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宜興第二季

2021-02-27 宜興在線

點擊圖片上方藍色「宜興在線」關注我們

了解宜興好吃的、好玩的、有價值的信息,每一個宜興人都應該關注自己家鄉的微信平臺

宜興百合,無疑是大自然賜予宜興的最好食物,糯米與百合的默契配合,再加入少許糖,讓這碗糯米百合粥成為了宜興人民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之一,糯米的柔軟加上百合的清香,煮熟後的百合略帶苦味,但細細品來,則苦味變甜,甜而生津。宜興人吃百合不只是簡單的做粥,他們還喜歡用來做菜,百合跟西洋芹搭配、百合跟白果搭配等都是宜興人特別喜歡的清淡菜品

宜興緊靠太湖,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所產百合不但產量較高,質量在全國也屬上乘,至今已有 三四百年的栽培歷史。百合含有澱粉、蛋白質、鈣、磷等營養成分,具有潤肺止咳、清脾除溼、補中益氣、清心安神的功效。

宜興古稱陽羨,其南部山區多產茶葉,是中國最享有盛名的古茶區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茶葉基地之一。焙制後的成品茶條形緊直鋒妙,色翠顯毫。沏泡後,湯色清澈,葉底勻整,清香淡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陽羨茶始於東漢,盛於唐朝,成熟於宋、明、清。經茶聖陸羽推薦,陽羨茶被定為貢茶,每年採制三百多公斤進貢給朝廷,由驛騎日夜兼程用十天時間送到長安,趕上皇帝的「清明宴」。

陽羨春茶多在穀雨前採制,焙制後的成品茶條形緊直鋒妙,色翠顯毫。沏泡後,湯色清澈,葉底勻整,清香淡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

自明代以來制茶工藝、飲茶習慣有了較大改變,葉茶(片茶)逐漸取代了末茶,綠茶製作工藝基本成熟,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時出現了沏泡茶的方法,用宜興水質上乘的金沙礦泉水泡陽羨茶,盛於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的宜興特有的紫砂壺中,早已成為「江南飲茶三絕」。

相比中國其他地方,宜興則更講究名茶名水之配,講究品茗賞景之趣,有一種風雅、詩意的情致。中國的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與陶瓷文化一旦相撞擊相結合,兩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

宜興還保留著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蹟,並且在在長期種、制、飲茶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提升和、靜、怡、真的茶文化精神。宜興人到茶館品茶,已成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宜興螃蟹養殖面積近萬公頃,畝產超百公斤的養殖戶不在少數。在宜興的官林、高塍和新建等鄉鎮,螃蟹養殖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收入來源。「宜興大閘蟹」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宜興每年都會舉辦河蟹節,宜興滆湖有著無錫市最大的螃蟹市場,螃蟹大多半斤以上。

宜興人講究吃蟹應景,這就是風雅和考究。

過去宜興人吃蟹講究吃本地的「溪蟹」。宜興市江南水鄉,每到秋季,蟹便順流由西向東而來,西風越大蟹越多,所謂「西風響、蟹腳癢」。蟹沿著荊溪遊到宜興,一路清水裡過來,捉上來時,身上已經沒有了泥土味,成了所謂清水青殼蟹,味道當然特別鮮美。宜興古稱荊溪,西氿又稱西溪,東氿又稱東溪,這溪河裡捉上來的青殼蟹當然稱「溪蟹」了啊。過去站在太滆烈士塔上看西氿,水裡點點漁燈,大多是捕蟹船。

過去常說,陰曆九月起蘆信,蘆葦要開花,天氣漸漸地寒涼起來。蟹就要上市了。記得那時長橋邊的大街上,傍晚就掛起了紅燈籠,遠遠的就能聞到蟹腥氣,走進還能聽見蟹在竹籠裡作沫的聲音。這些都是漁船送到城裡來賣的蟹。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團臍指婆蟹,尖臍指雄蟹。過去,如果你把蟹說成「公的、母的」,或者「雄老、婆老」,有些老先生會大不以為然,認為不作興這樣說的,他會說你話都「講不連牽」還吃什麼蟹。而老先生一隻蟹會剝上半天,那吃剩的蟹殼還會拼出一隻蟹來。

