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生活|設計師楊明潔:學會從虛擬世界抽身而出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著名德國建築師Mies van der Rohe和工業設計師Dieter Rams都曾提到過「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理念,而今,它似乎也逐漸演變成一種生活態度。而這,也是楊明潔的生活理念。

竹框眼鏡、黑色襯衫、利落的髮型,楊明潔和他的作品一樣,給人沉穩與內斂的感覺。他希望的最佳的生活狀態是簡單,眼前的世界充滿誘惑,我們必須學會放棄,將內心變得簡單,從而專心將真正有意義的事做到極致。

楊明潔,作品囊獲了包括德國紅點、iF、日本G-mark、美國IDEA、歐洲 Pentawards 金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銀獎及福布斯中國最具影響力設計師在內的上百項大獎。

「『簡單』是一種精神,不容易實現。」留德多年的楊明潔,始終記得留學時導師對自己說過的這句話, 「我的德國導師教會了我做設計,也教會了我如何做設計師」。楊明潔所在學院的名字,即來自於100多年前包浩斯的前身——德意志製造聯盟的創始人「穆特修斯」。留德經歷對他所產生的影響巨大,他收穫的是一種思維方法與體系,但這影響並不只在於設計,更於生活方式和為人處世。

作為一名設計師,楊明潔始終在思考:「我們為何而設計?」

他認為,設計的本質是解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的關係。一個好的設計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它可以向公眾傳播一種正面的社會啟迪意義。

愛馬仕2019春夏新品發布會展陳_虛山水系列

2005年,楊明潔創辦了 YANG DESIGN,成為迄今中國最具前瞻思維的設計顧問公司;2013年,他投資創辦了中國首家私人工業設計博物館;到了2015年,生活方式品牌「羊舍」誕生,去探討人文主義與數字文明的邊界;2018年,他受日本國寶級設計大師原研哉之邀,打造了一座新能源的「未來之家」……

當虛擬世界被設計「可視化」

一年一度的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最近拉開了序幕,相比於往年,由於疫情,今年的設計節「姍姍來遲」,但,無論是設計師們,還是設計的愛好者們,都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始重新審視設計的本身。

楊明潔與新天地設計節的淵源已久,今年,他似乎更想要去探討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關係,「這場疫情,因為真實的社交被阻隔,使得我們更多生活進入到虛擬的世界裡,手機成了與外界互聯最重要的媒介。」

「愈虛擬,愈真實」藝術裝置

這次,他帶來名為「愈虛擬,愈真實」的設計裝置,我們看到了一副熟悉的生活日常場景——一個家的空間,裡面的家具、電器等都被一張偌大的純白彈性織物包裹著。以彈性織物為介質隱喻虛擬互聯的世界,與真實的生活場景交融在一起,將虛擬與真實之間的關係可視化。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數字文明的時代,一個虛擬的世界。數字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在數字虛擬世界中建立對於真實物理世界的完全仿真,然後通過虛擬數字世界與真實物理世界的實時互動,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一點對於人類的改變極為深刻,遠遠大於工業文明時代的變革。」楊明潔解釋說。「我希望走進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放下手機,真正去感受這個裝置所帶來的一種若隱若現的距離感,引發這一屆生活在碎片化信息爆炸時代的年輕人,讓他們去思考:在數字文明時代,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多進入到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渴望高品質的真實體驗。虛擬世界的人工、高效與精準,真實世界的自然、情感與寫意,這兩者是對立還是融合?」

疫情影響下,許多人被困在家裡,因此,「如何通過設計和科技,以家為載體賦予生活幸福感」,成為了楊明潔最近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

羊舍-浮生系列 玻璃杯

有一款非常有趣的茶具,名為「浮生」。忽聞此名,頓感「偷得浮生半日閒」。為何取名為「浮生」?茶杯由雙層玻璃構成,內層提取了四種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茶具器型:鬥笠、壓手、高足、敞口,表面處理由底部磨砂半透漸變至頂部透明。當茶水注入其中,四種杯型輪廓瞬間顯現,輕盈的懸浮於半空,營造了「浮生若夢」的畫面感。「我希望大家在飲茶的時候,通過器物使用過程的精心設計,從而產生一種令人感動的瞬間體驗!」楊明潔說道。

多年來與綠色和平、壹基金、亞洲動物保護基金所合作的系列公益項目則體現了楊明潔作為設計師所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設計能否改變社會?」這是他一直在思考並付諸行動的一個議題。

壹基金救災帳篷,2014年獲美國IDEA社會影響力大獎

當長時間足不出戶,與家人遠隔千裡,我們賴以生活的家將變成什麼樣子?

