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是地球三倍大,太陽附近飛著巨大可疑物,SOHO捕捉到圖像了

2020-12-21 有趣探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進入2020年,全世界範圍內,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明顯變得頻繁,無數次點燃人們熱議和猜想,這究竟是受到美國官方公開承認明飛行物存在的影響?還是說不明飛行物訪問變頻繁了?反正它們越來越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焦點,它們究竟是什麼,來自於何方,又或者只是一個還沒有調查清楚的人造物而已。

6月17日,日本上空漂浮著一個未知的白色球狀物,下方掛著一個十字架狀的金屬物更是離奇,搞得日本自衛隊還派出了直升機,專家懷疑是個探空氣球,但現在還是沒有最終結論,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另一邊的美國佛羅裡達州夜空也出現了多個小光球,並向四周移動,不少人猜測或許它們是人類高科技產品,比如無人機。

可能有人奇怪,為何「不明飛行物」總出現在地球上空,難道外太空就沒有「不明飛行物」出沒嗎?隨著人類航天科技的快速進步,近幾年來,國際空間站附近曾被人多次看到有不明飛行物,2020年2月,有人通過NASA公開視頻發現一個稜形金屬物與國際空間站同步飛行,而現在,有人稱一個巨大可疑物被發現在太陽附近飛行。

太陽附近被發現巨大可疑物體

近日,外星獵人斯科特·C·沃林稱,通過研究美國宇航局太陽和日球層探測器(SOHO)的多張圖像,發現一個巨大可疑物體以一定角度盤旋在太陽附近,並在多張SOHO圖像中以不同位置顯示為白色,從形狀來看,有點像是一架帶著兩個機翼的飛機,從尺寸上分析,其體積差不多是地球三倍。

外星獵人認為,它可能是一個帶翼的外星飛碟,來到太陽附近的目的或許是為了收集恆星能量稀有粒子,和假想中的戴森球較為類似,然後將能量帶回自己的世界,根據美國宇航局資料顯示,這一系列圖像並不是同一時間捕捉,其中一張圖像捕捉於6月20日10:12,另一張圖像捕捉於6月20日9:48分。

外太空或其它星球曾多次現可疑物體

在探索領域中,受人們關注最多的就是地球之外的國際空間站、月球和火星了,這三個地方現在都被多次發現可疑物,比如,國際空間站發現菱形飛行物,還有釘狀物體,月球上發現了類似建築物的物體,火星上發現了類似人,動物,外星飛碟的可疑物。

儘管它們極有可能就是一個特殊地形構造,但還是有不少人開始懷疑,會不會是外星人的傑作,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越來越肯定,浩渺宇宙中可能存在另一種智慧生命,或許早就已經到訪了太陽系了,只不過並沒有特意地去幹擾地球人類。

它們真的是什麼?看看專家的解釋

儘管外星獵人認為太陽附近可疑物是一艘來到太陽附近收集能量的外星飛碟,但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並不這麼認為,曾經為美國宇航局工作的科學家對那些所謂的不明飛行物有一個簡單得多的解釋,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把它想得太過複雜。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前工程師詹姆斯·奧伯格說,外太空中的大多數不明物不過是漂浮在鏡頭前的「太空頭皮屑」,「太空頭皮屑」在零重力的情況下漫無目的地四處漂移,如果以相機角度來看,容易被誤認為是是不明飛行物。詹姆斯·奧伯格自稱自己在深空飛行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很多在照片和視頻中看到的非凡物體,其實是種常態。

說起「太空頭皮屑」,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人身上的頭皮屑,太空中怎麼會有人類的頭皮屑呢?其實不然,「太空頭皮屑」是指高科技人造物掉落碎片,碎冰或太空飛行器絕緣層,這也是為什麼國際空間站附近多次發現不明飛行物,它們很可能就是所謂的太空頭皮屑。

太空不明飛行物其它解釋

專家說大多數情況可能是太空頭皮屑,但少數情況例外,有其它幾種可能性,一,有可能是一個極小的太空巖石,比指甲片還小,剛好來到了鏡頭前方。二,太空飛行器噴出的廢氣,當載人飛船在調整姿態或軌道時,機動引擎會噴出一團緻密氣體,當照片模糊不清時,這團氣體雲很容易被看成是不明飛行物。三,它有可能真的跟另一個智慧文明有關係,這種可能性極小。

外太空是否真的有高智慧外星生命,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答案,所以它們可能是外星飛碟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不得不讓我想起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生前的一句話:地球人類不要向深空發出信號,以免招來外星人。

