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搶美風頭?對美出口增加46.1%,全美也在搶購中國製造

2020-12-21 騰訊網

全球疫情爆發後,美國總統川普意識到只有先成為製造業強國,才能使美國成為更加強大的國家。基於這一認識,美國政府有意將在華工廠遷回美國,以重振當地製造業。然而,由於美國政府疏於應對當地疫情,致使新冠病毒在當地大面積擴散,讓美國因此成為全球疫情最為嚴峻的重災區,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川普的計劃。現階段,美國製造業不僅沒有如川普所願「東山再起」,反而還被中國製造業「搶了風頭」。

美國進口中國商品比重將出現增長

作為在疫情爆發初期就採取了全面嚴格的防疫措施的國家,中國自然要比其他國家要快速地擺脫疫情的危害與影響。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重回正軌,持續穩步發展,而中國的工廠也早已重新運作。反觀美國,由於過於輕視及忽略疫情的威脅性,使得當前疫情泛濫成災,難以控制,以至於現在美國許多民眾依然只能通過網購的方式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不過,為了防止新冠病毒通過運輸等方式由外部入侵至內部,造成內部疫情危急形勢加劇,目前有許多國家依然實施封鎖政策,並且減少對外國商品的進口。據《紐約時報》報導,與2019年相比,美國在2020年的全球進口貿易額出現大幅削減。值得注意的是,報導稱,美國進口中國商品的比重在整體份額中將會出現一定增長。

美國民眾搶購中國商品

眾所周知,中國商品物美價廉,在全球範圍內深受世界各國青睞,同樣,美國也無法拒絕中國商品。據《紐約時報》12月14日報導,目前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數量出現激增現象,許多美國民眾都在搶購中國製造的家具和電器。此外,還有用於假期外出度假的自行車。引起美國如此之大的購買慾望的原因,無非也正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這使得美國民眾將消費重點轉移至家庭用品上。

隨著美國民眾消費需求的大幅增加,中國出口商品所帶來的利潤也出現了明顯增長。據報導表示,今年11月,中國貿易順差達到754.3億美元,再次突破原有紀錄。此外,今年中國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增長,增加了21.1%。其中,中國商品對美出口增加了46.1%,全月貿易額達到519.8億美元。

對於中國來說,滿足美國民眾的消費需求,並不是一件難事。這是由於中國的製造業已經相當成熟。正因為如此,不少跨國企業負責人表示,留在中國才是最好選擇。據悉,一位名為福爾曼的商人表示,中國依然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生產供應鏈。

