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公民花25萬偷渡來澳,卻在農場遭「奴役」?時薪低至3刀

2020-12-13 悅洋海外

近日

多家澳媒和機構曝光

澳洲農場圈剝削採摘工

專挑中國人「下手」

遠赴內地貧困地區偷渡農場工人

有人花25萬人民幣來澳

卻在澳洲農場遭受虐待、欠薪

還有報告揭露部分人時薪只有3刀!

而在偷渡史上

還有這麼一位中國的「神人」

頂著40°的高溫

以超乎常人的耐力

把自己活生生地走私到澳洲!

只帶了一瓶水和一包花生米

真是「藝高人膽大」...

1.只僱傭中國工人!澳農場被曝通過中間商偷渡中國勞工,每人5萬澳幣

數年來,很多走投無路的中國人,

選擇背井離鄉,偷渡來澳,

為的是找一份能安身立命的活,混口飯吃...

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

在農場遭「奴役」!?

近日,澳媒曝光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一位「吹哨人」Mr D(化名)揭露了

澳洲農場圈的「潛規則」:

向蛇頭支付5萬澳幣偷渡

卻淪落在澳洲農場低薪無休!

Mr D | 來源: The New Daily

「這種事太可怕的,

不應該發生在澳洲這樣的文明國家。」

Mr D表示,自己是通過fb上的中文廣告

來到這家位於新州Coffs Harbour的

蔬果農場當採摘工的,

招聘廣告中號稱

將提供優異的薪資和工作條件

示意圖 | 來源:網絡

這裡大概有50名工人,

等他來了這裡才發現,

「每天早上6點開始採摘

下午6點才下班,夏天甚至晚上9點才下班,

而且周六日也沒有休息。」

而據澳媒消息,

這家農場主「在中國有關係,只僱傭中國工人。」

Mr D 透露,農場主會通過

中間商前往湖北和福建貧困地區招人,

「據我所知,

至少有3個人為了來澳工作,

支付了25萬人民幣,相當於5萬澳元。」

估計那些攢了半輩子錢,

妄想靠偷渡改變命運的中國「投機者」,

做夢也沒想到,

等待自己的會是這樣的結果...

2.「不敢離開農場,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權力...」非法行為僅是冰山一角!工會呼籲聯邦專項調查

就在上周五,

McKell Institute的一項報告

還詳細揭露了蔬果採摘工遭遇的剝削

部分勞工的時薪低至3澳元!

據了解,這些採摘工

主要是海外背包客和山火災民,

Mr D說,

農場裡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

有什麼權力,也害怕離開農場

山火災民Natalie Trigwell表示,

她的家被燒毀後,只能露營在車內,

並找了一份採摘漿果的工作,

」每天能掙12-20澳元,

但由於大火離果園太近了,

果園也被燒毀...

我工作了3周,卻沒拿到工資。"

還有另一位Sally表示,

在向僱主索要工資後,

收到了近2000條辱罵簡訊

被罵是「豬」是「狗」!

還有一位德國背包客的時薪

低到只有3澳元!

而早在2015年,就曾有華人

在中文論壇發帖,揭露科夫港的騙局,

令人震驚的現實,終於等到了工會發聲,

澳洲工人工會(AWU)的

Dan Walton表示,

澳洲蔬果種植行業

一直潛藏著「薪資盜竊」文化

「在有關Coffs Harbour的最新報導中,

媒體所披露的非法行為令人震驚,

我希望當局能迅速採取行動。」

Walton稱,澳洲工人工會將

把「吹哨人」Mr D提供的證據通報至澳洲邊防局,

還表示,在Coffs Harbour附近發現的剝削

非法行為僅僅是「冰山一角」...

類似案例

目前,Walton表示已經致信莫裡森,

希望工會能夠與聯邦政府合作,

成立皇家委員會實施新的改革,

以終結整個行業對海外勞工的剝削、虐待和欠薪現象。

3.中國男子冒死偷渡澳洲!藏身高溫貨櫃差點變烤肉,只帶一瓶水一包花生

說起這些年,

輕信澳洲好山好水,容易找高薪工作的人裡,

有一位不擇手段,

選擇偷渡的」神人「不得不提,

他頂著40°的高溫

硬生生把自己塞進貨櫃

驚呆了澳洲整個邊防局!

去年,時年49歲中國大哥

申請來澳的籤證被拒,

經歷一番思想鬥爭,他腦洞一開

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 走貨運偷渡!

