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成長

2020-12-21 三丈浪

久違了的小城,以熟悉的而濃厚的海氣味迎接了我。

回家真好啊,一切熟悉的圖景,一切熟悉的氛域!

深深地吸了一口濃濃的海腥味,用心去傾聽著路上行人陌生而又熟悉的鄉音,用心去感受著空氣中暖暖的玉蘭花香。

常年漂泊得淡漠的心在不由自主地顫動著,滾燙的淚水情難自禁地從臉龐上滑落……

循著海的氣味,來到暮歸的漁港,租艘小艇穿行在豐收唱晚的漁歌之中,

看夕陽煮海,看魚蝦滿倉,看漁人們黑紅的臉膛上蕩漾著幸福而愜意的笑容……

爬上一艘從深海歸來的漁船,坐在鹹澀的船舷上,跟老漁人攀談著海上的風浪和豐收的喜悅。

末了,從老漁人手上推辭不掉地接過活蹦亂跳的海鮮,嘻笑而去。

坐在熟悉的海堤上,夕陽已在天邊逐漸收斂著光芒,海面上懸掛著一個火紅卻已經沒有光澤的圓日。

海上的竹筏似一幀剪影,「突突突」地犁開海面,筏上的男人仿佛在海市蜃樓的畫面上收網、抽菸,

女人們在縷縷炊煙中伸展著柔軟的身軀,一切,顯得那樣的寧沁與安祥!

夜風中鹹鹹的僑港鎮,細軟的沙灘上,與老母親緊緊地依偎著,聊著家常、聊著生活的煩惱和工作的事情,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溫馨與滿足!

漲潮了,海浪在有節奏地拍打著岸灘,漁火在海面上起伏閃爍著。

我們盤腿坐在沙灘上欣賞著露天電影,漸漸地海水已漫到屏幕的支架下面,大家仍泰然處之,這種處「海」不變的矜持讓外地人驚嘆不已。

海風好大啊,足以吹透經年思鄉的心情!

下起小雨了,撐把油紙傘徜徉在古老的石板小巷裡,童年歡悅的笑聲仿佛在耳邊清澈地響起;

溼漉漉的奔跑聲中,偶爾滲進了祖母蒼老而關切的叮嚀——「跑慢點,小心摔著了……」

接著就是摔倒後驚天動地的哭喊聲、自行車倒地聲、大人的責備聲同時奏響的大型交響樂,在窄窄的石板小巷裡給溼漉漉地傳出好遠……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小巷兩旁的老房子雕龍畫鳳、氣勢恢宏,在漫長歲月的風雨裡,早已顯得斑駁而朦朧了。

那些翻修過的房子在一片歲月古老的蒼茫中有點鶴立雞群,仿佛沉澱在時光長河中一曲悠遠的樂韻裡幾聲不諧和的蹩音……

父輩們都老了,茫然而空洞的眼神費力地解讀著外面的陽光,昏暗的廳堂裡燭火中閃爍著祖先的幽靈。

木閣樓懷想雨季,母親已如當年的祖母,銀絲繞鬢,拉著我的手,依在木質光滑的門檻上,喃喃地訴說著我幼年的奔跑和離家遠行的無奈……

家鄉的海,時常縈繞在漂泊異鄉的夢裡,時常為渴望呼吸海的氣味而徹夜輾轉!

幾天的假期,對於為生存而奔波勞碌的我,夢寐以求的是能溶入這生命的海,深深地體味一下久違了的記憶。

終於如願以償,而再次離別的心情,卻又是一番難言的酸楚!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大海裡成長……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長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漂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象媽媽一樣,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在我的身旁;大海啊,故鄉,大海啊,故鄉……」

這一首出自家鄉作曲家手筆的歌曲,讓家鄉的海,在悠美的曲韻裡傳遍了大江南北,溫潤了多少渴望大海的心田!

「智者樂水」,生長在海邊的人,也許更能真切地體會個中內蘊。

大海啊,故鄉,我永遠的嚮往!

