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2021-02-17 阿阿阿青的生活

  吼吼。大家好,這裡是阿青!這是大家期待的美食特輯。

  阿青不久前給自己立下flag,無論碰到什麼難過的事,都要好好吃每一頓飯。有時心情不好,懨懨的也不去吃飯,餓著肚子反覺失落。吃飽了飯,才有精神。

  阿青本來是很喜歡吃飯的一個人,小學初中都是走讀,每天都要回家吃飯(除了有一段時間在小飯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午飯...)母親上班之餘都會做好每一頓飯,而阿青呢,一放學就衝回家,把書包甩在沙發上,邊換鞋邊喊:「媽媽,飯!」母親就在滋啦嗡嗡的廚房大聲吆喝我洗完手,喝點水,準備吃飯。父親自我五年級時在外地打工,常常2~3個月回一趟家,即便是我和母親兩個人在家吃飯,也從不冷清。抽油煙機的嗡嗡聲,菜刀挨著案板板咯噔咯噔聲,油鍋下蔥姜蒜辣椒的滋啦滋啦聲,煮粥熬湯的咕咚咕咚聲,春夏秋冬,晨午晚,一次都不落。早飯常吃的酸湯掛麵,水餃,片片面,白粥,黑米粥,南瓜粥,小米粥,核桃粥,紅糖粥,各種豆子粥,湯圓,雞蛋醪糟,油茶,豆漿,米糊,各種花生豆子打的糊...一般會喝點東西,然後就菜吃饃。菜的話就拌胡蘿蔔絲,清炒甘藍,醬炒白菜,熗蓮菜,涼拌豇豆,拌木耳胡蘿蔔土豆絲,蒸茄子,醋溜土豆絲,拍黃瓜這樣少油清淡的菜早上吃。如果姥爺來家裡做了新臊子,那早晨必定有熱乎乎的饃夾滿流紅油的臊子。(現在已經將近半夜了,寫下這些東西的時候阿青已經撐不住要犯罪了...最近各種亂吃東西,說好三餐好好吃,有幾天甚至連宵夜都安排上了...)饃或者餅,母親做的油餅,蔥花餅,烙的帶芝麻的餅,還有在超市買的白吉餅,荷葉餅,蒸的大饅頭切成的餅...有時蒸了包子,雜餡的,紅糖餡,核桃餡...母親肯定要和父親在視頻電話裡吹噓一番,因為真的很好吃,剛出鍋就會有幾個落在我肚子裡。母親很喜歡嘗試新鮮玩意兒,有時候用火龍果蒸饅頭,炸奇奇怪怪的丸子有時又學了什麼新東西,肯定是要我第一個以身試法,英勇就義...午飯無非是米飯麵條,米飯有時摻上幾粒枸杞,或者混著小米蒸,美其名曰雜糧米飯。不過大多是普普通通白米飯,剛剛好的粘度。(這裡不得不說阿青現在還是沒有掌握蒸米飯放多少水的世界難題,上次差點米飯變粥)

  午飯扯麵,削筋,手擀麵,寬的細的,幹的湯的。豆角燒茄子,西紅柿炒雞蛋,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幹煸豆角,筍片木耳,芹菜百合,韭黃雞蛋,青椒肉片,清炒藕段,孜然洋蔥木耳,粉絲娃娃菜,蒜蓉油麥菜,清蒸蝦,可樂雞翅,烤雞翅,燒排骨,燉排骨...母親會的多是些家常菜。米飯和面差不多換著吃。還有餃子,韭菜雞蛋餡,羊肉茴香餡,豬肉白菜餡,粉條菜餡,豬肉蔥餡,還有核桃雜菜餡...

家裡的飯,臨上大學前才想著拍照片,留念想

  晚飯大都和早飯類似,吃菜喝粥就餅,如果中午剩了米飯,晚上炒飯也是有可能的。蔥花,蘿蔔丁,雞蛋和剩菜炒飯,如果母親心情好會燒小鍋湯 。如果有饃剩下,切塊入鍋,挖兩勺臊子,蔥切斜段一起炒熱,便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香的不行(又是半夜烏烏)。總之,母親總有辦法把花花綠綠的菜做的美味無比。在家感覺吃膩的飯菜,到高中,大學,卻每每想念的緊。