開始很順利,

他成功躲避了安全檢查,

從中國廣西防城港登上了這艘DL Jasmine貨船,

藏進了甲板上方的起重機裡!

原本以為計劃就這樣

輕而易舉地成功了...

但他卻忽略了很多現實問題

比如食物、水和高溫環境

剛過了5天,貨櫃內的他

逐漸感到不適,並出現嚴重脫水症狀

心臟狂跳、頭暈目眩!

而此時,狹小又悶熱的貨櫃內,

他隨身攜帶的僅有一包花生和一瓶水!

沒辦法,為了活下去,

他只有向船組人員求救,

而船員發現處在生死邊緣的他後,

除了救人反手就上報給了澳大利亞海關

結果可想而知,

船靠岸後,他立即被武裝人員逮捕,

他還透露說,自己還用類似手段去過2次美國

但最終都被逮捕,

最後,這位」執著「的老兄

已被澳洲海關強制遣返、驅逐出境,

終生不得再進入澳洲。

4.近年來醜聞不斷,中國人偷渡澳洲「並不罕見」!

通過非法手段「潛入」澳洲,

等待這些人的並非是自由之路,

相反,他們會把路越走越窄,

由於沒有合法身份

這些人將成為毫無保障的「黑民」

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生病也不敢去大醫院

丟人的是,

這樣的行為再一次在海外華人心中,

抹上一筆「黑歷史」,

澳洲內政部長就曾發表過這樣的言論,

中國人偷渡澳洲並不罕見!

而澳洲對於偷渡

採取的完全是零容忍的態度,

並且嚴厲打擊非法居留者,

此前,澳洲的一份報告顯示,

澳大利亞有約62,900的非法移民,

中國黑民數量更是超過7,000人

其中,多達12,080人甚至

已經非法滯留了20年以上

除了偷渡,

數據顯示70%的非法滯留者

都是持旅遊籤來到澳洲的,

還有15%之前持學生籤,以及3%的人持打工度假籤,

一系列的數據和案例讓澳洲政府

下決心嚴厲整治非法」黑民「,

不管他們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

但選擇越過法律界限走」捷徑「,

只能落得一個無處說理的下場...

