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遙感衛星#近期,法國網站《東方鐘擺》發表文章稱,隨著中國"遙感30"號系列衛星最新一顆入軌,該星座系統已正式完成,對中國的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可實現對臺北24小時監控覆蓋!
法國網站《東方鐘擺》(East Pendulum),是一家專門聚焦亞洲軍事發展的專業媒體網站。11月23日,該網站刊登了一篇關於探討中國衛星的文章,題為《遙感30星座系統正式完成》。
該文章指出,隨著10月26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30"星座的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標誌著中國"遙感30"星座系統正式完成,中國實現了對衛星覆蓋範圍內,指定地點24小時不間斷監控的能力!
文章認為,"遙感30"星座系統經歷了7次發射,但衛星軌道只有6條,這是因為在第三、第四次發射時,幾枚衛星是被送入了同一個軌道平面,由此形成了在該軌道內,有5枚衛星可以連續經過同一特定地點,進行不間斷地監控。
文章表示,正是由於對該覆蓋地點具備極高的重訪率,中國具備了對周邊海域內的任意移動目標,進行連續半小時的精確追蹤與定位。這種精密的監控力度,足以引導中國的反艦彈道武器,進行精確無誤的攻擊!
該文章還以臺北為例,每隔30分鐘,就會有一次密集的可以拍照的過頂區間,意味著不間斷地監控。中國可以通過對比照片,追蹤並繪製該地區機動的軍事單位軌跡。
該文章中的配圖,認為"遙感30"星座對臺北執行24小時通信監聽任務時,藍色代表執行任務的時間,基本上做到了不間斷。
文章最後認為,"遙感30"星座系統在某些地區的重訪率,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星座系統中最高的!但中國似乎並不打算止步於此。
兩院院士李德仁在近期採訪中表示:"遙感-30星座已有21枚衛星,其軌道主要用於監控中國沿海地區,但尚未實現15分鐘的重訪時間。中國最終將面向全球提供服務,估計需要200枚遙感衛星與300枚通信衛星,遙感服務間隔為5分鐘"!
大國之巔認為,法國人如何分析我們的衛星系統,做出怎樣的估計和解讀,是他們的事情。我們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全天候的衛星覆蓋,當然是毫無問題的。
目前,我國在太空中的各類衛星的總數量,已經排名全球第二。這些衛星各有用途,在多個領域內各司其職,靜靜地注視著地球的諸多角落。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具備了動態監控全球大型艦艇及重點地區的能力,目前還在繼續進行補強!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範圍內的衛星發射數量大幅縮水,很多預定發射都推遲至明年。然而我們中國卻早已從疫情中恢復,截至10月份的公開數據,其他國家發射的遙感類衛星總數量,僅為中國發射數量的二分之一(13比27)!
當前,衛星技術已成為通信領域及科技競爭的新焦點。中美俄與歐盟等國,都在加緊布局,爭取佔據太空中最佳的軌道位置。正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誰家的衛星先入軌成功,他國衛星就只能再覓他處。
雖然我國航天、衛星科技早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但成為全球第一衛星大國,依然任重道遠,道阻且長。我們還需繼續努力,探索我們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