這讓楊明潔想起了在2018年打造的「未來之家」——綠舍,「這個未來之家似乎很適合2020年的今天」。在「綠舍」的設計中,你會發現一片菜園,這片菜園是由剩餘能源轉化成為光和水來進行培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移動端對光照、溫度、溼度、水位等數據進行遠程控制,讓蔬菜良好地生長。如此一來,無論是留在家的人,或是在另一個城市的家人,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澆灌植物」,與家人共同分享栽培植物的喜悅。這是一種遠比電話或微信更為深層次的交流。將這樣的關係擴展,或許會催生一種嶄新的社區與社會形態。

HOUSE VISION 探索家《綠舍》

他希望以「綠舍」的設計表達這樣一種理念:「通過一種誠懇的態度與精煉的設計,將科技如何影響生活可視化,進而帶給觀眾啟迪:科技的發展,其結果應該使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越來越友善,而非越來越對立。在設計解決人與物的關係問題時,不應該是人被物化,而應該是物被人化。我們會發現,今天我們很熟悉,一起吃飯,但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看手機,距離那麼近,我們卻不願意去交流,只關注手機,而其中可能有90%的信息都是無用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的未來是否一定會更美好?這取決於人類對待技術的態度。技術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設計中捨棄,生活做減法

十多年前,楊明潔在西門子的慕尼黑設計總部工作時,在公司內部有一個CMF實驗室,所研究的成果會運用到各個部門的設計項目中。回國後,創辦YANG DESIGN之初便設立了CMF實驗室與設計策略部門,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成熟與重要的研究部門。

每年 YANG DESIGN會進行六個領域社會學案頭研究及數據收集,通過符號學分析歸納四大主流設計趨勢主題,並轉化為更為具體的CMF,包括風格、色彩、圖案、材質及表面處理等,最終出版一本年度的《中國設計趨勢報告》。採訪的最後,楊明潔透露了YANG DESIGN即將發布的《中國設計趨勢報告》,其中,「它危機」、「硬核星球」、「錯味感」、「清單體」成為了今年的四個設計關鍵詞。

其中,「硬核」一詞因為2019年的電影《流浪地球》而大幅流行,現在已被用於各行各業,硬核抗疫也成為一個新的宣傳標語。什麼是「硬」?硬核指的是有一定的難度和門檻,它代表了中國消費者對極致性能的描述,因此特別適合高科技賣點。在YANG DESIGN發布的《中國設計趨勢報告》中,這一設計趨勢被稱之為「硬核星球」。

在CMF(色彩、材質、表面處理)中,銀色代表了金屬外殼,意味著很強的保護性,因此讓人聯想到硬核科幻、盔甲等高科技的物品。日本藝術家空山基的作品就特別常常通過銀色凸顯賽博朋克風格的金屬盔甲之美。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重看這部末日災難科幻片時,會發現裡面有不少「神預言」:我們往日熟悉的日常生活消失了;為了對抗惡劣的環境,大部分人需要躲起來;中國建造了讓人產生安全感和希望的諾亞方舟。這樣的科幻場景設置加劇了民族主義情緒的蔓延,令人們對保衛家園的戰爭有了新的思考。

2019年,是包浩斯100年,成立於1919年的包浩斯學院,重新定義了新美學標準,至今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大部分人對包浩斯的理解,都流於表面,把它視為「極簡」和現代設計的代名詞。然而,它的背後,卻是一場技術革命導致的新美學語言的誕生。

包浩斯,可以是一個學校、一個歷史的事件,也可以是一個美學標準。包浩斯的前身是德意志製造同盟,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製造同盟的目標是:「建立一種國家的美學標準。」成立距今剛好是整整113年了。1919年,沃爾特.格羅佩斯起草了《包浩斯宣言》,在魏瑪成立了包浩斯學院,距今101年。

