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早教?0-12月這樣互動,養出聰明寶寶!

2020-12-14 松達媽麻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不僅是身高體重發展最快的一年,也是體力智力高速發展的時期。孩子從不會翻身、抬頭逐漸學會爬行、站、走,認識了媽媽、聲音、顏色等,還能聽懂家長們的簡單指令。

孩子的發展有其自然的規律,但作為家長如果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對孩子成長來說更是莫大的幫助,1歲內孩子我們能幫他們做些什麼呢?如何通過遊戲幫他們更好地成長?達媽整理了0-12個月寶寶各月的動作發育、早教遊戲,相信對大家會有所幫助,但文章有點長,建議先收藏哦~

新生兒:

①撫觸操:促進寶寶觸覺發育,緩解寶寶緊張情緒,睡眠更安穩。

②社會適應行為訓練:面部距離寶寶20cm與其交流。

1~2月:

①黑白圖訓練:拿些黑白分明的圖案,在視覺範圍內給寶寶看。

②彩色圖片、懸掛玩具:拿彩色圖片、玩具給寶寶看。或在嬰兒床上方懸掛彩色玩具、鈴鐺等,但要經常變換位置,以免斜視、對眼。

③搖鈴、搖棒:搖鈴、搖棒等玩具可以促進孩子的聽力和觸覺發展。當孩子對這些玩具表現出興趣時,父母可以把這些小搖鈴、譁鈴棒有意識地塞到孩子的手裡,幫助孩子練習抓握。

2~3月:

①豎頭訓練:在孩子吃飽喝足,心情好的時候,把孩子豎抱起來,用手分別支撐住孩子的枕後、頸部、腰部和臀部,不僅可以幫孩子豎頭,而且可以開闊視野。但注意,孩子頸部力量還不足,訓練時間不要太長。

②俯臥抬頭訓練:這個月的孩子俯臥時頭能抬成45°以上的角度,還可以堅持幾秒鐘。

在孩子吃奶後1小時左右、不哭不鬧的時候,父母可以把孩子放在床上,讓孩子進行俯臥抬頭練習。不僅可以促進孩子早日抬頭,還可以鍛鍊孩子胸、背部的肌肉,增大孩子的肺活量,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很有好處。注意時間不要太長,每次抬頭幾秒即可。

③抓握訓練:拿一些顏色鮮豔、能發出聲響的玩具,靠近寶寶,引導孩子用手去夠取、抓握、拍打,每次3~5分鐘。

3~4個月:

①俯臥支撐訓練:孩子俯臥時,在孩子面前5cm左右放些有吸引力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訓練孩子用前臂和手肘支撐起自己的上半身,為將來爬行做準備。注意這個訓練比較耗體力,不要訓練時間太長。

②滾蘋果遊戲:發展孩子的追視能力,提高軀體協調運動能力。

讓孩子俯臥在床上,讓孩子雙臂屈曲於胸前,然後將蘋果放在孩子正前方,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吸引孩子興趣,待孩子產生興趣後,父母推一下蘋果,將其滾向稍遠處,訓練孩子的追視能力。如果孩子想要夠蘋果,可以讓孩子先夠一會兒再推回來。

③舉高高遊戲:鍛鍊孩子平衡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建議父親來做,在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將孩子抱好,然後喊「坐飛機嘍」之類的語言,將孩子高高舉起,再放下來。注意不要猛然舉高或放下,更不要做拋空和接住的動作。

4~5個月:

①玩具:準備一些色彩鮮豔並且紅、黃、藍、綠、黑、白六種顏色界限分明的玩具,以促進孩子的視覺發展。小音樂盒類玩具,促進孩子聽覺發育。軟積木、紙片、不同質地的小球等,促進孩子觸覺發育。照鏡子,促進孩子社會認知能力發展。

②翻身訓練

如果孩子還不會翻身是該訓練了。讓孩子仰臥在床上,用孩子喜歡的玩具逗他,孩子伸手想抓玩具時,將玩具向左側或右側移動,慢慢地引導孩子向左側或右側翻動。

③認識早晚的遊戲: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體會到白晝和黑夜之間的差別,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規律。

不需要特別的道具,只需要早上醒來後和寶寶說聲早安,告訴孩子天亮了,該起床了。晚上睡覺前將燈關掉,告訴孩子天黑了該睡覺了即可。

④躲貓貓遊戲:培養孩子物體守恆的認知,看不見的東西並不是消失了。

媽媽用手或物品遮住臉,然後再「喵」地出現,或者從寶寶臉前躲到爸爸身後,再「喵」地出現,孩子都很喜歡這個遊戲。

5~6個月:

①翻身:引導孩子從仰臥翻到俯臥,從俯臥翻到仰臥。

②坐:訓練孩子扶坐,讓孩子仰臥在床上,將大拇指放到孩子手心讓孩子握住,自己抓住孩子的手腕,另一隻手後託住孩子的頭,一手拉、一手託幫孩子坐起來,再讓孩子躺下,重新開始。鍛鍊孩子的腹部肌肉,增加孩子的握力和臂力,為孩子日後獨坐打基礎。

③抓住它們的遊戲:發展孩子手部抓握能力,促進孩子眼手協調發展。

準備一些顏色鮮豔,孩子喜歡的絲帶或玩具,在孩子面前來回晃動,引導孩子抓取。

④騎大馬遊戲:培養孩子的平衡感和韻律性。

將孩子放在自己膝上,用雙手扶穩寶寶,讓孩子有騎在馬上的感覺,一面用腿按節拍上下抖動,一面對著孩子唱兒歌:「騎大馬,騎大馬,上高山,跨大河,咯噔咯噔,跨過河!」

6~7月:

①練習獨坐:儘管孩子還不能坐很久,父母也應該多讓孩子練習獨坐,以鍛鍊孩子頸、背、腰部的肌肉力量,為日後長時間獨坐打下基礎。同時也該著手為孩子添加輔食了,注意遵循從稀到稠,從稀到粗,從一樣到多樣的原則。

②練習爬:先讓孩子俯臥在床上,在孩子面前不遠處放上孩子喜歡的玩具,引逗孩子試著往前爬。如果孩子不懂得怎麼用力,父母可以用兩手輕輕託起孩子的胸脯和肚子,幫助孩子實現手和膝蓋著床,然後再輕輕向前推送,讓孩子體驗爬的感覺。

③認五官遊戲:增強孩子對自己的認識,發展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增強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抓著孩子的小手,一邊問「寶寶的嘴在哪裡」,一邊將孩子的小手指向孩子的嘴巴。然後依次類推,依次教孩子學認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直到孩子學會自己指認自己的五官。

④交朋友遊戲:培養孩子對語言的模仿和理解能力,開發孩子的社交智能。

父母拿著洋娃娃放在孩子面前先模仿洋娃娃的語氣向孩子打招呼:「你好」,再教孩子對洋娃娃說「你好」,向洋娃娃打招呼。當孩子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後,母親可以把洋娃娃的手放進孩子手裡,並對孩子說:「咱們交個朋友吧!」然後,母親再教孩子說:「好,咱們是好朋友」,並教孩子和洋娃娃握手,讓孩子簡單了解一下交朋友的方法。

7~8月:

①手部訓練:

捏手指訓練:加強孩子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視覺、觸覺活動的協調。

選擇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餅乾等,讓孩子捏取,孩子捏取前家長可給予示範,讓孩子來模仿和練習。注意別讓孩子誤食。

雙手協調動作訓練:在孩子準確抓握的基礎上可給多個玩具,訓練他抓住一個玩具後再抓另一個玩具,或向孩子同一隻手上送玩具兩次,教孩子學會將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後再取第二個玩具。

雙手對擊運動:當孩子兩手均有玩具時,可教孩子兩手對擊玩具,還可讓孩子兩手持細柄玩具如搖鈴或湯匙,模仿敲鼓動作,雙手輪迴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

②懂得「不」的意義遊戲:訓練孩子從大人的表情動作及語言進一步理解「不」,發展其自制力。

在孩子伸手去取危險物品時,要及時制止他,在孩子跟前用搖頭、撇嘴,或者不高興的表情告訴孩子你的意思,讓孩子懂得這是「不」的警告,應當停止。

③尋找藏起來的娃娃遊戲: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分析能力,能使寶寶的好奇心和主動性得到激發,理解物體和物體之間的關係,促進動作思維的萌芽。

趁孩子玩得高興時將玩具藏起來,引導孩子去找出玩具,如果孩子找不到或者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甚至急得要哭時,家長要將玩具露一點出來,吸引孩子,讓他自己取出玩具。

8~9月:

