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鞋底的粘合效果?鞋廠所有不同鞋底處理劑用法請過目!

2021-02-17 君子之膠網

點擊君子之膠網 一鍵關注

☀ 定期發布最新文章,熱熔膠 ,溶劑型,水基膠,反應型,其他等諸多優質相關膠粘劑內容,關注我們妥妥沒錯!(www.jzglue.com).

在鞋廠底部貼底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處理劑的使用,調配問題。各種材料的鞋底配用什麼處理劑知識!比如說橡膠底,聚氨酯底等要配用什麼樣的處理劑?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冷粘鞋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膠粘技術。市場上出現不少冷粘鞋脫膠現象,其原因一般都認為是膠粘劑不良造成的。當然,膠粘劑質量不良也是原因之一。實際上,大多數問題在於處理劑。

冷粘製鞋欲達到良好的粘合效果,必須要求有適宜的膠粘劑、固化劑以及處理劑,同時還要有最恰當的粘接工藝條件。對於膠粘劑、固化劑以及工藝條件人們普遍較為重視,而處理劑的使用及其可能導致的效果則往往被不少製鞋廠家所忽視。    

製鞋生產所使用的鞋用材料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不外橡膠、皮革、PVC人造革、PU合成革、熱塑性彈性體(TPR)、EVA發泡材料、尼龍以及其他化學材料。這些鞋用材料的表面狀態各種各樣,千差萬別,除含有各種附著物外,其表面極性和化學狀態也各自不同。

如果不用處理劑來改變這些粘合面的表面化學狀態,要想達到理想的粘合效果,不會有任何一種膠粘劑可以勝任。因為任何一種膠粘劑只對某些材料有較好的「潤溼」和「親合」作用,而對另一類材料卻「親合」不佳。

這些待粘合的鞋用材料在刷膠前如果能夠先用處理劑擦拭一下表面,則可以有效地除去表面上物理粘附的「汙染物」,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在材料的表面上附著一層新的表面,這層新的表面對膠粘劑有良好的「潤溼」和「親合」作用,在材料表面和膠粘劑之間起了「橋」的過渡作用,使其表面的「可粘接性」增強,提高了鞋用膠的粘合強度和耐久性。

鞋用材料處理劑的類型主要有如下若干種。  

1、清洗劑型

主要是由有機溶劑配製而成的,通常的有機溶劑是甲苯、丁酮、丙酮、環己酮、二氯甲烷、四氫呋喃、甲醇等。視材料性質和不同溶劑的揮發速度,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  

2、環化劑型

將合成橡膠置於濃硫酸中浸漬5—15min,取出後水洗乾燥。這時,表面形成的極細裂紋有助於在粘合時產生「咬合」和「投錨」效果。

  

3、滷化劑型

對於聚烯烴類鞋用材料來說,採用通常方法很難進行表面處理,可採用滷化劑將其材料表面滷化,使表面層的形態和結構發生變化,同時增加極性。這樣可使膠粘劑與材料界面有良好的潤溼性,繼而形成牢固的化學鍵。  

4、膠的稀釋液

用甲苯、丁酮、丙酮等溶劑配成混合液,將膠粘劑稀釋到3%~5%的濃度,作為鞋用材料的底塗劑(處理劑)。  

5、接枝聚合物型

將SBS、SBR類聚合物接枝上單體(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等),製成聚合物的接枝液,再用混合溶劑稀釋成底塗劑。主要用於熱塑性彈性體(TPR)、橡塑鞋底的處理。  

6、混合型

以各種膠粘劑的混合液或者被粘材料的溶液與膠液的混合液作底塗劑。  

7、等離子體處理法

這是一種新近發展起來的橡膠與塑料的表面改性法。把橡膠或塑料置於低壓氣體的輝光放電空間中,電離氣體,等離子體中的活性化學物質通過與材料表面的接觸形成與材料本身能完全不同的極薄層,特別是被稱為CASIG(crossling by activated species of inert gases——惰性氣體活化物質的交聯作用)的處理方法可使碳氫高分子材料表面生成羰基、羥基、羧基等極性基團。據推測,這種處理法對粘接性能的改進是基於表面氧化層、極性基團以及產生內部交聯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滷化處理是基於滷化劑對熱塑性彈性體(TPR)中聚丁二烯雙鍵的加成反應,使材料表面層的組成發生變化,增加了極性。常用的滷化劑有三氯異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簡稱TCCA)、雙氯胺T(dichloranine T)、N-溴丁二醯胺等。滷化處理的效果是:

①加速了塗在表面的聚氨酯膠膜的結晶過程,也即提高了初粘性;

②可大幅度減少聚氨酯膠粘劑的用量;

③提高了粘合強度。因此滷化處理的效果和可靠性受到國內外製鞋業的公認,唯滷化液釋放出來的氯會汙染環境。  

1、三氯異氰尿酸

三氯異氰尿酸又稱強氯精,分子式為C3O3N3C13,分子量為232.41。

(1)物理性質

外觀為白色結晶體,熔點225-230℃,相對密度0.95~1.20,溶解度1.2g/100g水,36g/100g丙酮,有氯氣味,具有強烈的消毒與漂白作用,乾燥狀態較穩定,遇酸或鹼分解。  

(2)毒性

LD50為0.72—0.78g/kg,有效氯在100*10-6濃度下對人體無害。  

(3)規格

優級品含有效氯≥90.0%,水分≤0.5%,pH值(1%水溶液)2.7-3.3。三氯異氰尿酸用醋酸乙酯配製成固含量3%—5%的溶液即為鞋用材料的滷化處理劑,其適用期為4h。滷化處理時間至少須超過10min,如是才能使表面氯化充分。

2、二氯胺T

二氯胺T學名為N,N—二氯對甲苯磺醯胺,分子式為C7H7Cl2NO2S,分子量為240.11。 

(1)物理性質

外觀為淺黃色結晶體,熔點83℃,含氯量56%~60%,溶於丙酮、甲苯等溶劑。

將雙氯胺T配製成5%—10%的丙酮溶液即可作為鞋用材料滷化處理劑。也有的用雙氯胺T5%丙酮溶液,再加入2%—5%的過氧化苯甲醯(BPO)作為滷化處理劑。  

接枝聚合物處理劑又稱底塗劑,或稱底膠,主要用作熱塑性彈性體(TPR)鞋底的處理劑,TPR有SBS、SIS、EPDM等品種,其性能兼有橡膠的高彈性和塑料的高強度雙重特性,而且價格又較低廉,因此大量用作鞋底材料。TPR極性很小,而聚氨酯膠粘劑的極性大,因此給TPR的粘合帶來困難。採用乙烯基類單體接枝改性SBS等聚合物合成TPR表面處理劑的方法,解決了TPR鞋底的粘合問題。  

1、SBS—MMA接枝型處理劑 

2、SBS—St—AA接枝型處理劑

將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單體按SBS—MMA接枝型處理劑近似的製備方法接枝上SBS,其投料質量份數比為SBS:St:AA=100:45:15,BPO 0.8%-1.0%,接枝反應溫度84—86℃。該SBS—St—AA接枝型處理劑主要用於TPR,R鞋底的處理;

3、SBR—MMA接枝型處理劑;

4、CR—CPE—MMA—HEMA型接枝型處理劑。

冷粘鞋用處理劑在使用時要注意使用方法,不然則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1、橡膠、皮革等鞋用材料在粘合前應粗磨,要磨得均勻適度,避免過分破壞材質。  

2、粗磨後殘餘屑粒應清除乾淨。  

3、要選擇合適的處理劑,不同材質選用不同的處理劑。如果處理劑選擇不當將造成粘合強度降低。  

4、使用時,用棉布或棉紗蘸處理劑稍微用力擦拭待粘合部分的表面,不要用化學纖維布代替棉布。  

5、材料塗刷處理劑後應按說明書的要求調整烘乾時間和溫度,處理劑乾燥後儘快上膠。  

6、聚氨酯膠粘劑與氯丁膠粘劑的處理劑不可混用。

  

7、批量生產前應先做小樣試驗,待妥當後方能上生產線使用。冷粘製鞋中的鞋用材料在粘接前都應進行表面處理,使用與之相適應的處理劑,這對於以不同材料製成的鞋類粘合水平的提高特別有利,可以有效地避免脫膠質量事故,提高粘合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這是一道不可忽視的重要工序。

