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虛擬貨幣」非法融資活動的風險提示

2020-12-21 澎湃新聞

防範「虛擬貨幣」非法融資活動的風險提示

2020-12-19 0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縣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反映,部分違法犯罪分子依託比特幣不斷走熱的市場行情,高舉「虛擬貨幣」旗號,利用人們對數字貨幣存在的認知盲區,以高額利益為誘餌的「投資」,進行非法融資活動。

2017年9月4日,人民銀行等7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強調,代幣發行融資中使用的代幣或「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在此,我們鄭重提醒相關人員,不得宣傳推廣有關虛擬貨幣項目或平臺,轄內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任何虛擬貨幣交易買賣提供服務。同時,提醒廣大投資者,應保持理性,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謹防上當受騙,及時舉報相關違法違規線索。

舉報電話:

縣公安局:2882110

縣市場監管局:12315

縣金融辦:2886269

秭歸縣金融領導小組辦公室

歡迎關注秭歸融媒視頻號

超多精彩 從不錯過


素材來源:縣金融辦

▼ 往期精彩回顧 ▼

本周末來這裡,吃不了兜著走!秭歸柑農,這件事一定不能猶豫!秭歸這場國家級賽事活動,必須給個贊!

監製:鄭家裕

編審:張新玲

原標題:《防範「虛擬貨幣」非法融資活動的風險提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央行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說法 提示消費者謹防區塊鏈虛擬貨幣詐騙
    以下央行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說法》原文: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在接到一系列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案件中發現,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旗號大肆炒作「虛擬貨幣」、ICO等進行詐騙。為此,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說法,提示消費者謹防區塊鏈虛擬貨幣網絡詐騙。
  • 嘉楠科技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計劃「持有虛擬貨幣」或存風險
    此外,一改招股書中提到的「與許多同行不同,公司從未參與過數字貨幣投機或任何挖礦活動」態度,張楠賡提到公司已經為挖礦業務及持有虛擬貨幣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預計會在未來的6個月內成功開展挖礦相關的業務。值得關注的是,嘉楠科技此前在招股書中提到,與許多同行不同,公司從未參與過數字貨幣投機或任何挖礦活動。而近日的公告中,張楠賡談到,公司已經為挖礦業務及持有虛擬貨幣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預計會在未來的6個月內成功開展挖礦相關的業務。據了解,虛擬貨幣炒作交易在國內屬非法投資行為。
  • 數字經濟學家陳曉華:虛擬貨幣的八大風險
    即使未來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價值被多方看好,投資者也需要認識到,無論是投資交易或是使用虛擬貨幣都需要考慮到其多方面的風險。一、「非法」風險,虛擬貨幣作為一種可能對金融秩序和國家宏觀金融政策產生影響甚至造成衝擊的特殊商品,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對虛擬貨幣逐步加大管理和規範力度。
  • 虛擬貨幣交易「水」有多深
    在經歷3月以來的大跌之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近來才有所回升。然而,暴跌只是其背後的眾多風險之一。 虛擬貨幣交易非法 前期面對虛擬貨幣價格的快速上漲,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懷揣「一夜暴富」的夢想,在相關虛擬貨幣交易平臺交易。
  • 警惕「虛擬貨幣」騙局
    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  警惕「虛擬貨幣」騙局(理財參謀)  近日,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提示稱,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 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仍可進行交易?回應稱為測試網站
    央廣網北京6月9日消息(記者 宓迪)今年四月份召開的網際網路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表示,加強網際網路資產管理、虛擬貨幣投機炒作、非法外匯交易等其他領域新增風險的監測,建立快速研判、定性和處置打擊機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防止死灰復燃。
  • 稱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高收益實為騙局丨警方詳解新型非法集資
    龍頭新聞記者 黃迎峰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拆分資產」抵押、發行「虛擬貨幣」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其實就是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 原創|三市「虛擬幣」風險提示,深層含義是什麼?
    來源:肖颯lawyer北京、上海、深圳三市對於「防範虛擬幣」非法活動進行風險提示,業內紛紛猜測此次活動是否會全國統一活動;將如何影響幣價;已發幣還想好好幹的項目方應該怎麼辦?昨天在某道口授課時也有同學提問了相關問題,一併作答:文章脈絡:1. 排查的重點是境內發幣和境外ICO內地宣傳銷售;2.
