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否肥胖,標準應該是體脂肪率!

2021-02-12 海峽蕭氏翡麗美容SPA生活館

大部分人會通過體重來判斷自己是否肥胖,實際這並不準確。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體重差不多但是外觀肥瘦程度差別很大的人。因此判斷是否肥胖,標準應該是體脂肪率,既體脂肪佔總體重的百分比。而構成體脂肪的兩個部分是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前者影響外觀,後者環繞在肝臟等器官周圍,是最為危險的脂肪。內臟脂肪如果過多,可以大大提高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脂肪對人體構成來說是必須的,過多或者過少都會影響健康。對男性而言,3-4%左右的體脂是必須脂肪,對女性而言10-12%的脂肪是必須脂肪,低於這個標準就會影響健康。而男性體脂高於25%,女性高於35%則屬於肥胖,不但難看還會影響健康。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的體脂率呢?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目測。詳見下表:

男女數據的對照:

男子體脂率體型特點

4%~6%

臀大肌出現橫紋(健美運動員最理想的競技狀態)。

7%~9% 背肌顯露,腹肌、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0%~12%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13%~15%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16%~18%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較鬆弛,腹肌不顯露。

19%~2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釐米。

22%~2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釐米。

25%~2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釐米。

28%~3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釐米。

3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釐米以上。

女子體脂率體型特點

8%~10% 

極少數女運動員達到的競技狀態(會引起閉經、月經紊亂和乳房縮小)

11%~13% 背肌顯露,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女子健美運動員競技狀態)

14%~16% 背肌顯露,腹肌分塊更加明顯。

17%~19%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

20%~22%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開始顯露,分塊不明顯。

23%~25% 理想型 全身各部位脂肪基本不鬆弛,腹肌不顯露。

26%~28% 全身各部位脂肪就腰腹部明顯鬆弛,腹肌不顯露。

29%~31%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1~85釐米。

32%~34%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86~90釐米。

35%~37%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1~95釐米。

38%~40%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96~100釐米。

41%以上 腹肌不顯露,腰圍通常是101釐米以上。

簡單的儀器測量因為受到體內水分,食物,和身體狀況的影響,所以只能作為參考,並不是很準確。

關於減肥的一些誤區

誤區1:做運動,但飲食不控制

      你可以一天跑一次馬拉松仍然無法減肥。事實上我見過一些經常運動的人仍然很胖。然後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基因問題(天生肥胖),但卻忽略了自己的飲食。事實就是,長跑一個小時大約能消耗400卡路裡,而一個奶油蛋糕就能讓你這一個小時的努力化為烏有。減肥的唯一途徑就是攝入的總能量小於總消耗。試想下一天有24個小時,而一般人每天的鍛鍊不會超過一個小時。所減肥的關鍵,重要的是如何度過一整天,而不是指望那一個小時能給你減多少。確實在一小時的跑步後你的體重或許輕了半斤,甚至一斤,但你要知道那絕大多數都是水分,你真正從運動中消耗的脂肪只有可憐的20-30克。有氧運動要從25-30分鐘左右才會開始消耗體脂肪,前面的供能主要是來自糖原。

      所以你要記住,運動只是輔助,正確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才是減肥的關鍵。

誤區2:不吃早飯,或者長時間不

      不吃早飯會讓你新陳代謝緩慢,從而在一天中後面的時間裡更難以消耗脂肪。如果你長時間不進食,經常挨餓之後等於對身體發出了「饑荒」信號,而身體會做出這樣的反應:在你下一次的進食後儲存更多的脂肪,以備之後所需。所以正確的減肥方法是少食多餐。比如一日三餐之間加上一點零食(比如低糖的水果,一片麵包),讓身體處於隨時有能源供應的狀態而非饑荒狀態。

誤區3:局部減肥

      常常看到論壇裡人問:怎麼減腰部脂肪,怎麼減腹部脂肪之類的問題,並且強調自己其他部分不胖。而且在一些健身網站,還經常看到一些諸如某某腰腹運動平坦小腹,甚至一些所謂的「按摩瘦身霜」。事實是:脂肪只可能全身減,而不能局部減。腰腹部位由於毛細血管豐富,極易吸收營養物質,因此本來就是人體最易堆積脂肪的部位。而要減少腰腹脂肪,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飲食+合理運動。

