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人類經久不衰的話題。對於女人來說,胖是一種罪惡——一白遮百醜,一胖毀所有。
生娃完美卸貨,恢復「單身」,如何能快速瘦身恢復身材,穿回S或者M碼,做一個真正的窈窕辣媽,是所有愛美媽媽最關心的事。
不管你是不是產後媽媽,只要你敢在朋友圈裡掛出官宣:我要減肥啦!
熱心的朋友都會給你建議:「管住嘴邁開腿」「每頓飯少吃兩口」「每天堅持跑步一小時」「下次朋友聚餐就不喊你了」……
我們對於減肥的認識幾乎達成了共識:少吃多運動,就一定會瘦。
於是,當一個哺乳期媽媽受不了鏡子裡自己的窩囊樣,跟老公婆婆說自己要減肥的時候,他們可能會一起出面阻攔:「不行啊,不能少吃啊,寶寶的口糧不能受影響啊,寶寶的母乳營養也要跟得上啊……」
可是有多少產後胖的媽媽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肥肉自是巋然不動。減肥之路走得艱辛漫長,身心俱疲,效果並不好。
哺乳期媽媽能減肥嗎?答案是可以。但節食減肥是下下策,效果不好,容易反彈,更重要的是傷害身體健康,有些人體傷害是不可逆的。
但是哺乳期媽媽減肥最大的難題不是飲食和運動,而是另外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減肥人士認識到,不管你是什麼人群,不分年齡性別種族,如果這兩個因素不能滿足,你是很難瘦下來的。
要想減肥,身體必須滿足兩個先決條件:優質睡眠和健康的心理狀態,其次才是考慮如何安排飲食和運動的問題。我們把減肥問題分為四個層次來認識理解:
第一,先搞清楚胖是什麼?胖是一種慢性病。
去年,央視《新聞調查》欄目推出一期節目《向肥胖宣戰》,在新聞採訪裡,中日友好醫院的主任醫師孟化對著央視記者,非常肯定地說:「肥胖就是病,肥胖是疾病的上遊,百病之源」。他列舉了好多病症,都跟肥胖有直接關係。
不管一個人是因為什麼原因發胖,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我病了。
有很多媽媽在懷孕前,身體很苗條或者微胖,生完孩子,經歷過哺乳期,飲食生活方式不當,造成體重超標,這其實是有健康隱患的。即便不考慮美觀問題,也要從健康角度重新認識肥胖,向肥胖宣戰,減肥要認真對待。
第二,既然胖是一種病,生病的本質又是什麼?
北京安貞醫院首任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夏萌,在自己的著作《你是你吃出來的》一書中,分享了各種常見慢性病的致病根源,很多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的問題都跟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同時,夏萌醫生還從營養學的角度,為我們揭示出生病本質的原因:細胞損傷速度超過修復速度。
我們知道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一般情況下,當細胞死亡數達到總量的20%時,人就會死亡。人的一生中,體內大部分細胞都在不斷更新,通過再生來修復損傷,這一生就是一個細胞不斷自我修復的過程。而生病的本質,就是細胞損傷的速度超過了細胞修復的速度。去除遺傳、外因等先天和不可抗因素,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細胞損傷,又是哪些因素影響了細胞修復呢?答案就是不健康的心理或者不合理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方式。
如果搞清楚了生病的本質,就很好理解為什麼減肥不能節食了——損傷細胞修復需要的原料,就是人體通過飲食攝入的營養素。我們常說不能偏食,要注意營養搭配,就是因為每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營養素,但是不全面,只有通過多種食物平衡攝入,才能讓身體獲取所需的全部營養。
那些減肥不碰葷腥,只吃開水煮白菜、黃瓜、西紅柿的傻孩子,你們知道自己對身體有多殘忍嗎?你們這不是在減肥,是在自殘。人體每天所需七大營養素根本吃不全,因此節食減肥一陣子,很多人都看起來臉色很差,還有人節食一陣子,身體反抗,出現了暴飲暴食。
第三,肥胖是一種身心失調的病,心病還須心藥醫。
肥胖說到底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導致的,比如飲食結構單一、睡眠不好、不愛運動等,也可以說是身心失衡導致的。
減肥的正確操作是先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調整飲食結構。產後媽媽肥胖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孕期身體自然增加脂肪的生理規律,為了寶寶出生後哺乳需要;另一個是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比如為了母乳豐沛,大碗大碗喝下很多油膩的湯水。
之所以強調調整飲食結構,是因為肥胖還有一個原因是營養不良。這個解釋肯定會讓很多觀念老舊的人,大吃一驚。
美籍食品生物工程學博士馬勝學,在其著作《失衡:我們為什麼無法擺脫肥胖與慢性病》一書中,指出人們對營養不良的認識存在誤區:
現代營養學對「營養不良」進行了重新定義,營養不良包括營養不足、營養過剩和營養不均衡,歸根結底,可以統一理解為營養失調。營養的不平衡直接導致了代謝的紊亂,進而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衰退,最終導致產生各種疾病。
所以,朋友們勸你吃飽了再減肥是有道理的。
認識到好好吃飯的重要性,調整好飲食結構還只是減肥的一小部分,更大的工程在後面,如果睡眠質量太差,前功盡棄。睡眠對減肥為什麼那麼重要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優質的深度睡眠可以讓身體分泌瘦素,代謝掉身體多餘的脂肪。因此,睡眠好的人,身材大部分都不會差。
第二,睡眠不好,比如喜歡熬夜,人的精神狀態會受影響,食慾也會增加,會讓人吃下遠遠超過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的能量。多吃的熱量身體用不完,儲存起來就變成脂肪。
關於這一點,華大基因CEO尹燁解釋得很形象,當你休息不夠的時候,身體會默認為你處於戰時緊張狀態,隨時可能面臨一場惡仗要打,既然如此,就要備戰備荒。身體不但不分泌瘦素,還會不停分泌出合成激素,讓你的脂肪細胞一直處於合成狀態。你不胖才怪!
