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吼。大家好,這裡是阿青!這是大家期待的美食特輯。
阿青不久前給自己立下flag,無論碰到什麼難過的事,都要好好吃每一頓飯。有時心情不好,懨懨的也不去吃飯,餓著肚子反覺失落。吃飽了飯,才有精神。
阿青本來是很喜歡吃飯的一個人,小學初中都是走讀,每天都要回家吃飯(除了有一段時間在小飯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午飯...)母親上班之餘都會做好每一頓飯,而阿青呢,一放學就衝回家,把書包甩在沙發上,邊換鞋邊喊:「媽媽,飯!」母親就在滋啦嗡嗡的廚房大聲吆喝我洗完手,喝點水,準備吃飯。父親自我五年級時在外地打工,常常2~3個月回一趟家,即便是我和母親兩個人在家吃飯,也從不冷清。抽油煙機的嗡嗡聲,菜刀挨著案板板咯噔咯噔聲,油鍋下蔥姜蒜辣椒的滋啦滋啦聲,煮粥熬湯的咕咚咕咚聲,春夏秋冬,晨午晚,一次都不落。早飯常吃的酸湯掛麵,水餃,片片面,白粥,黑米粥,南瓜粥,小米粥,核桃粥,紅糖粥,各種豆子粥,湯圓,雞蛋醪糟,油茶,豆漿,米糊,各種花生豆子打的糊...一般會喝點東西,然後就菜吃饃。菜的話就拌胡蘿蔔絲,清炒甘藍,醬炒白菜,熗蓮菜,涼拌豇豆,拌木耳胡蘿蔔土豆絲,蒸茄子,醋溜土豆絲,拍黃瓜這樣少油清淡的菜早上吃。如果姥爺來家裡做了新臊子,那早晨必定有熱乎乎的饃夾滿流紅油的臊子。(現在已經將近半夜了,寫下這些東西的時候阿青已經撐不住要犯罪了...最近各種亂吃東西,說好三餐好好吃,有幾天甚至連宵夜都安排上了...)饃或者餅,母親做的油餅,蔥花餅,烙的帶芝麻的餅,還有在超市買的白吉餅,荷葉餅,蒸的大饅頭切成的餅...有時蒸了包子,雜餡的,紅糖餡,核桃餡...母親肯定要和父親在視頻電話裡吹噓一番,因為真的很好吃,剛出鍋就會有幾個落在我肚子裡。母親很喜歡嘗試新鮮玩意兒,有時候用火龍果蒸饅頭,炸奇奇怪怪的丸子有時又學了什麼新東西,肯定是要我第一個以身試法,英勇就義...午飯無非是米飯麵條,米飯有時摻上幾粒枸杞,或者混著小米蒸,美其名曰雜糧米飯。不過大多是普普通通白米飯,剛剛好的粘度。(這裡不得不說阿青現在還是沒有掌握蒸米飯放多少水的世界難題,上次差點米飯變粥)
午飯扯麵,削筋,手擀麵,寬的細的,幹的湯的。豆角燒茄子,西紅柿炒雞蛋,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幹煸豆角,筍片木耳,芹菜百合,韭黃雞蛋,青椒肉片,清炒藕段,孜然洋蔥木耳,粉絲娃娃菜,蒜蓉油麥菜,清蒸蝦,可樂雞翅,烤雞翅,燒排骨,燉排骨...母親會的多是些家常菜。米飯和面差不多換著吃。還有餃子,韭菜雞蛋餡,羊肉茴香餡,豬肉白菜餡,粉條菜餡,豬肉蔥餡,還有核桃雜菜餡...
