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史上精妙絕倫的1000字,美得讓人心醉

2020-12-21 書法網

在我國有一篇著名的啟蒙讀物,叫做《千字文》,它是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取自王羲之書法中的1000個字,然後整理成對仗工整,條理清晰的一篇文章。

《千字文》流傳到現今,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生於書法,現於書法。

「生於書法」很好解釋,因為《千字文》取自王羲之書法,而「現於書法」是因為後世許多書法家都以精美的書法,將《千字文》展現了一遍又一遍。

就比如歐陽詢、文徵明、智永和尚、懷素、趙子昂等,都曾經寫過《千字文》,甚至連近代的書法大家啟功先生也對《千字文》非常喜愛,這足以證明《千字文》的價值以及它「現於書法」的事實。

而今天咱們要來說的,乃是趙子昂的行書《千字文》。

趙子昂這一生寫過很多次千字文,在他5歲時候,他開始修習書法,當時寫的就是《千字文》,他自己也曾說過:「二十年來寫《千文》以百數!」

趙子昂的書法,在當時的元朝可謂是拔尖的存在,不得不說他這位多才多藝,通古博今,連忽必烈都稱他為「仙人」的大才子,引領了當時的書法潮流。

他的書法先學自己祖宗趙構的「思陵體」,後來又向「二王」風格轉變,趙子昂對於王羲之一直都是非常崇拜的,習得二王之後,他的書法開始突飛猛進,此時他的書法瀟灑飄逸,華麗灑脫,卻又不失骨力,猶如謫仙人臨凡,因此他的字也被世人稱之為「趙體」。

但是趙子昂的才華雖然舉世無雙,可是此人的風評在歷史上卻並不是很好,甚至還有不少人稱他為「大漢奸」,說他的書法是「奴書」。

這是因為趙子昂原本是趙宋皇族後裔,卻在宋朝亡國後投效了元朝,這自然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原本與他相近的親戚好友都開始遠離他,更有甚者,還戳著脊梁骨罵他。

不過理解他的人都知道,趙子昂只是不想和那個腐朽到無可救藥的王朝綁到一起罷了,他入仕元朝之後,讓趙體字大放異彩,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藝術精品。

就比如他後期寫的行書《千字文》,這1000字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看不到任何起伏,讀不出絲毫懈怠,全篇行雲流水,美得讓人心醉。

所以說,他在文化上的貢獻,不可磨滅。

商品引導語: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趙子昂晚年所寫的藝術精品行書《千字文》,並進行高清複製,送與大家,望大家喜歡。