羊舍扶手椅「榫卯的重構」,2016年獲美國IDEA設計獎

「包浩斯奠定了工業革命之後現代設計的標準。工業革命之後,因為技術的革新,使得機器化大生產所誕生的產品與傳統手工藝品有著截然不同的外形。模具化、標準化、批量化的生產工藝產生了大量的直線條,於是源於一場技術革命導致設計語言的改變,最後演變成為了一種工業文明時代的美學標準——極簡。」關於包浩斯,留德學習的楊明潔比任何人都深諳此道。但近現代的中國並未完整經歷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美學與設計上出現了斷層,因為斷層導致了很多負面的結果,導致了中西方設計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與此同時,基於文化與生活方式,兩者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帶著這樣的思考,楊明潔開始了「羊舍造物計劃」。

羊舍「虛山水」庭院,2017年獲德國紅點獎、中國設計權力榜年度大獎

楊明潔創辦的「羊舍」,自然地沿襲了包浩斯設計精髓。2018年的一場大雪將蘇州城牆腳下護城河邊的一座古典園林裝點成後現代主義的虛實幻境。古木虯枝,水霧蒸騰。設計師楊明潔歷時兩年打造的羊舍造物博物館與「虛山水」庭院落成了。這是楊明潔第一次嘗試去設計一座庭院。標誌性的Y支架系統取代了蘇州園林中的假山石,結合真實的園林連廊、水景青苔、粉牆黛瓦,誕生了一座虛實結合的羊舍「虛山水」庭院。

羊舍碳纖維智能旅行箱,2015年獲德國 iF、日本 Good Design 設計獎

「羊舍」的「羊」是食草動物,沒有過度的欲望,「舍」的意思是:捨棄。在設計的過程中,捨棄內在國度的物慾,捨棄外在空洞、喧囂、符號化的浮華符號,去解構器物背後誕生的邏輯,重新把它建構成為一種新的美學。在楊明潔看來,現在中國的文化與美學相對處於弱勢,很多東西太浮於表面,我們希望發現背後的邏輯,重新去設置,去創造一種非同尋常的生活美學價值,這也是「物的舍之美」的初衷。

對於庭院,楊明潔有著一份獨特的熱愛和執著。在疫情期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照料家裡的庭院。「最近我又在庭院中新植了四種苔蘚,加上原先的一種,總共有五種青苔了,種植的過程就像是在做平面設計」楊明潔笑著說道,「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雖然一切似乎都慢了下來,但我很享受其中,正好可以讓我把更多時間浪費在一些美好的事情上面。」

私人工業設計博物館現代館

平日裡總會不斷給家來點小調整,隨意且任性,一切無非是為了取悅自己。生活中的楊明潔,是個「收藏癖」的人。在他的私人工業設計博物館中,楊明潔用來自世界各地的,自英國工業革命後的數百件收藏品展示了世界工業史的一個縮影,也展示了中國近現代工業設計的一個斷代史。

SK4唱片機

博物館裡近千件工業老產品與創新設計作品展示了工業設計的歷史、現代與未來。「在我的博物館中,有一件Dieter Rams設計的「白雪公主」電唱機SK4,它是近現代工業設計的經典之作。這件產品非常能體現Dieter Rams的設計原則,他把產品中沒有功能的東西全部去除,只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楊明潔設計博物館收藏——1920-1970年 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的打字機