  • 揭秘虛擬貨幣五大套路
    全球各大交易平臺均可提供不同槓桿倍數的交易,投資者可向平臺借幣,利用槓桿將現有虛擬貨幣數量放大幾十倍、上百倍後進行更大的交易投資,以小博大。交易平臺通過發放槓桿帳戶體驗券等方式引誘投資者參與槓桿交易,而目前高槓桿的加密資產合約市場的各種規則不完善,個人投資者整體上不具備相應的認知水平和風險承受力。5.交易平臺跑路。
  • 火幣等平臺被曝在中國大陸提供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服務
    要知道,最早在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就曾經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虛擬貨幣的直接交易。2018年1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央行營業管理部等部門先後連發三文,再次強化對虛擬貨幣監管。所有的監管文件最核心的要求是:各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停止中國大陸的業務。
  • 「泰木谷」APP「時間投資」涉騙局,安天移動安全已作風險提示
    今年以來,安天移動安全憑藉全方位安全檢測能力,已發現多款風險應用,「關口前移、海量發現」的能力不斷得到印證,相繼贏得了小米(查看文章)、螞蟻集團(查看文章)等多家單位的一致好評,充分保障用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虛擬貨幣涉刑事犯罪研究系列(六)
    自《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9.4公告」)之後,
  • 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靠譜嗎?參與...
    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或者參與「消費返利」獲高額回報?當心,這可能是非法集資!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靠譜嗎?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1、網絡化、跨境化明顯。
  • 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利寶保險「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啟動
    2020年6月,是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的第八個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依據中國銀保監會的工作要求,利寶保險正式啟動了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系列活動。此次活動通過介紹非法集資表現形式、最新手法、防範技巧等內容,重點提示非法集資的惡劣影響,提高員工及社會公眾的風險防範意識,積極推進非法集資源頭治理。此次「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中,利寶保險線上線下齊發力, 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擴大覆蓋面,增強滲透力,,有效促進員工及社會公眾的關注和重視。
  • 防範金融直播營銷風險(理財參謀)
    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日發布風險提示,提醒社會公眾注意甄別金融直播營銷廣告主體資質,防範直播營銷中可能隱藏的銷售誤導等風險,樹立科學理性的金融投資、消費觀念。  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說,當前,一些無資質金融直播營銷主體擅自開展金融產品直播營銷,涉嫌非法或超範圍開展金融營銷宣傳活動,甚至有所謂的「科技公司」「諮詢公司」以投資虛擬貨幣、外匯、網絡理財為名進行詐騙。
  • 比特幣重回牛市市值破2萬億 虛擬貨幣交易所「持牌經營」或成主流
    區塊鏈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度透明,貨幣上鏈後,人們將難以獲取非法收入。市場因此呼籲保障合規的交易所,為虛擬資產交易所「賦權」,以此來遏止洗錢等非法交易。  而對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種種風險,中國內地的交易所早有預見,且已未雨綢繆。
  • 涉及數千萬枚虛擬貨幣!「石油寶EOC幣」傳銷騙了全國10萬餘人
    至案發,該傳銷團夥以投資虛擬貨幣能獲得高額的靜態和動態收益為誘餌,在全國各地詐騙了10萬餘人的數千萬枚比特幣、以太坊等大量的虛擬貨幣。 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被告人李某某、周某某、張某某、張某四人為牟取非法利益,經他人推薦加入「i-bank智能錢包」平臺成為會員後,明知該網站的運行模式和獎勵制度,仍然積極宣傳、推廣進行傳銷活動。 至案發,「i-bank智能錢包」平臺發展傳銷會員108808人,共吸收以太坊、比特幣、瑞波幣4328萬餘枚。
  • 北京東城法院發布非法集資犯罪新動向 提示公眾「收益特別高的...
    央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記者孫瑩)今年6月,北京市啟動了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6月22日上午,北京東城法院發布刑事、民事、執行最新司法調研成果,進行風險提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有哪些常見手段?非法集資常見的套路有哪些?
  • 北京法官提醒市民防範非法集資
    來源:網貸天眼為進一步加強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提升民眾的風險防範意識,北京東城法院成立了由刑、民、執聯合組成的「防範非法集資風險」專題宣講團,於6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刑事、民事、執行最新司法調研成果,總結相關案件特點,進行風險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