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博物館看館藏|宋代定窯白釉刻花魚紋盤

2020-12-16 地方焦點

今天,為大家帶來溧陽博物館看館藏第二十九期——宋代定窯白釉刻花魚紋盤。

定窯因窯址在宋代屬定州而得名,窯址具體位於今天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定窯瓷器創燒於唐代,盛於宋、金時期,止於元代。北宋時定窯曾一度燒制宮廷和官府用的精緻瓷器,故民國時期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談到:「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將之列為「五大名窯」之一。

江蘇溧陽市博物館中即收藏有一對南宋時期的定窯白釉瓷盤,這對定窯瓷盤1992年出土於原溧陽市沙河鄉新沙村的一座南宋墓葬中,國家二級文物。兩隻白釉瓷盤形制大體相近,都採用了刻花工藝,只是盤心圖案略有不同。現分別介紹如下:其一、高2釐米、口徑13.5釐米,平底侈口淺腹,盤心有刻花魚紋及荷花紋(圖一)。其二、高2釐米、口徑13.5釐米,平底侈口淺腹,盤心有刻花遊魚水波紋,器物底部有樹葉形花押款(圖二)。兩件瓷器釉色均呈牙白色,釉面溫潤恬靜,刻花工藝雖寥寥數筆,卻簡繁得當,將遊魚刻畫得靈動輕盈,有呼之欲出之感。

定窯瓷器於北宋中期開始採用覆燒工藝,因此口沿往往無釉,即出現所謂的「芒口」,因此當時匠人在定窯盤、碗的口沿鑲以金、銀、銅口,並美其名曰「金扣、銀扣、銅扣」。在《吳越備史》、《宋兩朝貢奉錄》及《宋會要輯稿》等文獻,貢瓷名目裡有金扣、銀扣和金裝定器等名稱。在瓷器口沿的鑲口工藝不僅掩蓋了瓷器芒口的缺陷,同時又增加了瓷器的美感,並且還成為不同身份的人享受不同級別的瓷器的象徵。這對定窯瓷盤的口沿當時即鑲有銀口,雖然時隔近千年,白銀已經氧化成黑色,但遙想當年這對小巧可愛的瓷盤,如雪的銀邊與凝脂般的釉色相映襯,體現了宋代江南富貴人家的風雅。

北宋末年由於戰爭影響,包括定窯在內的北方瓷業燒造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直到金朝穩定統治北方以後,定窯燒造才慢慢得到恢復並得到長足的發展。金元之際的文人劉祁在《歸潛志》有「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之句,差不多同時期太平老人《袖中錦》中還將「定磁」列入「天下第一」項內。溧陽市博物館所收藏的這對定窯白釉盤在其出土墓葬中還有發現有墓志銘,根據這方出土的墓志銘《宋故安人周氏壙誌》的釋讀,墓主人周氏德清生於南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年),卒於宋度宗鹹淳七年(1271年),其人生活於南宋晚期,這對作為陪葬品的定窯白釉瓷盤應該是其生前所使用之物,由此看來這對瓷盤燒造時間大致相當於北方的金元時期。

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論》中提到:「古定器……宋宣和、政和間窯最好,但難得成對者。」溧博所藏的定窯白釉瓷盤,雖非徽宗時期的御品,只是南宋時期民間使用的上好佳器,但完好無缺的配對了千年,也是屬於難得了。

