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婆,又叫巫婆,以裝神弄鬼、畫符念咒的巫術作為生活來源的婦女在古代傳統士人眼中,良家婦女應該深居簡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而三姑六婆走街串巷,來往於各個階層之間,最受詬病。明代以後,婦女生活的空間更加被收緊。連與三姑六婆交往的女子都會被認為有玷婦德。為了抨擊「三姑六婆」,歷史文人用了很多筆墨來貶低汙名她們。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中有如此描寫:「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給人留下了沒有技術,搬弄是非、靠坑蒙拐騙賺錢的印象。其實她們的工作同樣需要技術和經驗,今天就先來說說
穩 婆 。
穩婆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最初應形成於東漢時期。唐宋時期已非常盛行。明清時期,永安穩婆這一行已相當普遍。她們一般在自家門口懸有招牌,上書 「 祖傳某奶收生在此 」 的字樣。
我們大多會以為,穩婆的「穩」是求得過程順利,母子平安。古代人流行的生產姿勢是站姿或者半蹲,因為這樣好用力,方便生產,並不是電視裡面的躺著。然後將馬糞紙鋪在產婦身體下面,鋪厚厚的一層,然後穩婆從後面抱住產婦,以防產婦摔倒,這才是「穩婆」。
穩婆必須是經過大世面的人,遇到血不慌,遇到特殊情況不亂,有一定的醫學常識,並且還會一些心理戰術幫助產婦生產。她既要自己沉穩,也要穩得住產婦,穩得住局面。
歷史對生育這樣隱私的事情缺乏了解和記錄,穩婆在近代人們的認知中,成為可以被「家中年長女性」、「鄰家經驗豐富的老媼」輕易取代的群體。
對於一些經驗豐富的穩婆, 預判產婦的生產時間是她們所擁有的必備技能之一。產家知道預產日期以後可以在臨盆到來之前做好準備, 極大程度上緩解了臨盆當日的慌亂, 與此同時也寬慰了產婦。
產婦的心理狀態與分娩能否順利進行息息相關。孕婦臨盆之時本就緊張, 如何調節她們的心理狀態, 令其儘量平和穩定地分娩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難題。穩婆與產婦同為女性,又擁有豐富的經驗,沒有比她們更適合充當安撫者這一角色的人了。
在明清醫案中時常可以看到讓穩婆將手伸入產門擺正胎位或者推產的記載。這往往因為產婦由於種種原因在分娩前便已力竭, 如果放任不管, 產婦和胎兒都會有生命危險。這時候經驗老到的穩婆就會通過外力, 幫助產婦度過難關。
穩婆的技術大都是經驗論的產物。她們通過不斷地積累,總結出了許多接生的門道。而這些技巧不僅僅運用於後世的接生工作中, 也對於醫學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元代筆記小說《農田餘話》中記載了「拭口法」:宋朝臨安一穩婆憑藉經驗在嬰兒啼哭前去除穢物, 以防嬰兒啼哭時將惡血吞下, 以此大大減少痘瘡的發病率。
由於穩婆掌握著婦女生產的「秘密」,很受民間的迷信崇拜,這也催生出了她們豐富的第二職業。
除了接生、幫產婦治病外,看病範疇也有所擴展,如「專治婦人胎前產後以應病症,並有通血之藥」。此外還參與墮胎、為民間或政府機構勘驗女性貞潔以及為女性死者驗屍等。《水滸傳》裡的王婆,教唆金蓮給大郎餵藥,也是這一行作惡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