粘接技術是製鞋生產中的關鍵技術之一,粘接技術的成敗直接影響到鞋的質量及其穿著壽命。粘接質量的好壞主要決定於膠粘劑的組成與配製,同時亦不容忽視其粘接工藝。

1、膠液的配製  

(1)溶劑組成

配製膠液應嚴格選擇合適的溶劑,首先考慮的是聚氨酯膠粒在溶劑中的溶解性以及溶劑本身的揮發度。溶解性可根據溶解度參數相近的原則來確定。溶劑的揮發速度要恰當,隨膠粘工藝而定。揮發速度過快,容易在被粘物表面結膜,阻礙內部溶劑的繼續蒸發。當空氣中溼度大時,由於揮發吸收熱量,又容易在表面凝結水珠,影響粘接質量。一般採用混合溶劑,其因一是為了提高聚合物在溶劑中的溶解性,使之呈最佳狀態;二是可藉助揮發速度和沸點高低相配合的溶劑來調節膠粘劑的可使用時間。在實際使用中,還需考慮溶劑的毒性和價格。

(2)固含量

關於膠液中的固含量(%),我國生產鞋用聚氨酯膠粘劑的廠家,一般控制在15%左右,而國外廠家一般控制在18%左右。膠液中的固體,主要是聚氨酯彈性膠粒,之外還有加入的其他助劑。如德國Bayer公司推薦的配方(在混合溶劑中加Desmocoll540:17份、氣相白炭黑1份)中就加1%的白炭黑。  

(3)粘度

鞋用聚氨酯膠粘劑的粘度一般為1200-2000mPa·s(25℃)。  

1、鞋幫和鞋底處理

鞋幫(鞋面)如為皮革要機械打毛,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可用處理劑塗刷,待幹後塗膠。鞋底(大底)若為橡膠、TPR、仿皮底、肉皮底等可採用TCCA氯化處理,也可用底塗劑處理。PU、PVC、EVA鞋底則用底塗劑處理。

2、塗膠

鞋幫面和鞋底塗PU膠必須塗刷均勻,一般塗層為0.2—0.5mm較適宜。每雙鞋的塗膠量為18-26g(鞋底18-26g/雙、鞋幫10-14g/雙)。塗膠後要讓其自然乾燥30min或紅外燈於50℃於燥20min,再經70-80℃熱活化幾分種(膠層呈透明狀)即可加壓貼合,氣壓(皮鞋要求0.5—0.6MPa的壓力)20秒鐘,經修整、檢驗後入庫。 

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平臺轉載並註明其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立場,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方取得聯繫,謝謝。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廣東500強企業名單出爐!看看有沒有你東家? (附完整名單)

漲價潮導致降本需求進一步提升,再生料市場後續看好空間較大!

膠粘劑原材料選擇的幾點建議

原料瘋漲:2017怕的不是沒有訂單,而是有單不敢接!!!

熱熔膠的基礎知識(一)