誤區4:依賴減肥藥

      經常看到各種廣告什麼提高脂肪燃燒11倍,月瘦十斤安全不反彈之類的。事實是,沒有任何既安全又能急速提高燃脂效率的,我不知道打出「燃脂11倍」廣告的公司自己相信不。。。而且如果濫用,不但會影響人體自身,而且還可能引起頭暈噁心等反映。我的建議是不要使用任何減肥藥,更不要相信廣告裡面天花濫墜的措辭,這些東西大多數對身體有副作用。

誤區5:禁止任何脂肪的攝入

      人們往往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吃脂肪長脂肪,但這並不對。不是脂肪讓人變胖,而是卡路裡讓人變胖。高脂肪食物容易發胖是因為每克脂肪含有9卡路裡,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每克只有4卡路裡。常常看到一些健身論壇上提到減肥就說要禁油。這並不正確。構成人體脂肪的是甘油三酯,和植物油的化學結構並不一樣。有些油脂(歐米加-3)不但不會增加體脂還能促進自身體脂消耗。所以應該限制的是反式脂肪(大量存在於煎炸,加工食品)和飽和脂肪(肥肉)的攝入而非任何種類的食用油。關於脂肪的攝入來源,後文會談到。

誤區6:高蛋白飲食讓人發胖

      很多女性持有這樣的觀點。事實上三大營養素中,蛋白質是最不容易讓人變胖的成分,因為人體在消化蛋白質時會提高新陳代謝高達30%,碳水化合物則只能提高10%。我看到有些人控制肉食和油的攝入,卻吃了大量的白米粥。事實上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更容易發胖(後面會談到)。

誤區7:只吃蔬菜水果

      這是極為損害健康的做法。人體無法儲存蛋白質,所以如果只是蔬果的話無法從中獲得足夠的胺基酸,結果就是身體會大量分解肌肉。而肌肉和新陳代謝大大相關,如果你通過這種方法減肥,可能在一個月內減少了10斤肌肉,僅僅只有1-2斤脂肪。結果就是你的外觀並沒有改善多少。更壞的是,大量損失肌肉 意味著你的新陳代謝將大大降低,身體會越來越難以消耗脂肪。所以減肥的目的是減少脂肪。而不是水分或者肌肉。

正確的做法

      分三部分介紹一般減肥(較胖者減成理想型,以男性為例,目前體脂25%,目標15%)難度較小。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在你目前飲食的基礎上讓你吃的碳水化合物減半(比如原本一頓吃6兩飯,現在改成3兩)。儘量不要吃油炸食品,和富含飽和脂肪的肉類(比如豬肉),儘量用蒸煮的方式代替炸,炒。同時少吃一些糖。多吃一些高纖維的粗糧和蔬菜(卡路裡低而且讓你有飽腹感)。

以「出腹肌」為目的的減肥

      也是大部分男性健身者的要求吧,誰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練的腹肌被一層厚厚的體脂覆蓋著。大部分人有6塊腹肌,要能看到可見的四塊需要15%以下的體脂,要能看到6塊則要達到10%左右(因為小腹更容易堆積脂肪)。個人認為健身者要達到和保持10%左右的體脂並不是很困難。下面詳解。

運動方面

      減脂階段一周做5-6次,保持階段一周做2次左右,每次40分鐘的有氧運動。最好是在早上。仰臥起坐等運動只能讓你的腹肌得到鍛鍊而無法消耗腹部脂肪。

飲食方面

      減脂階段需要保證高蛋白,中等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飲食。碳水化合物在早餐和運動後可以吃得較多。其他時間少量進食。睡前完全不能吃碳水化合物,因為食用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胰島素的釋放,入睡後新陳代謝放緩,碳水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將大量轉化成體脂肪儲存起來。同時睡前吃碳水化合物還會增加你得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減脂階段保證飲食略少於消耗即可。方法也很簡單(隔段時間稱一次體重)。保持階段,飲食方面不需要特別多的禁忌,只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個人的經驗是吃飽就可以。不要飽了以後再去吃很多零食。

嚴格「脫脂」

      如果你的目標是李小龍式的精悍身材,那麼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體脂減得越低難度越大,對大多數人來說,體脂要從10%減到6%以下需要極為嚴 格的飲食。這時候你要學會卡路裡計算和食物量化。如果不能以嚴肅認真地態度對待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往下看了。目前最有效率的脫脂方法是美國 william D.Brink博士發明的碳水循環法,這個方法可以讓你在減少脂肪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持瘦體重。

