蓬葳蕤(wēi ruí)的虎杖,折不斷,即使空心,莖皮緊緊相連。一位農婦過來,左手拿著柴刀,右手是粽葉。端午節將近,農人願意自己裹了粽子,醃了鴨蛋。
我幫你,她走過來,砍下粗壯的兩枝,剔除小枝小葉,遞給我,我便真的仿佛執了「虎杖」 在手了。
她的家,就在坡下,門口一棵大樟樹,屋後連山,種滿了桔柚棗柿。她的男人,在空地上劈柴,在一角整齊的碼放了一堆。屋頂有嫋嫋炊煙。
也許他們並不能區分清楚油桐和木油桐,但是,知道何時花開了,看慣了山如雪;記得曾經的歲月裡撿拾桐子,打了桐油。桐油可做油漆、油墨,可做油布、油紙傘,可防水、防腐、防鏽。他看著她笑,想起了當年她嫁過來,帶來了刷了桐油的盆盆桶桶。那時,木桶是新的,散發著桐油和木頭的新鮮的氣息,新娘也是美的,青春芳華。
去年暑假,去過最偏僻的一個村莊,村中有一排土屋,也有突兀的洋樓,但不見青年男女,只有閒坐閒談的老人和逡巡(qūn xún)的土狗,而村頭村尾,有兩棵油桐樹果實纍纍,那桐子飽滿圓潤,我突然就想起了孩童時代。
《二十四番花信風》中清明一候乃桐花,是泡桐花、油桐花或者是木油桐花,以為都合乎物候,且美麗美好。
THE END
↓ 讚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