家裡的飯,臨上大學前才想著拍照片,留念想
晚飯大都和早飯類似,吃菜喝粥就餅,如果中午剩了米飯,晚上炒飯也是有可能的。蔥花,蘿蔔丁,雞蛋和剩菜炒飯,如果母親心情好會燒小鍋湯 。如果有饃剩下,切塊入鍋,挖兩勺臊子,蔥切斜段一起炒熱,便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香的不行(又是半夜烏烏)。總之,母親總有辦法把花花綠綠的菜做的美味無比。在家感覺吃膩的飯菜,到高中,大學,卻每每想念的緊。
父親呢,偶爾才回家,但是一旦回家,我的飯菜必定是他承包的。尤其到了高中,高中是強制性寄宿,食堂飯難以下咽的程度天地可鑑,每每到給學校提意見的環節,食堂飯菜問題一定榜上有名。不說味道問題,吃飯吃出腸胃炎的同學也不在少數。父親回家,午飯常常會送進學校。有時在外買,有時自己做。父親擅長做麵食和一些「硬菜」。油潑麵上蓋著筍絲,胡蘿蔔臊子,焯好的豇豆和青菜,提前炒好的菜,蔥絲幹辣椒,熱油潑麵,趁熱入肚,真真是美事一件。家裡做羊肉泡饃,大盤雞,辣子雞,烤雞翅,做(lan)臊子(方言叫lan二聲)燒排骨父親做的最好,家常菜味道卻總是不對味。母親呢,家常菜做的可口,但是燒的排骨常常發苦...唯一遺憾的是,母親和父親都不怎麼會做魚,我是很喜歡吃魚蝦的,於是只能在外面尋求慰藉。鎮裡有的魚火鍋基本被我吃了個遍,母親有時周末不想費心思燒飯,就在火鍋店要小份乾鍋蝦帶回來吃。
高中冬天周末,母親接我時要是天氣很冷,有雨有雪,我們就在外麵館子吃羊肉泡饃就糖蒜,再暖烘烘的回家。
去吃泡饃的店,上周末回家拍攝
總之,家裡粗茶淡飯是怎樣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了的,也許這就是大家說的「家的味道」吧。顯然,如果粑粑麻麻做飯好吃,作為小孩用不著自己動手,初三高三的暑假,母親想逼我學做飯,免得以後自己生活餓著。初三暑假,剛開始還圖個新鮮,勉強學會炒幾個菜,敷衍了事。等到高三暑假,還是蒸不好米飯,會揉面,但是和面是個大問題。從主食源頭上斷絕了我搞飯的可能。其實怎麼說,父親母親到現在當我還是小孩,我也樂得做。學也不是學不會,只是不太想,不會做飯一天,我就還是個幼稚小孩。母親暑假一段時間不再做飯了...妄圖我自力更生,艱苦創飯,結果半個月我就在外把周圍的飯館吃了個遍.,遂放棄。(有時間做個攻略嘿嘿)
關於大學的飯
大學的飯和高中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俗話說,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在高中食堂,我常常感覺我們是在圈裡的動物,到飯點,飼養員漫不經心的給兩勺飯,飯菜質量讓我們毫無尊嚴。大學呢,至少有叔叔阿姨會幫你熱餅,叫你小心燙。平心而論,食堂飯菜還算可口,有時口味稍重。大多還是值得一嘗的。我很喜歡嘗試一切新鮮東西,體驗我沒體驗過的情緒和事物。所以最近在食堂,看到沒吃過的,名字好聽的,貼圖片的,都忍不住想去嘗嘗。每天都把第二天的飯安排的明明白白。對吃飯抱有極大熱情的好處是每天都有新的期待,心情也會為飯振奮(不愧是我啊),話不多說,咱們看圖說話。一一點評。
這一張大多是早飯吧。很多時候都開動了,才想起來沒拍照片,為了這篇文章被迫營業,拍照最早是為了讓父親和母親放心,我有在學校好好吃飯。後來萌生了西大美食攻略的想法,就斷斷續續在拍,終於派上用場了,沒白餓啊(老淚縱橫)
1.煎餅卷菜和胡辣湯
這樣的煎餅軟塌塌的,叔叔給卷的菜很多,很容易灑,吃起來需要一定技巧,不然會很狼狽。胡辣湯味道還行,略鹹,不喜歡裡面的胡蘿蔔塊,每次都會剩下。放辣椒的話,會有點辣。
2大包子和黑米粥
香菇青菜包餡極小,味道也一言難盡,奶黃包和肉包子還好,就是皮太厚。黑米粥普普通通吧。
3.餛飩加水煮蛋
餛飩吃不飽,剝個雞蛋掰開進去,勉強飽腹。湯有點鹹。
4.煎餅卷菜和豆腐腦
豆腐腦也太鹹(我在想是不是我吃的太清淡,但是不應該啊...)