  父親呢,偶爾才回家,但是一旦回家,我的飯菜必定是他承包的。尤其到了高中,高中是強制性寄宿,食堂飯難以下咽的程度天地可鑑,每每到給學校提意見的環節,食堂飯菜問題一定榜上有名。不說味道問題,吃飯吃出腸胃炎的同學也不在少數。父親回家,午飯常常會送進學校。有時在外買,有時自己做。父親擅長做麵食和一些「硬菜」。油潑麵上蓋著筍絲,胡蘿蔔臊子,焯好的豇豆和青菜,提前炒好的菜,蔥絲幹辣椒,熱油潑麵,趁熱入肚,真真是美事一件。家裡做羊肉泡饃,大盤雞,辣子雞,烤雞翅,做(lan)臊子(方言叫lan二聲)燒排骨父親做的最好,家常菜味道卻總是不對味。母親呢,家常菜做的可口,但是燒的排骨常常發苦...唯一遺憾的是,母親和父親都不怎麼會做魚,我是很喜歡吃魚蝦的,於是只能在外面尋求慰藉。鎮裡有的魚火鍋基本被我吃了個遍,母親有時周末不想費心思燒飯,就在火鍋店要小份乾鍋蝦帶回來吃。

  高中冬天周末,母親接我時要是天氣很冷,有雨有雪,我們就在外麵館子吃羊肉泡饃就糖蒜,再暖烘烘的回家。

去吃泡饃的店,上周末回家拍攝

總之,家裡粗茶淡飯是怎樣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了的,也許這就是大家說的「家的味道」吧。顯然,如果粑粑麻麻做飯好吃,作為小孩用不著自己動手,初三高三的暑假,母親想逼我學做飯,免得以後自己生活餓著。初三暑假,剛開始還圖個新鮮,勉強學會炒幾個菜,敷衍了事。等到高三暑假,還是蒸不好米飯,會揉面,但是和面是個大問題。從主食源頭上斷絕了我搞飯的可能。其實怎麼說,父親母親到現在當我還是小孩,我也樂得做。學也不是學不會,只是不太想,不會做飯一天,我就還是個幼稚小孩。母親暑假一段時間不再做飯了...妄圖我自力更生,艱苦創飯,結果半個月我就在外把周圍的飯館吃了個遍.,遂放棄。(有時間做個攻略嘿嘿)

  關於大學的飯

大學的飯和高中比起來,簡直是雲泥之別。俗話說,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在高中食堂,我常常感覺我們是在圈裡的動物,到飯點,飼養員漫不經心的給兩勺飯,飯菜質量讓我們毫無尊嚴。大學呢,至少有叔叔阿姨會幫你熱餅,叫你小心燙。平心而論,食堂飯菜還算可口,有時口味稍重。大多還是值得一嘗的。我很喜歡嘗試一切新鮮東西,體驗我沒體驗過的情緒和事物。所以最近在食堂,看到沒吃過的,名字好聽的,貼圖片的,都忍不住想去嘗嘗。每天都把第二天的飯安排的明明白白。對吃飯抱有極大熱情的好處是每天都有新的期待,心情也會為飯振奮(不愧是我啊),話不多說,咱們看圖說話。一一點評。

這一張大多是早飯吧。很多時候都開動了,才想起來沒拍照片,為了這篇文章被迫營業,拍照最早是為了讓父親和母親放心,我有在學校好好吃飯。後來萌生了西大美食攻略的想法,就斷斷續續在拍,終於派上用場了,沒白餓啊(老淚縱橫)

1.煎餅卷菜和胡辣湯

這樣的煎餅軟塌塌的,叔叔給卷的菜很多,很容易灑,吃起來需要一定技巧,不然會很狼狽。胡辣湯味道還行,略鹹,不喜歡裡面的胡蘿蔔塊,每次都會剩下。放辣椒的話,會有點辣。

2大包子和黑米粥

香菇青菜包餡極小,味道也一言難盡,奶黃包和肉包子還好,就是皮太厚。黑米粥普普通通吧。

3.餛飩加水煮蛋

餛飩吃不飽,剝個雞蛋掰開進去,勉強飽腹。湯有點鹹。

4.煎餅卷菜和豆腐腦

豆腐腦也太鹹(我在想是不是我吃的太清淡,但是不應該啊...)

