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圖像分析拓展至商業領域,以色列衛星數據AI分析公司Oneview...

2020-12-26 36氪

36氪獲悉,以色列衛星數據AI分析公司Oneview已於近日完成數百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MTK(聯發科)、Ondine Capital(活水資本)、以色列風投機構TPY Capital以及某衛星產業相關企業聯合投資。

Oneview成立於2018年11月,主要提供基於GAN與大數據技術的商業衛星遙感圖像分析服務。遙感是衛星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是指通過衛星對地球的觀察,從中獲取人類視覺範疇之外的信息,以往多應用在軍用偵查、測繪、環境資源監測等場景。但隨著目前衛星覆蓋頻次與精度的提升,衛星遙感也逐漸在商業領域落地。比如在金融行業,一些投資者們已經開始用遙感衛星圖片監測百貨超市、餐廳等地的車流變化,以此為依據做出相應的商業決策。在能源領域,一些客戶可以對指定區域在某一時間範圍內進行持續監測,數據採集和分析,從而獲得該地區在時間範圍內的石油開採量、儲備量、產能預估等信息。相較於傳統模式,通過遙感圖像分析得到結果的方式更精準,並能在較短時間內幫助需求方了解到所需信息。

從業務流程上看,Oneview的服務方式是從上遊的遙感衛星廠商處拿到所需的原始圖像,然後根據圖像進行數據提取、清洗、分析和解讀,從而為下遊客戶提供所需的數據信息以及決策建議。

做成這件事的關鍵在於拿到足夠的原始圖像數據,以及通過算法分析出準確結果。衛星領域的圖像處理和其他行業不同,數據分析商想根據圖像分析得出某一特定結果,往往需要與規格各異的數家衛星廠商合作拿到不同角度的數據。並且由於衛星圖像本身數量較少且價格較高,數據分析商為了訓練自身算法也要通過各種手段拿到足夠的數據。為解決這兩個問題,目前Oneview已和多家上遊衛星廠商建立了全球性的合作關係,確保公司可以拿到較多原始圖像。而且在自身的算法訓練上,Oneview在既有衛星圖像中搭配自研的GAN算法,通過生成式對抗網絡的方式保障訓練數據量。

並且,不同衛星圖像價格會因解析度、拍攝時間等因素存在差異。如果數據分析商需要拿到解析度更高或拍攝時間較新的圖像,最好直接和供應方建立聯繫,但如果客戶方或者一些分析需求對圖像清晰度和拍攝時間的要求較寬鬆,則可以通過經銷商拿到圖像。不過不論是哪種獲取方式,都要求像Oneview這樣的衛星數據分析商能在既有條件下產出符合客戶標準的分析結果。

Oneview 基於自研算法的機器學習算法訓練示例

對客戶而言,由於目前業內可選擇的供應商不多,所以各類客戶的評判維度還沒有形成統一——如果客戶對衛星遙感使用經驗較少,則會通過口碑選擇供應商。如果客戶此前有過使用此類服務的經驗,則會根據自身目的選取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在選取時或許還會根據此前已有的分析結果測試對比新進分析商的數據精準度。以金融領域的既有商業客戶需求為例,這一行業的客戶需求主要集中在統計上(比如金融機構監測自己的標的),其他類型的需求還有監測人流、物流等。之後Oneview會在既有服務的基礎上拓展衛星數據的使用場景,如利用同一套數據從不同角度分析得出新的信息,這類信息可能會以訂閱等方式提供給中小客戶。

在衛星遙感圖像分析行業,目前能看到的其他應用多出現在農業、生態監控場景中。至於深耕農業、生態等場景的衛星圖像數據分析商是否有可能切入商業領域,Oneview的投資方認為衛星圖像數據分析行業還處於早期,人才較為稀缺,所以大家還處於一起把市場做大的階段。而且在既有客戶關係上,Oneview或許具備先發優勢。

團隊方面,該公司的創始人此前曾在以色列軍方科技部門工作,擁有與衛星先進算法與地面站相關的技術經驗。目前公司大約有10名員工,主要是技術研發人員。在這輪融資後,Oneview計劃擴充團隊,並且進一步搭建規模化之軟體服務平臺。

國際市場上的同領域頭部公司有美國遙感數據服務商Orbital Insight,這家公司已於2019年底獲得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Geodesic Capital、Goldman Sachs高盛(國外)跟投。公司主要客戶分布在金融、能源、政府機構及非營利組織等領域。

投資人觀點:

MTK(聯發科)項目負責人表示:

衛星圖像處理領域的人才較為稀缺,Oneview的技術具備領先性,相關技術的商業化進展也較快。而且在商業衛星產業需求爆發的前夜,價格與服務需求對接的「最後一公裡」將是衛星數據服務最終落地大規模應用的關鍵。Oneview的核心技術為高精衛星數據真正能夠賦能各行各業提供了重要一環,未來可能的消費級應用更是讓我們看到這一尖端技術最終得以惠及千家萬戶的潛力。