5.米線和雞蛋
米線早上吃其實有點辣,沒嘗過三鮮的,麻辣的有點燙嘴。
6.熱米皮和小湯圓
熱米皮味道很好,小湯圓甜度也剛好,超讚的搭配。(對了,如果女孩子吃可能會吃不完,可以和朋友分享,除了像阿青的乾飯強者之外)
7.小籠包子
吃不飽。味道很好,茄子和鮮肉餡都很好吃。蝦仁餡的欺騙感情。食堂不分蝦仁和蝦米。可以搭配米線一起吃,會剛剛飽。
8.湯水餃(小份)
忘記什麼餡的了,記得還不錯,吃完可以喝兩口湯,還是有點鹹...
9.雜糧煎餅
如果起床早,記得提醒叔叔要現做的,不然你會得到失去靈魂的煎餅,如果不幸7:40才到食堂,一般也可以帶它走。所有煎餅裡阿青最喜歡的一種。
下面好像還是早飯
餡餅和綠豆汁
餡餅常吃的是照燒雞肉餅,海帶餅,火腿玉米餅,味道都還行
綠豆汁和玉米汁也蠻好喝,帶走和堂食都可
小面
口味較重,味道不錯
某個餅和綠豆粥
餅忘記在哪買的了,味道一般般吧,粥也還行
忘了是啥(???)
這張大多是午飯
幹煸炒麵:民族食堂的飯大多便宜好吃,味道很好
檸檬炒雞飯:東一,味道很怪,酸味和甜味都很奇怪,一點也不幸福
椒麻雞面:太好吃啦,牆裂推薦!都去吃啊東食堂二樓重慶小面
鍋巴飯:就普通蓋澆飯,一般般
烤魚飯:東三,很好吃,就是魚塊外的面衣有點厚,但是抵不住好吃
剁椒麵:東二,好吃,騙辣,會出薄汗
茶泡飯:西二,還行,不太會吃,沒有把茶倒進飯裡,權當例湯喝了
剁椒麵:東二,好吃,有點辣,會出薄汗
鐵板炒飯(番茄雞蛋):好吃!比孜然肉和黑椒牛肉炒飯都好吃,每一粒飯都很有味道!
接上圖,
蓋澆飯,西一,普通
外賣,烤肉飯,好吃,新開的點,名字有生僻字,送了抹茶大福
漁粉:東二,好吃,湯少,有點鹹加魚豆腐或者肥牛都很好吃
外賣:照燒雞排飯;好吃,菜足夠
拉麵:西三,味道不是很喜歡,雞蛋是溏心的
蛋包飯:民族餐廳,叔叔人很好,多喝了一碗湯,飯也可以加
香菇滑雞雞排飯:西一,味道不錯,吃多了有點膩
瓦香雞米飯:最想吐槽的菜,涵蓋我不喜歡吃三種菜:洋蔥,芹菜,胡蘿蔔,一時之間無法下筷子.
煮方便麵:東一,沒啥好吃的,和自己泡的一樣,多了點雞蛋花
椒麻雞塊飯:不好吃,乾乾巴巴,加純土豆絲,沒有味道,還不帶例湯,會很噎
砂鍋:忘了是在哪的了,味道大同小異都還行
鐵板意面:醬的味道很奇怪,很突兀,沒有香香的味道,圖個賣相好看吧
母雞湯泡餅:東邊,好吃,小菜鹹菜太鹹,可換蘿蔔絲
鐵板米飯,還是醬有問題
忘了
椒麻雞(拼圖重複,不好意思)
蓋飯,西一,同上
煮饃:東一,味道還行,有點酸,燙嘴
周末回家早飯『:烙麵皮和油茶(想家)
炒細面:(南門外餛飩王)味道很清淡,好吃(少有的我吃不完的飯)
黑米西米露和青椒雞肉餅:餅不好吃粥有茶香(不知為啥)
東邊的鐵板米飯:還是黑椒醬不好吃,有種化學製品的感覺
麻辣米線肉夾饃:很配
黑米粥和煎餅:老組合了
小湯圓和麻醬涼皮:好吃
西邊的雞湯泡餅,賣相更好,酸豆角不太喜歡,餅彼此彼此吧
餛飩粉:粉太粗,感覺餛飩麵會更好吃,下次試試
人吃五穀成一俗字,阿青不過俗人一個,享受煙火蒸騰的時刻,才像是生活。每頓飯都好好吃,每一天都好好過,快快樂樂的過活也不難哇。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別讓愛你的人擔心就足夠啦。最後滴彩蛋福利,考試快到了,阿青用八九幅春聯換來子午書畫社的哲院學長的:逢考必過,也祝各位寶貝子們考試順利!(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