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假的

2020-12-12 澎湃新聞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假的

2020-09-30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楊曉雯

科學闢謠平臺

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流言: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

時隔近一年,蘭州獸研所布病陽性事件再次引發關注。截至2020年9月14日,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感染規模超出預想,牛羊肉不能吃了。

真相解讀:

時隔近一年,蘭州獸研所布病陽性事件再次引發關注。去年11月,由於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生產發酵罐廢氣排放滅菌不徹底,攜帶含菌發酵液的廢氣形成含菌氣溶膠,而蘭州獸研所處在下風向。此前通報稱,此次事件是一次意外的偶發事件,是短時間內出現的一次暴露,不會出現大量抗體陽性人員。據目前來看,感染規模超出預想。

2019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下稱蘭州獸研所)先發現4例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的學生,再檢測出96人呈血清學陽性,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

12月底,甘肅省衛健委員、甘肅省農業農村廳、蘭州市政府聯合通報,是中牧蘭州生物藥廠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致使滅菌不徹底而形成含菌氣溶膠,導致下風向處蘭州獸研所人體吸入或黏膜接觸產生抗體陽性,造成蘭州獸研所發生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12月份以來,蘭州獸研所和蘭州大學共檢測出203人抗體陽性。

2020年9月,《財新》記者調查發現,當地抗體檢測後累計發現的感染者已十數倍於此。9月15日,蘭州衛健委發布官網通報稱,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建立健康檔案3159人。

這次布病的聚集性感染事件看起來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嚴重,最終情況也有待進一步跟進。那麼,作為普通群眾的我們,布病離我們遠嗎?

布病究竟是什麼病?得了布病會怎樣?

實際上,布病不是一種新發傳染病了。布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變態反應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又稱為波浪熱、馬爾他熱、地中海熱,俗稱蔫吧病、懶漢病等,主要感染動物,如牛、羊、豬、狗以及駱駝、鹿等。也就是說,動物身上的布魯氏菌可以傳播給人類並引起疾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其為乙類傳染病。

布病主要症狀有發熱、多汗、骨關節與肌肉疼痛、乏力等,少數女患者會出現流產。慢性布病患者常表現為精神沉鬱不振,失眠,煩躁不安,畏寒喜暖,四肢發冷,陽痿,自覺手足發燒等。由於布魯氏菌可侵襲全身多個臟器,表現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急性期的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特別容易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傷寒」;骨關節和肌肉的疼痛又容易誤診為「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脊椎結核」及「風溼性關節炎」等。

布病是怎麼傳染給人的?

布魯氏菌主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及可能接觸家畜的行業從業人員,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生活中,布魯氏菌主要通過體表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機體。喜喝生奶,吃生奶製品、生拌肉或生肝、未熟的肉,或者手不潔拿吃食物等容易患布病。而針對行業來說,飼養、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員,畜產品收購、保管、運輸及加工人員,畜牧獸醫人員,從事布魯氏菌實驗操作及製備疫苗等生物製品的研究人員都有可能感染布病。

我國布病的發病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高發病率(1950-1960)、下降(1970-1980)和重新流行(1990-今)。在過去的十年中,由於人員流動和跨省家畜貿易,布病發病率呈擴散趨勢,且從北部到南部省份的地域擴張明顯,現在全國32省均有布病病例報導。

牛羊的病這麼可怕,我們還能放心吃肉嗎?

只要做好防範措施,我們還是可以積極、有效地防控布病傳播的。

對於家庭而言,要做到飯前洗手,不喝生水;通過大型超市等正規渠道購買食物,不吃生的和半生半熟的肉,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日常食用家畜肉時,應將其切成小塊,烹製熟後食用;各種奶製品必須經過消毒處理後才能食用。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家裡有羊圈的,要定期對羊圈消毒;不要用人用的盆或碗餵養家畜;小孩不要和羊羔玩耍。家中有從事飼養、放牧、獸醫或布病工作的人,在工作中應做好個人防護,不將有害病菌帶到家中。

科學認知,才能有效防控

布病急性期症狀類似於流行性感冒等常見疾病,如發現不及時容易轉為慢性期,治癒率降低且易造成人體損傷。因此,加強布病相關知識的普及,提高公眾防病意識,能夠有效提高布病病人發現率,控制人間布病疫情。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聯繫我們網信遷安