九月要吃團臍,那時團臍的蟹黃已經長得滿滿的了。正是:「鰲封嫩肉雙雙滿,殼突紅脂塊塊香」。十月裡吃尖臍,主要是吃它的那塊蟹油,餈嘴得,真是又肥又香。老法師買蟹都要先捏蟹腳,蟹腳鐵硬的了,那蟹肯定滿了,可以上桌了。燒蟹不能是浸水裡煮,考究要上蒸籠蒸。蒸的蟹吃作料入味。那種兩隻一斤的對蟹,用麻線扎住蟹腳蒸。吃完一隻,再在蒸籠裡拿一隻,蟹一直都是熱的。

吃蟹吃的作料,這話不假,古人吃蟹也說要「潑醋擂姜」,一個潑字,一個擂字,又把吃蟹的豪興表達的淋漓盡致。你看,蒸熟的蟹緋紅,碧綠的芫荽,純黃的生薑,雪白的白糖,噴香的酸醋,那誘人的香味,和著微微的蟹腥氣,還有黃酒的酒香,飄灑在屋子裡。高朋滿座,真是賞心悅目。宜興人吃蟹喜歡本地的芫荽,瀆上的生薑,本地的「老苦」黃酒,還要鎮江香醋,綿白糖。料作齊全了,色香味俱佳,吃蟹就更有滋味。如果席間放一盆菊花,那就是「菊花席」,持鰲賞菊,頓時就生出許多的情韻來。

過去宜興人吃蟹還講究「家什」,就是吃蟹的專用工具。所謂「蟹八件」、「蟹六件」。據說有個大戶人家嫁女兒,新娘子遲遲不肯出門,原來,新娘子發覺自己的陪嫁裡面少了一副吃蟹家什,就是挖勺、剔刀、通針、鉗子、小榔頭、小砧之類。這套家什要到銀匠店裡去做的。沒辦法,就去現做好送來,新娘子才上轎。這也許很重要,過去的老先生、清客相公,吃只蟹要一黃昏,他如果沒有專用工具,怎麼會把蟹殼再拼出一隻蟹來呢。慢慢吃,慢慢品,慢慢地拼出蟹來,他不急,說又不要「搶投人生去」。這也叫品味生活吧。

過去到蟹市,宜興街上還有蟹黃饅頭賣,時令點心。飯店裡有膩蟹糊、炒蟹賣。記得宜興飯店的蟹黃饅頭很有名。當然,蟹黃饅頭裡面是要和些蛋黃的。那饅頭真鮮啊。普通百姓家吃蟹也是一件全家的樂事。

宜興板慄又稱「大慄」,以果豐飽滿、香糯甘酥見長。宜興板慄富含澱粉、脂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木本糧食,也是多種菜餚和點心的優質原料。宜興板慄是多種菜餚和點心的優質原料。既可生吃,又可煮炒合食。山裡人常用板慄炒竹筍、板慄燜鴨梨(驅寒治感冒)、板慄蒸豬肉、板慄煮紅棗、板慄炸花生。也可磨成粉做慄子糕點、慄子羹,還可做成蜜餞。

宜興大浦的特產「香梗芋」,鮮藕,蜜桂花,紅米血糯少許。實為時令佳味。據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劉少奇主席到江南視察,宜興特意送上了香梗芋,香梗糯,頗得好評。

據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劉少奇主席到江南視察,宜興特意送上了香梗芋,香梗糯,頗得好評

宜興以毛竹著稱。在宜興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一山又一山,連崗接坡,層巒疊翠,無邊無際.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來到宜興山區,可以看到蒼翠茂密的毛竹漫山遍野,山連著山,竹連著竹,無邊無際。隨著山勢的起伏,恰如碧波萬頃的綠色海洋。

春筍跟毛竹的關係眾所周知。每到春天,竹筍即破土而出,沐春風,浴春雨,蓬勃向上,一天一個樣。俗話說:「清明挖筍,穀雨長竹。」毛竹生長有大年小年之分。一般習慣,大年筍多留竹,只挖退筍和次筍;小年多挖筍,少留竹。毛竹產區,又因用途不同而分竹山和筍山。竹山以留竹為主,筍山以挖筍為主。

