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公眾帳號:yfyyt2000
更多請加互動微信:1808394[長按可以複製]
鐵缺乏是全球最常見的營養素缺乏症。據調查顯示,我國嬰兒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約為 20%,而鐵缺乏超過 50%。幼兒缺鐵性貧血的患病率約為 10%,而鐵缺乏超過 40%。所以,如何科學合理的給準媽媽和嬰幼兒、兒童補鐵,顯得尤為重要。
鐵在人體的作用?
鐵在人體體內含量不多,一般為 3-5 克,但卻是人體中很重要的必須微量元素。
鐵主要存在於血紅蛋白、肌紅蛋白、血色素酶類,具有參與造血功能、體內氧氣的運輸、組織細胞呼吸、免疫、解毒和抗氧化過程等功能。
可見適量鐵元素的存在對於人體是多麼重要。
什麼是鐵缺乏及缺鐵性貧血?
鐵缺乏是指機體總鐵的含量降低,隨著鐵缺乏的程度不同,可以分為鐵減少期、紅細胞生成缺鐵期和缺鐵性貧血。
而缺鐵性貧血是最為嚴重的階段,這個時候機體儲存鐵消耗殆盡,不能滿足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而發生的貧血。
由於孕婦和嬰幼兒對鐵的需求相對較多,所以孕婦和嬰幼兒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
缺鐵性貧血有什麼危害?
1、孕婦
輕者皮膚黏膜略蒼白,無明顯症狀。重者面色黃白,全身倦怠、乏力、頭暈、耳鳴、眼花,活動時心慌、氣急、易暈厥,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腫、嚴重者合併腹腔積液。
❤準媽媽患有缺鐵性貧血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影響胎兒鐵的儲備,可能造成寶寶出生後早早的患上缺鐵性貧血。而懷孕前缺鐵易導致早產、孕期母體體重增長不足以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
2、嬰幼兒、兒童
大量的研究證明:
❤缺鐵可影響到兒童生長發育、運動和免疫等各種功能。鐵缺乏可導致寶寶食慾下降,少數寶寶可出現異食癖;有的出現口腔炎、舌炎,嚴重者可發生萎縮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症候群。
❤嚴重缺鐵會損傷神經系統,影響嬰幼兒認知、學習能力和行為發育,可持續到兒童期,且是不可逆的損害,鐵劑治療也不能完全恢復損害的認知行為。
❤缺鐵性貧血可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兒童感染疾病機會增加。同時,缺鐵時腸道有毒重金屬吸收增加,如鉛、鎘等,進一步造成危害。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缺鐵性貧血的兒童智商較正常兒童平均低 9 個百分點,我國發現貧血兒童的運動和智能發展指數較正常兒童低得多,因此對學習以及成年後就業都有著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寶寶貧血的5個常見原因
原因一:通常情況下,足月正常的孩子,體內儲存的鐵及從母乳或配方奶中來源的鐵,能夠滿足 6 個月的需要。6 個月以後應及時添加強化鐵或含鐵豐富的輔食。由於輔食添加不及時或不當,是導致 6-12 月嬰兒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所以說寶寶第一口輔食最好的就是強化鐵的米粉)
原因二:孕期準媽媽患有缺鐵性貧血可影響胎兒鐵的儲備,增加嬰兒期患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機率。
原因三:早產、雙胎或胎兒失血會導致寶寶缺鐵;
原因四:孕婦嚴重缺鐵均可導致胎兒先天儲鐵減少,寶寶出生後容易患上貧血。
原因五:幼兒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鐵攝入不足,也會導致缺鐵或貧血。
富含鐵的食物
❤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存在形式:非血紅素鐵和血紅素鐵;
❤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由於受其它食物成分的幹擾,吸收率極低,米麵中鐵的吸收率只有 1%~3%;
❤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不受其它食物成分幹擾,吸收率較高。富含鐵的食物包括肝臟、血塊、畜禽肉、魚類等,其中肝臟中鐵的吸收率達 35%;
❤維生素 C 可以促進鐵的吸收,使食物中的鐵轉變為能吸收的亞鐵。維生素 C 的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深色蔬菜如油菜、生菜、菠菜等、鮮棗、獼猴桃、草莓、柑橘、橙子等;
寶寶怎樣補鐵?
