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晚年真實境況:寶芝林被毀,次子習武被殺,死後沒錢下葬

2020-12-16 如斯精舍

文丨舞雩

「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

這首《男兒當自強》作為徐克《黃飛鴻》系列電影的主題曲,在世紀之交紅極大江南北。

銀幕上由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武藝超群、氣度不凡,為民族大義披肝瀝膽在所不辭,堪稱近代武術界的民族脊梁,成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那麼,歷史上的黃飛鴻又是如何呢?

/黃飛鴻的練武之路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出生於廣東佛山,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人,是南少林洪拳的一代宗師。

他共有4個兒子,2個女兒,3個孫子,6個孫女,兒孫如今分布在東南亞、澳洲和拉美地區,但現在已經完全脫離了武術界。

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被稱為清末武林「廣東十虎」之一,武功雖然高強,家道卻是非常困難。

因此6歲開始跟從父親習武的黃飛鴻,在12歲起就隨父親在佛山、廣州一帶賣武,賣跌打藥。

13歲的時候,黃飛鴻在佛山豆鼓巷賣武時候遇到了鐵橋三的大徒弟林福成,正在被幾個街頭混混糾纏,飛鴻父子替林福成解圍。

林福成見黃飛鴻稟賦奇佳,自然非常喜愛,傳給他「鐵線拳」、「飛鉈」等絕技,這為黃飛鴻奠定了日後成為洪拳大家的基礎。

1863年,黃飛鴻和父親移居廣州。

因為他父子武藝高強,好打抱不平,非常受擁戴。當地的銅鐵行的工人們自願集資,為他們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

因為黃飛鴻的名氣,前來報名學藝的人絡繹不絕。從此,他廣收弟子,結束了賣武流浪的生涯。

第二年,因為信服他的人品和武藝,廣州果欄、菜欄、魚欄三欄行中人聯名聘黃飛鴻為行中的武術教練。

1866年,廣州西樵官山墟的一家當鋪在深夜被一夥歹徒打劫,誰知正逞兇之時,恰好遇到了黃師傅。

這次遭遇真的是一塊試金石,黃飛鴻一人奮起搏殺,竟把這幾十人全部擊退,在當地傳為佳話。

這樣的武藝,讓附近村鎮地方的人們聽說後仰慕不已,紛紛請他到自己那裡教拳授徒。

此後,黃飛鴻名聲越來越大,到了1874年,黃飛鴻與武師宋輝鏜交流武藝,學得大家都能說的上來的絕技「佛山無影腳」。

此時,黃飛鴻已經成為了拳法、腳法、棍法、暗器的大宗師,可謂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寶芝林的命運

在黃飛鴻三十歲那年,他辭去教練一職,創辦醫館「寶芝林」。

1924年,廣州商團與政府發生衝突,矛盾開始激化,從而引發了「商團事變」。

國民革命政府在鎮壓商團時,大火焚燒廣州西關商業街,雖然黃飛鴻並沒有參與這次武裝鬥爭,但是他的「寶芝林」位於西關商業街,自然也難以逃過此劫,黃飛鴻成為無辜受害者。

「寶芝林」醫館被燒毀以後,裡面存放的銀票和名貴藥材瞬間化為灰燼,黃飛鴻用畢生的心血創辦的醫館毀之一旦。

此時的黃飛鴻已是68歲高齡,時間和精力都不允許他東山再起,他只能依靠自己僅有的積蓄艱難度日,為此黃飛鴻變得一蹶不振,鬱鬱寡歡。

寶芝林被燒六個月以後,黃飛鴻抑鬱成疾,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享年69歲。

據說,死後的他因為家中貧困,家裡人一時竟湊不出買棺材的錢,好在當時鄉親朋友們感念黃飛鴻的恩,便湊錢給黃飛鴻買了棺材,還幫著辦了喪葬禮。

/不授子武

為何黃飛鴻後代不再涉及武術界,這固然有世事變遷的因素,但也與黃飛鴻上演「不授兒武」的「戲碼」有關。

是以他的第四個兒子、長相最像他的黃漢熙,不但對武術一竅不通,其從事的職業,也與「武」字沒半點關係。

這裡面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影響了黃飛鴻的決定,那便是次子黃漢森之死。

黃漢森因小時候肥肥白白,人稱肥仔二,最受父親寵愛,也最得父親真傳,也是身懷多種絕技。

然而,誰也沒想到,高強的武藝,反正成了害死他的「罪魁禍首」。

1919年,精通武術的黃漢森前往廣西梧州,在一個名叫保商衛旅的軍營裡,做了一名護衛。

同事中有一個叫「鬼眼梁」的,也是個練家子,自以為武藝高強、無人能比,得知黃漢森也有兩下子,很不服氣,又見他年紀輕輕,更是不舒服,非要與他較量不可——打敗這小子,我就是老大了!