①鞏固爬行:爬行是為以後寶寶站起來,學走路積蓄力量。很多寶寶這時候已經學會爬行,但爬行需要的力量有點大,不願爬行,家長可以加入孩子的爬行遊戲來進行引導示範。

②辨別聲音:將同一物體放入不同質地的容器中,如玻璃瓶子、鐵盒子、小木桶等,然後分別搖動容器發出聲響,讓孩子聽聽聲響有何不同,以提高孩子聽覺的分辨能力。或者讓寶寶敲到不同的物體,通過聽到不同的聲音來思考認識物體。

③分水果遊戲:幫助孩子進一步辨別顏色。

媽媽示範將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對應顏色擺放,鼓勵孩子模仿。若孩子已掌握這三種顏色,媽媽可以直接要求,比如,「將紅色的水果放在紅色小桶裡。」若孩子還未能掌握這三種顏色,媽媽可以讓孩子將水果放在「一樣顏色」的地方。

9~10月:

①訓練孩子站:可以扶著孩子腋下讓其站立或讓孩子扶著沙發、椅子等借力站起來。

當孩子能夠站穩之後,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坐,扶著孩子的腋下,穩定身體,讓孩子從站位到坐位。

②畫畫遊戲:準備一張白紙,一支筆,讓孩子盡情畫,隨意發揮,訓練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及畫畫的興趣。

③撿豆子:鍛鍊孩子的手指靈活性,並增強孩子的觀察、分辨能力。

準備一些混合在一起的蠶豆、黃豆、花生,父母先示範將三種糧食取出分別放在不同的盤子裡,然後鼓勵孩子照著用拇食指對捏的方法,將三種食物分別放在不同的容器裡。等孩子撿完之後父母要對孩子做出表揚和鼓勵,之後可反覆進行。

一定要看好,預防誤食。

10~11月:

①仰臥起坐和蹬腿訓練:讓孩子仰臥,拉著他的雙手讓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這樣的練習能夠增強孩子的肌肉力量,對站立和行走很有好處。

②壓掌蹬腿:鍛鍊孩子雙腿肌肉力量。

讓孩子仰臥,雙腳抬起,媽媽將手掌(手心)分別壓在孩子的腳掌(腳心)上,讓孩子來回蹬媽媽的雙手。重複數次。如果孩子沒有蹬腿的意識,媽媽可以用手掌輪流推孩子的腳掌,引導孩子自己蹬腿。

③上下舉臂:鍛鍊孩子肩關節的靈活性及上臂肌肉力量。

媽媽坐著,讓孩子站在媽媽的膝蓋上,分別握住孩子的兩手腕,慢慢將其雙臂向上舉起,接著再放下置於身體兩側。重複做1~2次。

11~12月:

①學走:父母要蹲在孩子前面幾米的地方,朝孩子拍手、說話,或用玩具逗引,鼓勵孩子朝自己邁步。不要拉著孩子走,也不要過於緊張,一看孩子要摔了急裡慌忙扶住孩子。

②倒出來,放進去遊戲:鍛鍊孩子雙手的靈活性及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觀察模仿的能力。

準備積木、玩具、豆子等都可以,然後找一個盆。父母將玩具從盆裡倒出來,然後再一個個放進去,引導孩子模仿去做,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教孩子認識顏色、形狀、大小。

③拍手遊戲:培養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孩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

媽媽和孩子面對面坐著,媽媽說:「寶寶仔細看,寶寶仔細聽,拍拍手,做個好朋友。」媽媽有規律、有節奏地拍手,節奏為「啪,啪啪,啪啪啪」。反覆進行幾次,讓孩子聽仔細、看明白,然後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拍手。遊戲進行一段時間,變得熟練後,媽媽可以將拍手的節奏設計得更複雜一些。