——編輯謫仙

相關焦點

  • 書法史上最精湛的1000個字,練好這些字,書法水平將突飛猛進
    說起練習行書,很多人表示在有了一定基礎的前提下,首選當是《行書千字文》。《千字文》原本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才子周興嗣所編纂的千字韻文。梁武帝喜愛王羲之的書法,便命人從王羲之的書法中選取1000個不重複的字,以便於日後的書法練習。
  • 這位元朝「通才」的書法,原來這麼美,筆下1000字讓人陶醉
    在書法史上,人品和書品總是被放在一起相提並論,有的人書法超凡入聖,可人品欠缺,往往就被世人所詬病,而有些人書法水平一般,可人品卻是極好,這樣的人往往也會青史留名。剩下的諸如顏魯公那種書品與人品都是頂尖的書法家,在書法史上能稱得上是「封神」的存在。那麼在元朝初期,有這樣一個人,書法是篆、隸、楷、行、草五體皆通,而且詩文繪畫以及鑑賞等技能也都是滿分狀態,元世祖忽必烈第一次見他,就稱他為「神仙中人」,世人也因其才高八鬥,而把他稱之為「通才」,可是他卻是個「貳臣」。
  • 書法史上最精闢的1000個字,出自趙子昂,凝聚古今書人的精髓!
    趙子昂可以說是一個天才般的人物,他在20歲時就在書法藝術上達到了很多人窮極一生,都無法觸碰的高峰。趙氏的書法兼具高古之氣與風韻之姿,嫻熟沉穩,蘊藉妍麗。邢子願謂右軍以後惟趙吳興得正衣缽,唐、宋人皆不及也。」趙子昂擅長諸體,尤其在楷書、行書方面造詣頗深,而《行書千字文》是趙子昂老年時期的作品。此作品沒有走唐宋意趣的路線,而是帶有強烈的晉代風流,頗有「二王」的筆意。
  • 唐代小楷第一品,這字失傳了1000多年,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
    值得慶幸的是,敦煌藏經洞中收藏了一大批唐代之前的經卷以及書法,這一中國文化史上的巨大寶庫,保存了許多中國文化史乃是世界文化史的寶貴遺產。1000多年,堪稱書法史上的巔峰!寫得精彩絕倫,這字在埋藏1000多年,出土之後,依舊美得不可方物。我們反觀歷史上的所有皇帝「敕書」的作品,沒有一件不是精彩絕倫的作品,比如北魏時期的刻石《元氏墓誌》系列,像唐初的《九成宮醴泉銘》,再像後來玉真公主所命寫的《靈飛經》,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
  •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書法功力直逼王羲之,流傳1000多年
    唐朝時期的書法,是繼晉朝之後的又一個巔峰時期,天下第一楷書、天下第一小楷等傳世佳作,都是出自這個時代,還出現了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虞世南等書法名家,可以說,大唐時期的書法,是無比光輝與燦爛的。他的書法來源極廣,一開始學的是他舅舅虞世南,後來又學習歐陽詢,最後學的是「二王」,對於「二王」陸柬之研究頗深,他的很多作品裡都帶有「二王」的筆意,甚至書法界都認為,他的書法直逼王羲之。就拿他筆下那捲《文賦》,被譽為「大唐第一行書」,字裡行間就有王羲之的神韻在其中。
  • 你們見過乾隆兒子的書法嗎?美得讓人心醉,超過乾隆本人
    清朝時期,善書者不比其他朝代少,就如著名的清四家,成親王、劉墉、翁方綱、鐵保,這四個人代表了清朝書法的最高水準。而幾人之中,又以成親王的字最為超凡脫俗,讓人心動。在清朝中期,成親王的書名就傳遍了整個京都,毫不誇張的說,成親王的書法,比起他老爹乾隆,強出了不止一個層次。他的弟弟嘉慶皇帝,更是對他的書法盛讚不已,曾親口說道:「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
  • 武則天令人寫的小楷,在敦煌埋了1000年,書法史上的最高水平!
    很多人學習小楷書法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入門,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些中國書法史上的小楷的基本脈絡。首先,學習小楷要看你是出於什麼目的,是單純想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好,想把字寫規整,那麼你就遍覽歷代名家小楷集,找一件自己喜歡的字帖,練習就是了。
  • 一代書法奇才,寫出書法史上最美行楷,這字影響後世1000年
    趙子昂《陋室銘》趙子昂,宋末元初人,可以說是書法史上少有的「全才」式的人物,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被譽為「楷書四大家」,其行書、草書、小楷更是廣為流傳,潤澤無數人。此件《陋室銘》,在文末落款「子昂」二字,將唐朝高古大氣的法度與晉代豪放飄逸之氣概融匯到一起,代表了趙子昂早年楷書的特色。
  • 現代書法大家南山,高人氣書法20幅欣賞,雋秀自然遒勁疏朗,好字
    學習書法的最佳方法就是臨帖,臨帖是從古到今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古人的碑帖,能流傳至今,都是大浪淘沙,經過歷史檢驗的。一個字如何結體,如何變化,古人都已經找到了最佳實踐,所以臨帖能讓你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快的進步和成長。臨帖就是繼承,就是向古人學習,學習前人優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筆、美的結字、美的章法、美的韻味和氣勢等。
  • 史上寫得最像柳公權的書法
    陝人統稱為石柱,俗稱「八楞碑」,以其八面有楞也。亦有四面、六面、十面刻字者。高者逾丈,小者徑尺。 經幢為青石質,八稜柱形,發現時已斷為兩截,所幸損字不多,每稜高96公分,寬11公分。是幢乃隴西縣君李氏為其亡母清河郡夫人張氏所建。據現藏於千唐志齋的《大宋故清河郡夫人張氏內志銘》知,張氏為後蜀將領李廷珪之夫人。李廷珪其人,見於《五代史》、《宋史》、《九國志》等。據《宋史·李廷珪傳》、《九國志· 李廷珪傳》載,李廷珪自七歲起開始侍奉後唐太原留守孟知祥。