宜興毛筍,皮薄肉嫩,鮮美可口,是佳餚中的上品。每年穀雨過後,山區即有大量毛筍上市。據科學分析,毛筍含有多種養份,且多纖維質,易消化,益腸胃,葷素食用均宜;炒煮燒燉皆成美餚。另外,毛筍也可入藥。

宜興春筍是宜興三珍之一。

鮮筍保管時間不長,就是放在冰箱裡也不過幾天,多了怎麼辦?曬筍乾。最常見的筍乾做法是筍乾煨肉。曬筍乾也是吃的「功夫飯」,先將筍煮好後,切成片,然後放在竹匾上曬,如遇天氣好兩天就幹,天氣不好就會前功盡棄。一次性曬乾的筍看上去較為潔白,但吃起來有點硬。如果把第一次曬成的筍乾再「回鍋」,就是用原湯再煮上幾個小時,然後曬乾,這樣的筍乾看上去雖有點「黑乎乎」,但吃起來真有點「原汁原味」了。張渚、太華、湖氵父一帶的山裡人,一般在清明過後的半個月內,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曬上幾斤,多的上百斤。曬筍乾大多是毛竹筍,但也有「剛竹」、「水竹」、「四季竹」曬成的筍乾。現在市場上買到的筍乾都是一次性曬成的,因為它既潔白好看,又省工省本。有的筍乾看上去顏色較黃,是因為「褪筍」夾雜較多的緣故。

宜興人都愛吃綠糰子,綠油油的糯米糰子,一口咬下去,香糯香糯的,看相口味都好。每到過年宜興家家戶戶都要做糰子。蒸糰子時冒出來的熱騰騰的熱氣圍繞著整個屋子,似乎就暗示著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來了。

綠糰子的用料有好幾種,艾草、菠菜汁、麥苗汁、薴麻葉……宜興人在春夏之際採摘下的薴麻葉子,用生石灰漬在甕頭裡,留備春節時做綠糰子用。這些「蘿莒黛」真正派上用場要到每年春節前的年二九。每到這時候,將那漬過的薴麻葉衝洗過後,揉進米粉裡,那粉越揉越綠,那綠色越揉越勻,最終將那團生米粉全都揉得粉綠粉綠的。備好了綠粉,才去揉本色的白米粉,白糰子通常是鹹口葷餡,而那綠糰子,從來都是甜口,黑芝麻和赤豆沙餡的,包綠糰子的時候,每隻糰子裡,再放進一小粒生豬油。這種綠糰子煮熟後的口感最好,香糯甜潤,餘味不盡。