內容來源 | 溧陽市博物館

相關焦點

  • 溧陽博物館看館藏|宋代吉州窯黑釉茶盞
    今天為大家帶來溧陽博物館看館藏第五十二期——宋代吉州窯黑釉茶盞。吉州窯是中國古代江南地區名窯之一。它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時期,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末,所燒造的瓷器具有濃鬱的地方風格。南宋時期是吉州窯最繁盛的時代,所燒造的品種主要有黑釉、醬釉、青釉、白釉、白地褐彩、綠釉等。吉州窯瓷器不僅產量大,而且裝飾技法多種多樣,包括有剪紙貼花、木葉紋、玳瑁釉、剔釉填繪等,其中產量最大、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這是一件溧陽市博物館所藏的宋代吉州窯黑釉茶盞,茶盞高4.5cm,口徑11.6cm,敞口斜壁,淺圈足,形狀如同漏鬥或者鬥笠,因此又稱鬥笠盞。
  • 為什麼玩定窯的人少了?
    定窯瓷器的白釉多閃黃,故有"粉定"之稱,釉面偶爾還有垂釉的現象,由此又有了"淚釉"的別稱。宋代定窯瓷器常見的器型以碗、盤、瓶、碟、盒和枕為多,罐、爐等器形則比較少。定窯瓷器的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北宋早期的定窯刻花,構圖、紋樣都比較簡單,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具有淺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窯的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
  • 博物館珍藏了一個雙魚紋盤,做工精美,是定窯白瓷中的精品!
    而在古代,中國的瓷器獨樹一幟,是很多外國人夢寐以求的收藏品,其中的一個雙魚紋盤就珍藏在博物館中,做工精美,是定窯白瓷中的精品!該紋盤叫做定窯白釉印花荷蓮雙魚紋盤,高6.2cm,口徑30.1cm,距今已經擁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北宋時期的一件作品。
  • 高清細節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定窯匯總
    這樣含蓄溫雅、變化萬千的美感,是賞鑑家們心目中的白瓷典範,遂也為宋代以來各地官民窯場競相襲仿。臺北故宮藏定窯類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數帶花紋,無論劃花流暢如畫、印花繁麗如織繡,均能見到古人紋樣設計的多樣趣味。以下為臺北故宮開放的定窯高清影像資料,略作匯總,同好分享。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定窯
    北宋蘇東坡曾詠嘆「定州花瓷琢紅玉」,金人劉示阝亦記載有「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句,足見有花紋的定窯白瓷,風靡當時代。這樣含蓄溫雅、變化萬千的美感,是賞鑑家們心目中的白瓷典範,遂也為宋代以來各地官民窯場競相襲仿。臺北故宮藏定窯類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數帶花紋,無論劃花流暢如畫、印花繁麗如織繡,均能見到古人紋樣設計的多樣趣味。以下為臺北故宮開放的定窯高清影像資料,略作匯總,同好分享。
  • 臺北故宮壓箱底的定窯:見識下什麼叫精品
    這樣含蓄溫雅、變化萬千的美感,是賞鑑家們心目中的白瓷典範,遂也為宋代以來各地官民窯場競相襲仿。臺北故宮藏定窯類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數帶花紋,無論劃花流暢如畫、印花繁麗如織繡,均能見到古人紋樣設計的多樣趣味。以下為臺北故宮開放的定窯高清影像資料,略作匯總,同好分享。
  • 沒見過這些,不好意思說收藏,故宮珍藏的定窯,你見識過幾件?
    在很多歷史文獻中都對定窯有記載,比如:北宋蘇軾《試院煎茶詩》、宋邵伯溫《聞見錄》、元劉祁《歸潛志》、明曹昭《格古要論》、清朱琰《陶說》等文獻,故宮博物館收藏的宋代定窯亦是臻品,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館藏臻品。【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盤】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盤,宋,高3.1cm,口徑26.7cm,足徑18.1cm。
  • 曬曬臺北故宮壓箱底的定窯 ,見識下什麼叫精品 !
    這樣含蓄溫雅、變化萬千的美感,是賞鑑家們心目中的白瓷典範,遂也為宋代以來各地官民窯場競相襲仿。臺北故宮藏定窯類型的瓷器近八百件,多數帶花紋,無論劃花流暢如畫、印花繁麗如織繡,均能見到古人紋樣設計的多樣趣味。以下為臺北故宮開放的定窯高清影像資料,略作匯總,同好分享。
  • 宋代白釉劃花缽 從狗食盆子到國家二級文物