29條膠黏劑使用及粘結要點

熱熔膠槍使用方法及熱熔膠槍打不出膠的原因分析

相關焦點

  • 鞋底粘合效果不佳?看完你就不這麼說了
    鞋廠底部貼底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膠粘劑處理劑的使用,調配問題。各種材料的鞋底配用什麼處理劑知識呢?比如說橡膠底,聚氨酯底等要配用什麼樣的處理劑?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冷粘鞋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膠粘技術。市場上出現不少冷粘鞋脫膠現象,其原因一般都認為是膠粘劑不良造成的。當然,膠粘劑質量不良也是原因之一。實際上,大多數問題在於處理劑。
  • 橡膠鞋底知識小結
    這些鞋用材料的表面狀態各種各樣,千差萬別,除含有各種附著物外,其表面極性和化學狀態也各自不同。如果不用處理劑來改變這些粘合面的表面化學狀態,要想達到理想的粘合效果,不會有任何一種膠粘劑可以勝任。因為任何一種膠粘劑只對某些材料有較好的「潤溼」和「親合」作用,而對另一類材料卻「親合」不佳。
  • 【乾貨】橡膠鞋底知識及常見問題淺析(附視頻)
    鞋底處理劑1、處理劑性的重要冷粘鞋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膠粘技術。市場上出現不少冷粘鞋脫膠現象,其原因一般都認為是膠粘劑不良造成的。當然,膠粘劑質量不良也是原因之一。實際上,大多數問題在於處理劑。冷粘製鞋欲達到良好的粘合效果,必須要求有適宜的膠粘劑、固化劑以及處理劑,同時還要有最恰當的粘接工藝條件。
  • 橡膠底,TPR等大底要配用什麼樣的處理劑?不懂就好好學
    在鞋廠底部貼底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處理劑的使用,調配問題。各種材料的鞋底配用什麼處理劑知識! 比如說橡膠底,TPR底等要配用什麼樣的處理劑?滷化處理的效果是:①加速了塗在表面的聚氨酯膠膜的結晶過程,也即提高了初粘性;②可大幅度減少聚氨酯膠粘劑的用量;③提高了粘合強度。因此滷化處理的效果和可靠性受到國內外製鞋業的公認,唯滷化液釋放出來的氯會汙染環境。 (1)三氯異氰尿酸三氯異氰尿酸又稱強氯精,分子式為C3O3N3C13,分子量為232.41。
  • 分享| 鞋底開膠的原因與處理方法
    製鞋生產過程中,鞋底開膠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 鞋底脫膠
    鞋底脫膠是指鞋底與鞋面部分分離了,很常見,也很惱人。從修鞋店出去的鞋子脫膠了,就有可能被罵。
  • 專業知識丨製鞋生產過程中,鞋底開膠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製鞋生產過程中,鞋底開膠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在鞋廠實際生產中,鞋底開膠是件常發生的事情,而具體原因有如下:製鞋工藝1:使用錯誤的接著劑,處理劑,不適用該材質的膠,藥水:材質表面無法處理及膠水不能發揮其附著力.
  • 尼龍鞋底噴普通色漆尼龍底塗劑增進漆膜附著力
    福建客戶加30%玻纖尼龍鞋底噴色漆,進行百格附著力測試時,用膠帶拉扯後油漆整片的脫落,基本上沒有附著力,導致油漆塗層對基材表面的保護性能和外觀顏色的裝飾性能,因此通過尼龍底塗劑增強基材與油漆之間的牢固性很有必要,提升尼龍噴漆的良率和塗裝效率。
  • 你還在為鞋底變黃髮愁?收藏不謝
    (二)光的影響光的作用能使淺、白色鞋底產生黃變。光本身是一種能量,但是光的能量是隨著不同波長而不同,通常對鞋底破壞作用最大波長為400nm以下的紫外光。普通的日光雖也能活化氧化,但其作用很弱。  二、提高淺、白色鞋底材料耐黃變性能的對策  淺、白色的鞋底材料在使用和貯存的過程中產生黃變不僅會影響整鞋的外觀和質量,同時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要根據材料可能產生黃變的原因,做到未雨綢繆,提高淺、白色鞋底材料耐黃變性能。
  • 常見鞋底材料的名稱、代號及鑑別方法
    鞋底材料五花八門,有TPR鞋底、MD鞋底、MD橡膠底、EVA鞋底、橡膠大底、PVC鞋底、PU鞋底、RB鞋底、RS鞋底、TR鞋底、TPU鞋底、塑料鞋底等等。這是因為包袋中的物品不同於穿在鞋裡的腳,不會散發熱氣;不用承受個人的體重。9、PU、PVC的區別方式比較容易,從邊角看PU的底布要比PVC厚許多,手感方面也有區別,PU的手感柔軟一些;PVC的手感較硬一些;也可以用火來燒,PU的味道比PVC的味道要淡很多。