      首先談食物來源。你需要戒掉任何諸如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油炸食品,不沾任何糖果,巧克力,任何白米白面。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只能來自蔬菜,少量的低糖水果(如草莓,西柚,櫻桃)和複合碳水化合物(糙米,燕麥,全麥製品)具體做法是:4天作為一個循環,前三天每斤體重只攝入0.8克碳水化合物,平均的分配到前五餐中(最後睡前加餐不吃碳水),另外需要高達1.5克的蛋白質和0.5克脂肪。碳水必須是複合碳水。蛋白質要選擇高BV(biology value,生物學價值)的製品,比如分離乳清蛋白,雞胸肉,雞蛋白,瘦牛肉,深海魚。植物蛋白比如大豆蛋白對修復肌肉組織的意義並不大。可以選擇的食用油只能是橄欖油(主要成分歐米加-9)和亞麻籽油/深海魚油,並且要以後者為主, 因為亞麻籽油/魚油中含有最豐富的歐米加-3必須脂肪酸,而這種脂肪酸可以加速人體自身的脂肪分解代謝。花生也是不錯的來源。所以假如你體重150斤,一天就需要攝入120克複合碳水,225克高質量的蛋白質和75克健康脂肪。

      到第四天,加大碳水攝入量(每斤體重3克),蛋白質每斤體重減少到1克,脂肪不變。這樣可以讓你的身體解除碳水缺乏狀態,加速已經放緩的新陳代謝,從而在減脂的同時減少瘦體重損失。

如此循環,根據體重的變化不停地調整你的攝入量,直到達到目標。另外上文提到的0.8,1.5,0.5這些數字也只是作為參考,個人的情況不同,如果你發現這樣的飲食結構減脂效果還不理想可以進一步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總之減脂方案的核心就是高蛋白,低碳水,適度的有益脂肪。希望對大家有用。      

         最後要說的是,減肥真的靠的是毅力和堅持,如果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對美食極度缺乏抵抗力,將很難成功。