    今天要講述的是一個文物「幸運兒」,它產自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出土後曾被作為狗食盆子苦捱了幾年,終於偶遇「知遇之人」,在濟寧博物館裡安了家。它就是一一一宋代白釉劃花缽。  看上去像個柳編的小簍  第一眼看見宋代白釉劃花缽,有點像個柳條編制的小簍。象牙白色的底子,橫橫豎豎的褐色條紋。這種樣貌在宋代堪稱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完美結合的產物。
  • 定窯水深:當今真正能讀懂定窯的有幾人?
    宋代定窯瓷器常見的器型以碗、盤、瓶、碟、盒和枕為多,罐、爐等器形則比較少。定窯瓷器的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北宋早期的定窯刻花,構圖、紋樣都比較簡單,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具有淺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窯的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
  •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等館藏元代陶瓷欣賞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元,高4.1cm,口徑15.9cm,足徑5.3cm。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體潔白,裡外施卵白釉。內底及內壁均模印雲龍紋。樞府釉是元代景德鎮地區創燒的一種白釉品種的統稱。其胎體一般比較厚重,釉呈失透狀,色白微泛青,恰似鴨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
  • 溧陽博物館看館藏|漢代釉陶瓿
    今天為大家帶來溧陽博物館看館藏第五十四期——漢代釉陶瓿。瓿的本意即是一種小甕,古人使用瓿的時間很長,從商代開始已經有瓿了,質地有青銅和陶質。一般認為瓿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偶爾也會盛放醬。西周時期的瓿多仿青銅瓿的造型。進入東漢以後,瓿不再流行。
  • 定窯!
    南宋-元 吉州窯白釉刻花梅枝紋蓋罐,上海博物館藏 定窯瓷器的特點是胎質薄而輕、白定胎色白而泛微黃,質地較為堅硬緻密 定窯瓷器拍賣榜第28名 宋至金 定窯白釉持蓮童子紋盤 估價:HKD 2,400,000-3,200,000
  • 定窯雙驕蓋碗盅
    圖1:唐代定窯玉璧底內白釉外醬釉墩式大碗到了晚唐或十世紀早期的定窯出現了比較確定的所謂「蓋碗」,此時定窯不僅有白釉蓋碗,也有內白釉外醬釉的蓋碗,有圈足較細的也有玉環式底足,但是蓋碗的形式已經基本確定下來了,而且蓋子的扭也是一直被延續使用的形式。
  • 揭開定窯之謎,這幾點鑑定方法要記住
    宋代六大窯系相信各位藏友都是耳熟能詳的,但是每個窯具體怎麼樣的我想只有少部分藏友是細心地去觀察及了解了的,那今天我們來看看定窯吧!定窯白釉刻花蓮花紋盤 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
  • 宮廷御用「北宋定窯」收藏及拍賣成交記錄
    到宋代胎體雖然較粗,但黑釉細膩,光澤度極佳。有的黑釉施在碗、缽一類器物外壁,內壁施白釉。這類黑定產品在河北曲陽燕川村窯址有發現,應屬土定窯產品。」北宋 定窯黑釉鷓鴣斑盞      臺北故宮館藏宋 定窯白釉三足爐 湖南省博物館藏  1960年湖南長沙楊家灣東風鋼廠 其他官窯也有制此類弦紋三足爐,以獻宮廷。
  • 鑑寶大師馬未都說硬枕(一):定窯孩兒硬枕與乾隆的故事
    乾隆皇帝多次提出看的這定瓷娃娃涼枕叫什麼名兒呢?它有一個固定的名稱,叫「定窯白釉孩兒枕」。我們都知道,乾隆皇上特別喜歡寫詩嘛。在他四萬多首御製詩中,詠瓷器的呢?大概兩、三百首,而且他尤其熱衷贊詠五大名窯,其中詠定窯的,大概就佔了三、四十首。就像咱們今天說的這定窯白釉孩兒枕,他前後寫過四首詩,其中一首,是乾隆三十八年所作,名為《詠定窯睡孩兒枕》: 這詩的第一句「曲肱代枕高」,皇上就開始用典了。
  • 宋代瓷器「款識」大全
    五代越窯瓷質刻「官」字款匣缽2、定窯瓷器款識鑑別定窯瓷器是進奉皇帝的,所以,瓷器款識多與宮廷有關。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帶「官」字款的。定州博物館藏定窯官字款折沿洗杭州歷史博物館的官字款花口盞海棠杯在出土及傳世定窯瓷器中有刻「尚食局」、「尚藥局」款識的。帶「尚食局」款識的多為大型盤類器物,字體有粗細兩種,河北曲陽出土一件白瓷印花雲龍紋盤,上面刻有「尚食局」三字。
  • 定窯瓷器拍賣出手價格 定窯瓷器收藏鑑定價值
    呎吋大如本拍品的定窯盤盌少之又少,因為對陶匠或窯師而言,其燒造難度相當大。燒制定窯器多用饅頭窯或馬蹄窯,饅頭窯盛行於宋代華北地區,屬橫焰窯,爐溫可高達1300oC左右,而定窯器富含氧化鋁,瓷土須高溫燒成。饅頭窯的缺點是窯膛較小,而定窯上乘白釉器俱用匣缽(泥匣)窯燒,以隔擋窯內碎屑,因此窯膛內單品所佔空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