1953年寶馬R51_3摩託車,楊明潔設計博物館收藏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動

涵蓋沙龍、晚宴、論壇、展覽、品鑑會等形式

暢談健康、消費、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趨勢

致力於打造生活愛好者與創新者的跨界交流平臺

見證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走進知名設計師梁志天、邱德光、楊明潔的音樂趣味與設計生活
    戳Cabana家具店,點擊右上角 ···☞設為星標★國際著名建築、室內及產品設計師梁志天(Steve Leung)出生於中國香港,擁有超過 30 年的設計經驗,以現代設計風格見稱,善於將饒富亞洲文化及藝術元素融入其作品中,曾 15 度入選被譽為室內設計奧斯卡的 Andrew Martin 國際室內設計大獎,並於 2015 年勇奪 「全球年度設計師
  • 中國設計師哪家強?看《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新榜單
    同時組建國內外著名設計師、藝術家等12人形成「評審委員會」,最終確立王澍、高文安等30位設計師入選2015福布斯「中國最具影響力設計師30強」,以及董功、烏琳高娃等30位設計師入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設計師30強」。其中有個熟悉的身影:王澍。作為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中國第一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澍為杭州的城市建設增添了一抹亮色。
  • 楊明潔新作:太平地毯高級定製Transcendent 系列發布
    在國際上屢獲殊榮的著名工業設計師楊明潔將這種對於「異次元」空間的想像轉換成為設計語言應用到了最新作品——為奢華手工地毯品牌「太平」所設計的高級定製 Transcendent 系列中一直以來,太平地毯與來自全球的知名設計師合作,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系列作品。
  • 這個70後中國設計師,令西方人對我們刮目相看!
    提到設計,很多人對扎哈·哈迪德、馬巖松等設計師都非常熟悉,大眾對他們的批評也是一樣的:過於浮誇,以至於丟失了「實用性」。但是楊明潔,一位中國設計師,真正做到了保證設計美感的同時,又保留了設計的實用性。
  • 「設」交圈:在楊明潔的CMF創新實驗室,揭秘產品設計的未來趨勢
    楊明潔將1963年蒙特卡羅拉力賽的賽車擺在中央,為了提高引擎的性能,設計師為這輛車做了加強結構件的設計。這也是汽車工業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極具代表性意義。在歷史館中,楊明潔按照藏品的不同系列、類別、年代和產地理出一個邏輯順序,陳列了自工業革命至今的上千件產品收藏,融入在陳舊的廠房建築之中,把空間與產品的風格互為點綴,互相關聯。
  • TUMI x 楊明潔:一款源自 NASCAR 賽車材料 Tegris 的酷玩背包
    為歡慶全球40周年榮耀之旅,TUMI 特邀中國著名設計師楊明潔JAMY YANG 設計了一款全新理念的酷玩背包,在香港、臺灣、首爾、上海等亞太區城市巡迴展出,以優良設計向消費者述說TUMI 勇於發現、體驗與探索的精神。無論是在繁忙的都市裡穿梭,或是在世界各地遊走,這款背包都將會成為「跨國公民」極致創新的伴侶。這也是TUMI與楊明潔JAMY YANG 的第二次合作。
  • 以藝術之名,FAENZA 法恩莎再定義生活高品質
    尤其是在當代消費者對家居生活的質感需求下,FAENZA法恩莎的品牌價值得到了升華,始終站在締造藝術家居的前方。2020 年,FAENZA 法恩莎 X 建築設計師Leonid Krykhtin與YANG DESIGN 創始人楊明潔,攜手推出家居設計微紀錄片,講述了藝術融入家居背後的大師故事。
  • FAENZA法恩莎:以藝術之名營造生活
    當時人們開始將神話、歷史和宗教故事作為素材,創作出馬略卡陶器,風靡歐洲數百年。創作者將藝術追求融入到日常的器物中,使家居空間與藝術創作漸漸密不可分。  這也成為了FAENZA法恩莎的靈感 起源。 「一半藝術,一半生活」 ,這不僅僅是一種品牌主張,也蘊含一種生活態度:人有權利去追求藝術的生活。
  • 福布斯生活|旗袍設計師周立言:我想把旗袍做成一件實穿的藝術品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周立言是個美人,但她卻不以此為美。若是在古代,她必定是一位極富內涵的大家閨秀,眼角眉梢,是歲月浸潤中的妙。周立言曾是崑曲研究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廣受學生喜歡的高校老師。這樣一位外表看起來溫柔靜婉的姑娘,卻擁有著一顆堅定果敢的心。
  • 面對這一屆年輕人,留給設計師的空間已經不多了