相關焦點

  • 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來源標題:澳媒:中國遊客春節不來 澳大利亞損失14億 澳大利亞新聞網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遊客今年2月的缺席將令澳大利亞損失14億澳元由於春節期間缺少出手闊綽的中國遊客,澳零售業和食宿業料將遭受巨大損失。
  • 嚴重依賴中國!澳媒終於恍然大悟:春節中國遊客不來,澳損失慘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澳方數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等問題上做出錯誤言行的同時,澳方也頻頻隔空喊話中國,對中國示好,去年年底,其總統莫裡森一會兒積極評價中國扶貧成就,一會兒又表示要與中國開展對話、「愉快共存」。而澳方頻繁改變對華態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
  • 澳媒:中國遊客最愛逛澳三家商場 其中雪梨排榜首
    澳媒:中國遊客最愛逛澳三家商場 其中雪梨排榜首 2018-02-28 10:42: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方停購澳煤炭後,南方多地電力緊張?澳媒:中國因斷電無法供暖
    除了農副產品受到限制以外,澳大利亞的煤炭資源也沒拿到通行證,大量的運煤船停靠在中國港口,禁止卸載,至今仍然沒能進入中國市場。種種政策讓澳大利亞經濟嚴重受損,尤其是農副產品,澳大利亞農戶對此苦不堪言,無疑是遭受到了雙重打擊。疫情的侵襲和中國的禁令足以讓澳大利亞的農副產品加工廠陷入困境。
  • 內地男在本澳逆駛被捕,交代偷渡過程
    男子駕駛電單車逆駛 被警方截停後自稱非法入境 將自己如何爬入澳大 偷渡來澳賭博 和盤託出 警方仍在尋找收容者 .
  • 中國駐澳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嚴防「虛擬綁架」等類型
    9月25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發布《中國駐澳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嚴防「虛擬綁架」等類型》。 近期,利用電話、網絡、社交媒體平臺、即時通訊軟體等工具, 針對中國公民的詐騙案件仍呈頻發態勢,有的發展為「虛擬綁架」(Virtual Kidnapping)案件。
  • 澳籍空姐在阿聯接種中國新冠疫苗,返澳後遭質疑
    羅謝爾·克羅斯利(Rochelle Crossley)是一名就職於阿提哈德航空的澳大利亞籍空姐,早前她與同事共同在阿聯當地接種了來自中國國藥集團的新冠疫苗。 當羅謝爾返回澳大利亞時,她仍然按照規定接受了14天隔離。
  • 中國再拿澳葡萄酒開刀,澳媒直接向莫裡森提要求
    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反補貼稅保證金比率為6.3%~6.4%。短短兩個月,曾經賴以吃飯的中國市場,幾乎被澳政府丟了個一乾二淨。首先是大麥、牛肉,接著是煤炭、木材和鐵礦石,最後是葡萄酒、海鮮、糖等都來了。由於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升級,今年澳大利亞農業出口減少了3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70億。 而其中損失最大的,就是對華出口的大麥和葡萄酒。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晚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政府6日反駁中方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但卻被多家媒體提供的案例和數據「打臉」。澳媒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發布的旅遊警告是對澳大利亞「懲罰的延續」。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莫裡森萬沒料到,「10萬人被拋棄」突然在澳炸鍋,這回誰也攔不住
    據《北京日報》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導,今年7月中旬,澳大利亞政府出臺了一項禁令,嚴卡國門,不單禁止外國旅客進入該國,同時禁止其本國公民出境,據澳航代表委員會最新估計,滯留海外的公民數已接近10萬。
  • 澳媒:中國商人赴澳批量買水果 黑市經濟專責組調查
    澳媒:中國商人赴澳批量買水果 黑市經濟專責組調查
  •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與中國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 澳央行最強音:全力支持...
    標普/澳股200基準指數在午後上漲2.5%至周四收盤前上漲76.1點或1.32%至5,851.1點,而綜合指數均上漲72.9點或1.24,至5,957.8點。澳股本周上漲6.4%,有望超過復活節前一周6.3%的漲幅,創下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佳周表現。
  • 澳總理莫裡森:我們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咱們談談吧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5日報導,在伯明罕揚言要將煤炭問題訴諸世貿組織(WTO)後,莫裡森15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政府仍將「澳煤炭遭禁」的消息視為「媒體猜測」,但會予以嚴肅對待。他還稱,如果猜測成真,這會對環境與兩國貿易關係「產生雙輸局面」。但隨後,莫裡森就中澳間展開對話充滿期待。
  • 澳媒: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正如澳國立大學教授休·懷特上周談到這場至關重要的對華貿易衝突時所說,「為了短期的掌聲而糟蹋最重要的(對華)關係,這是糟糕的政治,也是糟糕的政府。」澳大利亞對這個極複雜問題的處理是笨拙的,暴露出戰略上的無能。正是我們的一些公開言論令中國「深感不快」,也為北京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機會,提醒地區其他國家注意中國的一句成語——殺雞儆猴。如今,澳大利亞就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媒炒作: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據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1月1日報導聲稱,目前有成噸的活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來自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問題,許多出口商擔心他們的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餐館和商店。 由於澳方此前曾提出所謂的「新冠疫情獨立調查」和插手香港事務,導致中澳關係持續滑坡。這家澳媒如今更是炒作,龍蝦或成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下一個貿易打擊目標」。
  • 澳媒:2021年澳網將推遲至2月開賽
    新華社雪梨12月3日電(記者郭陽)澳大利亞主流媒體《澳大利亞人報》3日報導,2021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將推遲至2月8日開賽,參賽球員必須遵守一系列嚴格的隔離和防疫規定。  報導說,經過與維多利亞州政府長達數周的協商,澳大利亞網球協會執行長克雷格·泰利在日前發給參賽球員的郵件通知中表示2021年澳網將在2月舉行。
  • 澳媒催促莫裡森,別等美國,等也是白等
    澳大利亞媒體提醒澳政府把握時機最近澳大利亞對話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拜登勝選為莫裡森改善澳大利亞與中國的糟糕關係帶來機會》的文章來提醒澳大利亞政府需要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了。文章當中指出,莫裡森此前曾強調地區聯繫的重要性,但是卻忍不住配合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
  • 返澳日期仍不明朗 澳數萬留學生恐轉至加拿大
    塞利斯(Karen Celis)本來將於今年3月25日離開她的祖國哥倫比亞,去澳大利亞學習英語。但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8個月後,今年28歲的她說她已經等煩了。她在接受SBS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們還沒有獲得籤證、我們已經投入的資金,但是我們的夢想被一再推遲。」塞利斯表示,由於不確定因素以及她所得到的關於何時抵澳的信息匱乏,她的夢想已經變成了一場噩夢,她現在正在重新考慮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