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張愛玲之殤》周健

2021-01-11 大上海文化

散文

終於用兩天的時間,把張愛玲的人生攬入胸懷,一場風花雪月的邂逅,在我活著的此刻,把愛的花瓣一片片灑向天空!在太平洋的浪濤聲裡,吟唱一曲愛恨情仇的濤聲依舊!悲哉!善哉!美哉!

愛玲,時間之海中的奇女!

如果我是胡蘭成,讓這樣的才女深更半夜落淚,讓她帶著愛的憧憬彷徨在淚水橫流的孤床,讓她詩意的愛情之花迅速凋零在人世善變的潮聲裡,這是我對她的虧欠。當然,我不是胡蘭成!

他,一個從一開始就只是玩弄而已,人世間的可笑就在於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可笑的範疇裡。似乎男人都善於玩弄感情,或者說善於用身體表演愛情,而我們的女人們,總是善於去接受,哪怕結局是痛苦不堪。所以說,女人是這個世界裡最美麗的另一半人類,她們感性,所以她們善良。

她,沒有對男人提出過高的標準和要求,只願與之白頭偕老。丈夫,在她看來,就是信任在靈魂深處的一次旅行。可恨的是,他利用了她的信任和痴愛,任由欲望蔓延在其他女人的溫床,男人,自古以來都是一種邪惡的高級動物。

她的人生短促,流星般划過那幾十載風雨歲月。她的肉身是花瓣凝聚而成的,她的香味是花的香味,那是她與生俱來的香,超凡脫俗的香。一個人的歲月,上海,那些年她香得鮮豔,迷醉那些春秋。香港,她青春之花秀麗的天堂,那裡,夢幻裡夾雜人世的希望。美國,她告別世界的地方,那裡,丈夫賴雅陪伴她的最後旅程,她遇見了今生最對的那個人。太平洋,她漂泊的地方,骨灰,每個人留給世界的最後一種形象,在海風的陪伴下,煙消雲散了愛恨,漂白了情仇。

愛玲,你來了,又走了,在我趕不上的年華裡!

你有黛玉的痴心,你的文字,句句是愛,篇篇是情!你是平凡女性裡的小女子,貪不了人世的浮華,也入不了塵世的懷抱。我愛,愛你一生純真的愛情之心。我恨,恨你單純得猶豫不決的心靈,一次次中了男人的詭計。你的愛情太過於完美,所以你受傷了,一傷就是一世,一傷就成了永恆!

我只願,你在輪迴的隧道裡,在萬千男兒中,相逢一位知心戀人,重新走一程屬於張愛玲式的人生!沒有淚,沒有恨,沒有怨…

如你所說的一樣: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從而趕上一段有愛有夢的幸福人生!

