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錢難買五月旱,有福難求正月雪」,是什麼意思?

2020-12-06 鄂東三農

農村種田是靠天吃飯的行業。風調雨順是農民祈求的心願;風不調雨不順的年份,是農民的災年。農民迎來了豐年,糧食豐收瓜果飄香,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如果遇上了災難,水打沙壓,病蟲危害,減收減產,饑荒難耐。因此農民到了什麼時候,什麼季節,就需要老天爺的關照,必須風調雨順,雨露滋潤,莊稼茁壯成長,才能有個好收成,取得糧食的豐收。這就是農民的心願。

「有錢難買五月旱」,意思是說農民有錢也很難買到5月份大旱天。農曆5月份為什麼農民希望是旱天呢?為什麼有錢的人都希望得到大旱天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說明5月份需要晴天,需要雨天少。大家知道,每年5月份正是梅雨季節形成的時候,長達一個月時間,是一年四季當中雨水充分旺盛而又集中的季節。每年5月份又是芒種節和夏至節的時期。芒種到夏至之間是農村一年四季中,最忙碌的一個季節,既要搶收小麥,又要搶播搶插的時候,如水稻紅薯的插秧,玉米和和五穀雜糧的播種,是最忙碌的季節。這個時候雨水偏多,不利於小麥的收穫和晾曬,不利於夏秋季作物的播種和扦插。另外,不利於作物種子的萌發、出苗和幼苗的生長。因此農民盼望這個時候,以晴天為主,陰天少的天氣狀況。所以說,這個時候在農村,農民就形成了這樣一句俗語,

「有錢難買五月旱」。「有福難求正月雪」,意思是說農民有福也不能求到正月份天下大雪。農曆正月份一般正處於立春節和雨水節期間,這個時候,天氣逐漸回升溫,小麥生長非常旺盛。這個時候。由於冬天沒有下雪或者下雪比較少,田野上的病蟲害暖冬的條件下,凍死的機會非常小,農民希望這個時候再下一場大雪。那麼延長了寒冷冰凍的時間,使病蟲害全部凍死,減少病蟲害。另外,正月份正是農村過年的時候,是農閒的季節,下一場大雪對農業生產是有非常大的好處,也不會影響農民過年。還有,小麥需要低溫控制小麥這個時候發生旺長,升溫過快會使小麥在中後期容易倒伏。因此農村人說,有福的人都希望正月份農閒的時候,再下一場大雪,對小麥有非常大的好處。農村有一句俗話,「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就是這個道理,雪下得多,對小麥生長是有非常大的好處。~~

總而言之,農村這句俗語是說農村種田是需要風調雨順的,才能保證糧食的豐產,五穀豐登。農村5月份農業生產需要晴天多,對小麥的收穫和夏秋作物播種是非常有利的;正月份需要下雪天,對小麥禾苗的生長是有非常大的好處。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去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丨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啥意思?農業生產與大自然氣候的變化息息相關,即使現在科學發達,農業生產設施,應有盡有。但是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依然渺小,不可抗衡。而過去科學技術落後,在自然災害面前,更是一籌莫展,農民完全靠天吃飯。
  • 農諺「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是什麼意思
    中國自古至今都是農耕社會,也是農業大國,先輩們主要以種地為生,但是由於科技水平有限,不像我們現在這樣發達,不能第一時間準確的預測天氣年景,所以偉大的勞動人民在與自然的長期鬥爭中總結出了一些俗語農諺,來預測一年的年景。
  • 農村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聽起來很簡單,卻另有一番寓意,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啥意思?今冬冷嗎?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    在過去由於沒有可以預測未來天氣的技術,古人們便從生活和勞作中來總結經驗,從而便有了很多關於冬至節氣的天氣俗語。
  •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從古至今,廣大人民群眾對春節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農曆新年,才是真正地辭舊迎新時刻。而公曆的「元旦」,上了年紀的農民一般都不在意,因此只有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農村才會出現歡天喜地的節氣氣氛,當然隨之而來的這些天也規定了很多習俗。比如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孩子們,在除夕之夜要為老人守歲。特別是家裡有七十歲以上年齡的長輩,子孫後代更不能睡覺,可以聚在一起打撲克,當然,不管幹什麼都要熬到正月初一天明。
  • 你知道「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是什麼意思嗎?
    做為一個屬牛的人,從小就聽老人念叨「牛要是五月生的就好了」!我就納悶了,這個五月的牛有什麼好處呢?農村老人常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為什麼要這麼說?這是一個寄託良好祝福的說法:農村的老人沒有什麼文化,但是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豐富,他們總結的一些俗語和諺語,都是根據自己的觀察領會出來的。「正月的豬」豬以前是家的象徵,造字時家的下面就是豬。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已經是農曆十一月除二了,眼瞅著這西北風呼呼的刮,可就是不下雪,可溫度已經降到—6℃,村裡的積水處結了一層薄冰,每年到這時候應該下一場雪了,可就是因為陰天,太陽就是出不來,農村有句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有錢不買陰地,無錢別居陽穀」。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有錢不買陰地所謂的「陰地」是指少見陽光的土地。比如,有樹林遮擋陽光或高山、建築物遮擋陽光的土地都屬於「陰地」。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在冬至到來時,有九個人開始計算。持續到九九八十一天後才結束。到處都有以九來不同描述的九首歌,在北方的九首歌中也是這樣描述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望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走。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 農村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打春過年暖,正月打春二月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現在已經進入了12月上旬,離「一九」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冬至的頭一天便是「一九」的節氣。所以在「一九不出手」到來之前,我們用農村俗語來預測一下,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呢?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寶寶屬相:老人為何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最有福氣?漲知識了
    文|文兒我表妹家寶寶馬上就要一歲了,從寶寶出生到現在,周圍的老人一聽說她家寶寶是豬年正月出生的,就會說上一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寶寶真是有福氣啊。屬豬的寶寶,正月出生就是有福氣?沒錯,一些老人總是這麼說。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代指不明,於是就導致人們解讀時產生了一些誤會。比如這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很多人在解讀時,往往從養豬養牛為出發點來解讀,其實這句俗話真實的含義並不是這樣的,這句俗話說的是生肖。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正月豬,五月牛,農村老人說這兩個月出生的人命好?這是真的嗎?
    摘要:農村老人常說:「正月出去的豬和五月出生的牛,命會很好」,為什麼這樣說?看完心裡有數了!例如「兔遇龍,眼淚流;蛇纏兔,輩輩富」說的就是關於婚姻雙方的屬相要符合,不然婚後多坎坷;還有什麼「羊馬逢,壽不長」,「雞狗鬥,龍虎動」等等,說的就是屬相之間相剋的情況。今天我和你大家分享的俗語,是叫「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完本文你就懂了
    「男怕五月,女怕臘月」這句農村俗語,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那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有沒有道理呢?男怕五月準確來說,男人怕的不是五月,而是五月的農活。白居易在他的詩詞《觀刈麥》中寫到: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我們知道,進入五月以後,小麥一天天成熟,接下來就是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時候,必須在短短的幾天內把所有小麥收割到家並在地裡種上玉米,然後攤場、碾場、揚場、曬麥,最後把脫粒的小麥歸倉。為什麼要這麼倉促著急呢?
  • 農村俗語:財不跟無福之人,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人有福?
    「財不跟無福之人」這句農村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的意思也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財富不會跟著沒有福氣的人走。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有福氣呢?通常認為有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這些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中的「五福」。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下雪對農業生產,對小麥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