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愛的不是衛希禮,從一開始就不是。
我知道,這樣寫,很可能會被《飄》的擁躉們噴,但是,很遺憾地告訴你,即使被噴,我也會這樣寫,因為,這是一個事實,儘管,我其實也是《飄》的一個擁躉。
《飄》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為我們創作了一個桀驁不馴,為了愛奮不顧身的女孩的形象,也成為許多為愛拼搏的女孩的行為範本。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郝思嘉對衛希禮的愛。
讓我們先從塔爾頓兄弟倆說起,塔爾頓兄弟倆自己也很奇怪,為什麼在他們喜愛郝思嘉之前沒有注意到郝思嘉的魅力呢?書中這樣寫到:「郝思嘉是存心引起他們注意的,因為,她的本性根本無法容忍一個男人愛上別的女人而不是她自己」原因是她看到其他的女孩和他們在一起,這是她那想要徵服男人的本性決不能容忍的。對於塔爾頓兄弟倆,她的小伎倆是成功的,成功到假如她想嫁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他們都求之不得。
對於希禮也是這樣,也許,最初的時候,她或許會有一點朦朦朧朧的吸引,但吸引她的一定是希禮的深不可測和近在眼前又遙不可及的感覺,希禮愛好的繪畫、音樂、詩歌和他深藏在心靈深處的幽深的思想是她所無法理解的,也正是這謎一般的高深莫測才更激起她的好奇心和增加了她要把他完全佔為己有的決心。不可否認,她一定也用過對塔爾頓兄弟用過的小伎倆了,奇怪的是那雙清澈的灰眼睛也從來沒有思嘉在其他男人眼裡司空見慣的那種熱切的光芒。他那安靜、有節制地對待她的方式更激發起她的鬥志。
她像一個勇士,身披鎧甲,隨時準備著為愛去戰鬥。無疑,希禮和媚蘭訂婚的消息加快了這一進程。
「希禮怎麼能夠不愛她?希禮怎們能夠和別的女人結婚?」她一遍遍地問著自己。不愛她,還要和別的女人結婚,這在思嘉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因為那樣,她就會很挫敗、就會很受傷。失敗——在思嘉的字典裡是絕對沒有的詞語。
如果說,在得到希禮和媚蘭訂婚消息的最初時刻,她尚且還能夠用「希禮不知道我愛他」來安慰和說服自己,那麼在十二橡樹那個「野餐會」的下午,希禮毅然決然的絕情也應該使她明白,希禮不可能娶她為妻。
然而,人確實是非常奇怪的存在,越是得不到的就越珍貴,尤其是對於思嘉,一個從未嘗過失敗為何物的又驕傲又充滿激情的女孩來說。
她認定了「希禮」就是自己今生今世最愛的男人,哪怕他已成為別人的丈夫,哪怕他去參加戰爭,哪怕他走到天涯海角……
她用和查理結婚來報復希禮,其實是想不離開他左右;她救媚蘭,她拯救塔拉,是想看他後悔自己的能幹和優秀……
讀到這裡,已然明了,思嘉愛的不是希禮,從第一開始就不是!
她愛的是她自己,自己的驕傲,自己的自尊和心靈裡的流著的融合了母親法蘭西貴族血統和父親愛爾蘭血統的高傲!她太美麗了,像一隻色彩斑斕的孔雀,她太愛惜自己美麗的羽毛了,她捨不得它們受到丁點的傷害。
是的,以後的日子裡支撐她的是對「希禮」的愛,靠著這個愛,她度過了戰爭、飢餓、度過了許許多多的艱難和坎坷,但那個「希禮」是她自己在心靈深處幻化出來的「希禮」,於真實的「希禮」沒有多少關係了。
這一點,在《飄》的最後,媚蘭死去的那個夜晚,當和希禮之間最大的障礙沒有了的時候,她才真正懂得:她一直愛著的那個「希禮」絕不是眼前的這個「希禮」。
(青檸的院子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