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吃了秤砣鐵了心,還拉日本壯聲勢?日澳對華策略出現矛盾

2020-12-23 海外志略

什麼東西會吃了秤砣鐵了心?如今最新的答案是澳大利亞。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駐美大使Arthur-Sinodinos近日公開宣稱,已經準備好承受「抗中」的代價。

澳方講出這樣的話,並不意味著坎培拉方面有什麼「骨氣」,恰恰證明澳方的虛弱與無能。在雙邊關係惡化之後,澳方其實不斷在尋找機會試圖修復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但遭到了拒絕。

這麼多年以來,澳大利亞的發展並不是依靠美國,而是依靠東亞的強勁需求和快速的經濟增長。如今既然澳方自己作死,那麼最早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在乎與土澳「脫鉤」,反正吃虧最大的是澳方。

坎培拉方面已經痛苦地意識到,輕鬆賺大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而且很可能一去不復返。這對澳大利亞是沉重一擊。澳方9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單季度GDP衰退值創造了61年來的紀錄,二季度萎縮了7%。這也是該國30年來第一次陷入經濟衰退。而這恐怕只是開始而已。搞砸了對華關係,只會讓澳方品嘗更多的苦果。

遲遲無法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暖化關係,澳方不得不求助於日本。9月20日,莫裡森搶先與菅義偉通話。他也成為菅義偉9月16日繼任首相以來第一個與其通話的外國首腦。

不僅如此,莫裡森還很可能成為菅義偉接待的第一個外國首腦。澳媒在9月21日報導稱,澳大利亞首腦莫裡森最早將於2020年11月訪問日本,與新首相菅義偉舉行會談。

這將是自疫情惡化以來莫裡森的第一次出訪。多個「第一次」,彰顯意義。

此次訪問將加強澳大利亞與日本之間的戰略合作,以應對崛起中的大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韓媒報導稱,莫裡森之所以急匆匆訪日,是因為要確保新首相菅義偉依然與澳大利亞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日媒則分析認為,日澳兩國將以莫裡森來訪為契機,加深戰略關係,牽制大國在相關海域的活動。尤其是在「訪問部隊地位協定」的談判方面,日澳將加速進行討論。如果達成這份協議,那麼日澳將能夠在各自領土上舉行聯合軍演。但澳方顯然因為二戰期間飽受日軍威脅而存在疑慮。

這一計劃存在的變數是,如果新冠疫情持續惡化,或者日本政局發生變化,那麼莫裡森就將延遲到2021年1月再訪問日本。

日澳之間貌似親熱,但彼此之間的信任並不像刻意表現出來的那麼牢固。其中一個重大分歧可能就是對華關係。

雖然澳大利亞認為所謂的「國家利益」與「經濟利益」存在矛盾,顧及「經濟利益」就會損害所謂的「國家利益」,但並非所有西方國家都這麼認為。尤其是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利益存在某種根本區隔。

最近日方一個並不尋常的舉動是,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紀念峰會上,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意外」提出希望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猶記15年前,日本試圖與印度、巴西和德國一同「闖關」,結果遭到東方大國的強力反對,最終黯然收場。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對侵略歷史毫不悔改的態度,使其喪失了最基本的誠信,連一個負責任的國家都談不上,根本不配成為常任理事國。更何況,日本現在連完整主權都沒有,身體缺少關鍵的物件,只算是美國的半殖民地,又有什麼資格提出這樣的要求?

即便是談貢獻,現在日本的出資也已經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甩在後面。如今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公開提出安理會的擴容應該包括日本,表面看是根本沒搞清楚自己國家的實際地位,其實背後或許另有隱情。日方認為現在是一個好時機,剛剛與英國籤署了自貿協議,英國自然會支持,而美國和法國也並不反對。而最後的難關如今也存在可以商討的空間。國際形勢的嚴峻程度,不必諱言。如今該穩的要穩,盡一切可能堅持到11月3日局勢明朗之後。

「準備好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與「真正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間有很長的路,但不妨給日本一點希望,這希望就如同吊在前面的胡蘿蔔。可即便如此,對菅義偉來說也是一個突破。