  • 鞋底材料,選大眾熟知的EVA還是選黑科技ACF?
    「越南鞋廠面臨第二波訂單取消、巴西86%鞋廠癱瘓、義大利鞋廠請求儘快復工……」隨著疫情的全球爆發,全球實體經濟都受到了重大衝擊,尤其是全球化貿易的鞋廠。那麼,考慮產品功能、質量和性價比三要素時,鞋底材料是選擇大眾熟知的EVA還是選黑科技ACF呢? EVA材料一直以來都是眾多中低端鞋廠選擇的鞋底材料,EVA材料之所以擁有廣闊的中低端鞋材市場,主要是因為其低廉的價格,儘管其減震性、透氣性和耐用性都不及其他鞋底材料,它還是在中低端鞋材市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 你穿的鞋底發黃了如何快速變白?
    二、橡膠鞋底變黃解決辦法之使用超級白鞋底發黃了如何快速變白?你可以在雜貨店、百貨店等購買超級白產品,它能夠快速解決橡膠鞋底變黃的問題。具體如何操作可見產品的使用說明。三、橡膠鞋底變黃解決辦法之淘米水or橘子皮你還可以用淘米水或者橘子皮用水煮後,把鞋子泡在淘米水或煮好的水中,經過15-20分鐘左右,再用牙刷刷一刷即可。四、橡膠鞋底變黃解決辦法之硫磺鞋底發黃了如何快速變白?用硫磺燻蒸不失一個好方法,效果很顯著。
  • 一體成型鞋底更防滑成本更低
    隨著現代鞋行業的發展,鞋廠的生產越來越注意精細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和控制生產成本這兩項指標已經成為現代化鞋廠能否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鞋底這一材料領域傳統橡膠底一直佔據著防滑和耐磨市場,雖然鞋底材料一直在發展,但是始終沒有哪款材料能夠在性能和成本之間達到最優解來替代傳統橡膠底。
  • 做鞋:糊疙巴、製鞋底、納鞋底
    製鞋底和納鞋底既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我曾經也試著納過,結果因為不會用力,針都弄斷了,這是要取巧勁的。鞋底根據四季還有男女腳力不同,厚度則不同。父親的鞋四片疙巴子,我們的三片就可以了。春夏的鞋底子薄些,冬天的厚些。
  • 再生膠在膠鞋鞋底中的應用
    橡膠鞋底具備彈性優異、柔軟度高、減震效果好等特點,膠鞋生產中的鞋底以橡膠鞋底為主。以天然橡膠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膠鞋鞋底生產成本較高,因此更多鞋底生產企業願意在配方中適量使用再生膠。在實際生產中,膠鞋大底、鞋後跟等部位由於基本性能需求不同,再生膠用量與配合劑品種、用量存在差距。
  • 幾種鞋底材質都有哪些特點?鞋底防滑性能測試!
    近日,本報一份調查顯示,342位受訪者中,89%的人在冬天裡摔過跤,究其原因都是鞋底過滑惹的禍。殊不知,冬天裡不同材質的鞋底與防滑性緊密相關。本期「較真」,我們通過實驗來看看常用鞋底材質,哪種更防滑?■徵集令提供線索一經採用獎勵百元即日起,「一起來較真」欄目徵集線索,您提供的「較真」線索一經採用,本報將獎勵百元。
  • 鞋廠水性膠常見問題!
    (1)配合適當的表面處理劑,水性PU膠基本可以應用於大部分鞋材。(2)對多孔性面料,或容易受溶劑侵蝕的材料,水性產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3)含油脂成分較重、張力特別大的材料,目前不太適合使用水性PU膠。2、水性PU膠可以添加色料嗎?
  • 你要這樣識別不同彈性體鞋底材料
    目前製鞋底用的彈性體原料主要有TPU/TPR/EVA/PVC/Rubber等,它們製備得到的鞋底各有特點:TPU是最輕最耐磨的,當然價格也是最貴的。PU材料的鞋底很好認,拿在手裡很輕,鞋底背面的孔都是圓的。
  • 發泡鞋底與橡膠鞋底哪個好?
    塑料鞋底傳統說法中有新塑料和舊塑料之分,常見的原料為樹脂粉料,加以碳酸鈣混合,製造的鞋底密度大,重量高。耐磨性一般。而舊塑料則為回收料,包括的材料可以是PVC、真皮座椅皮料、箱包皮料等粉碎料、在粉碎後加上黑炭和油拌制而成。舊塑料的特點是製作成的鞋底輕便、成本低廉(大約為聚氨酯的十分之一)。成品鞋常用於出口熱帶地區國家。
  • 美國Cat's Paw橡膠鞋底品牌-創始人-Albert Esterson
    這個品牌的主要優勢在於,它不僅可以更換修復磨損的鞋底,還能讓它變得更好、不打滑。例如,Bass Weejun與橡膠鞋底的搭配使用效果更好,但它不會改變產品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