相關焦點

  • 中國對美貿易破紀錄,全美搶購中國製造,美媒:川普的夢該醒了
    據紐約時報在12月14日消息,近段時間美民眾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斷的增加,國內甚至出現了民眾大量搶購我國製造的家具以及電器和自行車的局面。報導稱,之所以出現這一局面,主要還是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如今大部分的美民眾把原該用於休閒生活的金錢全部轉移到了居家產品上。如今全美都在搶購中國製造,川普的夢該醒了。
  • 中國製造火遍全美,美國創下尷尬紀錄,印度人:川普的夢粉碎了
    其中增長幅度最快一部分當屬對美國出口,達到46.1%,同樣以創紀錄方式達到519.8億美元。這些數據無疑意味著中國製造火遍全美。而早前白宮政府預測關於疫情期間美國將減少對中國貿易依賴,從而使得製造業回流至本國的計劃也因此宣告破產。
  • 四大怪象折射中國製造業之痛
    會外怪象1:「牆內開花牆外香」中國生產的智能馬桶蓋,出口日本、貼日本品牌,然後被中國人高價買回國內,拆開一看卻發現「Made in China」——兩會期間發酵的「馬桶蓋」事件,背後暴露出中國作為製造業一大怪象,即牆內開花牆外香。
  • 國君策略:把握全球復甦機遇 掘金中國出口製造
    國泰君安宏觀組預測2021年中國出口增長將達8%以上,疫後經濟修復是支撐貿易增速中樞的核心動能。 出口製造鏈擴張輻射哪些產業?1)供給替代維度:機械製造借力切入新供應鏈體系,附加值高更易實現長期份額轉化。中國製造對發達國家佔出口比較優勢的機械製品生產替代效應更強。以疫情為契機,中國對美機械製品出口份額較快擴張。
  • 中國這些行業出口「爆單」了!中國製造打出翻身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這些行業出口爆單了!中國製造打出翻身仗 中國這些行業出口爆單了,都涉及哪些行業?中國出口量有多大? 看看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 在廣東佛山 ,林氏木業的工廠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該公司海外業務負責人羅卉,表示:該公司的海外業務於去年在布局開始。
  • 越南製造業竟想取代中國?美國專家:中國製造無可替代
    越南製造業是想要取代中國嗎?美國專家對此表示:中國製造無可替代!近些年來,我國的製造業發展非常迅速。因此,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現在處於世界前列,而中國製造的名聲卻享譽世界。我國依靠廉價勞動力和龐大的人口,吸引了許多外資企業來華興建工廠。
  • 外媒:中國成全球貿易大贏家,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狂掃中國貨
    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正憑藉優秀的品質,被廣泛青睞。這一點,在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人類應對病毒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此,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2月14日分析報導稱,倘若中國不能生產包括口罩、防護服和醫療設備等商品,那麼在疫情最艱難的幾個月,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生產規模如此大的醫療用品,從而導致抗擊疫情的基本用品出現匱乏。
  • 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
    大而不強的「中國製造」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寬鬆的政策環境,廉價卻又高效的勞動力,曾經是西方企業爭相遷入的地方。但一篇題為《為何中國無法擁有下一代製造業》的文章,卻非常赤裸客觀地展示了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困境。
  • 中國製造業強大到什麼程度
    工業門類齊全、製造業規模遙遙領先、眾多領域已經進入世界前沿的中國製造,還差一道關口方可成為製造業強國。口罩產能擴張創造了奇蹟,證明了實力中國製造業已很強大,我們先來看一個最直接的例子。新冠疫情來臨之時,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很快搶購一空,甚至口罩機更是一機難求,畢竟這些物資、設備平時的產能是相對穩定的,正常庫存肯定經不住搶購。但是幾個月的時間,中國這些產品的生產能力就暴漲幾十倍以上。
  • 多部委發力推動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大潮來臨
    □我國製造業數位化水平與世界製造強國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主管部門將多措並舉,支持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新能源汽車等細分領域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強化  「傳統製造業普遍利潤都不算很高
  • 中國的製造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2016-12-06 09:50:08 來源:中國紡織報 據了解,可惜的是,自2008年以來,作為「世界工廠」,東莞代工製造業的霸主地位已經被撼動。全球經濟持續疲軟,以出口為主的東莞代工製造業遭受衝擊。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德國第1,日本第8,那中國呢?
    眾所周知,科技是生產力,製造則是生產的基石,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製造業都無法被忽視,我國被譽為「世界工廠」,但也只是說明中國匯集了大量生產商,包括國內的,以及外資入駐的。
  • 中國將向韓出口500萬隻口罩,外媒:韓國被取代,中國製造無可替代
    BWC中文網觀察團分析認為,這背後的核心邏輯之一正是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供不應求。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據媒體3月9日報導,中國將於3月10日起向韓國出口口罩,首批500萬隻,包括普通醫用口罩和N95口罩。今後中方還將繼續向韓國出口口罩。此前,中國已決定向韓國援助110萬隻口罩和1萬套醫用防護服。
  • 彪馬陷「球衣門」 土耳其製造是中國製造的對手嗎?
    據彪馬方面透露,這次歐洲杯彪馬贊助的國家隊球衣,都是在土耳其製造的。事實上,另外兩大體育贊助商阿迪達斯和耐克,也有不少土耳其製造的商品。  儘管球衣質量被世界調侃,但不得不承認,土耳其已經成為了歐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服裝製造國之一,大有與「Made in China」抗衡之勢。
  • 越南製造為什麼取代不了中國製造
    近幾年很多投資者去越南建廠,特別是這次疫情越南看起來是贏家,蘋果公司4月份開始在越南生產三四百萬部無線耳機,約佔當年供應鏈產能的30%,表明蘋果正在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蘋果的供應商也在越南擴大業務。近向年來很多跨國公司至少將部分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越南等地,那裡的勞動力更便宜,基礎設施也基本夠用。越南是少數幾個從美中貿易戰爭中真正繁榮起來的亞洲經濟體之一,因為美國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迫使製造商將業務遷出中國,越南的最低工資水平甚至比柬埔寨還低,每月132億美元至190美元之間。
  • 衛生紙多到要出口,日本人為什麼還要跟風搶購?
    搶購,源於不安。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繼日本人搶購衛生紙導致到處缺貨之後,歐美人也開始搶購衛生紙了,有人甚至為了搶衛生紙大打出手。  原先的口罩限購,如今演變成了限購衛生紙。
  • 從數據看越南製造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同樣的在WTO的官網上查詢中國的出口數據,從2010年的1.57775萬億美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49946萬億美元,增長了58.4%,這個增速明顯不如越南。中國出口相比越南出口的倍數,從2010年的21.8倍,到2019年下降到了9.46倍,而越南在2019年搞了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截至2019年4月1日,越南總人口達9620.898萬人,中國人口是越南的14.55倍。再看2019年的出口增速,越南增長了8.44%,中國僅僅增長了0.5%。
  • 日本「迷惑行為」:不搶口罩卻搶購超市衛生紙,原因與中國有關?
    雖然中國確診數量較多,但是通過現在的數據來看,不論是確診還是疑似病例,早已大量減少,另外治癒的人數不斷增多。面對這些好消息,大家也不能鬆懈,畢竟我們離勝利已經不遠了,反觀國外的日本,他們卻開始有些人心惶惶的。前段時間,大家也都知道日本在向中國不斷贈送物資,另外一些較為感人的事例也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當中。
  • 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歷什麼? | 超級觀點
    特約觀察員 新望 核心提示:1.全球產業鏈的基本盤不會有大變化, 中國製造由大變強,爬坡過坎,正在路上。可以看出,這一次全球供應鏈出現危機、中斷,對中國的製造業企業影響尤其大。原因是我們國家進出口佔國民經濟的比重比較高,大概在50%左右,在我們的進出口當中,中間產品比較多,尤其是像電子、機械、化工的中間產品佔到38%-42%左右。 從京東的數據上可以看到我們是進口的線短、出口的線長,進口少,出口多。
  • 孟加拉服裝對中國出口大增230%!正尋求中國市場免稅準入,搶中國服裝廠「飯碗」!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對孟加拉國製造的服裝產品的信心逐漸增強。這是我們的功勞。我們預計出口將繼續上升到這個充滿希望的經濟體,「穆罕默德納西爾說。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生產成本上升,中國的許多工廠都在轉換業務。根據行業利益相關者的說法,由於這個原因,買家將採取中國加採購策略 - 這對於孟加拉國或越南等新興服裝出口商而言可能過多。但是,它也將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