相關焦點

  • 體脂肪率—檢驗肥胖最忠實的金標準!
    什麼是體脂肪率?脂肪率是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
  • 什麼是體脂肪率?
    當我們站到體重計上稱體重時,所得的數字實際上是骨骼、肌肉、器官、體液及脂肪組織等的總重量。體重的變化,其實並不能直接告訴我們減掉的到底是水分還是脂肪。所以我們今天要談一個能直接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指標,就是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例,即體內脂肪比率,體脂肪率(%)=體內脂肪含量(kg)÷體重(kg)×100。假
  • 體脂肪率及自測方法
    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以前判斷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即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
  • 女性的理想體脂肪率是?
    原本身體脂肪率就是體內脂肪的比例。這種體脂肪分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兩種。首先,內臟脂肪是指腹部周圍的內臟的脂肪。在血液循環好的內臟周圍堆積,反過來說分解脂肪也會很快。這種內臟脂肪很容易作為肌肉的能量源被提取,所以相對來說男性比較接近這一種類。另一方面,女性接近的是皮下脂肪這種類型。
  • 【健身科普】體脂肪率及自測方法
    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以前判斷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即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來判定,不過此種方法容易忽略了人體脂肪之多寡
  • 男女體脂肪率對照表
  • 體脂肪率的測定和計算
  • [掃盲帖]通過人體脂肪率,水分率,肌肉率等衡量減重方向是否正確
    所以我們說,肥胖 ≠ 體重過重,以體重作為唯一的衡量胖瘦的指標,是很不科學的。 脂肪率是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測量脂肪率比單純的只測量體重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脂肪率可以通過專門的健康秤或者其他方法測量。從目前的測量技術來看,主要是使用生物電阻法。
  • 體脂肪率的含義與健康意義
    ,如果體水分率下降,不但有損健康,更會令體脂肪率上升。綜合:體水分率能夠反應減重的方式是否正確,如果體水分率下降,不但有損健康,更會令體脂肪率上升,所以健康的減肥一定不是通過降低體水分來達到目的,減肥過程中反而要大量的補充水,促進新陳代謝。
  • 區分體脂率和脂肪率,如何保持正常的體脂率?讓身體更健康
    減肥成為現在健身的一個趨勢,如何判斷體內的脂肪超標?讓自己科學合理的把多餘的脂肪消滅掉,首先我們來了解脂肪率和體脂率在概念上有什麼不同。什麼是脂肪率、體脂率?脂肪率就是脂肪在身體中含量所佔的比例。體脂率指的是人體中脂肪的總含量在總體中所佔的百分比。它和脂肪率的不同之處在於:脂肪率是身體中脂肪的含量而體脂率指的是脂肪在身體中的重量。例如我們的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因為脂肪的含量太高而導致體脂率增大,所以我們保持正常的體脂率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正常的體脂率?
  • 【脂知識】什麼是脂肪率?為什麼體脂稱可以測量脂肪率?
    脂肪率是指身體成分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測量脂肪率比單純的只測量體重更能反映我們身體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
  • 如何降低身體脂肪率?
    判斷自己是不是肥胖,不再只是看體重,現在醫學上最新的健康指標是「體脂肪率」。   體脂肪率是指身體成份中,脂肪組織所佔的比率。過高的體脂肪率是造成各種慢性疾病的主要導火線,而身體體脂肪無法通過目測或一般體重秤測出來,需要專門的體脂肪計。
  • 不可不知的身體健康指數:體脂肪率、內髒脂肪、BMI、基礎代謝率
    話雖如此,很多人此時心中可能會浮現出「內髒脂肪究竟是什麼」的疑惑。內髒脂肪是比皮下脂肪更容易消減下來的脂肪。甩掉內髒脂肪等於除去高血糖、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發作的可能性,讓你身體健康,病痛自然不上身。體脂肪率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以前判斷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即BMI,身高除以體重的平方值)來判定,不過此種方法容易忽略人體脂肪之多寡。
  • 體脂肪率,沒必要跟豬比
    圖片來源:Twitter 內藤ゆうすけ相信不少人都會關心自己的體脂率,因為這項數據不僅關係到我們的體型,與健康也息息相關。男性人類的標準體脂率在15%左右,女性高一些,在25%左右。和節目裡的數據相比,這有些觸目驚心:原來我們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還不如豬在圈舍裡吃吃睡睡嗎?其實,僅憑藉體脂率這一項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人類體型的好壞,對比人與豬的體脂率更沒有意義。
  • 脂肪率——最忠實的「胖瘦」指標!附簡單自測方法
    肥胖並非單指體重過高,而是指異常或過量脂肪積累。衡量自己是否肥胖,可以測量脂肪組織在身體中所佔的比例,也就是脂肪率。減肥 = 減脂你必須要記住的是,你的每一個減肥中的行為,都是為了減少脂肪,而不是減少體重。
  • 判斷肥胖的5個標準,體脂率測試的3個方法
    可能別人經常叫你「胖子、小胖、大胖、肥仔」,但是你是否認為自己是真的肥胖呢?由於人體在儲存脂肪上面的數量差別很大,而且分部位置也有很大的差異,雖然肥胖是常見的多發病,但目前尚沒有一個世界統一規範的診斷標準。
  • 體脂率是如何判斷肥胖的?
    體脂率能作為肥胖的標準嗎評價肥胖的標準有很多種,肥胖的評價也與各種因素有關,不同的年齡、性別、種族、骨骼的類型都有可能影響肥胖的評價,不同的肥胖評價標準也各有各的側重點。用體重指數的測量非常方便,並且參考指標僅為身高和體重兩個因素,不分性別,所以經常用來對成人體重是否偏瘦、超重或者肥胖進行測量。但是體重指數隻對成年人的估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兒童是不適用的,也存在一定的誤差。
  • 想知道自己到底胖還是瘦請看——脂肪率!
    肥胖並非單指體重過高,而是指異常或過量脂肪積累。衡量自己是否肥胖,可以測量脂肪組織在身體中所佔的比例,也就是脂肪率。減肥 = 減脂我們在減肥的時候,以脂肪率作為我們的另一個指標,比單純的以體重作為唯一的標準更能反映我們的減肥效果和減肥的方向是否正確。
  • 體脂肪率之謎:你比豬還胖嗎?
    但是最近網際網路上傳播的一則消息肯定讓不少人壓力山大——據日本一檔節目報導說,家豬的體脂肪率僅有15%左右。節目截圖。圖片來源:Twitter 內藤ゆうすけ相信不少人都會關心自己的體脂率,因為這項數據不僅關係到我們的體型,與健康也息息相關。男性人類的標準體脂率在15%左右,女性高一些,在25%左右。
  • 脂肪率——最健康、最準確的胖瘦指標,附簡單自測方法
    肥胖並非單指體重過高,而是指異常或過量脂肪積累。衡量自己是否肥胖,可以測量脂肪組織在身體中所佔的比例,也就是脂肪率。減肥 = 減脂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以前判斷個人胖瘦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體重之比率(即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來判定,不過此種方法容易忽略了人體脂肪之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