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哪個更重要?

2021-01-11 地圖帝

世界上有兩條溝通兩大洋的運河,都是大名鼎鼎,一條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一條是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有意思的是,這兩條運河不但各自溝通了兩大洋,還是兩大洲的地理分界線。

先說埃及蘇伊士運河。埃及是一個經濟壓力很大的國家,雖然面積大(100萬平方公裡),但「有效面積」小(因埃及沙漠地帶多)。埃及的經濟主要靠兩條河:一條是大自然賜予的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養活埃及大部分人口),一條是於公元1856年修建的蘇伊士運河。

法國之所以不惜代價在修建蘇伊士運河,是因為蘇伊士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蘇伊士運河的前身是蘇伊士地峽,位於非洲東北角與亞洲西南角的結合部。蘇伊士地峽北邊是地中海與歐洲南部,東邊是亞洲,西邊是非洲,南邊是狹長的紅海,出了紅海就是印度洋(亞丁灣)。

歐洲殖民者早在蘇伊士運河修建之前就控制了亞洲很多地方,比如英國控制印度(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荷蘭控制印度尼西亞。而他們要去亞洲,必須沿非洲西海岸繞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從好望角折向東北去亞洲。而在蘇伊士地峽修建運河,就極大縮短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航程。比如英國的船隻從倫敦去印度,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再從蘇伊士運河出了紅海就基本到印度了。

186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完工,這標誌著歐洲對亞洲殖民地的控制更加有力。其意義,相當於俄羅斯修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如果沒有這條鐵路,俄羅斯對遠東的控制將非常困難。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從地理上講,埃及是橫跨非洲與亞洲的國家,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被視為亞洲的一部分。

再說巴拿馬運河。美洲分為北美洲與南美洲,北美洲的地理主體(加拿大、美國、墨西哥)以南,變得很狹窄,這裡稱為中美洲。而南美洲像一個陀螺,北部就直接與中美洲連接。兩者的對接點,就是巴拿馬地峽。

南北寬61公裡的巴拿馬地峽,南部直面浩瀚的太平洋,北部則是大西洋(加勒比海)。在沒有修建巴拿馬運河的時代,美洲兩岸的海上交通不太方便。打個比方,如果從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紐約去美國西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磯,要坐船沿著大西洋的西海岸,過了加勒比海的島鏈,再沿著南美洲的東海岸,行程上萬公裡,抵達南美洲最南端,穿過險峻的麥哲輪海峽或是合恩角進入太平洋,再沿著南美洲的西海岸向北航行,又是一萬多萬公裡的行程,才抵達洛杉磯。

如果從兩個美洲之間的巴拿馬地峽修建一條運河,從紐約出發的船隻去洛杉磯,可節省一萬多萬公裡的行程,這顯然非常節省成本。早在公元1534年,控制美洲大部分的西班牙,就準備在巴拿馬地峽修運河。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拖到了1823年。這一年,從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的中美洲各國,如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等,就請求有能力的美國修建巴拿馬運河。1914年,經過各方努力(包括華工),巴拿馬運河終成開通。巴拿馬運河從此成了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理分界線。有意思的是,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位於南美洲部分,巴拿馬卻是一個北美洲國家。

巴拿馬運河的開通,不僅方便了美洲兩岸的來往,也方便歐洲去美洲西岸的太平洋。由於歐洲的經濟發達,美洲則是由歐洲「發現並開發」的「無主之地」,大西洋沿岸距離歐洲近,可以近距離接受歐洲經濟的輻射。而太平洋沿岸距離歐洲遠,接受歐洲經濟的輻射很困難。而開通巴拿馬運河,這些困難都迎刃而解了。

圖-巴拿馬運河

而對面積只有8萬平方公裡的中美洲小國巴拿馬來說,這條運河幾乎就是巴拿馬的全部飯碗,全國人吃飯,很大程度上都要靠這條運河所產生的價值。2018年,巴拿馬的人均GDP為1.57萬美元。再看中美洲其他國家的人均GDP,哥斯大黎加條件稍好一些,1.16萬美元;尼加拉瓜就慘了,0.22萬美元;宏都拉斯0.24萬美元,瓜地馬拉0.44萬美元,差距與巴拿馬很大。如果沒有這條運河,巴拿馬的經濟應該不會像現在這麼有活力。