對於攝入肉類、肝臟、血塊等食物較少以及素食者患貧血的風險可能較高,可以選擇強化鐵的食品。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使用鐵劑作為預防和糾正缺鐵或缺鐵性貧血。
1、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
提倡母乳餵養,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直至 1 周歲。人工餵養的如果採用強化鐵的配方奶粉,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鐵劑。由於牛奶中鐵的含量和吸收率都很低,1 歲以內不宜採用單純牛乳餵養,人工餵養的孩子應該及時添加輔食,為寶寶從多樣食物中獲取鐵。
2、足月兒
應儘量純母乳餵養 6 個月,此後繼續母乳餵養,同時及時添加富含鐵食物如強化鐵的米粉、肉類等。混合餵養和人工餵養應採用強化鐵的配方乳,並及時添加富含鐵的米粉、肉泥類。
3、幼兒
應注意食物均衡和營養,糾正畏食和偏食等不良習慣,鼓勵進食的富含維生素 C 的蔬菜和水果,促進腸道鐵的吸收。儘量採用強化鐵的配方乳餵養。
是否為缺鐵或缺鐵性貧血,需要醫生進行診斷。一般情況,6 個月以後的寶寶鐵缺乏則可以通過食物補充,攝入添加強化鐵或含鐵豐富的輔食。
❤TIPS1:而一旦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則說明體內儲存的鐵消耗殆盡,需要儘量可能查找缺鐵的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去除病因。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鐵劑治療。可同時口服維生素 C 促進鐵的吸收。並在血紅蛋白正常後繼續補鐵 1~2 個月甚至更長,恢復機體儲鐵水平。必要時,同時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長時間貧血危害很大,但過量補充同樣會損害健康,同時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不可盲目補鐵劑,而是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TIPS2:不同年齡人群每天鐵攝入參考量
我國每日膳食推薦半歲以上嬰兒鐵的推薦攝入量為10mg,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30mg。
0~半歲 0.3mg;
半歲~1歲 10mg;
1歲~4歲 12mg;
成年男性 15mg;
成年女性 20mg;
日常飲食多食用含鐵食物注意一些搭配禁忌即可,當需要補充鐵劑時才以此為參考。
孕婦怎樣補鐵?
孕媽媽健康了,肚子裡的胎寶寶出生後才會健康。所以孕媽媽孕期應注意攝入含血紅素鐵的動物性食物,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鴨肉、雞肉及魚類。
動物血和肝臟含鐵豐富,營養價值較高,但由於含有重金屬等其他有毒有害的風險。有營養專家提示,肝類中可能會含有重金屬鎘,對人體可造成危害。所以,要謹慎選擇肝臟類和血塊,在確定相對安全的情況下,每周可以適量進食 1-2 次,每次 25~50 克,當然即使不吃肝類也可以通過食物獲得豐富的鐵。
必要時,從妊娠第 3 個月開始,在醫生指導補充鐵劑及葉酸等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
同時,注意攝入綠葉蔬菜、黑木耳、黑芝麻粉、白蘑菇等食物,全穀類,這類植物性食物含有的鐵吸收率不高,可能通過攝入含維生素 C 豐富的蔬菜和水果來提高鐵的吸收。
孕期補鐵方程式1:每天至少吃一份(約35g)紅肉
紅色肉類(豬肉、羊肉、牛肉、鮭魚…)富含血鐵質,人體對此種鐵質形式吸收利用效率最大,一天1份不但可以補充鐵質,也不用擔心脂肪過量。
孕期補鐵方程式2:飯後吃水果
專家表示,搭配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吸收。建議飯後多吃一顆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例如柑橘類水果、奇異果、番石榴、西紅柿等,即可讓所攝取的鐵質得到更好的吸收,隔餐吃則效果不大。
孕期補鐵方程式3:蔬菜先汆燙
動物性食物的鐵質較易為人體所吸收,但若準媽媽不吃紅肉和動物內臟,可以選擇鐵質含量豐富的蔬果,例如深綠色蔬菜、海藻類(紫菜、海帶)、顏色深的水果來補充(葡萄乾、黑棗、紅棗、龍眼乾、櫻桃、甜柿…)。但由於蔬菜中的草酸、植酸會阻礙鐵質的吸收,建議吃蔬菜先汆燙或煮過再吃,或添加檸檬汁涼拌,可降低草酸、植酸作用,增加身體對鐵的利用。
孕期補鐵方程式4:飯前飯後避免喝茶
茶或咖啡中都含有單寧酸,此成分同樣會抑制人體對鐵質的吸收,建議飯前飯後兩個小時內避免喝茶或咖啡。
孕期補鐵方程式5:高鈣高鐵避免同餐吃
鈣和鐵都是孕期重要營養素,一起吃是不是效果會加倍?答案是No!
