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2個億,中國土豪投資大溫房產被坑!
跑路後竟留下妻女住西溫海景豪宅...
人在國外混,就得逮著同胞坑?!
最近,BC省最高法院受審的一起案子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因為該案涉及金額高達$4,500萬加元(超過人民幣2億),且原告和被告雙方都是華人!
這麼大的熱鬧怎能錯過
據報導,一位名叫張同(Tong Zhang,音譯)的華裔地產投資商向法院提起控訴,稱他先後將$4,500萬加元委託給另一名華人尹航(Hang Yin,音譯)在溫哥華投資房產,沒想到遭到了欺騙和欺詐。
如今尹航不僅拒絕賠付張同投資房產獲得的利潤,其家人還霸佔了他的房產。最過分的是,當張同想找尹航當面"算帳"時,卻發現他早已不見了蹤影,根本找不到人!
不過雖然沒找著尹航,張同卻是在費了一番功夫後得知尹航妻子和女兒的住處,據說她們居住在西溫皇后大道1160號的海景豪宅之中。張同堅信尹航的妻女也參與了這起詐騙案,是尹航的同夥。
槍頂頭的?!
張同的控訴算是掀開了房產投資的一塊遮羞布,一直以來,大溫的房地產都是有錢人眼裡的"香饃饃",許多投資人都會通過僱傭代理人或是只有數字代碼的公司進行投資,以此掩蓋房產的真正所有人。
張的訴訟中指出,2015年,那時他還在中國,而尹航早年就已移民加拿大並且已經入籍。
於是張同便從國內將大量資金轉移給尹航,兩人成為合作夥伴關係,張同藉助尹航的身份購在大溫購買房產,參與投資項目。
由於身份的限制,張同在正式移居溫哥華之前,只能中加兩地來回跑,不便久居。加上有時兩人會共同出資,所以張同乾脆選擇了放權,幾乎所有事都都交給尹航打理。那會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己會被信任的夥伴欺騙。
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尹航趁著張在國內的時間,悄悄地多次將張匯給他的投資資金轉移到自己的帳戶之下,用於他的個人投資。
張同透露,一次他和尹航商量好在溫哥華Oakridge地區的West 41st Avenue和Alberta Street附近,購買5棟房產作為投資。
5處房產買入一共花了$2,000萬加元,張同出了$1,100萬加元。2017年,5處房產中的3棟以$2,500萬的價格出售,然而張同卻一分錢都沒有收到。
張同還了解到剩下的兩處房產正在被尹航的妻子劉豔春(Yan Chun Liu,音譯)和女兒尹玉(Yu Yin,音譯)佔領。
谷歌地圖
2016年,張同又將$2,900萬加元的資金從中國轉給尹航,以便他購買位於列治文3號路6840號和6860號的兩處土地。
訴訟稱,尹航及其家人利用張同的出資,獲得了數目可觀的"不正當利益"。
幾年期間,張同通過與尹航合作,在大溫的列治文、本那比、素裡和溫哥華市先後購買了十多處房產,投資累計金額近$4,500萬!
2018年8月,張同終於獲得了移民身份,從中國來到了加拿大,當時他就住在如今尹航妻子和女兒居住的西溫豪宅裡。
谷歌地圖
直到去年,張同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如今他沒有透露自己在大溫居住何處,訴訟書顯示的當事人住址實為溫哥華市中心Harper Grey律師事務所的地址。
今年10月,張同正式委託律師向BC省最高法院提出訴訟,但在訴訟中張並未說明他是如何從2015年開始講數千萬加元從中國匯入加拿大的,因為根據相關法律,中國規定每位中國公民每年僅享有$5萬美元跨境匯款額度。
不過對於"轉移資金"的事兒,拒絕透露和說不清的又何止張同一人。儘管近些年來,中國已加大對資金轉移出境的監管力度,但依舊無法阻止人們通過違法或灰色途徑將大量財富轉移海外。在許多國家,華人仍然是房地產市場的消費軍主力。
再說回張同,他在訴訟中稱自己因為尹航的背叛和欺騙,損失巨大,現要求尹航進行賠償。賠償金包括超過$700萬加元的原始投資,應從交易中應獲得的交易利潤,以及為了挽回損失而產生的成本。
法院現要求被告人也就是尹航及其家人需要在35天內作出回應。
而在這件案子傳出後,不少當地媒體包括華人自媒體都想對張同進行採訪,但他已通過代理律師傳話,"沒有興趣回應任何問題,並拒絕發表相關評論。"
估計張老哥心裡也挺愁的,本想投資賺錢卻被合作合夥坑了四年多才發覺真相。就算這場官司能夠打贏,且順利獲得賠償,動靜都鬧大了,轉移數千萬資金這事兒肯定也跑不了被查!最後很可能忙了個寂寞,錢也落不到自己口袋裡。
咳咳咳,太慘了太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