當然,沒有一個常任理事國希望自己的權利被稀釋。最重要的是,如果日本想提高國際地位,捷徑就是承認戰爭罪行,誠懇向鄰國悔罪和道歉。在得到諒解之後才能真正接近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是日本有求於鄰國。菅義偉儘管只有1年多的任期,但他沒有什麼包袱,反而可以有所作為。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又怎麼會與澳大利亞一起混?最先和莫裡森通話,是日本給澳方一個面子而已,也僅止於面子。東京方面並不傻,最想要的還是裡子。而這裡子,澳大利亞這種二流貨色永遠給不了。(完)

相關焦點

  • 澳媒:澳大利亞成了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 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澳大利亞真慘,澳媒惱羞成怒,掉頭猛攻莫裡森
    澳媒紛紛調轉槍口,猛攻莫裡森。澳大利亞《商界新聞》日前發表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文章指出,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採取臨時反制措施,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
  • 對華態度一天一變,「玩火」的澳大利亞到底想幹嘛?!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境外社交媒體平臺推特上發布了一條譴責澳大利亞士兵謀殺阿富汗平民和囚犯的推文,再次呼籲將實施暴行的有關人員繩之以法。同時還配發了一張由中國藝術家創作的藝術插圖。圖中,一名澳大利亞士兵用刀抵住一名阿富汗兒童的喉嚨,還配有文字「不要害怕,我們是來給你們帶來和平的」。
  • 澳媒:澳大利亞就是那隻被宰的雞
    澳大利亞政府人士承諾,將為漁民開發同樣擁有近14億人口的印度市場,然而印度人更喜歡吃魚而不是龍蝦,更重要的是在澳洲龍蝦的出口價格昂貴,在印度市場就成了奢侈品。澳大利亞漁民和葡萄酒商希望「政治風雨」趕快過去,讓所有的一切回到正常軌道。路透社12月7日稱,中國當天起暫停受理澳洲Meramist Pty Ltd公司啟運的輸華牛肉產品進口申報,未提供理由。
  • 澳媒: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但就在)上周,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籤署一項15億美元的供煤協議,使印尼每年對華出口達到近500億美元。與澳大利亞不同,印尼防長過去12個月內多次訪華。
  • 大陸對澳輸華商品採取措施,臺當局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買了200瓶...
    臺灣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力挺澳洲!」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葡萄酒。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
  • 澳大利亞專家:澳應停止就對華關係給自己挖坑
    原標題:澳大利亞專家:澳應停止就對華關係給自己挖坑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客座教授託尼·沃克5月17日在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題為《澳大利亞在對華關係上給自己挖坑,現在是尋找出路的時候》。
  • 五眼聯盟謀劃對華下手?看似為澳大利亞報仇,或是挖了大坑
    對於這些叵測居心的試探,中方的態度很明確,不主動「挑事」,避免「矛盾擴大化」,但絕不退縮與讓步,必然予以「對等反制」。隨著中國「反制」措施的不斷推出,一面詆毀中國一面希望從中國市場獲利的澳大利亞漸漸開始失去原有的「跋扈」與「硬氣」。
  • 「如今,澳大利亞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  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苦頭還沒吃夠?澳大利亞還在對華打歪主意,趙立堅給指了條明路
    才消停了沒幾天,澳大利亞又在對中國打歪主意了。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國會當地時間8日通過了《對外關係法案》,根據法案,聯邦政府可以阻止澳大利亞各州、地方議會、機構等與外國政府達成協議,例如2018年維多利亞州與中國之間的「一帶一路」協議。