鬼眼梁還說什麼「我怕黃飛鴻,但絕對不怕他兒子」,這話太難聽了,加上年少氣盛,不懂收斂鋒芒,黃漢森接受了挑戰。

與其說是挑戰,不如說是挑釁。

悲催的是,僅僅過了兩招,鬼眼梁就被黃漢森打翻在地。

君子比武,比過就完,有的輸家,甚至還會當場給贏家跪下,拜其為師,對方若不答應,還會一直跪著不起來,直到贏家第二天開門,發現對方仍跪在那裡——這是不少電影裡的橋段。

可惜現實不是電影,鬼眼梁更不是君子,比武慘敗之後,他對黃漢森懷恨在心,決心報復。

好不容易等到中秋節晚上,黃漢森早就忘了之前那一幕,更沒想到那個手下敗將,早已成了他的仇人,也就未加防備,被鬼眼梁設法灌得大醉。

趁黃漢森人事不省,鬼眼梁一槍將他打死。

當官的追究,鬼眼梁狡辯說,黃漢森喝醉了,拔出槍來要殺他,出於自衛,他奪過槍來,沒想到走了火,將對方誤殺至死。

愛子慘遭殺害,按照常理,作為一個武藝高強、聲名顯赫的父親,恐怕第一個念頭是報仇。

然而,黃飛鴻雖然悲痛欲絕,卻未這麼想,反而認為兒子是為了較技,與人爭強好勝,才導致悲劇發生的。

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他發誓不再教子習武,這也是他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黃漢熙,不會武功的原因。

這應該算是始終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的黃飛鴻,唯一正確的選擇吧。

/從武師走向英雄

不過,民國武師那麼多,武藝在黃飛鴻之上的也有不少,為何是黃飛鴻被文學和影視作品看中?

這要從他的徒弟,號稱「豬肉榮」的林世榮說起。

林世榮本在廣州以賣豬肉為生,人稱「豬肉榮」,曾拜黃飛鴻為師,後到香港開設武館,培養了眾多弟子。

林世榮武藝精湛,在清末舉行的首屆廣東武術比賽獲得第一名。林世榮在香港授武期間,收了在報章工作的徒弟朱愚齋。

朱讀過私塾,頗通文墨,黃飛鴻去世約十年後,他開始在香港《工商晚報》連載小說《 黃飛鴻別傳》,大受歡迎。

小說的內容,據朱愚齋說幾乎都是從林世榮處聽來的黃飛鴻逸事,雖然作者聲明「事皆紀實」、「據其生平所歷」,但明顯有不少虛構之處。

其後,朱又將從其他黃門弟子處聽來的逸事寫成小說,連載《黃飛鴻行腳真錄》,最後編成《黃飛鴻江湖別記》,結集出版。

從此,「黃飛鴻」由一個歷史人物,變成了傳奇演繹的主人公。

1949年,香港電影導演胡鵬,在偶然看到了小說《黃飛鴻別傳》後,決定以黃飛鴻為主人公,拍攝一部武俠電影。

首部黃飛鴻電影就這樣誕生了。

其實,香港電影中對黃飛鴻形象的演繹大體上可分為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中,黃飛鴻雖都是武林高手,但無論其外形、氣質、個人性格、談吐舉止等都有著較大的差異。

第一個時期為上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這是香港電影史上演繹黃飛鴻形象最多的時期,共有75 部以黃飛鴻為主角的影片問世,全部為粵語武俠片,而且主創人員較為固定,基本都是關德興出演、胡鵬執導。

最初的幾部影片,塑造黃飛鴻性格時較多保留了民間傳說中市井草莽氣,與後來黃飛鴻隱忍的儒俠形象,顯然相去甚遠。

到了在1950年代後半期的黃飛鴻系列中,黃飛鴻漸漸變為儒俠君子。慈父、

90年代開始,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開啟了黃飛鴻形象的第三個時期,這也是一般的大陸觀眾最為熟悉的黃飛鴻形象。

與前兩個階段典型的中式審美和敘事相比,第三個階段的黃飛鴻電影明顯借鑑了西方英雄電影中英雄配美女的人物設置。

在故事設定上,影片大多以清末的亂世為背景,較多展現中國受西方列強及日本的欺凌、官員們的不作為和倒行逆施、一般百姓的冷漠和市儈,這就賦予這一時期的黃飛鴻以更多的家國情懷。