相關焦點

  •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0-4歲寶寶早教中父母容易犯的錯?
    14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超強,認識300多個物體,專注力驚人,早教經驗揭秘:大多數父母早教中容易犯的4個錯,給0-4歲寶寶早教應抓住敏感期,感官刺激影響智力發育!很多父母會給孩子早教,帶孩子聽音樂、看繪本、做運動,也有一些父母會去給孩子報早教班,早教形式豐富多樣,但很多父母早教過程中也會犯一些錯誤。
  • 0-3歲寶寶的感統早教、英語啟蒙,媽媽輕鬆搞定!
    人類3歲時,大腦發育完成近60%,很多媽媽都意識到小齡寶寶教育的重要性,但苦於寶貝太小,出一次門非常麻煩,再加上現在去早教、託育機構上課還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最近,很多北京、上海的「聰明」媽媽,從網際網路平臺請了英語好的早教、幼兒園和託班老師,到家裡給小區「拼團」的三五個孩子們一起上課,輕鬆搞定早教、感統、體能、幼兒英語啟蒙等。
  • 0-12月寶寶的陪玩指南,手把手教新手父母與寶寶親密互動
    到底該如何帶著寶寶和世界say hi 呢?今天這篇小月齡寶寶互動遊戲指南,將帶給大家實操性強、簡單易上手的互動方法。跟著一步步去做,相信大家一定能收穫一段與寶寶共同度過的美好親子時光。你有沒有想過,小嬰兒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懂得更多。發展心理學家,0~5歲兒童疾病控制育兒研究項目的領導者米歇爾•格羅斯回憶了她與三個月大的女兒之間的互動:「我每次將毛絨玩具『皺巴巴狗』在三個月大的女兒艾瑪面前擠壓出聲音時,她都會面露微笑。
  • 抓住寶寶0-3歲敏感期,樂融推出6+1線上早教課程
    可見,對於寶寶來說,  在0到3歲的培養,是如此重要。  即便遇到無法開學的疫情,  宅在家,也千萬不要錯過!  樂融兒童之家在線課程,針對0到3歲年齡段寶寶不同發育階段的敏感期,結合樂融首創的P.R.E.C自然育養,和美國NeuroNet以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由樂融兒童之家優秀教師及會員寶寶傾情出演。
  • 孩子的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早教對孩子來說意義大嗎?
    孩子的早教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我覺得0-3歲的早教一定不要缺少,3歲看大,六歲看老,六歲歲前的寶寶有很多發育敏感期,錯過後很難補回來,我們希望我們的寶寶將來不要用一輩子來治癒童年! 選早教機構一定帶著寶寶去,讓寶寶去適應那裡的環境,還有帶資質的專業機構,考慮家裡的綜合情況!
  • 6月到12月齡,每月怎麼和寶寶互動?這樣做寶寶會越來越活潑
    6月到12月齡,每月怎麼和寶寶互動?這樣做寶寶會越來越活潑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成長非常重要,只有和孩子關係親密,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信任感,才會把真實的想法告訴家長,這也是親子溝通和教育的基本條件。我家大寶當初出生時, 我也沒有準備好,孩子一哭就手足無措,更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一起互動,下面我以6-12月齡的寶寶舉例,分享一下這個時段的家長應該如何和寶寶互動,經常這樣做我們的寶寶會越來越活潑喔~6月齡
  • 小步在家:從0個月寶寶做起的早教生意,真的靠譜?
    一位在體驗學習營裡的媽媽告訴鋅刻度,她可能理性觀望之後並不會繼續購課,「畢竟孩子也才2個月。」至於6個月齡以下的早教是否有必要,晉晉媽媽一再強調,「多早學習都是有用的,很多寶寶在孕期就已經完成25%大腦發育了。」
  • 了解1.5—2歲寶寶5大年齡特點,學會家庭早教方法,養出聰明寶寶
    一、19個月—21個月幼兒特點及早教要點(一)幼兒特點心理發展寶寶的情感越來越豐富,懂事與氣人兼而有之,懂事時,他會把好吃的塞進媽媽的嘴巴裡,說「媽媽吃」,以前都是媽媽對寶寶好,現在寶寶會回報媽媽了,你一定很高興吧?
  • 搖籃兔直播互動早教:讓高質量的早教深度滲透家庭場景
    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家庭的希望,讓孩子成長為更加健康、聰明,性格品質優良、更富於開拓和創造精神的人才,是社會和家庭共同的責任,而這些都須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培養。家是教育的起點,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教養理念、教養方式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兩個月寶寶如何護理?怎樣早教啟蒙?
    小寶寶60天了會比出生時漂亮了許多呢,不再是每天吃和睡了,他的身體迅速成長,能力和本領也有很大的進步,這個時期對寶寶的護理和早教也是尤為重要的,下面我從寶寶的身體發育,護理餵養和能力發展及早教3個方面來分析60天的寶寶需要注意什麼?
  • 0-12個月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寶寶心靈手巧,越玩越聰明