  • 澳大利亞的困惑!
    這段時間澳大利亞政府應該不但充滿著焦慮,而且還有深深的困惑。焦慮的是無論龍蝦,還是紅酒,又或者是煤炭等等對華出口商品都受到了影響。困惑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在對華關係出現矛盾和分歧的時候,還會出現「政冷經熱」的現象,為什麼換做澳大利亞就變成了政冷經冷了呢?
  • 澳財長:澳大利亞準備與中方重新展開「互尊互惠」的對話
    華輿訊 據新大陸傳媒報導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1月17日晚與日本首相菅義偉籤署了原則上的《互惠準入協議》(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RAA),使得澳日兩國軍隊互訪、使用對方軍事基地和聯合軍演等合法化。
  • 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據「美國之音」20日報導,澳大利亞曾在2007年參加該演習,在遭到北京強烈反對後,坎培拉方面至今已經13年沒有重返「馬拉巴爾」演習了。報導還稱,近年來,澳大利亞也表示過願意參加演習,但印度方面因為「擔心北京的感覺」,沒有同意。「馬拉巴爾」演習2018年在菲律賓和關島附近舉行,2019年在日本海岸附近進行,今年將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舉行。
  • 澳要去WTO告狀,紐西蘭總理:對華關係要有可預見性
    在此之際,紐西蘭國內出現了一些力挺澳大利亞的聲音,但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卻表示「十動然拒」。在30日接受採訪時,阿德恩明確表態稱,現在說紐西蘭是否支持澳政府起訴至WTO的行為,還為時過早。她告訴記者,「在沒有看到更多官方信息前」,並不會對此事作出承諾。
  • 鐵了心抱美國大腿?英法德決定出兵印太,日韓印澳紛紛選邊站
    鐵了心抱美國大腿?英法德決定出兵印太,日韓印澳紛紛選邊站12月8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西方國家正試圖挑戰聯合國,歐盟總體上已經放棄了對 "多極世界 "的追求,完全追隨美國。12月7日,美日舉行聯合軍演,其中一項內容是 "如何應對對手對日本離島的攻擊",美日將據此展開聯合反制。報導稱,此次軍演將持續到12月15日,日本將派出約4000人,美國也將派出1000名士兵,這是日本和美軍展開的最大規模軍演之一。在此之前,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舉行了四國聯合軍演,日本表示支持在美日同盟的背景下保持對對手的壓力。
  • 美國之外日本也瞄上澳大利亞,為了抱團反華,將允許澳方在日駐軍
    日本自衛隊和澳大利亞軍隊將籤訂互惠準入協定(RAA),以方便雙方的軍隊在需要的時候在對方的領土進行演習或者救災活動,整個協議還包括了刑事程序和稅收制度等方面的內容。一旦RAA協定籤署完成,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盟友關係將僅次於日本和美國之間的盟友關係,日澳在軍事領域的抱團合作也有著對抗中國的意味。
  • 中澳矛盾發酵,莫裡森遇上「豬隊友」
    導讀: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其推特帳號上引用了國內一張揭露澳大利亞軍方在阿富汗暴行的原創漫畫。就是這張內容與澳官方承認的事實相符的漫畫卻受到了澳總理莫裡森的指責:要求中方刪除相關圖片並且進行道歉。
  • 葡萄酒對華出口暴跌95%!眼見挽回中國市場無望,澳想讓美英接盤
    中澳關係轉冷後,澳對華貿易馬上陷入僵局,目前包括葡萄酒、大麥、牛肉、原木等在內的澳洲11種商品對華出口受阻。其中,澳洲葡萄酒被徵收107.1%~212.1%的反傾銷稅以及6.3%~6.4%的反補貼稅,在這樣的情況下,澳葡萄酒也就完全失去了價格優勢,在中國市場沒什麼競爭力了。
  • 4家澳洲大型肉企對華出口被喊停,國內的進口牛肉還夠吃嗎?
    周一(5月11日),中國海關總署更新了《符合評估審查要求的國家或地區輸華肉類產品名單》,暫停受理澳大利亞170、235、239、640等4家輸華肉類企業自2020年5月12日起啟運的輸華肉類產品進口申報。
  • 澳大利亞,軟了?
    以後日本艦隊要去土澳,或者土澳艦隊要來日本,審批核准時間將大幅縮減,這預示著未來兩國必然會進行更多、更頻繁的軍事演習(當然是和美國一起)日澳互惠準入協議的另兩個要點:1,裡程碑這是1960年日本籤署《美日地位協定》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