兩條運河的開通,拉近了歐洲與亞洲,歐洲與美洲、大洋洲的地理距離,意義非常重大。蘇伊士運河被稱為東方最偉大的航道之一,巴拿馬運河則被稱為世界的橋梁。

不過,有這麼一種觀點,認為就重要性而言,蘇伊士運河要稍大於巴拿馬運河。理由是:西歐與東亞是世界經濟的中心之一。而西歐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石油,很大一部分來自波斯灣。而從波斯灣運油到歐洲,最近的通道,就是荷姆茲海峽——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歐洲南部)。另外,亞洲國家與歐洲的貿易往來,很大程度上要走蘇伊士運河,可以節省大量成本。所以,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有這麼一組數據。2012年,埃及通過蘇伊士運河賺取了52億美元,而巴拿馬通過巴拿馬運河賺的錢是10.43億美元,差距比較大。蘇伊士運河的運費,在2012年較之前上漲了3%。雖然漲了價,但該走蘇伊士運河的船隻,不會多行程上萬公裡去走南非的好望角。

圖-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兩頭是地中海與紅海,蘇伊士運河不需要船閘,直接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呢,巴拿馬運河最低與最高水位,相差26米,因為中間的海拔比較高,依靠閘門來控制,等於要人工抬升或降低每一艘船,巴拿馬運河是全球過路費最貴的運河。

