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楊逍
編輯 | 楓冉
12月16日,華為在原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2.0版本基礎上,推出手機開發者Beta版。
作業系統和晶片一樣,一直是國產短板。鴻蒙手機版本的推出意味著,華為將打破中國手機上的作業系統的空白。
華為宣布,明年華為所有產品都可以升級為鴻蒙系統,覆蓋設備可達1億臺以上。其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則表示:「既然我們已經做出了開發者Beta版,這說明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華為鴻蒙手機系統被寄予厚望,但其界面曝光後,遭到巨大質疑。華為鴻蒙系統的界面和安卓界面及其相似。
在網友眼中,不同的作業系統該有不同的用戶體驗,如曾經的塞班、windows、黑莓OS都各有特色。
但鴻蒙系統的交互和UI和安卓系統都沒有什麼變化,WiFi、藍牙、行動網路連接等圖標的系統UI極其相似;最大的變化是,手機介紹部分顯示的底層從Android變成了Harmony OS。
這不禁讓人懷疑,Harmony OS只是換了外皮。
事實上,鴻蒙作業系統和安卓作業系統都是基於Linux開發的,這讓華為鴻蒙系統能兼容安卓系統。
而界面設計上,考慮到華為手機用戶年齡段跨越較大,界面大幅度更改會給中老年用戶帶來不適,增加使用難度,華為暫時沒有在這個方面做太多更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上。
安卓系統一直以來受弊病的,是手機運轉速度慢和存在安全隱患。
安卓手機上,採用的是JAVA高級語言,安卓系統無法直接讀懂,需要藉助實時翻譯(JAVA虛擬機)進行理解(轉換成機器語言),系統的流暢度也就降下來了。
針對這個問題,華為推出了方舟編譯器,先將JAVA代碼翻譯成系統能讀懂的語言,再統一交由系統程序理解,系統流暢度能快很多。
在安全性問題上,安卓系統採用的是宏內核結構,有Root權限,用戶可以通過掌握這個權限控制手機,這也造成了安全風險;但是鴻蒙系統採用的是微內核結構,相當於給每一個軟體都單獨上鎖,不存在萬能鑰匙一說,也就提高了手機的安全性。
此外,安卓與鴻蒙系統等最大不同是,鴻蒙系統並非針對手機而生的作業系統,它是為滿足華為萬物互聯需求而存在的,手機只是這個系統的一個應用場景。
華為鴻蒙系統可以用於手機、電視、手錶、汽車、智能家居、燈具等各種終端,使用者也可以通過鴻蒙系統同時調用多個產品。
如手機、手錶和車的協同,使用者在等待網約車時,可以通過手錶直接查看車的車牌號、位置等信息,不用時時拿出手機查看;在家時,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控制智能家居,如電視、燈等。目前,已經有20多款硬體產品支持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是華為物聯網棋盤的一環,手機只是其中的一個應用場景,且鴻蒙系統也解決了安卓習慣被詬病已久的問題。
系統界面風格和UI設計,只是一個外衣,衣下的鴻蒙系統已發生截然不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