5.米線和雞蛋

米線早上吃其實有點辣,沒嘗過三鮮的,麻辣的有點燙嘴。

6.熱米皮和小湯圓

熱米皮味道很好,小湯圓甜度也剛好,超讚的搭配。(對了,如果女孩子吃可能會吃不完,可以和朋友分享,除了像阿青的乾飯強者之外)

7.小籠包子

吃不飽。味道很好,茄子和鮮肉餡都很好吃。蝦仁餡的欺騙感情。食堂不分蝦仁和蝦米。可以搭配米線一起吃,會剛剛飽。

8.湯水餃(小份)

忘記什麼餡的了,記得還不錯,吃完可以喝兩口湯,還是有點鹹...

9.雜糧煎餅

如果起床早,記得提醒叔叔要現做的,不然你會得到失去靈魂的煎餅,如果不幸7:40才到食堂,一般也可以帶它走。所有煎餅裡阿青最喜歡的一種。

下面好像還是早飯

餡餅和綠豆汁

餡餅常吃的是照燒雞肉餅,海帶餅,火腿玉米餅,味道都還行

綠豆汁和玉米汁也蠻好喝,帶走和堂食都可

小面

口味較重,味道不錯

某個餅和綠豆粥

餅忘記在哪買的了,味道一般般吧,粥也還行

忘了是啥(???)

這張大多是午飯

幹煸炒麵:民族食堂的飯大多便宜好吃,味道很好

檸檬炒雞飯:東一,味道很怪,酸味和甜味都很奇怪,一點也不幸福

椒麻雞面:太好吃啦,牆裂推薦!都去吃啊東食堂二樓重慶小面

鍋巴飯:就普通蓋澆飯,一般般

烤魚飯:東三,很好吃,就是魚塊外的面衣有點厚,但是抵不住好吃

剁椒麵:東二,好吃,騙辣,會出薄汗

茶泡飯:西二,還行,不太會吃,沒有把茶倒進飯裡,權當例湯喝了

剁椒麵:東二,好吃,有點辣,會出薄汗

鐵板炒飯(番茄雞蛋):好吃!比孜然肉和黑椒牛肉炒飯都好吃,每一粒飯都很有味道!

接上圖,

蓋澆飯,西一,普通

外賣,烤肉飯,好吃,新開的點,名字有生僻字,送了抹茶大福

漁粉:東二,好吃,湯少,有點鹹加魚豆腐或者肥牛都很好吃

外賣:照燒雞排飯;好吃,菜足夠

拉麵:西三,味道不是很喜歡,雞蛋是溏心的

蛋包飯:民族餐廳,叔叔人很好,多喝了一碗湯,飯也可以加

香菇滑雞雞排飯:西一,味道不錯,吃多了有點膩

瓦香雞米飯:最想吐槽的菜,涵蓋我不喜歡吃三種菜:洋蔥,芹菜,胡蘿蔔,一時之間無法下筷子.

煮方便麵:東一,沒啥好吃的,和自己泡的一樣,多了點雞蛋花

椒麻雞塊飯:不好吃,乾乾巴巴,加純土豆絲,沒有味道,還不帶例湯,會很噎

砂鍋:忘了是在哪的了,味道大同小異都還行

鐵板意面:醬的味道很奇怪,很突兀,沒有香香的味道,圖個賣相好看吧

母雞湯泡餅:東邊,好吃,小菜鹹菜太鹹,可換蘿蔔絲

鐵板米飯,還是醬有問題

忘了

椒麻雞(拼圖重複,不好意思)

蓋飯,西一,同上

煮饃:東一,味道還行,有點酸,燙嘴

周末回家早飯『:烙麵皮和油茶(想家)

炒細面:(南門外餛飩王)味道很清淡,好吃(少有的我吃不完的飯)

黑米西米露和青椒雞肉餅:餅不好吃粥有茶香(不知為啥)

東邊的鐵板米飯:還是黑椒醬不好吃,有種化學製品的感覺

麻辣米線肉夾饃:很配

黑米粥和煎餅:老組合了

小湯圓和麻醬涼皮:好吃  

西邊的雞湯泡餅,賣相更好,酸豆角不太喜歡,餅彼此彼此吧

餛飩粉:粉太粗,感覺餛飩麵會更好吃,下次試試

人吃五穀成一俗字,阿青不過俗人一個,享受煙火蒸騰的時刻,才像是生活。每頓飯都好好吃,每一天都好好過,快快樂樂的過活也不難哇。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別讓愛你的人擔心就足夠啦。最後滴彩蛋福利,考試快到了,阿青用八九幅春聯換來子午書畫社的哲院學長的:逢考必過,也祝各位寶貝子們考試順利!(yeah!)