蘇伊士運河可通過載重37萬噸的空船,以及25萬噸的油輪。巴拿馬運河受地理條件的限制,最多只能通過7.8萬噸的船隻,這無疑影響巴拿馬運河之於世界航運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大事記 | 美國為何巴拿馬運河還給巴拿馬
    作為主持蘇伊士運河建設的負責人,功成名就的法國人費迪南德·雷賽布,意氣風發地表示,要在美洲大陸上打造一條聯結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路。法國人和巴拿馬的主權國家哥倫比亞籤署協議,獲得了巴拿馬運河建設許可證,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成立。經過兩年的緊張籌備後,1881年1月1日,巴拿馬運河正式動工開挖。工程伊始,雷賽布才知道,這是一項難度遠超蘇伊士運河的艱巨工程。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這兩個國家的國內資源稀缺,經濟也不發達,可愣是靠著這兩條運河收取的過路費,使得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雖然不及發達國家,也比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強。但兩者相比較:如果說蘇伊士運河是下金蛋的雞,那巴拿馬運河就是下金蛋的鵝,戰略上雖然沒有蘇伊士運河重要,可賺錢能力高了一個等級。
  • 巴拿馬運河:美國為何失而復得?美國和巴拿馬誰是最後贏家
    巴拿馬運河是分割南北美洲的一條重要運河。是由美國修造的一條可以使美國南北兩岸交通縮短8000多海裡的水上通道。在20世紀初,美國製造了巴拿馬共和國的獨立。目的就是為了要通過自己的手段掌握這條美洲黃金水道,獲得了這條運河的開鑿權,控制權,更獲得了該地區的永久主權。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建成通航?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巴拿馬運河作者:無名君 編輯:Thomas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條國際運河。在地中海地區,蘇伊士運河的通航使歐亞的海運貿易無需再繞道非洲好望角。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巴拿馬是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
  • 揭秘美國放棄巴拿馬運河的原因:回顧運河歷史,了解百年的恩怨!
    但是對於巴拿馬人來說,這一天不僅僅是迎接千禧年這個重要的日子,還是巴拿馬運河從老美的手中正式收回的日子!對於巴拿馬來說,收回巴拿馬運河這個香餑餑,有多麼高興多麼喜悅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以老美的性格會讓這個搖錢樹從自己的嘴中飛走嗎?就算老美已經看不上這棵搖錢樹了,但是老美不要臉嗎?吃了的東西再吐出來,這是丟面子的事!
  • 巴拿馬運河如何成為國家的「名片」?回望「運河之國」的百年風雲
    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重要航運通道,自開鑿以來,巴拿馬運河就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通過水路,不僅極大的縮短了各個海岸之間的航程,在戰爭時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航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正是通過巴拿馬運河向幾乎被摧毀的太平洋艦隊提供補給的。
  • 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法國人修了一半,最後落入美國之手的
    看新聞經常聽到這樣的消息,經常看到巴拿馬型貨船這樣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指一種專門設計適合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大型船隻。這些船隻的船寬和吃水受到巴拿馬運河船閘閘室的嚴格限制,越來越多的船隻在建造時精確的匹配巴拿馬運河船閘的限制,以便在適應巴拿馬運河的航道的前提下運送儘量多的貨物。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非洲東北部的國家是埃及,埃及沒有多少石油資源,埃及一項非常重要的收入就是收取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蘇伊士運河就是非洲與亞洲的地理分界線,也就是說埃及在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是屬於亞洲的,埃及也是個跨大洲的國家。 曾經有人說過:誰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就控制了半個世界。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但是對巴拿馬人而言,這一天最重要的意義不是迎接千禧年,而是巴拿馬從美國手中正式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和很多中東國家以石油為生一樣,巴拿馬主要靠運河過活,整個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於運河收入和與運河相關的產業。因此,對巴拿馬而言,收回運河就相當於收回了一個「金飯碗」,喜悅之情,可想而知。
  • 百年運河 生機勃勃
    米迪運河沿線有眾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和旅遊線路供遊客選擇。圖為遊客在米迪運河旁騎行。米迪運河旅遊中心網站供圖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運水道之一。圖為一艘貨運船舶正在通過巴拿馬運河。
  • 巴拿馬運河「過路費」為何這麼貴?
    或者通過紅海,進入收費同樣不菲的蘇伊士運河,通過地中海,進入北大西洋。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運河的修建與通航,大大縮短了船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航行的時間和距離,使它們能夠避免漫長的航行,還能躲避東亞以及紅海地區猖獗的海盜。
  • 大國角逐,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是如何落入美國手中的?
    巴拿馬運河位於巴拿馬共和國中部,運河由太平洋一側的巴爾博亞港起,止於大西洋一側的克裡斯託瓦爾港,全長81.3公裡,運河開鑿前,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航行,必須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和合恩角,而運河的開通使航程縮短了5000至13757千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以及越南戰爭中,巴拿馬運河成為美國輸送大批兵員,軍火和物資的主要通道,在1965年入侵多米尼加,和1983年出兵格瑞那達時
  • 巴拿馬運河竟不是巴拿馬人修建?而是各國智慧的結晶
    一是騎著騾子橫穿整個美國,二是乘船繞過好望角,再向北航行,三是航行前往巴拿馬並徒步穿越原始叢林,到達大陸的另一端。看到前面兩種做法的荒謬,你就會知道這個運河的修建有多麼偉大。始建於1880年的巴拿馬運河全長82公裡,橫亙巴拿馬地峽,最寬處長達304米,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主要航道之一。可以說這個運河的修建,對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各大洲物種的傳播,乃至人類歷史的進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巴拿馬運河,漲價了
    這運河怎麼可以這麼貴? 主要還是因為雖然巴拿馬運河收費貴,但船東算算帳,還是比別的選擇更划算。 和巴拿馬的GDP相比,運河顯然是政府一項重要財源 (圖片來自:google.com)▼
  • 巴拿馬,蝴蝶與運河之國
    除了美麗的蝴蝶以外,巴拿馬之所以出現在中學課本裡,也離不開那條地理分界線——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位於該國的南端,橫穿了巴拿馬地峽,它的地理意義,不僅僅是連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洋,更是南美洲和北美洲(這裡的分界線是自然地理上的分界線,不是政治地理上的北美和拉丁美洲)的地理分界線。因為巴拿馬運河橫跨該國的南部,因此,巴拿馬也成了一個地跨南北美兩個大洲的國家。
  • ...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物,徵收巴拿馬運河附加費(Panama Canal...
    3月2日馬士基官網發布通知稱,鑑於巴拿馬運河管理局(The Panama Canal Authority)日前宣布收取新的費用,以保護水環境並維持運河通道的服務和可靠性;馬士基決定:自4月1日起,將對所有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貨物,徵收巴拿馬運河附加費(Panama Canal Surcharge)
  • 巴拿馬運河,堵了
    ACP也表示:「颶風導致抵達巴拿馬運河的貨物延誤。巴拿馬正處於雨季的尾聲,季節性霧天比去年多。」 ACP稱,其業務調整現已減少了延誤。「無預約船隻的平均等待時間為5至6天,低於10月中旬的10天。」
  • 俄羅斯、土耳其、印尼、埃及、巴拿馬,盤點橫跨兩大洲的國家
    黑海海峽是黑海與地中海(愛琴海)相連的唯一水道,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出海的重要水道。土耳其完全控制黑海海峽,就有條件和俄羅斯討價還價,爭取自己最大的利益。土耳其面積78.36萬平方公裡,其中有97%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上,另外3%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南角,與歐洲國家保加利亞、希臘接壤。土耳其在地理上屬於亞洲國家,但土耳其更傾向於融入歐洲,多次申請加入歐盟,可始終沒有成功。
  • 一條運河撐起一個國家!細說巴拿馬運河的前世今生
    巴拿馬東臨大西洋,西鄰太平洋,兩側最窄處只有65公裡,開高速也就半個多小時,如果能在此次挖一條運河,就可以快速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當初徵服此地的西班牙殖民地埃爾南·科爾特斯就曾提議修建運河,到1534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下令對巴拿馬地峽進行勘查,這是西方人首次為巴拿馬運河開鑿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