地址:河北遷安

電話:0315-7639655

聯繫郵箱:qawxb001@163.com

原標題:《【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假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蘭州感染布魯氏菌 300 多天的病人:無藥可吃 從感染轉成慢性病
    李曉說," 直到 2020 年 1 月份,我的症狀愈演愈烈,才帶著家人一起去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檢查,當時就被診斷為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並且感染數值是當時檢查結果中最高的:1:400(++++)。"
  • 陝西發生多起「布病」感染病例,多名患者喝未經消毒的羊奶感染
    布魯氏菌病(俗稱布病)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布病」可以說是一種「職業病」,畜牧獸醫相關從業及研究人員感染的可能性較大。 近年來,普通市民因食用未經檢疫和徹底滅菌的牛羊肉、奶引起的「布病」時有發生。「布病」不僅會發生在牧區和實驗室,普通市民也不可掉以輕心。
  • 蘭州感染布魯氏菌300多天的病人:渾身腫疼 無藥可吃
    他告訴健康時報記者,「2019年12月低,我所在的小區以及周邊的社區全部發布了『自願檢查布魯氏菌』的通知才知道附近發生了布病感染的事件,但是當時並沒有太在意。」李曉說,「直到2020年1月份,我的症狀愈演愈烈,才帶著家人一起去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檢查,當時就被診斷為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並且感染數值是當時檢查結果中最高的:1:400(++++)。」
  •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布魯氏菌感染呢?
    近日,蘭州市布魯氏菌陽性事件中,許多患者出現了布病症狀,並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布魯氏菌病,布魯氏菌病又稱布氏桿菌病、布病、波狀熱,是由布魯氏菌所引起的動物源性傳染病,人類常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排洩物,或者攝入由感染或患病動物製成的食品而患病。
  • 吃烤串火鍋要小心!男子感染這種病菌後,頭部像被針刺一樣疼痛!
    「誰沒個頭疼腦熱的,吃點藥就行了。」沒想到,發燒持續1周多時間了,時高時低,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全身關節酸痛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頭部像針不刺一樣疼痛,延綿難除。趙先生去當地醫院就診,給予了3天抗生素靜脈輸入消炎治療。可症狀還是一點沒有緩解。「會不會是什麼惡疾,比如腫瘤什麼的?」當地醫生一時難以確診,建議趙先生儘快轉診上級醫院。
  • 逃避免疫系統、可做生化武器,布魯氏桿菌大揭秘
    最近,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病(布病)陽性事件再一次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根據2020年9月15日蘭州市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通報,截止2020年9月14日,省疾控中心共計確認布魯氏桿菌抗體陽性3245人。
  • 孩子喝「鮮奶」感染布病,純天然、原生態坑了多少人?
    01 「布病」又叫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 布魯氏菌病的傳染源主要是羊,其次是牛。羊感染布魯氏菌病後,羊的尿液,奶,血液等體液中都含有布魯氏菌,都具有傳染性。
  • 小心感染上這種傳染病
    布氏桿菌病也叫布魯氏菌病,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是由布魯氏菌所引起的動物源性傳染病,人類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排洩物、攝入由感染動物製成的食品而患病,我國以羊種菌和牛種菌和豬種菌(布魯氏菌的分種)為主要病原體,人群普遍易感
  • 河北一男子發燒不退、關節疼痛…醫生提醒:這種病目前高發,嚴重可致命
    雖然馬上就要出伏但中午的氣溫依舊熱得十分「暖心」這時去吃個烤串,喝個啤酒別提有多舒心了可是你知道嗎?食用被布魯氏菌汙染、未熟透的牛羊肉很可能會染上布魯氏菌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布病」石家莊市61歲的張先生三個月之前開始莫名的發燒不退關節也出現了疼痛的情況據他回憶他之前曾吃過一次牛肉牛肉沒有煮熟
  • 【網絡闢謠】多肉植物毒害心臟?假的!
    【網絡闢謠】多肉植物毒害心臟?假的!科學闢謠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 吃咖喱、吃大蒜、喝單樅茶、聞洋蔥、抹香油……這十個偏方都只是...
    >近日,在一些微信群中出現這樣的流言:「山東蘭陵縣146萬人,目前無一感染……大蒜能散發出天然大蒜素殺菌……截斷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喜歡吃大蒜,不會輕易感染。@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發布闢謠消息稱,這兩張圖是假的。鍾南山院士曾就肺炎疫情接受過媒體採訪,沒有提到過前述的信息。我國沒有「國家衛生局」這個機構,只有國家衛健委。國家衛健委也並沒發布過前述的信息。
  • 受傷之後千萬不能吃「發物」?羊肉、豆腐、海鮮可以吃嗎?真相來了...
    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化膿,比如海鮮、牛羊肉,甚至豆腐。先不論真假,反正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數。關於忌口的流言 | 網絡那麼,這些食物在受傷後食用真的會讓傷口不癒合嗎?傷口癒合與發物有關?
  • 醫療機構頻現聚集性感染 日本向多地派應對小組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7日電據日本共同社7日報導,考慮到醫療機構內頻頻出現聚集性感染事件,日本環境感染學會日前啟動措施,向醫療機構派遣專門應對傳染病的醫生和護士小組。據日本厚勞省透露,截至當地時間11月30日,日本全國已發生2575起聚集性感染事件,其中醫療機構有412起。鑑於各地均有嚴重事例上報,厚勞省決定加大支援。報導稱,醫療機構內出現感染事件,不僅容易導致疫情擴散,還會導致許多死亡病例出現。
  • 肉聯廠聚集性感染後續 沙爾克球迷反對高管滕尼斯
    肉聯廠聚集性感染後續 沙爾克球迷反對高管滕尼斯  新華社柏林6月23日電 德甲沙爾克04球迷日前在蓋爾森基興好運球場打出批評俱樂部監事會主席克萊門斯·滕尼斯的標語。滕尼斯公司的肉聯廠近來暴發聚集性感染新冠病毒事件,已致超1500人感染,64萬人出行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