Ondine Capital(活水資本)創始合伙人Randolph Hsu表示:

我們看好Oneview的原因有三,首先Oneview處理衛星圖像的技術非常先進,而且公司已經深入衛星行業的生態系統。另外,衛星遙感圖像處理的商用速度很快,不像其他黑科技,技術很先進,但商用看起來遙遙無期。Ondine Capital作為長線、科技類投資人,非常樂意與國內外的優秀科創企業一同探索未來。

相關焦點

  • 高分衛星家族再添丁 將打破國外亞米級遙感圖像壟斷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7月3日11時10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簡稱「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成為我國又一顆重要的遙感衛星,打破國際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對亞米級解析度遙感圖像的壟斷局面。
  • 衛星遙感數據告訴你,中國經濟恢復得怎樣了?
    那麼如何利用另類數據來分析經濟?當下中國經濟恢復情況如何?衛星遙感數據在其中又發揮了哪些作用?1、衛星發射已經不是一件「昂貴」的事情目前,衛星的大小、成本、體積和發射的價格越來越低,這讓我們使用衛星數據成為了可能。
  • 衛星遙感+AI,罌粟花識別|美國加州罌粟花爆發
    而衛星圖像拍攝時間4月14日,恰好是這裡的罌粟花盛開的頂峰時期。衛星就可以帶你這麼做。當然,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用衛星賞花了,上次已經帶大家看過江蘇興化的油菜花,這次繼續告訴大家用衛星看罌粟花是什麼感覺。除了Landsat 8衛星捕捉到的景象,美國衛星公司Planet也發布了一張今年4月28日羚羊谷罌粟花保護區的衛星影像。
  • 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誕生
    經過本輪融資之後,銀河航天總估值達到了10多億美元,成為國內第一家商業航天領域獨角獸企業。11月17日,民營衛星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近80億人民幣,成為我國商業航天及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第一隻獨角獸企業。銀河航天創始人、CEO徐鳴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持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我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福建站落戶泉州安溪
    20日,全球商業遙感衛星福建站揭牌儀式暨空天大數據企業入駐籤約儀式在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舉行。據悉,全球商業遙感衛星福建站項目總投資5億元,主要建設場站科研樓、衛星運控中心、數據處理中心、空天科技館以及衛星固定接收、移動接收設施設備,建成後具備年接收40-80顆遙感衛星和處理、分發PB級高解析度空天數據的能力,可廣泛應用於國土普查、環境監測、應急救災、城市規劃、空間科學研究等眾多行業領域。
  • 中科遙數天空地立體對地遙感觀測技術 助推我國商業航天遙感應用...
    2015年是中國商業航天發展元年,自「吉林一號」商業衛星成功發射之後,國內商業航天衛星產業就不斷提速,遙感衛星產業也實現了蓬勃發展,逐步實現商業化、國際化,國家重大戰略工程更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商業航天跨越式發展。8月20日-21日,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主辦的第七屆上海航天發展學術會議在上海盛大召開。
  • 【智庫聲音】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軍事借鑑
    利用人工智慧(AI),雲計算和物聯網(IoT)的多源數據分析現在具有巨大的潛力,將顛覆傳統衛星業務模式,推動數字轉型並創造巨大的長期價值。 還有,衛星遙感服務進一步多元化,圖像服務不再是唯一服務。
  • 衛星產業鏈全景解析
    政府方面, 對於遙感數據服務的採購商包括:國家安全、農業、林業、國土、水利、環境監測、防災減災、測繪、交通、氣象、海洋、地球科學研究等行業用戶,以及各級政府機關、以衛星遙感數據為基礎的工程單位等;商業方面,應用領域包括了精準農業、立繪測繪、智慧城市、車聯網、船聯網以及大眾應用等。
  • 解析度優於5米的光學遙感衛星:揭秘「實力之星」資源一號02D
    據衛星設計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科研人員介紹,該衛星「解析度優於5米、屬於光學遙感衛星」,將服務於我國國土資源管理、礦產資源勘探、地質災害預警、水質監測等領域,標誌著我國中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正式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
  • 人工智慧讓遙感數據釋放巨大潛能:人口普查中的人工或將被取代
    近年來,無論是勞動力的遷移,還是教育和住房等資源的分配問題,背後都少不了對於城市化進程的思考,持續加速的城市化進程無疑對城市的社會經濟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何定量地監測和分析這一過程已經成為城市規劃和城市環境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日益先進的遙感和衛星技術已經為觀察特定地區的地理數據以及與城市化研究鋪平了道路。
  • 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搭載長徵八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因此,對於天儀研究院這家中國商業衛星賽道的頭部企業來說,本次任務也意味著該公司首次成功發射並部署了其第一顆商業SAR衛星,在SAR衛星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作為中國首顆商用SAR衛星,「海絲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SAR中文全稱為「合成孔徑雷達」,這是一種高解析度成像雷達技術。
