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青河畔草》,不是古詩19首中的,你看一眼就會喜歡

2021-01-08 初衣勝雪

「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

何堪一分手,棄置在遠道。」清朝陳夢雷《擬古青青河畔草》節錄

初衣解詩:春風春雨,又是一年的春草生。這種頑強而野生的植物,是這樣的細嫩而堅韌,讓第一縷春天的顏色鋪遍大地。綠色就是它的語言,堅韌就是它的感恩。它卑微而生命力頑強,是一種生生不息,是對土地肥沃的讚美,也是對荒涼貧瘠的安慰。甚至可以說是那些地下的靈魂,發出的幽幽的力量,化為輪迴中不滅的生機。

我說過我喜歡春草。喜歡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喜歡疾風勁草,也喜歡那種青嫩的萌茸或者茂盛的離離。沒有草的地方,沙石裸露土地荒涼,那是大地的第一件衣裳,我告訴你,它是有溫度的。

古詩19首有一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嫦娥紅粉妝,先先出素手,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這首詩寫了漢末的女子,空有青春,卻因為生活,到處飄零。開始是做歌女,後來嫁給了良人,但是兩個人為了生活一去不返,只剩下她獨守高樓。大好的青春,鎖在了寂寞裡,她每天和春天一樣打扮得美麗,但是他的良人,卻沒有回來。

這首詩,寫出了漢朝末年的生活動蕩,也寫出了那些被埋沒的閨閣的春天。因為沒有一寸安穩是兩個人的歲月靜好。有人說那也有可能是她的夫君不忠,是她自己心思多變。但是我們要結合漢末的時代來看,兵荒馬亂,良人一別,也許就是永遠。她的青春如此不甘,也是那段時期的社會使然。

古詩19首,是通過採集民風而略加修飾的作品,我們仍可以窺見漢末的民歌那種天真質樸的氣息。

這首詩以其簡單輕靈,而流傳後世。

但是真正讓青青河畔草這一意境升華的,具有相思美感的是另一首《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行,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那青青河邊的草,連綿到天邊的遠道,那我愛的人,我在夢裡和他相見。在夢裡也是這樣的,顛沛和流離。

於是青青河畔草,就代表了人心不滅的相思。那最卑微的,最堅韌的,也最珍貴的,就是那連綿不盡的像草一樣的思念,思念是有生命的,又是永恆的。

後來許多詩人,都以《青青河畔草》,這樣的民歌風味,來做詩。但是都很難超越古詩19首和這首《飲馬長城窟行》。

但是有一首詩是例外,那就是幾千年後清朝的詩人陳夢雷,擬古寫的這首《青青河畔草》。

如果說古詩19首的《青青河畔草》,是描寫了寂寞的青春,《飲馬長城窟行》則是升華了思念,那麼陳夢雷的這首《青青河畔草》,這是一首情深意重的誓言。

」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那茂密堅強的松樹,正對著青青連綿的河邊的草啊。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我和你就像青松和綠草的情緣,兩個人的頭髮打結在一起,是一種心願,更是一種諾言,我們約定要一起度過此生,白頭偕老。

這就是兩個人情感的共鳴,又一特別簡單的漢式的民歌抒發出來,顯得格外的青春而鄭重,格外情義深厚而綿長。這是一種情感的共振,是夫妻最美的心靈融合。我們是一起的。

「何堪一分手,棄置在遠道。」這是指的夫妻的離別。當然我目前所得到的僅是這些斷句。但是不難想到,這是一首代擬女子離別的詩,而且我也相信,這並不是一首悲觀的詩,而是讓丈夫記得兩個人許下的諾言。

但是「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這短短10個字就夠了。這是一個女子對情感的鄭重,當然也可以說是陳夢雷心靈的反映。這應該是一個注重諾言的男人。

清朝初葉的陳夢雷,也算一生坎坷。20來歲他就中了進士。但是在21歲的那一年出了很大的變故,少年成名的他,在省親的時候,被反清的靖南王耿精忠劫持,這期間據說他是和李光地密謀,請朝廷派剿,但是陳夢雷是孤證,導致了他入獄問斬。雖然到後來,並沒有處死他,改做了發配到奉天戍邊,但他這一生的仕途算是毀了。

