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一篇著名的啟蒙讀物,叫做《千字文》,它是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取自王羲之書法中的1000個字,然後整理成對仗工整,條理清晰的一篇文章。
《千字文》流傳到現今,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生於書法,現於書法。
「生於書法」很好解釋,因為《千字文》取自王羲之書法,而「現於書法」是因為後世許多書法家都以精美的書法,將《千字文》展現了一遍又一遍。
就比如歐陽詢、文徵明、智永和尚、懷素、趙子昂等,都曾經寫過《千字文》,甚至連近代的書法大家啟功先生也對《千字文》非常喜愛,這足以證明《千字文》的價值以及它「現於書法」的事實。
而今天咱們要來說的,乃是趙子昂的行書《千字文》。
趙子昂這一生寫過很多次千字文,在他5歲時候,他開始修習書法,當時寫的就是《千字文》,他自己也曾說過:「二十年來寫《千文》以百數!」
趙子昂的書法,在當時的元朝可謂是拔尖的存在,不得不說他這位多才多藝,通古博今,連忽必烈都稱他為「仙人」的大才子,引領了當時的書法潮流。
他的書法先學自己祖宗趙構的「思陵體」,後來又向「二王」風格轉變,趙子昂對於王羲之一直都是非常崇拜的,習得二王之後,他的書法開始突飛猛進,此時他的書法瀟灑飄逸,華麗灑脫,卻又不失骨力,猶如謫仙人臨凡,因此他的字也被世人稱之為「趙體」。
但是趙子昂的才華雖然舉世無雙,可是此人的風評在歷史上卻並不是很好,甚至還有不少人稱他為「大漢奸」,說他的書法是「奴書」。
這是因為趙子昂原本是趙宋皇族後裔,卻在宋朝亡國後投效了元朝,這自然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原本與他相近的親戚好友都開始遠離他,更有甚者,還戳著脊梁骨罵他。
不過理解他的人都知道,趙子昂只是不想和那個腐朽到無可救藥的王朝綁到一起罷了,他入仕元朝之後,讓趙體字大放異彩,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藝術精品。
就比如他後期寫的行書《千字文》,這1000字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看不到任何起伏,讀不出絲毫懈怠,全篇行雲流水,美得讓人心醉。
所以說,他在文化上的貢獻,不可磨滅。
商品引導語: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了趙子昂晚年所寫的藝術精品行書《千字文》,並進行高清複製,送與大家,望大家喜歡。
——編輯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