  • 趙子昂巔峰行書寫下《千字文》,練好這1000字,不用擔心你的書法
    提起歷朝歷代那些有名的書法大家,趙子昂這個人定然是繞不過去的,在元朝時期,他能憑藉一己之力影響整個書壇,能讓無數人研習他的書法,更能讓天竺僧人不遠萬裡來求取他的書法,趙子昂的實力,可想而知。尤其是他筆下的行書作品,可謂是爐火純青,用「精熟」二字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所謂「精熟」,指的是用筆之精到和對書法作品的熟練程度,這兩點不僅是體現在趙子昂的行書上,在其他書體上也都有體現。
  • 書法史上一部「草書神帖」,專家:練好這943個字,書法能有大成
    其三,學習這件作品的人,每個人都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力,形成千人千面的狀態。朱大有草書《臨十七帖》這樣的法帖這中國書法史上屈指可數。朱大有草書《臨十七帖》這件《聖教序》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極大,後世的書家當中,幾乎無人不從中吸取營養,而後卓然成家的。
  • 愛書法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書法精品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們在欣賞中可得到審美享受、哲思啟迪、心靈淨化。熱愛書法尤其是勤習書法的人,他們有著豐富的頭腦,高雅的修養,存浩然之氣、積淵博之才、得天地靈性,他們納萬物菁華,妙發靈機,創物我同心的大境…一、愛好書法的人大腦平衡、思維敏捷人的大腦分兩部分:左腦和右腦。簡單一點說左腦管思維方面多一些,右腦管運動和藝術多一些。
  • 書法史上的「一代奇人」,草書冠絕天下,連蘇東坡都甘拜下風!
    在書法史上有許多「奇人」,大凡「奇人」,必定是特立獨行者,非以常理所能度之,在世界文化史上許多文化或者藝術巨擘也是如此,其行止見識皆超出儕輩,為人所難以理解,也被後人所推崇!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許多的前輩名家,沒一個人的學書之路都值得後人借鑑,以及幾乎每一個大家他們所悟出筆法的門徑皆不相同,而其中最能代表古人學書範式的乃是黃庭堅。
  • 這位「民族英雄」的書法原來這麼美,字如其人,人品與書品合一
    可自從有了「民族英雄」這個光環加身,人們卻遺忘了,他還是一位書法大家,這也正應了書法界流傳的那句話「人掩其書」。林則徐為學習書法,可謂是遍訪名家,他學鍾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並直接臨摹他們的書法作品。
  • 這位「民族英雄」的書法真美,氣勢磅礴,不愧是字如其人
    書法界自古以來,就有字如其人的說法,即是從一個人的書法中,就能看出這個人怎麼樣,性子急躁的人書法自然潦草,優柔寡斷之人書法也會畏手畏腳,這便是字如其人的由來。歷史上將字如其人四個字做得最好的,應該就是書法史上的亞聖,大唐有名的愛國忠臣,顏真卿顏魯公。有一首名為《勸學》的詩,大家肯定有所耳聞,所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李天一書法欣賞,4字寫出書法藝術美!終得中國書法精髓!
    ,正是因為我國的書法歷史上有很多像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所以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李天一從小就對中國的書法非常的感興趣,再加上出身於一個條件非常好的家庭,所以他在書法方面的培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李天一的書法功底也是非常的深厚,完全能達到書法的藝術美,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好奇呢?到底李天一的書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1000個字,專家:學好這些,你能超越9成書法家
    王羲之的書法是不是從魏晉時期便一直受到世人的推崇?其實不然,從魏晉時期到梁代,以王獻之為代表的「妍美」一路書風備受世人推崇,一直到了梁武帝時期,這種風氣才有所改變。梁武帝命令當時的頂尖書法家,從王羲之存世的法帖當中,選出了1000個極為經典且不重複的漢字,讓當代的大文學家周興嗣寫成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於是就成為了書法史上最有價值的文章,後世的書法家幾乎每個人都寫過。
  • 書法史上一位罕見的「藝術大師」,800年來,令世人望塵莫及!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當中提到過書法的審美問題,有的書法,看起來「很醜」,但是藝術價值很高,很多民眾看不懂很正常,是因為有些書法格調很高,沒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是很難看懂的,這個一個隔行的問題,並不是所有的外行都能欣賞得了的。
  • 王羲之的一部「草書秘笈」,短短1000餘字,卻蘊含書法大智慧!
    如果對於書法嚴格分類的話,從甲骨文的產生到今天,或許會有數十種類似,但是從書體的造型特點來看的,基本是能夠分成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5種書體。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所以今天的人對於真正的藝術性書法沒有足夠的認知,這是因為我們從小接觸的「印刷體」塑造了大多數人的審美,而對於篆書、隸書,尤其是草書已經基本不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