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不窮。父母在四線小縣城做批發酒水的生意,家裡有2套120左右的房子,1套200平城中心商鋪在我名下(姥姥留給我的遺產)。
2016年我考上了青島大學,入學第一個周,就發現自己差不多算是宿舍的「首富」了:一個月3000生活費,1000左右一套的衣服,全套的碧歐泉和MAC。相比較起幾個來自魯西南的舍友,家裡三四個孩子,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1000塊,我覺得自己算是富養的女兒了。
也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媽媽開始問要不要生個弟弟妹妹作伴,我想當然的否決了:媽呀,我都20歲了,生個弟弟妹妹年齡差這麼大,怎麼作伴啊。再說,咱們都說好了把商鋪賣掉給我大學畢業去法國留學,學成之後回國一起去青島定居。爸爸媽媽沒再堅持。
寒假那個春節回家,我沒有見到媽媽,爸爸說她去海南度假了。我很納悶,每年春節前都是酒水批發的高峰期,她怎麼捨得度假?爸爸說,她這輩子還沒去過海南度假呢,這次和你奶奶一起去享受下。我很羞愧,偶爾在視頻裡看到媽媽蒼白的臉,於是在家拼了命地幹活。
一直到開學,媽媽都沒回來。
再次回家是暑假。進門就發現家裡特別熱鬧,爺爺叔叔們開心地抱著兩個男孩左親右親,不停地念叨我們老馮家可算是有後了!原來,他們在徵求我意見的時候就已經懷孕了,所謂的海南度假不過是在月子會所坐月子。
看到我進門,爺爺叔叔們高興得不得了,討論著我大學畢業後回老家考個公務員,照顧父母和弟弟,一家人齊齊整整,真是太好了。
我什麼也沒說,拖著行李箱進了自己的房間。這裡已經被改造成儲物室,所珍藏的日記本和玩具都被拿出來撕的撕,毀的毀,就連姥姥留給我的最珍貴的遺物,一床留結婚用的綢緞面子蠶絲被,也被尿上了深深淺淺的「地圖」。
此時的我,心早已經碎了。
不記得那個暑假怎麼熬過來的。媽媽是高齡產婦,又是雙胞胎剖腹產,稍微幹點活就腰疼。為了怕她產後抑鬱發作,我每天手腳不停,換尿不溼,餵奶,哄睡,做飯,洗衣服,沒有人問我一句累不累,也沒有人給我做一頓我愛吃的飯。偶爾提一句九月份要開學了,需要買東西,換來的只有父母的批評:你怎麼滿腦子只有自己。
開學後,父母電話從每周一次減少到每月一次,討論的話題也都是讓我畢業後回老家考個公務員。看我不同意,他們給的生活費也在逐漸減少,而從媽媽朋友圈裡我看到弟弟們穿的是幾百塊一套的英式衣服,玩的是幾百塊一個的進口玩具。
長話短說。他們通過大姑姑側面的探聽,能不能把商鋪過戶回給媽媽。我拒絕了。
從那天起到畢業,我再沒收到過一分錢的生活費。還好我自己應聘了一個自媒體的工作,每天忙到半夜,尚且不至於餓死。
疫情期間,自媒體的工作反而更多了,我沒日沒夜的寫稿子,住在青島自己租的房子裡,因為回到家必須要照顧弟弟沒法寫作。
每天面對著生生死死的新聞,我突然看開了:有什麼比親情更重要?
我往家裡打錢,給弟弟們買禮物。
爸爸媽媽態度也好了起來,讓我疫情解除回家住幾天。
到底沒有忘記我。
就在回家的前一天,爸爸打電話來讓把證件都帶齊全,過戶手續的時候要用。
原來這樣。我默默的掏出手機,把他們全都拖黑。
就在今天,我接到法院的傳票,他們告我不贍養父母。
呵呵。
讓媽有話說:這是我認識的一個特別優秀的小編輯悠悠我心的親身經歷。二胎和頭胎,是需要用心協調的關係,處理好了,兄弟姐妹親如手足,處理不好,反目成仇。悠悠的父母低估了女兒的感受,欺騙、敵對、打擊,不僅沒有讓弟弟們感受到姐姐的愛護,還失去女兒的信任和愛。難道一個和睦的大家庭,不比一套商鋪重要嗎?#育兒經# #二胎時代#感謝關注@讓媽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