相關焦點

  • 太陽附近巨大可疑飛行物,幾乎是地球數倍大,SOHO捕捉到圖像了!
    2020年6月底,以搜尋NASA各種探測器上發回的照片中不明飛行物的鬆散聯盟「UFO獵人」,突然曝出在SOHO衛星的照片中發現數個地球大小的UFO,被多個平臺轉載!UFO獵人稱,這些巨大的不明飛行物正在提取太陽上的物質,傳輸到遙遠的星球!
  • NASA在太陽附近發現「外星飛船」,比地球大10倍,外星人現身了?
    NASA發現「外星飛船」,或正在收集太陽能量,它們要幹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大約有幾十年的時間,在這幾十年內絲毫沒有任何結果,甚至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它們的存在,即使在地球上有很多新聞報導過和外星人有關的事件,但背後事件真實性有待考究,關於外星生命的存在,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只是人們虛構的一種生物,也有人認為它們是真實存在,然而在最近幾天NASA發現了「立體外星飛船」。
  • 無人太空船拍到巨型不明飛行物!稱比地球大10倍,在太陽附近移動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對於地球上的不明飛行物,我們大多數都是建立在地球上發現的,而對於地外之外來說,真的是少之又少。而根據俄羅斯科學報指出,最近一位著名的不明飛行物關注者斯科特·華林宣稱,美國宇航局(NASA)捕捉到了比地球大10倍的「立方體外星飛船」的圖像。這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當然我們首先想的是這個巨型不明飛行物到底是什麼,是不是真的存在。
  • 太陽周圍的UFO?NASA拍到比地球大10倍「UFO」,它的目的是什麼
    在7月26日,美國宇航局也就是著名的NASA用天文望遠鏡再次捕捉到了比地球大十倍的「立方體UFO」清晰的圖像。 相對於UFO愛好者而言,在太陽四周頻頻觀察到的不明飛行物影像也直接證明了UFO的存在,可信度也是非常之高的。相比較某些沒有下文的個人UFO目擊事件而言,太陽周圍數次出現的不明飛行物說服力是更受UFO愛好者所青睞。
  • 這枚巨大的太陽黑子比地球還大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發布了新的圖像。該天文臺名為Daniel K Inouye的太陽望遠鏡位於夏威夷毛伊島,科學家在2020年1月28日拍攝了這幅圖像,但現在才對外公布。下圖中央看到的巨大太陽黑子直徑約1萬英裡。
  • 探測器在太陽附近觀測到神秘光柱,這是發現了不明飛行物嗎?
    對圖像中出現的異常物體解釋為底片曝光故障,一些UFO愛好者認為那些其實是衛星拍到的不明飛行物,在今年最近一次公布的觀測錄像中人們發現太陽表面出現了一條神秘的光柱。太陽表面並不是首次出現這種奇怪的光柱,在多年前就拍到過類似的奇怪現象,NASA的觀測人員並沒有對此進行任何解釋,但許多人認為這道光柱並非圖像出現的問題,有可能是拍到了UFO在太陽表面進行活動,而且該UFO的體積比較巨大才能在太陽表面形成如此明顯的光柱。
  • 繼黑洞圖像公布後,又一關於黑洞的稀有圖像發布
    2019年4月10日,世界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圖像,巨大的黑色被明亮的光暈包圍,這為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同樣用於捕捉標誌性圖像的望遠鏡現在也獲得了一份稀有的圖像——強大的等離子體射流從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附近發射出來,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億倍。
  • 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差不多大,那從月球上看地球也一樣大嗎?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陪伴地球有數十億年了,可以說它參與了地球生態的形成,參與了地球生命的誕生和進化演化。古時候的人們對於月球基本是沒有什麼認知的,那個時候的人們看到天上的月亮跟太陽差不多大,會錯誤地認為太陽也只有月球那麼大。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大到什麼程度?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的體積遠遠大於地球,一個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然而,如果放眼宇宙,太陽的大小不算什麼,宇宙中存在一些尺寸極其巨大的恆星。
  • 美國旅行者號飛了那麼久,快飛出太陽系,靠什麼給地球傳回照片?
    40年飛離地球的旅行者,即將飛出太陽系,是如何和地球聯繫的呢?說到對外太空的探索,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旅行者號了。其中旅行者1號是由NASA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它是如今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直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
