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
原標題:「夜經濟」只有深夜食堂?戲劇表演、非遺體驗......為城市注入「煙火味兒」
夜間經濟:拉動消費 擴大內需新動力
夜間經濟不只是夜市上的消費,文化場景下的夜遊、夜觀、夜覽同樣需求強烈。
此次發布的《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比起夜市美食街的誘惑,夜間節慶和文化場館的演藝活動更為消費者所嚮往。
夜幕下的武漢,一艘名叫「知音號」的復古輪船停靠在長江碼頭。天南海北的遊客,換一身旗袍或者長衫,登上「知音號」遊輪,置身於民國時期老漢口的氛圍之中,既是觀眾,也是演員。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迪蒂:這是我第一次來武漢,也是第一次感受中國。「知音號」看起來非常令人振奮,我已經迫不及待登船觀看。也許這代表了歷史中的片段,我也想對此有更多了解。
嘗漢味品民俗、品詩畫武漢的煙火味兒;登「知音號」覽燈光秀,已成為很多旅客夜遊江城的優選。和長江口岸的炫目多彩不同,鄭州的建業電影小鎮多了一份冬日的溫暖。
為了讓遊客在冬夜裡遊玩安心暖心,小鎮準備了棉鬥篷、圍巾免費提供給遊客穿戴。另外在巡遊的五條線路上,都懸掛了造型各異的燈籠照明,沿街的薑茶、烤紅薯、炒慄子等冬日美食巧妙地融入電影小鎮主題劇情之中。
遊客 李先生:這個裡邊非遺的東西非常多,來玩的時候就能感受到這種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東西還能夠學習、能夠體驗,我感覺非常好。
河南建業電影小鎮負責人 閔閔:全天的遊客量夜晚佔到了三分之一,而且夜晚遊客的質量更高,消費的客單價也相對高,遊客參與夜經濟這種熱情高漲,也出乎了我們的意料。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美團、銀聯多個機構的統計,2018年,中國夜間演藝和旅遊演藝的場次達到近8萬場,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9%以上。總票房已經佔到整個演出市場票房的20%以上。觀演人數全年達到4000萬人以上,同比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