關注我們還有舌尖上的宜興第三季

宜興幾萬人已經關注,不知道您怎麼想的。

關注我們就能參加宜興微友聚會、大抽獎等活動

關注方法:1:打開微信-點「+」添加好友-輸入ID:yixingzaixian搜索 關注2:直接移到本文最上方標題下的藍色宜興在線關注

宜興在線微信公眾ID:yixingzaixian

宜興在線官網:www.0510zx.com

相關焦點

  • 宜興竹海@所有人,舌尖上的春天在等您籤收
    每年,只要「菜王」一醒,我的小夥伴們,那一個個都蠢蠢欲動啊,就等著我帶著它們來宜興竹海吃春筍!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現在正是春筍嘗鮮的好時節。
  • 《舌尖上的鄭大》第二季
    但事實上,食堂飯菜也能「高大上」。從此食堂到彼食堂,從麻辣味到東北味,從小吃到正餐,花色品種,一應俱全。下面請準備好口水,小招將帶你一起領略《舌尖上的鄭大2》!在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黃燜魚算是魚菜中的精品,吃起來味道鮮美,略微煎制的魚蓋上蓋子燜熟,整個過程中所有的味道都被牢牢鎖在了魚肉中,吃的時候魚肉爽口,唇齒生香。味覺上的綿密感覺像是讓舌尖蕩在一江春水的清波中,細細體味。
  • 宜興藍莓採摘季:「莓」好的一天,周末約嗎?
    知宜興,上在線 : 宜興人都看的微信!
  • 【靜海】12期 舌尖上的靜海第二季:貼餑餑熬小魚
    點擊上面藍色字「靜海」關注我們舌尖上的靜海第二季:貼餑餑熬小魚和它的的美麗傳說
  • 宜興「2020雲湖素食文化周」啟動!
    活動由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主辦、西渚鎮人民政府協辦、江蘇宜興旅遊產業集團承辦,從今天起至6月1日,為期4天,旨在弘揚中華素食文化,倡導綠色、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促進疫後宜興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宜興素博會以「傳播素食文化,倡導綠色生活」為主題,從2012年起至今,已成功舉辦8屆,累計超過200多萬人次體驗了這場「舌尖上的素食盛宴」,讓健康、綠色的飲食觀念在千百萬人心中扎了根,也讓「茶禪四月到宜興」成為宜興旅遊的一張重要名片。
  • 希爾頓2020中華主廚季,開啟舌尖上的蒼洱之旅
    2020年8月26日,大理實力希爾頓酒店御璽中餐廳,希爾頓2020中華主廚季體驗蒼洱之畔的舌尖盛宴。本次盛宴是希爾頓「中華主廚季」推廣的活動之一,旨在通過大理實力希爾頓酒店御璽中餐廳主廚馬紹安和他的招牌菜,傳遞希爾頓集團一直以來對中餐理念的堅持:選用優質且時令的食材,遵循當地菜系特色,在精準的出品溫度下,展現菜品的純正味道!
  • 【我愛大宜興】T恤,第二波,火熱預定中!
    看著這麼多熱愛宜興的好朋友,穿上那件T,我雞皮膚又槓了起來。或許,很多年輕人曾跟我年幼時一樣,對於宜興兩個字的概念比較模糊。因為當時,我的念頭就是,宜興好小,我要走出去,我要成為大人物。現在想想,我就是個痴頭伢。宜興的美,有目共睹;宜興的發展,日新月異。而在外部環境突飛猛進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其實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我看到,周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關注宜興的事情,越來越多為身為宜興人而感到自豪。
  • 陶都宜興來寧邀客品「陶式生活」
    12月19日下午,在南京華採天地商場內,宜興文旅展示區的眾多非遺項目和獨具特色的冬季旅遊產品引來不少市民拍照諮詢。當天,由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宜興市城建文旅集團主辦的「遊陶都宜興 享陶式生活」2020宜興文旅(南京)推介會暨「這裡的冬季暖洋洋」旅遊季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手繪菜譜之八寶葫蘆鴨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精心打造「舌尖3手繪菜譜系列」一日一薦,均摘自當日播出內容;一招一式,助您成為「舌尖系大廚」秘笈已公布,你能忍住不實踐一把嗎?快為家人,燒一桌好菜吧!
  • 到宜興不可不懂不可不學的宜興話
