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主要是28nm工藝產能

2020-12-21 TechWeb

【TechWeb】12月18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第一大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狀況有從8英寸晶圓廠延伸到12英寸晶圓廠的趨勢的消息出現之後,也有代工商在謀劃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

新出現的謀求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的,是聯華電子,他們旗下目前有4座12英寸晶圓代工廠。

英文媒體的報導顯示,聯華電子董事會,已經授權執行286.56億新臺幣的資本支出計劃,折合約10.17億美元,用於擴大產能。

在報導中,英文媒體指出,聯華電子董事會授權的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將用於優化一座12英寸晶圓廠的產能,特別是28nm工藝的產能。

從英文媒體的報導來看,聯華電子此前已經披露了增加28nm工藝產能的計劃,在10月底的投資者會議上,聯華電子也表示他們將持續增加28nm工藝的產量。

相關焦點

  • 聯華電子謀求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打開APP 聯華電子謀求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TechWeb.com.cn 發表於 2020-12-19 09:13:32
  • 聯華電子擴大 12 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持續增加 28nm 工藝的產量
    打開APP 聯華電子擴大 12 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持續增加 28nm 工藝的產量 海藍 發表於 2020-12-19 10:17:10
  • 晶片廠商稱聯華電子已提高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 因產能緊張
    【TechWeb】1月6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已出現了晶片代工報價上漲由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英文媒體此前就提到,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在今年將取消給予大客戶的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提高代工價格。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個晶片設計公司的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在電子行情上漲的趨勢下,全球晶片代工訂單在近幾個月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據中國臺灣媒體近日援引業內消息人士稱,受益於居家辦公趨勢和5G熱潮帶動的強勁需求,大多數晶片公司都將2021年8英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甚至提價40%。像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電」)、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芯」)和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這些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了約10%~15%。
  • 英文媒體報導: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已在同目標賣家洽談
    【TechWeb】12月17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2020Q4全球TOP10晶圓代工廠排名預測
    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場需求依舊強勁,各業者產能呈現持續滿載,產能吃緊使得漲價效應帶動整體營收向上,預估2020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將超過217億美元,年成長18%,其中市佔前三大分別為臺積電(TSMC)、三星(Samsung
  •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外媒:東芝出售工廠也難以緩解 8 英寸晶圓廠緊張
    據英文媒體報導,本月中旬,曾有媒體報導東芝正與尋求提高 8 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聯華電子, 洽談出售兩座 8 英寸晶圓代工廠 ,但很快東芝就表示,他們尚未作出出售的決定。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目前,7納米、16納米和5納米技術是中芯賺錢的三駕馬車,佔其收入的60%以上。中芯主要靠成熟技術賺錢,主要收入來自150/180nm、55/65nm、40/45nm,佔比64%左右。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當下,晶圓產能有多緊張?「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11月30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
  • 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排名預測(2020 Q4)
    由於驅動IC、PMIC(電源管理IC)、RF射頻、IoT應用等代工訂單持續湧入,聯電8英寸晶圓產能滿載,確立其漲價態勢,加上28nm工藝持續完成客戶的設計定案,後續穩定下線生產,在排名上超越格芯來到第三位……629ednc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第四季晶圓代工市場需求依舊強勁,各業者產能呈現持續滿載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各大代工廠形勢危急,半導體概念股大漲
    在現如今,迫於今年疫情對於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各大產業產能與以往相比都極大的下降,就在前段時間,8英寸晶圓在市場上逐漸變得供不應求,8英寸晶圓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電子廠商急需的物資,不少廠商為了能夠確保擁有足夠的供能,與晶圓代工廠籤訂的合作甚至都到了2021年。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產能很難搶,我們的晶片需求發給晶圓代工廠之後都要等排期,為此,我們今年的流片延緩了一段時間才完成,因為一開始基本排不上。」近期,一位深圳晶片設計領域的創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 ICCAD 2020:晶片缺貨的原因,當真只是晶圓產能不足嗎?
    Cilednc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據《電子工程專輯》姊妹媒體《國際電子商情》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代工廠四季度訂單滿載。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還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晶片設計公司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竟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近期的半導體市場,尤其是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跟隨摩爾定律演進,集成電路製造所用的主流晶圓直徑從 4 英寸、6 英寸、8 英寸到12 英寸。直徑越大的圓片,所能刻制的集成電路越多,晶片的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晶圓持續向大尺寸發展。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連鎖反應 周玲 崔珠珠 發表於 2020-12-09 18:00:03 近日,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而傳導的晶片漲價波及面越來越大,
  • 晶圓製造行業深度報告:供需協同發力,晶圓製造國產化迎時代機遇
    由於晶圓製造環節難度大、成本投入大,Foundry 同樣屬於重資產模式,與 IDM 類似,能夠長期維持較高的資本開支和承擔較重的經營管理成本的企業較少,目前全球主要的 Foundry 工廠有臺積電、Global Foundry、聯華電子和中芯國際等。
  • 全球晶圓代工收入創十年來新高,國內晶圓廠也有新機會?
    5nm產能擴張,28nm訂單爆滿在晶片製造領域,消費電子對性能和功耗的追求讓先進位程備受關注,目前最先進的節點5nm工藝製程於2020年初開始量產,10nm以下先進工藝成為今年拉動全球晶圓代工收入增長的原因之一。
  • 消息稱8英寸晶圓價格2021年將至多上漲40%:中芯國際、臺積電等要大賺
    8英寸晶圓被認為是落後產線,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業內消息人士稱,受益於居家辦公趨勢和5G熱潮帶動的強勁需求,大多數晶片公司都將2021年8英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像聯華電子、格芯和世界先進這些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了約10%-15%。目前全球代工廠產能爆滿,臺積電、三星、聯電、世界先進、中芯國際等純代工廠稼動率保持高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