    

相關焦點

  • 日系料理達人曬出的一日三餐,網友:好好吃飯,才是好好生活
    日系料理達人曬出的一日三餐,網友:好好吃飯,才是好好生活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想問問各位粉絲讀者們,大家都有多久沒有親自下廚給自己烹飪一頓美味可口的大餐?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就有這樣一位日系料理達人曬出的一日三餐火了,網友在看過她給自己做的飯菜之後,都紛紛直呼:「好好吃飯,才是好好生活」。好好吃飯,才是擔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總是忙於奔波,忙於掙錢,忙於力爭上遊。
  • 精緻生活,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隨著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現代生活節奏變得也越來越快不少人想要好好吃一頓飯也變得奢侈起來我們完全具備照顧自己、料理家務的能力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泡麵成了我們生活的日常我們總拿忙碌當藉口不按時吃飯仿佛成了生活常態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的激烈競爭讓我們都忘了「好好吃飯」的重要性而親自動手做飯更是變得遙不可及!
  • 康巴赫:好好吃飯,認真生活
    來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拼,生活兩點一線,每天解決吃飯就如同是生活中不起眼的附屬品。清早起床出門,簡單填填肚子;中午匆忙巴拉幾口飯繼續工作;下班了拖著疲憊的身心,隨便打發一點湊活,就這樣,一日三餐就此結束。生活在快節奏時代的我們,對於兒時看父母做菜,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吃飯這件事早已不再重視,內心充滿著躁動,無法獲得安定的感覺。
  • 好好吃飯,才是認真生活的儀式感
    昨日(2月29日)中午,《好好吃飯》在連續日更22期之後迎來收官。據優酷綜藝中心總經理鄭蔚介紹,社會共情是這檔節目的第一優先級,而從2月6日開始策劃到2月8日首期上線用了不足48小時,則成為優酷平臺綜合實力的一個強大佐證。優酷資深製片人、《好好吃飯》總導演程陽也表示,公益是優酷起初要做這檔節目的初心,在這個特殊時期,共情和陪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 好好吃飯的人,不簡單
    看一個人如何吃飯,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和品質,甚至是為人的修養,處事的狀態,以及其中所浸透的人生價值觀。 但一個人,如果能在面對大事時,還可以鎮定自若的好好吃飯,證明他有過人的能力,如果遇事就焦,通常走得也不會太遠。
  • 就算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其實有很多人,一個人是無法生活的,就像我自己一樣。我自己一個人,不會好好吃飯,也不會好好睡覺,更多的時候,也不會一個人逛街,不會一個人看電影,旅遊的話更加不會考慮。不喜歡一個人吃飯,大概是在結婚之前,真的很少有一個人,單獨吃飯的時候。以前在家裡讀書時,有爸爸媽媽一起陪著,讀高中大學有同學陪著,上班的時候有同事陪著。
  • 好好吃飯,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一個在任何時候都能好好做飯,好好吃飯的人,是在以最大的熱情面對生活,自然也會戰勝眼前的困境,擁有美好未來。圖片來源:pexels周末晚上去看她,她正在家吃飯,兩菜一湯,熱氣騰騰。她說,這些年來,最大的好處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好好吃飯。暖暖的飯菜吃進胃裡,那些苦悶與煩憂似乎也就隨之煙消雲散了。好好吃飯,不僅能填飽肚子,還能品出百味人生。一個人,只有懂得了每頓飯的含義,才真正擁有了為自己抵抗風雨的超能力。
  • 【覓食】爺爺說: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咖喱雖然是黃色的,但是味道並不是辛辣的,濃鬱的咖喱香味,裹在肥美的牛腩上,軟爛入味,記得好好吃飯!滑嫩的大塊豆腐,配上醬汁,入嘴不需要大力的咀嚼就在口腔中蔓延開來,滿口留香。請問誰家的米飯敢賣到5塊錢?合一爺爺家就敢啊!大米通過歐盟認證,自家的大米產業鏈供應,安全健康!米香濃鬱,果然比2塊錢一碗的大米好吃啊!
  • 好好吃飯,就是最好的修行
    其實,生活處處是道場。好好吃飯,便是最好的修行你可以先問問自己,你有多久沒好好吃飯了?吃飯時玩手機,狼吞虎咽之際腦子裡想的是接下來忙碌的工作王陽明曾說:今人於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不做未來的奴隸,也不做過去的俘虜【怎樣才叫好好吃飯?】