    源於生活,傳承古音,吸收外來語,合音,多音,文白兩讀,方言島,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宜興話世界……多姿多彩的宜興方言是宜興人千百年來源於生活的獨特創造。清萬秋期的詞《小重山 銅峰秀色》有三個古音:「飛上最高峰……蝕遍嫩苔封……濛濛雨,如映碧紗籠。」「峰、封」古音都是fong,「濛」今音meng,宜興話讀mong,和 「峰、封、籠」押韻。有不熟識的人寫信給我,把我名字裡的「江」寫成「剛」。普通話裡,「江」和「姜」同音。宜興話裡,「江」則發音為「剛」。從造字方法來說,「江」屬於形聲 字,即「水」為形,「工」為音。
  • 宜興各高中高考喜報來啦!宜興學子再創新輝煌!
    江蘇省宜興中學 喜報 江蘇省宜興中學在2020年高考中再創新輝煌! 理科最高429分,文科最高421分,文理全省前50名各2人。
  • 王進平:宜興模式模架產業園的踐行者
    10月18日,在中國模架行業第一個智能化製造基地——宜興模架科技產業園所在地江蘇宜興市,——首屆「中國模架產業(宜興)高峰論壇」隆重召開。高峰論壇上,中國模架協會會長、模架科技產業園(宜興)有限公司、天路集團董事長、帥鋼模架(宜興)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進平以「助推中國產業發展,聚焦企業共創、共生、共享、共贏」為主題發表主題演講。
  • 王者榮耀:S18季福利贏得甲骨文,3000顆鑽石
    在這裡,小零從一開始就整理了福利官方爆料的各種福利,希望能幫你提前了解S18季。1、S18季節探索獎和S17季一樣,S18季仍然是鳳儀的主題,在入口頁中,您可以通過單擊空白空間來進入探索過程,通過收集到的鳳鳥紋對象,您可以獲得諸如鑽石和內部特效。例如,S17季的100%探索獎勵有3000顆鑽石和1回城特效,相當可觀。
  • 中衛蒿子面亮相《早餐中國》第二季
    11月15日,由騰訊視頻和福建海峽衛視合作的大型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二季播出了中衛蒿子面,5分鐘的短片對中衛蒿子面每道工序都進行了細緻地介紹,讓色澤黃亮、清爽可口、餘味悠長的蒿子面亮相電視螢屏
  • 重說《舌尖上的中國》
    這幾天網上都在吐槽《舌尖上的中國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在無形之間還是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國》頭兩季的許多影響。當我經歷過兩季的火爆之後,我在問自己:人們究竟為什麼喜歡看這檔節目?或者說,人們為什麼那麼痴迷於吃?進一步我要問:為什麼相對而言人們更喜歡第一季?為什麼第二季的爭議突然多了起來?我找到了一個可能答案:節目的名字起錯了,不應該是《舌尖上的中國》,而應該是《舌尖上的中國人》。
  • 陶都宜興,不僅僅是紫砂壺
    在許多人眼裡,江南宜興就是一把精巧的紫砂壺。其實,宜興的魅力遠遠不止於此。近年來,宜興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及全國生態示範區等榮譽稱號。宜興紫砂壺宜興作為中國重要陶瓷產區之一,除了紫砂陶之外,還出產青瓷、均陶、彩陶和美術陶瓷,宜興陶瓷文化在歷史時期的代表性遺存,成為中國陶瓷史重要填充。
  • 普洱茶消費增長快 今大福宜興旗艦店來了
    宜興的茶葉商店這些年數量猛增,有賣地產宜興紅茶、陽羨雪芽、碧螺春的,有賣外地茶葉的,外地品牌茶葉落戶宜興的尤其多。其中,雲南的普洱茶、福建的福鼎白茶,浙江的安吉白茶等,在宜興設立的銷售窗口每年增多。紫砂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季益順作品
  • 宜興雲湖茶禪文化藝術節上「見識」茶禪素食之美
    據了解,在近半個月的籌備時間裡,攝製組先後走訪了宜興雲湖國際酒店、宜興氿悅沐心香村、半山有廬、行香竹苑、金雲莊、老地方酒店等16家酒店,採訪了近20位廚師,拍攝了近60多道菜品,最終剪輯成系列專題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該專題片將會在禪居西渚、宜興廣播電視臺紫砂頻道、宜興發布、陶都雜誌等微平臺進行首播。
  • 《舌尖上的中國》——2018年第一個被毀掉的國民IP
    《舌尖上的中國》,心痛。一個全民性的IP就被《舌尖上的中國3》毀了,《舌尖3》還出了官方手遊,太厲害了,一副好牌被打得稀爛。
  • 宜興竹海,綠色夢鄉
    五月的宜興,枇杷壓枝,百花爭豔,茶園飄香。我們一行六人自駕來到了宜興。宜興號稱是洞的世界,茶的綠洲,陶的故都,竹的海洋。宜興盛產竹子,宜興人對竹子情有獨鍾。用竹、愛竹、享受竹,宜興人的勤勞智慧、思想感情以竹寄託,憑竹抒發。精美絕倫的竹工藝也和宜興紫砂工藝一樣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