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接觸的人就是母親。
對於母親來講,孩子長大可能只是一瞬間,但對於孩子來講,母親傾注的卻是自己的一輩子。
一個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這不僅有媽媽的傾心付出,同樣還有爸爸的全力付出。
但大多數的爸爸由於平日裡忙於工作,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這也造成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一定的誤解
甚至有些孩子一度認為:媽媽就是整個家裡的支柱,而爸爸對這個家沒有付出。
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小女兒寫一篇作文,作文全篇都在讚美媽媽,對於爸爸的付出隻字未提。
爸爸看到女兒寫的作文後醋意滿滿,明明自己為這個家也付出了很多,可小棉襖實在是太偏心了!
於是燃起「嫉妒之心」爸爸開始質問女兒:爸爸沒有愛嗎?女兒答:爸爸沒有愛。
聽到女兒這樣回答,爸爸更生氣了,又接著問:爸爸沒有愛,你是怎麼長這麼大的?你每天喝的牛奶,吃的零食穿的衣服都是誰給你買的?女兒回答說:媽媽買的!
看女兒回答得如此堅定,爸爸氣的都要「變形」了,語無倫次的再次問出難道我們家裡就媽媽一個人掙錢嗎?家裡爸爸就一點貢獻都沒有嗎?寫作文就寫媽媽的愛,真的是一點良心都沒有啊。
氣不過的爸爸,再次強行要求女兒必須把爸爸的愛也寫出來。在爸爸的強行要求下,女兒無奈又寫了一篇文章,大致內容就是:我覺得爸爸也很溫柔,但是有一點缺點,就是每天我想讓他陪我的時候,他總是說等我打完這一局再說!
哈哈哈......果然是那句話「嫉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呀,瞧瞧這位爸爸著實有點太慘了,網友們看後紛紛評論說:這小棉襖有點漏風啊!
其實,這位小朋友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也並不奇怪,這是因為爸爸在家庭裡的存在感太弱,而這也正好折射出了我們中國家庭的辛酸。
在我們的中國家庭中,大部分男性為了家庭的生計常年奔波在外,對於家人的感受無法顧及太多,所以這也導致了孩子對父愛的理解不夠深刻,對母親更加親近。
那爸爸應該如何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呢?
1.放下手機,用心體驗孩子的成長!
手機的存在只是為了方便我們的生活,但如今手機卻成為了很多人的主宰。作為一個有自主意識的成年人,回到家中後應該放下手機,多多陪伴自己的家人,寶寶的成長爸爸一定不能缺席。
2.要給孩子豎起責任感,和他們經常聊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父愛都是比較深沉的,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愛,但在關鍵時刻能撐起整個家庭。所以責任感的樹立,可以讓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有一個良好的形象。但這而對於孩子成長是遠遠不夠的,你還要在平時與孩子多多交流,並且在交流的時候多給他們講一些新奇的事物,讓他們更加願意親近自己。
3.這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也就是媽媽一定要從中做好潤滑劑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爸爸都是比較嚴肅的,給人一種不可親近的感覺,所以孩子和爸爸之間的互動相對來說要少很多,甚至還會產生一定的隔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溫柔的媽媽就要立即走出來充當孩子與爸爸之間的潤滑劑,及時安撫寶寶的情緒,緩解孩子與爸爸之間的矛盾。
一個家庭的幸福是夫妻兩人共同創造的,如果這個天平要是失衡了,那麼肯定會影響這個家庭的幸福感。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儘量不要缺席,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是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