正是在上述三個階段一百多部影片的塑造之下,黃飛鴻從一位生前默默無聞的武師,變為了海內外一代代華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宗師。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黃飛鴻大師晚年悽苦,兒子慘死,寶芝林被毀,最後抑鬱而死
    武術大師黃飛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清末,黃飛鴻出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如今,人們作為功夫片的粉絲,對黃飛鴻的了解更多了。很多世界級影星都拍過黃飛鴻。這其中包括李連杰、趙文卓等,這些一線影星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斷演繹,讓人無不膜拜。
  • 「傳奇」男兒當自強:「獅王」黃飛鴻的俠義人生
    黃飛鴻和十三姨其實真實的黃飛鴻並不算英俊,據他最後一任妻子莫桂蘭敘述:「黃飛鴻生性怪異,壽星公頭,有一副羅漢眉,眉長直垂下,瓜子口面,耳大而長,身材肥壯高大,要穿三尺六寸長衫,行起路來表情淡定「寶芝林」由來 1886年,黃飛鴻在廣州十三行附近的仁安街開設醫館。相傳黃飛鴻有一個位居翰林的弟子伍銓萃,曾為黃飛鴻書寫「寶劍騰霄漢,芝花遍上林」的對聯。黃飛鴻在創辦醫館時就取了兩個開頭的字和最後一個字「寶芝林」作為醫館的名稱。
  • 「十三姨原型」——黃飛鴻妻子莫桂蘭的傳奇人生
    幻想自己身著布衣,手持一把輕劍,在竹林裡面習武;幻想自己戴著鬥笠,在江湖中獨自行走;幻想自己一身黑衣,靜坐在茶館,探聽江湖消息;對於武俠小說中的武術宗師我們都十分的感興趣。而這些武術宗師有的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或電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 寶芝林
    寶芝林成立於公元1895年,擁有122年歷史,是一家香港百年老字號企業,後來由第一部黃飛鴻電影的主演者愛國藝人——現代黃飛鴻關德興師傅在香港重鎮寶芝林的旗號
  •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影評,李連杰使用替身,徐克獲金像導演獎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堅守自我的電影《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清朝官員劉永福與黑旗軍總教頭黃飛鴻感慨風雲,國家有難之時,朝廷卻把劉永福發配出京,臨別之時,他贈與黃飛鴻一把寫有列強與清政府籤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摺扇。
  • 黃飛鴻和葉問的最後一戰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是電影《黃飛鴻:獅王爭霸》裡讓人津津樂道的一幕,而在歷史上的光緒十七年(1891年),真實的黃飛鴻則是在廣州仁安裡經營專治跌打損傷的醫館寶芝林。他功夫屬實不錯,父親是「廣東十虎」之一的洪拳名家黃麒英。
  • 中國歷史上真實的5大功夫高手,黃飛鴻只排第4,「第1」聞名世界
    4——黃飛鴻 飛鴻6歲從父習武,13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此外,黃飛鴻亦善於舞獅,有廣州獅王之稱。 3——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出生於天津,自幼身體羸弱,因此被父親認為不合適習武,但是倔強的霍元甲還是偷偷的學習武功,而且進步很快,但是後來還是被父親知道了
  • 黃飛鴻熱灸膏(700克/盒)緩解疼痛,舒經活血化瘀,祛除風寒,排溼排毒
    (廣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是由香港著名人士,黃飛鴻嫡孫,寶芝林文化傳承人、香港黃飛鴻藥業董事長黃源德先生發起,是一家以健康產業、文化傳播、生物科技研發三大產業為核心,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具有百年文化傳承的多元化民族企業。
  • 百年老字號「寶芝林」做的除蟎包,默默「吸」掉家裡蟎蟲!
    沒錯,就是《黃飛鴻》那個寶芝林,大名鼎鼎的百年老字號。它遵循古方,採用6大草本植物,制蟎、殺蟎、淨蟎,一步到位!於1895年設立「寶芝林」醫藥館,至今已傳承125年。現在的寶芝林,門店已遍布全國,是名副其實的百年中華老字號!除蟎包正是源自寶芝林百年藥師團隊,科學配比,使各成分相輔相成。用料好,用料足,只需一放,每天不到2毛錢,就能60天持續除蟎,放心安穩的睡大覺~內含的青花椒、苦參是除蟎洗護用品偏愛的成份,具有強大的抑菌止癢效果!