相關焦點

  • 大海教會我,如何享受成長,不說「不」
    我們家離大海只有幾步之遙。米尼是出生在海邊的孩子。我記得很清楚,米尼出生第二個月初次下海。
  • 菏澤--我的故鄉,「出生在哪裡,哪裡就是故鄉」
    菏澤--我的故鄉,「出生在哪裡,哪裡就是故鄉」高秉涵和他的殷殷家國情「出生在哪裡,哪裡就是故鄉,我的故鄉是山東菏澤!」第二年,高秉涵收到來自故鄉的第一封家書。他的大姐高秉潔在信中說:「母親是睜著眼睛走的,雖然睜著眼睛,但始終沒看見自己的兒子。」   1991年5月,高秉涵回到故鄉,站在了父母的墓前。「清明時節雨紛紛,臺灣老兵兒時心,歸鄉路上淚嗚咽,慈母墳前哭斷魂。」這是高秉涵在此次赴菏之前寫下的一首詩,傳神寫照,令人動容。   高秉涵認為自己一生最遺憾的,就是沒在父母膝前盡孝。
  • 男孩海邊玩充氣海豚,被海風吹進大海,索性有驚無險
    孩子的充氣海豚被海風吹進大海前幾天我帶孩子去圓明園玩,有一家人帶著孩子在湖中央划船,兩孩子直接坐船頭還用腳踢水,朋友嚇的直接對我說:「你看這家人心也太大了,孩子坐船頭那麼危險,大人都沒注意兩孩子坐船頭玩水我身在北方,旱鴨子一枚,我比較怕水。因為我上小學時候,我們學校旁邊就是大水渠,只要上頭水庫一放水,下遊立馬有人騎車來找人。
  • 把媽媽的話裝進耳朵裡 | 一天一個睡前故事
    麗塔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她最喜歡穿著一條紅色的泳衣,鑽入浪花中,遨遊在大海裡。她每次都會下潛到海底,用鼻尖觸碰海底的沙子。在海邊有一座黃色的小房子,那就是麗塔的家,有時候海浪還會從她家門縫進去。麗塔又像往常一樣在海裡遊泳,爸媽在庭院裡喊她回家,她還是不回應。「麗——塔!」
  • 龍鳳胎是兒子先出生,我的媽媽卻讓我當姐姐,知道真相的我哭了
    你是一個大孩子,你就應該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原生家庭對於她的這一生印象都是很大的,直到有一天趙女士的女兒和她說出媽媽,你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在孩子出生以後,趙女士背著自己的丈夫偷偷將兄妹變成了姐弟,這也就說明了趙女士的內心對於兒子是無限的偏袒,但是對於自己的女兒卻總是要求很多,相信很多農村婦女都是這樣想的吧,畢竟中國有一句話,就是長姐如母,年長的女兒必須無私的撫養自己弟弟長大成人,毫無疑問,這樣的決定是對女孩來說很不公平的,趙女士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應該用同樣的標準去對待,相信一定不只是有趙女士這樣一個人有過這樣的想法,不要以為女兒天生就應該無私為了家庭分享自己
  • 李曄:深圳讓我成長為更好更強大的自己
    我們在這裡相愛,我們的青春和夢想在這裡燃燒,我們與這座叫深圳的城市,一起成長。 是的,我們的故事,滲透在城市的每一個肌理中,有時在陽光下,有時在樹影裡,有時在白天,有時在黑夜,有時被聚光燈照耀,有時被孤獨擁抱。我們如此與眾不同,我們獨一無二,我們的人生細節如涓涓細流,終將匯入一座城市的大海,共同組成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
  • 王立平作品《大海啊,故鄉》全球80場巡演成都站音樂會在成都藝術...
    著名導演、主持人孔憲玉介紹著名指揮家喬萬鈞炎黃血脈,赤子柔情,大海故鄉,華夏齊鳴,濤聲如歌,浪濤情愁,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故鄉》王立平作品全球巡演音樂會,我們不得不感恩喬指揮,是他帶著滿腔的熱忱,克服重重困難,以堅定的信念傳播正能量,推廣中國優秀漢文化歌曲,讓伴隨一代人成長的中華優美音樂再現世界舞臺,唱響海角天涯。讓我們用歌聲感動世界,向民族音樂致敬!向民族音樂家致敬!向經典致敬!
  • 我和我的故鄉:回不去的心靈港灣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有兩個故鄉,小時候,我出生在黑龍江的某縣城邊緣的小村莊,黑山一隊,很具有東北特色和時代感的名字。我在那裡生活了八年,出生後最初的童年就是在那裡度過。記憶已經模糊,但及膝的大雪,清澈的河流,遠處的小山,這些還隱隱留著記憶中時長的懷念。離開三十多年了,再也沒有回去過,隱隱的傷痛留存心間,有一種無根之萍的感覺。
  • 母親節繪本|今天,我給媽媽講故事