    ——耶魯大學平面設計系主任Sheila Levrant de Bretteville2003年,德國慕尼黑,西門子設計總部,工業設計師楊明潔在這裡和全球頂尖的設計師們一起,研究如何在巴掌大小的手機空間上去做排列組合
  • 虛擬世界的情感,友情、愛情!該如何去正確處理
    1.虛擬世界的情感虛擬世界上的情感往往比現實來的更加濃烈,更加兇猛。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陷了下去。明明沒見過真人,沒在現實一起相處過,最多的也就是文字、語音和視頻的交流。偏偏感情比現實更兇更猛更加的深。
  • 把頂級設計放到龍頭面板之上,雅生合作中國設計師講述「記憶之地」
    他們在細微之處用心,以散香、水墨、大漆、玻璃等為載體,將自己的記憶與雅生龍頭結合,創造出兼具藝術與使用價值的AXOR MyEdition真我系列龍頭面板。當被問起雅生與設計師合作的傳統,三組設計師均表示,並非所有品牌都有實力能將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付諸實踐。由於雅生本身有著卓越的工藝,可以讓設計師無限發揮,體現了雅生與其他衛浴品牌最大的不同之處。
  • 到法國聖埃蒂安,體驗上海未來生活方式!
    展覽logo由我院學生莫宛瑩設計,其結合了展陳元素——楊明潔老師設計的Y支架,以三個通透有機流體融合交匯,分別代表城市、市民、設計師,他們共生共存,相互影響交流,也表明了未來生活方式的新態度,寓意無限衍生和想像。
  • 福布斯生活|春日種草,你的衣櫥還差一個Cult Gaia竹籃包
    從小受到擔任服裝設計師的母親,與玩具製造商的父親的影響,Jasmin對於設計、創造充滿了熱情,她形容自己喜歡挑戰,並且創造一切可以帶給人們快樂的東西。她的媽媽如今是一名「史詩般」的雕塑家,而父親則創立了Bratz和Lol這樣的玩偶品牌,他們也成為了Jasmin在創作中最大的靈感來源之一。
  • 福布斯生活|「初代中國超模」裴蓓:生活充滿驚喜,未知令人期待
    2007年1月,Dior2007春夏高定秀如期在巴黎拉開序幕,這一年是Dior創立的第60年,也是「鬼才」設計師John Galliano在Dior任職的第十年。
  • 福布斯生活|當經典名著西遊記邂逅樂高積木,小小顆粒勾起幾代人...
    這一次悟空小俠系列的角色設計,對於作為外國設計師的Simon而言,無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其實,在開始這個設計之前,Simon Lucas早已對美猴王這個形象瞭然於心,他了解《西遊記》的故事情節。Simon笑著說:「我心中的美猴王,是勇敢而又堅強的。」
  • 【書友影評】從《出門的世界》到《超體》:人類生活在虛擬世界?
    不知道其他人怎樣,但坦白地說,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影片認為人類存在的意義是「知識的獲得與傳承」,我們也許更習慣「追求真理」的表述,生命的意義果真只是如此?影片沒有給出更多線索。也許電影最大的價值不是教會你什麼,而是啟發你什麼。我們就是在一部又一部電影的啟蒙下,開始思考世界真相的。
  • 福布斯生活 | MING MA:定義當代女性優雅
    起初,他在一家公司擔任女裝設計師的職位,工作了一年多。在讀書包括剛開始工作的那段時間,他沒有想過要成立自己的品牌,他坦言,那時在意的僅僅是設計這件事本身,以及創造美的過程。後來,他突然開始想要有一個品牌,能表達出自己的審美體系。還有那些在歐洲學習時看到的,與國內的一些落差和想要發生的那些東西。2018年,街頭文化與快時尚充斥著國內的時尚圈,但馬明想做點不一樣。
  • 活動|全球知名設計師、VC投資人……2020福布斯中國U30峰會大咖...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2021年1月20日-21日,由福布斯中國和福布斯環球聯盟(FGA)聯合主辦的2020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峰會將在上海隆重舉行。1月20日19:00,U30直播間不見不散!1月20日晚7點,2020福布斯中國Under 30直播間(簡稱U30直播間)將在抖音、微博、愛奇藝、百度四大平臺同步開播!
  • 福布斯:最受全球關注的12位中國服裝設計師【圖】
    以下是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出來的領銜改變中國形象的服裝設計師名單:馬可 馬可,女,1971年出生於吉林長春,蘇州絲綢工學院(後併入蘇州大學)工藝美術系畢業,服裝設計師。1995年獲得中國首屆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2006年,馬可在珠海創建無用設計工作室 ,從2013年初起,設計師以個人身份為第一夫人彭麗媛,提供專人定製服裝服飾,獲得廣泛好評;2014年馬可創辦的無用生活空間在北京開幕。2007年 首次參加巴黎時裝周,發布作品「無用之土地」;賈樟柯就「無用」及馬可本人拍攝的紀錄片《無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