圖來自網絡,禁止轉載抄襲,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

作者簡介:周健,筆名畫善子,貴州畢節人,苗族,自由寫作,零點主義者,貴州省第九屆少數民族改稿班學員。作品散見《貴州作家》《當代教育》《高原》《草海》等!現居畢節!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的散文真是妙不可言
    張愛玲在散文中曾將世俗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場景稱為是「心酸眼亮的一剎那」。因為俗世中的一切,終歸是短暫的、「剎那」的,因而也是寶貴的、可留戀的,所以在張愛玲的散文中,熱鬧的俗世生活是她的背景音樂,其主題是對人生本質的思考。她的散文既寫俗世又超越了俗世。
  • 【人文素養】張愛玲散文《愛》賞析
    張愛玲在這篇小散文中寫了一個小故事,儘管只有一個梗概,但也有了它的悽美之感。一開頭,張愛玲就寫道:「這是真的。」確實是真的,據胡蘭成《今生今世》所言,故事的主人公為胡蘭成髮妻玉鳳的庶母,她的經歷與《愛》中的女孩幾乎一樣,想來張愛玲是從胡蘭成口中聽來的這個故事。 又是胡蘭成。胡蘭成寫到張愛玲時有許多謊言,但說這小故事似乎沒有必要說謊。
  • 張愛玲的散文,魅力獨特,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張愛玲的散文,魅力獨特,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有人將張愛玲的散文分為「流言體」與「張看體」。因為時間有限,小編只看了《流言》。 「流言體」包含:(一)自傳性散文:如《天才夢》、《童言無忌》、《私語》……;(二)生活隨筆:《公寓生活記趣》、《夜營的喇叭》、《道路以目》、《談女人》……
  • 重溫經典散文丨張愛玲:愛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就是生命的一種期待,那就是生命的一筆亮色。今天分享一篇散文《愛》,作者張愛玲以波瀾不驚的語氣和輕描淡寫的筆調,描寫了一個女人一波三折的坎坷命運和歷經苦難而痴痴不忘某種朦朧的愛的宿命,抒發了對於逝水流年的敏感,對於美和愛稍縱即逝的無奈,對於女人無以把握自身命運的悲哀。
  • 張愛玲:傾城之戀其實就是傾城之殤,你會懂嗎?
    張愛玲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女子。她的身世本來就不平凡,加上她後天文學的天分,使得今天仍有不少人企圖通過她的文字,了解這位奇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張愛玲絕對算得上名門之後了,張愛玲的爺爺叫張佩綸,是個名噪一時的文人,她的奶奶叫李菊藕,而李菊藕的父親就是李鴻章。
  • 重溫經典散文丨張愛玲:遲暮
    她剛從青春之夢裡醒過來,眼裡還帶著些朦朧睡意,但她卻已不自覺間墜入暮年人的園地。這繁榮競逐的春光卻與她無關,她只能躲在暗室的一隅黯然神傷,嘴裡吟誦著「黃卷青燈,美人遲暮,千古一轍」……今天分享一篇張愛玲的散文《遲暮》,一起體會她筆下的遲暮美人的傷感以及對韶光易逝的無可奈何。
  • 張愛玲長篇散文遺作《愛憎表》內地首度發表
    《愛憎表》是張愛玲在1990年動筆寫作的一篇長篇散文,但最終並未完成,去年該文手稿被張愛玲的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交由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香港學者馮睎乾整理成文,中文繁體字版首先發表於臺灣《印刻文學生活志》2016年第7期上。
  • 張愛玲很著名的一篇散文,描寫精妙,盡顯才女的風貌
    下面介紹張愛玲的一篇散文,描寫精妙,盡顯才女的風貌。《遲暮》(節選)作者:張愛玲在甜夢初醒的時候,她所有的唯有空虛,悵惘,悵惘自己的黃金時代的遺失。咳!蒼蒼者天,既已給予人們生命,賦予人們創造社會的青紅,怎麼又吝嗇地只給我們僅僅十餘年,最可貴的稍縱即逝的創造時代呢?
  • 張愛玲遺稿自傳性散文《異鄉記》臺灣首次刊發(圖)
    手稿校對中簡體版即將出版宋以朗早已在張愛玲的遺物中發現寫於1946年的《異鄉記》手稿,但手稿並不完整,共八十頁寫在筆記本上。宋以朗在同期《皇冠》雜誌上的文章《關於異鄉記》中介紹,「這是以第一人稱敘事的遊記體散文,講述一位沈太太(即敘事者)由上海到溫州途中的見聞。
  •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原本收錄在她的小說集
  • 議移動雲:定位之殤、產品之殤、考核之殤、營銷之殤
    定位之殤移動雲以網際網路基因傳承的頂級公司亞馬遜、阿里為競爭和學習對象,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所謂的定位似乎跑偏到了收入構成,定位為加快公有雲收入,期望公有雲、私有雲收入之比能夠達到7:3,而目前,似乎是顛倒之狀。
  • 張愛玲:愛
    時光輕箋在這個時候給你播送張愛玲的作品《愛》。著名作家李迎兵在為張愛玲散文作品《愛》按語中是這樣說的:張愛玲不僅僅在寫了這樣一個小故事,而是在展現人生命運的無奈和悲愴感。只有一個三言兩語的故事梗概,但卻貫穿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於悲情和悲苦中,也暗含了幾許悽美的色彩。一開頭,張愛玲就寫道:「這是真的。」確實是真的,據胡蘭成的《今生今世》裡所言,故事的主人公為胡蘭成髮妻玉鳳的庶母。
  • 張愛玲文字風格是怎麼煉成的?
    今年是張愛玲百歲誕辰,整理出版她生前未刊出的書信集,系統再版她的作品,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出版社動作。比如皇冠出版社推出了「百歲誕辰紀念版」的張愛玲文集,一共18本。這套再版張愛玲文集的書名字體都是出自張愛玲之手。書的封面以素雅的白底配上燙金的張愛玲親筆繪製插圖,明淨大方。
  • 張愛玲與胡蘭成:盲目的愛,有時候是傷害
    張愛玲畫像文 I 時光漫漫車馬遠一提起張愛玲,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總是一個精緻的上海女人的畫像。在她的作品裡,她似乎看透了人間,對愛情也是遊刃有餘,殊不知,現實生活中的張愛玲,卻成了愛情的俘虜。張愛玲以小說聞名,但是她卻有一篇簡短的散文,深得大家的讚賞。這篇名氣不小的散文,僅僅三四百來字,篇名也很簡單,就叫——愛。但是這篇散文對於愛的詮釋,卻讓無數讀者為之感動。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而傳頌至今的句子: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 經典散文|張愛玲《天才夢》
    天才夢張愛玲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然而,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點。世人原諒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們不會原諒我。  加上一點美國式的宣傳,也許我會被譽為神童。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
  • 【人物】民國大家之張愛玲:現代文學史中最具天才的作家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
  • 張愛玲12篇經典散文結尾,美到骨子裡
    因為那候忽之感,又像是雞初叫,蓆子嫌冷了的時候的迢遙的夢。《談畫》風景畫裡我最喜歡那張《破屋》,是中午的太陽下的一座白房子,有一隻獨眼樣的黑洞洞的窗;從屋頂上往下裂開一條大縫,房子像在那裡笑,一震一震,笑得要倒了。通到屋子的小路,已經看不大見了,四下裡生著高高下下的草,在日光中極淡極淡,一片模糊。
  • 《傾城之戀》:從張愛玲的生活經歷,解析張愛玲感情觀
    而張愛玲真正被人熟知是1938年在上海《紫羅蘭》雜誌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後又較陸續發表了《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而《傾城之戀》被很多人肯定並喜歡。從表面上看《傾城之戀》講述是的一個離婚女人白流蘇在娘家受到的冷眼與鄙視,後又與範柳原陰差陽錯的愛情。
  • 經典誦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之四
    嬌蕊這樣的人,如此痴心地坐在他大衣之旁,讓衣服上的香菸味來籠罩著她,還不夠,索性點起他吸剩的香菸……真是個孩子,被慣壞了,一向要什麼有什麼,因此遇見了一個略具抵抗力的,便覺得他是值得思念的。嬰兒的頭腦與成熟的婦人的美是最具誘惑性的聯合。這下子振保完全被徵服了。
  • 張愛玲美國之殤:丈夫癱瘓2年,晚年終日躺床看電視,紙巾丟滿地
    張愛玲打算在這裡完成她的第二本英文小說,由《金鎖記》展開的《粉淚》,《金鎖記》是她的巔峰之作,她是抱著極大的信心讓它成為震驚英語世界的佳作的。可是,命運用另一種方式「慰藉」了她。1956年3月13日傍晚,張愛玲與賴雅猝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