  • 一代宗師黃飛鴻聲名遠播,他身邊的人現在如何呢?
    作為一代武術宗師,「黃飛鴻」屢次被拍成影視劇,最經典的版本恐怕非李連杰扮演的黃飛鴻莫屬,90年初,李連杰接受徐克導演的邀請出演《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在香港引起轟動,之後他一連拍了五部《黃飛鴻》,前三部由徐克執導,後兩部分別由王晶、洪金寶執導。下面便來扒扒《黃飛鴻》系列34大主演之生存現狀。
  • 歷史探秘:皇嫡子永璂為何會不受乾隆待見 死後也被尷尬下葬
    歷史探秘:皇嫡子永璂為何會不受乾隆待見 死後也被尷尬下葬時間:2020-11-23 13:58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皇嫡子永璂為何會不受乾隆待見 死後也被尷尬下葬 乾隆皇帝一生有17個兒子,但是比較出名的兒子只有兩個,一個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後來嘉慶皇帝;另一個是五阿哥永琪
  • 他是黃飛鴻的曾徒孫,香港頂尖武術指導,去世時邵逸夫都前來悼念
    南方的習武之風則要追溯到明末清初之時,清初時期出現了反清復明的狂潮。 大家好,相逢何必曾相識,歡迎來到娛中有人,用最真實的故事,講述娛樂圈說不清、道不明的那些事兒!
  • 皇帝下葬為什麼要用玉堵「肛門」?專家分析真實原因,並非是迷信
    眾所周知,古代人思想封建,以至於對人死後輪迴轉世一說比較迷信。古代對葬禮一事十分重視,其中皇家貴族最為奇葩。像皇帝或者妃嬪,死後不但要停屍多日,還要用玉器堵住九竅,尤其是「肛門」一定要封住,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呢?古代帝王有著無上的權利與榮耀,死後屬於他的墓室更是極盡奢華。
  • 衛子夫自殺而死,她是否是按皇后的規格下葬?漢武帝和誰合葬了?
    衛子夫死後連葬禮都沒舉行就草草下葬,更沒有被葬入漢武帝的茂陵陵區,還談什麼皇后規格?唯一被安葬在茂陵的嬪妃是李夫人,不過從嚴格意義上講,她只是陪葬,而不是合葬。漢武帝一生寵愛甚多,為何身後像個「快樂的單身漢」,孤零零地躺在茂陵?
  • 周星馳《功夫》:深藏不露的老裁縫,與成龍合作,是黃飛鴻曾徒孫
    《功夫》配角其中之一,即是深藏不漏的武林大師裁縫佬——趙志凌,是一位在現實生活中,武技超群的大師,師承其父親趙教,趙教師承林世榮,即黃飛鴻的徒弟,趙志凌便是黃飛鴻的徒孫。《功夫》戲裡的武林高手,現實生活中同樣是武術高手。
  • 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九大武術高手,功夫驚世!
    郭雲深在北方數省教授學生多人,晚年隱居鄉間,七十餘歲而終。 三、王五(1844年—1900年) 黃飛鴻是清未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師。
  • 孝莊皇后死後37年不下葬,原因為何?臨終遺言說了什麼?
    孝莊死後之所以這樣安排,與皇后孝莊與皇太極之間的微妙關係有關,小莊皇后並不是皇太極唯一的女性,也不是第一夫人,在小莊之前,還有一個蒙古王后叫哲哲,鐵人是皇太極的正統夫人,皇后,鐵人是陪皇太極一起下葬的,如果小莊也去那裡,那是在第二夫人的名下。
  • 寶芝林流連忘返,浙東小九寨遊記
    我答:寶芝林。頗為意外的是兒子竟然記憶成了:招寶山。糗大了。寶芝林,在浙江寧波境內,跟杭州的九溪十八澗很像,只是規模更大一些。 寶芝林因溪水而得名,白巖溪綿延6公裡自景區穿林而過,溪水清澈,泉潭連綿,飛瀑壯觀,奇石錯落,更附麗著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和優美傳說,引人入勝,流連忘返。景區內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極高,有「天然氧吧」之稱。
  • 7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有錢與沒錢的區別太大,趁早多存錢吧
    人到晚年,手裡沒有些積蓄,在需要花錢的時候,伸手跟子女要錢的滋味太難受了,那份酸楚只有經歷過得人才能夠懂得。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到了老年,如果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雖然大家覺得談錢傷感情,談錢太俗氣,可不談錢卻又傷心,尤其是老人需要花錢時,有多少子女因給父母拿錢彼此傷害的呢?
  • 沒錢不要生孩子,你怎麼看?
    太同意沒錢不要生孩子這個想法了,在現在這個社會下,尤其是經歷過疫情的境況下,人們更真實的體驗了一把沒錢的煩惱,經此一役,身心俱疲,養活自己就不錯了,生孩子的打算幾乎為0。但也有的人說,富養養不起,我還不能窮著養嗎!其實不是不能,只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