  • 虎視探秘:太陽相當於多少個地球 太陽超地球一百萬倍
    太陽的半徑差不多是70萬公裡,地球的半徑平均6370公裡,如果按照球體的體積比是半徑比的三次方來看的話,太陽的體積要超過地球體積的一百萬倍。也就是說太陽裡能裝100多萬個地球。 太陽與地球和月亮的關係
  • 巨型小行星29日將飛掠地球,詳細指南在這裡
    大概是這個長度的2.5倍。每4.1小時旋轉一次。這張照片是通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拍攝的。2020年4月29日,一顆非常大的小行星將相對接近地球。小行星(52768)1998或2將在一個安全的距離,在約400萬英裡(600萬公裡),或約16倍的地球-月球距離通過。
  •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1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對我們影響巨大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1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在旋轉的,而太陽系是繞著銀河系中央在旋轉的。地球繞著太陽系公轉一周,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四季,但是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一周會有什麼變化呢?是不是給地球的司機室差不多的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侏羅紀時代是在大約2.5億年前結束的,那這與太陽系繞銀河系轉有什麼關係呢?
  • 如何摧毀太陽,然後帶著地球流浪
    體積一收縮,內部壓力就變大,堆在中心的氦就被壓縮成簡併態。這個簡併態是氦閃的關鍵,可以理解為電子被壓縮到沒地方挪動了,像是一個超級高壓鍋。如果恆星質量低於0.8倍太陽質量,那麼這個高壓鍋就永遠這麼的了,俗稱白矮星,因為成分是氦,也叫氦白矮星。
  • NASA的巨型相機以單幅圖像捕捉到了29顆系外行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一張令人驚嘆的大量突顯我們世界之外的系外行星的高解析度圖像中捕捉到了蜿蜒南半球天空的銀河系。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英文縮寫為TESS,也稱苔絲,是一款巡天衛星,旨在兩年內捕捉整個天空影像,並將其分解為26區,以每個角度為96度來測量24個角度。
  • 銀河系最大的恆星,體積相當於太陽的18億倍
    在諾大的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到了99.8%, 其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而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可想而知太陽的體積有多大,甚至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那麼大。如此看來,地球在太陽的面前就真的如同螻蟻一般大小了 。
  • 小行星1998 OR2最新雷達圖像曝光,將於4月29日近距離經過地球
    不僅人類應該這麼做,事實上,對於一個即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的小行星來說,「佩戴口罩」似乎也已經成為即將經過被病毒包圍的地球附近時必須採取的措施,日前,科學家拍攝到小行星1998 OR2的最新雷達圖像,圖像顯示,這個直徑超過2公裡的巨型天體,似乎也戴了一隻口罩,正在呼嘯經過地球附近。
  • 形象比喻:地球縮小成一個小彈珠,太陽有多大,最大天體有多大?
    一定要把地球縮小到一枚硬幣大,同比例太陽是多少呢?這要看這枚硬幣是什麼硬幣,如果按照人民幣1元硬幣來看,第一版1元硬幣為3cm直徑,第二版開始為2.5cm直徑,按照第二版2.5釐米計算,乘以109倍,就是272.5cm,也就是說,如果半徑6371km的地球縮小成直徑只有2.5cm的球,那么半徑69.6萬千米的太陽同比例縮小,就成為272.5cm的一個球。
  • NASA從太空向地球拍攝的標誌性圖像「暗淡藍點」在21世紀進行更新
    NASA標誌性的太空視角下地球的淡藍圓點照片迎來了21世紀的大更新。NASA本月發布了由旅行者拍攝的地球「淡藍色圓點」照片的更新版本,以紀念拍攝該照片的30周年紀念日。1990年2月14日,NASA的旅行者一號航空飛船捕捉到了太空時代最具標誌性的照片之一;為了慶祝這一刻的30周年紀念日,NASA用數位技術處理了這些照片。例如「淡藍圓點」照片的原始圖像顯示,地球是在一堆的繁星之中的一個微小的星斑,其亮度是由陽光照射飛船儀器所產生的。
  • 天王星爆炸的氣泡是地球的22,000倍
    當太陽風在行星周圍鞭打時,類固醇是帶電的大氣團,吹向太空。失去這樣的斑點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極大地改變世界,研究它們可以提供有關行星如何生活和死亡的見解。研究人員發現它們從各種行星上飛來飛去,但是航行的磁性帶旅行者2號對天王星來說是第一次。「我們預計天王星可能會有漿體。但是,我們不知道它們到底長什麼樣。」 DiBraccio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