日本有個網友在ins上分享了自己悲催搞笑的發胖經歷:六年時間胖了30斤,去見醫生,為啥胖這麼多?跟壓力值成長比。
醫生的話更像是一個哲學家的陳述:人類一旦壓力過大,為了不被壓力擊垮,食慾就會增加,結果就是脂肪變多。脂肪是心靈的鎧甲。
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心情差喜歡吃東西解壓,比如電影《瘦身男女》裡的鄭秀文,失戀後感情空虛,暴飲暴食,把自己從苗條美女吃成了一個300磅的肥婆。所以想要瘦下來,一定要情緒穩定,讓自己每天都快快樂樂的。
我們睡覺不足的時候,身體就默認為人體處於高壓狀態。擁有高質量睡眠,對於現代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我們普遍生活壓力都很大,人人都容易被焦慮情緒感染,一不下心就失眠了。
想要睡眠好,必須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善於為自己解壓,讓生活感覺放鬆的人,讓心情保持愉悅的人,才能進入深度睡眠,身體放鬆才會分泌瘦素。
說到最後,要想減肥必須做好睡眠和心情管理。連健身大V楊老師都在vlog裡也奉勸大家,運動對身體很重要,但也一定要不要忽略了心理健康。
第四,哺乳期媽媽想減肥到底有多難?帶娃手忙腳亂,吃睡不安。
既然說明白了減肥必須做好兩件事:睡覺和情緒管理。看看哺乳期媽媽們能不能滿足這兩個先決條件?答案是很難。特別是生頭胎,新手媽媽們往往手忙腳亂。
能不能睡個囫圇覺?孩子夜裡醒了哭鬧,有沒有人幫忙照看?
帶娃的途中,可能意外頻頻出現,比如溼疹、鵝口瘡、尿布疹,或者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非要媽媽抱著才感覺安全。
有婆婆媽媽幫忙照看還好,如果是一個人包攬,一邊心疼孩子,一邊內疚自己笨手笨腳,如果家裡有大寶二寶,可能感覺每天都像是在打仗,好心情哪裡那麼容易保持。
還記得女明星張歆藝產後身材走形被偷拍被嘲笑嗎?她的窘境只有生過孩子的女人才能了解吧,母乳餵養,睡不完整一個囫圇覺。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網友卻還要嘲笑她醜。這世界上果然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產後媽媽要想健康瘦身,需要全部家庭成員的支持和幫助。
比如,讓媽媽少負擔一點帶娃的辛勞,讓媽媽能多睡美容覺。按照營養學的指導,給媽媽安排合理的膳食,而不是一味只知道煲雞湯魚湯。陪寶媽多聊天說笑,排解不良情緒,也可以很好規避產後抑鬱的陰影……
希望每一個願意孕育的女性,在產後都能找到正確的方法減肥瘦身,恢復自己的身材和自信。
本文所提到的減肥關鍵因素睡眠和情緒調節,適用於所有減肥人群,這也是我們健康生活的必備因素。戰勝肥胖,認清本質,擦亮眼睛,不走彎路。
兒子偷了超市手套,父母做法令人折服:用獎賞代替懲罰奇蹟發生了
責罵孩子不爭氣的家長,與在朋友圈曬娃優秀的父母,其實是一類人
輔導功課為啥家長總是忍不住吼娃?真相叫人淚奔:可能你太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