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航天初創企業PredaSAR日前宣布將發射48顆商業合成孔徑雷達(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衛星構成星座。PredaSAR稱,這將成為全球最大商業SAR衛星星座。
    PredaSAR成立於2019年,計劃建立和運營全球最大商業SAR衛星星座,讓客戶能在幾分鐘內拿到地物最新圖像。這家佛羅裡達州初創公司的執行長Roger Teague曾為美國空軍少將,公司今年3月宣布獲得2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合成孔徑雷達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是一種高解析度成像雷達,它可以安裝在飛機、衛星上。其發射的雷達波束以一定俯角射向被測繪的地域,存儲反射回波供後續分析處理。
    區別於「所見即所得」的光學成像,基於SAR的遙感成像是一種電子成像,可在雲、霧、霧霾等能見度較差的氣象條件下得到類似光學照相的高解析度雷達圖像,具有全天候、全天時、多視角、穿透能力強、解析度與作用距離無關等優點。SAR衛星對標準型的人工地物及金屬地物反射強烈,由於是側式成像,它甚至可以「數清」樓層和窗戶數。
    PredaSAR 並未透露衛星大小,但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主席Marc Bell表示,PredaSAR頭兩顆衛星正在研製中,公司正在與美國運載火箭公司供應商談判,計劃2021年初開始送衛星入軌。
    通過衛星為全球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衛星網際網路星座正在國內外如火如荼建設中,遙感衛星星座也未被忽視。2018年1月,芬蘭雷達衛星運營商冰眼公司發射首顆重量不到100千克的商業SAR衛星。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初創企業Capella Space公司計劃今年發射重100公斤的SAR衛星。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商業航天企業Umbra Lab也計劃於今年發射50公斤重的SAR衛星。
    在中國,商業遙感應用企業北京四象愛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四象愛數」)COO劉雨婷對澎湃新聞表示,四象愛數自主研製的200公斤重SAR衛星,目前已完成總體方案設計、衛星與載荷技術接口設計、機載飛行試驗,預計於2021年6月發射公司首顆SAR衛星。
    對於SAR衛星星座建設趨勢,劉雨婷表示,SAR衛星特殊的成像優勢彌補光學遙感的不足,但SAR衛星本身受制於成本和數量,在商業航天的應用受到嚴重製約。「通過星座建設將有效降低數據成本和運營成本,提升數據應用能力,擴展應用領域,這也是商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