    ,因為你們的爸爸就是在那裡出了意外。」小老鼠決定離開媽媽,出去尋找別的媽媽,小老鼠出發了。他在這段旅程中遇到了刺蝟媽媽、袋鼠媽媽、鱷魚媽媽、大象媽媽、兔子媽媽……他通過自己的感知來總結這些媽媽所具有的特性,來判斷這樣的媽媽是否適合自己,最終醒悟的心理成長故事。
  • 眼睛會流珍珠的美人魚,她們是藍色大海裡的神奇
    大家聽說過美人魚吧,小時候媽媽講的故事裡面少不了美人魚的,長著一條魚的尾巴有著人的上半身,會說人話而且傷心的時候會引來大海狂嘯引起海水襲擊,因為這是對欺負美人魚的懲罰。而且故事裡的美人魚掉的眼淚是會變成珍珠的。傳說中的美人魚是非常漂亮的,美人魚上岸的時候那條漂亮的尾巴就會變成一雙纖細的雙腿。
  • 去海邊看太陽落山時間慢下來
    坐在海邊,看著太陽從海平面上緩緩升起,聽著海浪的聲音發呆。小時候總是說:「等我長大了就可以怎麼怎麼樣。」
  •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 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船隻駛向沒有邊際的海域。「大海,大海!」孩兒們興奮地歡呼,「大海,大海!」我在心裡深嘆。然後是去九號島浮潛,我懵逼得無所適從。魚卻在同事的幫助下先下了海,遊得開心了,索性不要幫忙,得意地喊「媽媽我棒嗎?」浮潛可以看到美麗的珊瑚礁和貝殼,卻是十分費力的。魚越遊越遠,甚至被嗆了海水,然後開始緊張,越慌越亂,我十分著急地遊過去,等他抓住我時我完全無能為力,才深刻地覺得什麼叫無助,好在救生衣,船上的服務人員及時過來,我放開小魚,他喊著「壞媽媽!」
  • 在異國他鄉,我在文字裡回味故鄉豐縣
    文:白雲飛圖:紅豔在江蘇西北的徐州,有個漢皇故裡豐縣,豐縣在徐州的西北,在豐縣的西北,是現在的歡口鎮,也包括老的沙莊鄉,沙莊鄉的西北,邊河的河畔,就是我的老家——王海白莊。小時候,最煩跟著爸爸回老家。夏天的夜晚,我和爺爺躺在曬場的蓆子上,爺爺會和我講,哪年下了大雨,把船衝出去十幾裡地,他是怎麼去追回來的。也會和我講,哪年發了大水,把整個莊都給淹了,平地上人站著都夠不到底。也會和我講有個人叫李東寶,他去放羊,進了一個山洞,然後看見一籠屜的蒸的面捏的老虎和牛,他吃了九牛二虎,然後就力大無窮的故事。
  • 故鄉是我永遠的守望
    故鄉是線,我是風箏,無論我飛得多麼高多麼遠,都離不開故鄉,故鄉是我永遠的守望。——題記(一)我的故鄉位於魯西北平原,她是一個極其普通人口又很少的一個小村子。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童年的記憶裡,一條彎曲的土路貫穿全村,從東頭望到西頭,從西頭望到東頭,整個村子的人家就這樣一覽無餘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村子前面有一個大灣,村子後面有一條小河。這就是我童年的故鄉!
  • 《母親已比我年輕》:以反差視角回望故鄉
    媒體人寫故鄉的現象還在繼續,近日讀到徐漢雄的新書《母親已比我年輕》,它是今年諸多「故鄉寫作」主題中的一本。寫故鄉,似乎更能把媒體人從理性、嚴謹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他們的文字,在觸碰到「故鄉」時,往往會柔軟下來,感性十足,讓人讀著讀著便沉浸進去。
  • 鄭永濤:難忘我靈魂的故鄉|散文
    等楊樹枝砍得差不多夠了,我們便各抱著一捆楊樹枝在醉人的春風中,在紅紅的夕陽的映照裡走向家去……小時候,我家的院子外面長著一圍高大的楊樹。春天的時候故鄉天天刮暖暖的春風,春風中那沉默了一冬的楊樹群便會奏出「譁譁」的悠悠聲響,就像是大海那緩緩的濤聲。那時候我非常嚮往大海,可是卻見不到,因而我便常常愛聽這楊樹群的濤聲。
  •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海邊有個漂亮好妹妹
    「我愛夏天,有漂亮美眉,我愛夏天,因為她們穿的養眼。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海邊有個漂亮高雄妹……」在肚皮哥4年的大學生涯裡,每到夏天宿舍裡都會響起脫拉庫的《我愛夏天》,一群單身無搞男青年在燥熱的男生宿舍裡,嚮往著大海和美女,因此那句「高雄妹」也會被故意唱成「大胸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