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雖然已得到控制,但世界上部分國家和地區仍在蔓延。本篇文章就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和大家作一個鑑別,阻止病毒的傳播人人有責。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普通感冒。
症狀:以打噴嚏、鼻塞、流涕等卡他症狀為主, 咳嗽也是常見症狀, 可伴或不伴咽痛、發熱或肌肉疼痛等症狀。
病因:大部分是病毒引起, 鼻病毒是最常見病原體, 其他為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普通感冒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
2012 年《普通感冒規範診治的專家共識》:目前尚無專門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普通感冒無需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過度使用抗病毒藥物有明顯增加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
2015 年發布的《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規範用藥的專家共識》: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感染引起,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故無需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因此普通感冒的背景下,如果症狀較輕,可以適當多喝熱水,促進病毒的排出,一般來講,症狀常在病毒感染機體後的16小時內出現,並在24~48小時達到高峰,在2~3天內達到病毒排出高峰,喝熱水可以促進病毒從尿液中排出,加快病情的好轉。如果普通感冒症狀比較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對症藥物治療。
如何預防普通感冒?
1.少去人口密集、交叉感染率高的地方;
2.適當加強體育鍛鍊,提高自身抵抗力;
3.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減輕心臟負荷,提高心臟抵禦疾病的能力;
4.多吃胡蘿蔔、西紅柿、洋蔥、大蒜等食物,這些食物有活血降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等作用。
接下來我們在來看一下2019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
總體來說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屬於傳染性疾病。
症狀: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性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危重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病因:病毒來源、感染後排毒時間、發病機制等暫不明確。
流行病學:發病前有疫情區旅遊史或居住史。
傳播:
1.空氣傳播,咳嗽或者打噴嚏:可通過戴口罩防護;
2.接觸傳播:握手,撫摸:可通過多洗手、不要與別人接觸防護;
3.帶有病毒的手摸了嘴、鼻子、眼睛
治療:第一時間於當地指定醫院就診。根據嚴重程度確定治療場所。需要隔離。
我們該怎麼辦?如何預防?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已明確為人傳人散播,因此預防被感染,防止感染給他人非常重要。
1.勤洗手,特別是不用手揉眼睛
2.不去人口密集處,疫情區返鄉者自動在家觀察14天
3.戴口罩並正確使用口罩
4.不捕殺野味,不吃野味
5.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等注意捂住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