  • 和對的人,好好吃飯.
    「想陪你吃飯的人,酸甜苦辣都愛吃;想送你回家的人,東南西北都順路」Eat well  with the right people過年回家,繞不過七大姑八大姨對你感情生活的追問。「找對象了嗎?」我們尋尋覓覓,其實也不過只是想遇見一個對的人,一個能夠一起好好吃飯的人,開開心心吃一輩子的飯吧。覓未(MEWE)2018 暖心推廣視頻:和對的人,好好吃飯。
  •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好吃飯的?
    有時工作忙起來,吃飯再沒個時間點,她的狀態就越來越不好。我們也勸過她,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把胃養好才是最要緊的事。她一直不以為然,直到這次暈倒。我們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怕麻煩,不去好好對待每一頓飯。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害怕孤單,怕一雙筷子一個碗冷冷清清,吃飯也沒什麼意思。
  • 有一種治癒,叫好好吃飯
    如果把這個問題拿來問我,我想,我的回答會是:從好好吃飯開始。以前,吃飯對我而言,完全是一件可以隨意將就的事,只要一忙起來,常感覺吃不吃都無所謂。要是心有煩惱時,那就更是茶不思飯不香了,哪怕餓上一天,可能也提不起半點食慾。但是現在,我卻覺得,再沒比吃飯更重要的事了。
  • 哲思|好好吃飯,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01能好好吃飯的人,不簡單有這樣一個關於「成長」的段子:從前難過的時候,油鹽不進、茶飯不思,現在能一邊流淚,一邊去廚房給自己下碗面,還不忘加倆荷包蛋。讀來覺得好笑,卻是很多人的寫照。曾經,我們圖省事、愛漂亮,飽一餐飢一頓的,甚至拿自己的身體和不開心的人和事賭氣。
  • 「好好吃飯的人,都不簡單!」
    看一個人如何吃飯,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方式和品質,甚至是為人的修養,處事的狀態,以及其中所浸透的人生價值觀。好好吃飯,是一種智慧有一位學僧曾問禪師:「和尚最近怎麼用功?」 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
  • 生活是自己的,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
    在越來越多人推崇精緻生活的時代追求儀式感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最後的倔強!洗澡要放歌,做菜要看劇,睡覺要點薰香..生活需要從儀式感中找尋樂趣就連吃飯,年輕人們也能從儀式感中吃出小確幸23歲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KIKI,就是#吃飯也要吃出儀式感#的代名詞,每次去她家,都能看到她滿滿的一周規劃。周一早上要吃雞蛋搭配水果麥片,中午要吃燉排骨,晚上加餐要給自己燴麵.一周七天,一日三餐頓頓不重樣。
  • 「不好好吃飯?那就餓著!」
    剛開始餵輔食時,雖然寶寶總是弄得一團糟,但起碼能乖乖坐著、好好吃飯,如今寶寶越大越難搞: 從客廳追到房間,從菜泥換到果泥,從生氣「恐嚇」到玩具「引誘」……軟硬兼施下,寶寶依然說不吃就不吃,吃幾口就推開。
  • 日式吃飯哲學:學會「每一天都要好好吃飯」
    這看似簡單的問候方式卻是一朝一夕累積下來的生活方式。在豆瓣評分高達9.0的日劇《昨夜的咖喱,明日的麵包》裡有一句臺詞是「無論多悲傷都要好好吃飯。」悲傷的理由有一萬種,可是吃飯的理由一種——為了努力活下去。劇中日式吃飯小哲學總能讓人心頭一暖。而這部高分美食治癒劇的料理設計正是本書的作者高山直美。
  • 單身電飯煲走俏 認真生活好好吃飯 單身可稱貴族
    點藍字關注,一起探索文字世界最近在某國網上,單身電飯煲火爆,雖然單身一人,但一樣要好好吃飯。單身電飯煲銷售火爆本身是一個經濟行為,但是它反應出了,當代單身群體的一種情緒和態度。單身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好好生活。精緻不將就。
  • 好好吃飯的人,都不簡單
    來源:溫暖的女子(ID: wennuan-312)《禮記》裡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做到這五點,才能算是好好吃飯
    做到這五點,才能算是好好吃飯|第712期   好好吃飯,並不是要吃得有多貴,有多好,而是用心去對待你的每一餐。好好吃飯,是對生活質量的追求。   有錢的時候,能將自己的飯安排得營養均衡,擺盤亮眼,這是你對生活質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