陳俞秀營養師說,鈣會降低鐵質的吸收率,同時補充高鈣和高鐵,人體的吸收效果不是加乘,而是減半!所以,不要同時服用鈣片及鐵劑,或同時攝取含有高鈣和高鐵的食物,例如喝果汁牛奶(鮮榨果汁如葡萄、桑椹都含有豐富鐵質,而牛奶含有豐富鈣質),應間隔四小時之後再吃。
孕期補鐵方程式6:夠用就好
既然鐵質對準媽媽和胎兒都這麼重要,是否多多益善?
陳俞秀營養師表示,即使補充更多的鐵質,人體吸收的效率仍然有限,額外的鐵質則會儲存在鐵蛋白、肝臟中備用。一般孕媽咪在懷孕後期需要每天增加30毫克的鐵質攝取,那麼,懷多胞胎是否要增加到60毫克?
其實,是不用刻意增加的,因為身體對鐵需要量增加時,會自動提高對鐵的吸收率,但若是有嚴重貧血或缺鐵性貧血等症狀的孕媽咪,則應請醫師評估,必要時以藥物治療。
孕期補鐵小提示:
❤這些食物非絕配:果汁牛奶,例如葡萄牛奶,坊間標榜高鐵、高鈣的奶粉等。新鮮果汁如葡萄汁、櫻桃汁,建議午餐後喝,因為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質更好吸收。含有高鈣營養的牛奶則建議早、晚喝。
❤懷孕後期至產後哺乳期,每天應攝取45毫克鐵質。
❤植物性鐵質來源及補充原則:深色蔬菜如紅鳳菜、海藻、紫菜、全榖類、堅果類、黑芝麻、桂圓、蛋、紅豆、黑糖、櫻桃等。
· 每天吃一份紅肉(35g)。
· 飯後吃一顆含維生素C水果。
· 牛奶、果汁隔餐喝。早晚喝牛奶、午餐喝果汁。
· 鈣片、鐵劑應間隔4小時服用。
· 飯前、飯後2小時避免喝茶或咖啡。
· 蔬菜烹調後再吃。
❤動物性鐵質來源及補充原則:牛肉、豬肉、鮭魚、肝臟、豬血、海產等。
· 每天至少吃1~2份紅肉。
· 1份紅肉(35g)含3毫克鐵質
· 1份綠色蔬菜(100g)含1毫克鐵質
· 1份全榖類1毫克
為了更精確的幫助更多朋友招人,留人,育人,團隊管理,產品設計,營銷策劃, 晉升機制,PK.獎懲.分紅,合夥機制,期權.股權分配,組織架構,企業文化,職業生涯規劃,薪酬設計,願景規劃,企業傳承,等問題
★★:可以在平臺給我留言或者加我微信:1808394
電話諮詢:177-1263-1666
晚上7:00-10:00統一回復交流幫您解決你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