48的時候,康熙賞識他的讀書勤奮,又重新召回他,但是繼位之後的雍正,因為他是陪三皇子讀書的老師,將他再度流放黑龍江,91歲死在黑龍江。

從陳夢雷的生平來看,這是一個對感情和諾言執著的人。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一首詩,無論是寫的感情還是寫的政治際遇,都有著非常深的精神色彩。這也是這首詩,不考究生平,也特別感人的地方。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是一種篤定的誓言,打動人心。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青青河畔草——《古詩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古詩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 《古詩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兩漢:佚名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 青青河畔草,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為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
  • 讀書 |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佚名 〔兩漢〕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譯文】河邊草地青青,園中柳樹鬱鬱蔥蔥。站在繡樓上的那位女子體態盈盈,她靠著窗戶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
  • 青青河畔草 (《古詩十九首》)
    今天這首詩寫的依然是遊子思婦,只不過這次的思婦不是一個普通的良家婦女,而是一個從良的妓女,所以這個故事,就更加有戲劇性了。在那個年代,真正的良家婦女是不能臨窗而坐的。不要說庭院深深的大家閨秀,就是普通的小家碧玉,也是要謹守婦道的。杜牧詩說: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 【經典品讀】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此詩是代思婦設想的閨怨之作,是《古詩十九首》之一。
  • 世人只知「青青河畔草」是歌,卻不知一直是用來描寫愛情和思君的
    那個曾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歌詞就」青青河邊草「就是摘抄了兩首詩,合成歌曲,琅琅上口。一首是兩漢佚名的:《青青河畔草 》,另一首就是白居易那傳唱千古的《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也許你並不知道這個青青河畔草從兩漢起是經常是使用在描寫妻子思念丈夫的詩歌中。
  •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兩漢:佚名
  • 古詩詞鑑賞 | 青青河畔草
    此詩敘述的是一個生活片斷,大致描述如下:女主人公獨立樓頭,體態盈盈,如臨風憑虛;她倚窗當軒,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輕雲中的明月;她紅妝豔服,打扮得十分用心;她牙雕般的纖纖雙手,扶著窗欞,在久久地引頸遠望:她望見了園林河畔,草色青青,綿綿延延,伸向遠方。
  • 詩經說:青青河畔草——是離愁,是別緒
    和最深邃的感悟只等有心人去讀懂它的前世今生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閣樓上倚窗遠眺的女子,無論她的穿戴有多華麗,容顏有多精緻,我總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她眼角眉梢凝結著哀愁。美麗與哀愁,這兩個詞總是會結伴一起出現,仿佛美女天生就該多愁善感。為何皺眉?心中有愁,眉頭也皺。
  • 《青青河畔草》:聚焦千載真情真境下的「空床獨難守」之決擇
    【原文】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 古詩十九首:九首相思詩,所思在遠道
    在東漢末年的動蕩歲月中,社會混亂,政治黑暗。與此同時,寒門子弟若想尋求出路,便不得不背井離鄉。在這種情況下,一首又一首離別思念詩湧現,道出被迫分離的無奈以及兩地相思之苦。《古詩十九首》便由此誕生。《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山高水遠,哪知歸期?
  • 古詩並不難懂,古詩十九首裡就有「努力加飯餐」的通俗句子
    他正在召集京都的文人們和他一起合編一部文學總集,過了沒多久,他將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他的詩文總集中。而這十九首古詩,後來被寫下《文心雕龍》的劉勰稱之為「五言之冠冕」。而且古詩並不難懂,古詩十九首裡就有「努力加飯餐」的通俗句子。
  • 第一句就被瓊瑤借鑑 看這首連用6個疊詞的閨怨詩如何嗔怪丈夫?
    這首古詩描寫的情思流傳千古,且開篇第一句「青青河畔草」被言情大師瓊瑤借鑑,引為小說篇名,並被拍成了知名電視劇。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古詩十九首》中的第二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 劉長卿最美春日送別唐詩,最後兩句言淺情深,意味深長咀嚼不盡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寫出了最美的春日送別唐詩。萬裡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這首古詩就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談到春天的離別,我們很容易想起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顯然就是寫在一個春天的離別場景當中。春天多深情,這才有了後來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古詩同樣寫的春天的離別,也同樣以最後兩句聞名於世。「萬裡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雲西」,這樣的兩句唐詩只是一個鋪墊。
  • 被譽為「五言之冠冕」的古詩十九首魅力何在?
    古詩十九首按照順序排列分別是:《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 【行人囈語《古詩十九首》】之八 《冉冉孤生竹》——以思君為職業,人生亦何為?
    譚元春曰:「全不疑其薄,相思中極敦厚之言,然愁苦在此。」除了寄望君之「執高節」,女人基本無計可施。陳祚明則曰:「此望録於君之辭,不敢有決絕怨恨語,用意忠厚。」忠厚與示弱是女人唯一之武器,欲以柔弱喚剛強。可惜,不見得所有的男性都願意買單。於是乎,該詩完全可算是一首體現古代女性處境尷尬,欲悲不敢嚎,欲哭不敢泣的飲恨含淚之作了。
  • 著名的19首無名詩,作者都找不到是誰,卻被譽為「五言之冠冕」
    南朝昭明太子梁蕭統編有一本詩集名為《文選》,其中收錄有十九首古詩,是他收集的無名氏作品。由於這19首詩既無作者,又無題目,所以便以每首詩的第一句作為詩題,而將它們統一稱為《古詩十九首》。東漢末年,時局動蕩,文人士子的日子很不好過,他們將情感傾訴於筆端,寫下了這些作品。
  • 【本心·詩話】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飲馬長城窟行》這首詩是思婦懷念在遠方行役的丈夫的。《鹽鐵論》中說:「今天下一統,而方內不安。徭役遠,內外煩。古者,過年無徭,逾時無役。今近者數千裡,遠者過萬裡,歷二期而長不還,父子憂愁,妻子詠嘆,憤懣之情發於心,慕思之積痛骨髓。」這首詩就是漢代這類社會現實的反映。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綿綿:連綿。
  • 古詩十九首:用詩,重新定義星星的距離|周末讀詩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想像你在拍電影,把詩的每一句、每個字都以畫面傳達出來。這是一個可以快速調動我們感官的不二法門。放下「理解」的焦慮,但以直覺去感受,讀詩就會和看電影一樣有趣,你心裡也將不期然而有所得。「青青河畔草」,這是一個空鏡遠景,因為有河,而草在河畔綿延。這是我們都能想到的,但怎麼拍出詩裡的或你自己獨特的感覺呢?取決於我們對詩意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