  • 中科星圖沒有衛星,為何也有望率先推出中國版「谷歌地球」?
    數據成本佔優正因為「谷歌地球」的大規模使用,大眾對「數字地球」才有了初步印象。不過,「數字地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三維圖像」,而是一種用於描述、處理和分析地球環境和空間活動的信息系統。由於部分遙感數據涉密,因此,「如何獲取優質且海量的衛星照片」便是第一道難關。在數字地球行業,企業獲取遙感數據的模式主要有兩種:自建遙感衛星系統;整合第三方數據。雖然中科星圖不擁有自有商業衛星,但它通過「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充分利用了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突破了遙感數據獲取瓶頸。
  • 天上看、網上管、地上用,看衛星遙感數據如何打造「詩畫浙江」
    、農業生產等領域應用示範,形成「天上看、網上管、地上用」的衛星網際網路服務模式,打造國家遙感衛星應用創新試驗區,擦亮大花園數位化治理「金名片」。大氣監測模塊是通過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監測、地面監測等多種技術手段,獲得海量精準的大氣監測數據,實現大氣環境質量「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基於衛星遙感、物聯網、雲計算及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端+雲+服務」的大氣環境監管模式,實現實時監測、動態預警、快速定位、及時管理、大數據決策等功能。
  •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接收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截至7月6日,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總計完成高分多模衛星數據接收任務12條軌道,接收數據量1012GB,所有接收數據均處理正常。
  • 美航天初創企業要發48顆雷達星:幾分鐘內提供最新地物圖像
    &nbsp&nbsp&nbsp&nbspPredaSAR成立於2019年,計劃建立和運營全球最大商業SAR衛星星座,讓客戶能在幾分鐘內拿到地物最新圖像。這家佛羅裡達州初創公司的執行長Roger Teague曾為美國空軍少將,公司今年3月宣布獲得2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 中國部署人工智慧衛星「星座」監測
    中國中央電視臺表示,到2021年,中國計劃發射192顆地球觀測衛星進入軌道,形成所謂的「星座」。這些「Leo」衛星將用於環境監測、災害預防和交通管理。使用它們的多解析度傳感器拍攝的圖像將使用人工智慧進行處理;因此,質量差、解析度低的圖像可以被刪除,只有有用的圖像才能被傳送回地球。十有可能的是,這些衛星將使用中國製造的巨浪-1型火箭發射。巨浪-1是一種專門為商業操作設計的助推火箭。巨浪-1能夠攜帶一顆或多顆重達150公斤的衛星進入軌道(在600公裡高度)。
  • 多源空譜遙感圖像質量改善問題之討論
    多源空譜遙感圖像融合是遙感領域提升圖像解析度的一個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多光譜圖像(MSI)和高光譜圖像(HSI)分析領域的一個熱點問題。此外,由於載荷平臺顫振,成像光學系統調製傳遞函數引起的模糊降質、系統噪聲、大氣輻射和雲層覆蓋效應等,高光譜圖像輻射信息質量下降、空間解析度低、混合像元嚴重等現象,成為高光譜圖像分析、理解和模式識別應用的突出問題。多源空譜遙感圖像融合問題與遙感圖像質量改善中的若干經典問題緊密相關。
  • 歐比特「珠海一號」星座03組衛星「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珠海一號」衛星工程是商業遙感衛星項目,規劃研製發射34顆衛星組成星座,具備視頻成像、高光譜成像、SAR成像、紅外成像等觀測能力,獲取衛星遙感數據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行業應用提供服務。03組5顆衛星,歷時一年完成研製,公司通過政企合作、產業聯合、公益捐贈的方式,積極探索衛星大數據業務合作的新模式,分別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人民政府、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省高密市人民政府、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對5顆衛星進行冠名;其中,視頻衛星OVS-3冠名為「春蕾計劃之星」;高光譜衛星OHS-3A冠名為「西海岸一號」;高光譜衛星
  • 法媒:中國遙感「30」星座衛星,可對臺北24小時覆蓋監控
    11月23日,該網站刊登了一篇關於探討中國衛星的文章,題為《遙感30星座系統正式完成》。該文章指出,隨著10月26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30"星座的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標誌著中國"遙感30"星座系統正式完成,中國實現了對衛星覆蓋範圍內,指定地點24小時不間斷監控的能力!
  • 潮科技|歐盟推「哥白尼計劃」,看中遙感開放數據帶來的200億歐元市場
    其總共涉及六個服務領域,包括大氣監測(CAMS),海洋環境監測(CMEMS),陸地監測(CLMS),氣候變化(C3S),應急管理(Copernicus EMS),安全(Security)。作為開放數據計劃,無論是政府機構,高校還是初創企業,都可以通過哥白尼計劃官網,或通過RUS,DIAS等雲端平臺獲取相關的衛星數據和地面的觀測數據,進行開發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