    而且精細動作也和大運動一樣,是從出生後逐漸發展的,下面這張表就是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大致規律,家長們也可以對應參參考,初步判斷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水平的高低。接下來就來詳細說說,0-12個月的寶寶,在不同月齡,該如何通過遊戲訓練手部精細動作。
  • 新生兒可以進行早教嗎?幾個家庭實用早教方法,助力寶寶超前發育
    彤彤(化名)的寶寶2個多月了,不僅長得高高胖胖,精細動作發育得也是非常好,翻身抓握都不在話下。相對於同齡的小嬰兒來說,彤彤寶寶的超前發育讓很多家長都表示羨慕。說起寶寶的育兒經,彤彤說她在新生兒期就開始了早教了,如今寶寶能夠發育好少不了早教的功勞。在大多數家長眼裡,三個月前的寶寶都是不諳世事、毫無學習能力的狀態。
  • 百詞斬推出早教品牌—柚子鴨,在家也能給孩子最好的早教!
    柚子鴨早教涵蓋在線早教課程、早教玩具盒子、育兒知識社群等服務,致力於幫助父母培養0-3歲嬰幼兒的生活習慣、社交能力、思維能力、創造力等四大綜合能力。專業的早教老師會通過視頻連線的形式,指導家長在家和寶寶做互動遊戲,通過遊戲式學習幫助寶寶提升認知能力、創造能力、培養好習慣,在遊戲過程中老師會給予家長及時的響應與反饋,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如何與孩子相處!直播操作簡單,就算是在生活中笨手笨腳的寶爸也能輕鬆應對!
  • 0~3歲寶寶可以玩什麼?在家也能為寶寶啟蒙、早教
    ,取決於父母對早教的認識。而家庭是寶寶早教最好的場所,因此,今日為大家帶來一套最全教育攻略,在家也能為寶寶做早教。 ——3個月黑白閃卡、彩色閃卡 0——3個月主要是以黑白卡為主,3個月以後可以用彩色閃卡進行視覺刺激訓練。 4——6個月曼哈頓球
  • 全家打卡「在家早教」 親寶寶活躍度又攀高峰
    近日,數字時代的育兒品牌親寶寶發布9月最新戰報,各項數據再創新高。其中,核心產品親寶寶APP月活躍家庭數同比增長65%,其核心功能之一的「成長記錄」私密親子空間在十一中秋黃金周期間照片視頻上傳總數突破1億,另一核心功能「智能育兒助手」活躍度同比增長150%以上。
  • 早教應該如何選?巧虎早教幫你來解答
    早教應該如何選?巧虎KIDS致力於0~6歲孩子綜合能力的開發、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在巧虎的陪伴下,通過全方位、互動式學習,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積極性,培養創造力、思考力 和社會性,獲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巧虎KIDS注重孩子在每個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設計出符合該月齡孩子特點的學習單元內容,給孩子最合適的學習內容。
  • 寶寶早教品牌怎麼選?巧虎終結你的選擇困難症
    寶寶早教有必要嗎?從什麼時候開始最為合適?該選用什麼樣的早教產品?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的家長。早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都說三歲看老,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黃金時間,選擇合適的早教產品,會幫助寶寶更好地進行智力開發。但是市面上寶寶早教品牌如此之多,質量也良莠不齊,早教品牌到底哪個好呢?其實不需要太過糾結,巧虎就是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 1歲萌娃記憶力超強,被曲解的早教背後:早教應該注重這5個能力的提高
    早教到底有沒有必要? 寶寶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聰明很多,我家可可從6個月開始看黑白卡,每天練習爬,8個多月注重視覺感知能力,拿彩色卡和實物讓她去對比,觸摸,如圖(7、8、9)那時候她不會說話,但是可以很多卡片上內容教3遍左右就記住了,可以準確指認出來。
  • 越玩越聰明,適合4—6個月寶寶的早教小遊戲
    上周我們為大家介紹了0-3個月寶寶早教遊戲的具體操作方法,得到了很多學員的積極反饋,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帶來4-6個月寶寶的早教遊戲詳解,快來學習吧! 4-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對周遭事物產生興趣,急於和周圍互動,喜歡自言自語,咿呀不停;喜歡聽音樂、兒歌和被呼喚名字;喜歡主動拍、打,抓取眼前的玩具;喜歡向親人伸手要抱...這時候,就可以在寶寶的遊戲中加入感官訓練了。
  • 幼師良心推薦|小步在家早教:做學習型父母早教其實很容易
    作為幼師的我,自然一直很關心寶寶的教育問題,從寶寶出生開始,我就把當幼師的耐心和知識都給了他們。對於早教這件事情,也算是深度學習研究了。今天做個小步在家早教專題分享:線下早教:不科學,也不適合上班族家庭。首先,早教就應該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