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王興應該站出來道歉,中國足球圈人士反應過激

2020-12-16 騰訊網

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可能在德克薩斯引發一場龍捲風,如此大的連鎖反應,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美團CEO王興,或許也難想到,自己說的一句話,會有如此大的反應,引發了教育界跟中國足球的口舌之爭。一些企業家、創始人、學者,跟中國足球解說員、退役人員,圍繞中國足球和中國教育成敗展開激戰。

解鈴還須繫鈴人,到現在為止,王興還沒有站出來做出回應,如果王興是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是時候站出來為自己捅出來的窟窿打個補丁。

一、王興該站出來道歉

關於王興說過的話,筆者贊成部分觀點,他說的「12分鐘3000米跑,好些大牌球員跑不過及格線,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學生。」這句話是真的沒錯,多年之前的甲A,12分鐘3000米跑讓很多球員都叫苦連天,倒在了這個測試內容上。

再看看現在中國球員的實力,跑不過清華普通學生,也不是沒可能,各位中國足球圈人士也別玻璃心,看看這些年中國球員的水平:停球5米遠,進攻傳球變解圍,還戴項鍊出場比賽,試問這是職業球員的水準嗎?

但王興錯就錯在了一句話就是「中國有些行業標準之低」,也就是說質疑中國足球的行業標準很低。這就明顯體現了他自身對於足球認知的短見。一個外行信口開河亂說,這在任何行業都容易引發公憤。

很顯然,王興將中國足球水平、人才培養直接跟跑步聯繫起來了,卻忘記了跑步、體能只是足球微小的一部分,以單一的點就否定了一個面,這就有點欺負人了。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田徑賽場跑步最厲害的博爾特,他退役後不跑步了,想去踢職業足球,在澳洲中央海岸水手試訓許久後,最終是沒有拿到合同。

博爾特跑步多厲害,真要成為職業球員,這差距是十萬八千裡了。

王興對於中國足球的評價,其實也是很多外行人員對於中國足球的理解。踢足球不就是很簡單的事情嗎?11個人站在場上,跑來跑去,你傳我,我傳你,將球打進去就行了,卻忘記足球是一個系統工程。

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梅西、C羅再厲害,還是要靠隊友幫扶,這是11個人的運動,旁邊還有一個主教練,是青訓、進攻、防守、技術、傳球、運球、跑位、各種戰術等因素的綜合工程,其中更是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聯繫,校園足球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一部分。

二、中國足球圈人士反應過激

對於王興的觀點,說中國足球行業標準之低,他確實該批評,但中國足球圈人士的反應,就未免有點過激了。

先是前央視解說員黃健翔站出來反擊王興,隨後董方卓要找王興PK跑步,劉建宏也站出來引爆清北教育成敗論,緊接著王濤、李毅、範志毅、馮俊彥、尹鴻博等人一擁而上。這些大佬的觀點如下:

評論員黃健翔:踩中國足球似乎是種撿便宜的噱頭

解說員劉建宏:國足始終代表這個國家,清北也遮不住教育的蒼白

退役球員董方卓:比下12分鐘跑,我要是輸了,給你們美團做一個禮拜騎手

國足名宿李毅:我不想評價王興的觀點,美團APP已經卸載

國足名宿範志毅:沒必要在中國足球艱難的時候落井下石

解說員王濤:行業歧視不該有,國足差但不應被嘲笑

退役球員馮俊彥:什麼人都跑來蹭熱度,足球變成十項全能了?

中國足球圈人士從未如此團結過,而每一個人表達的觀點,也是逐漸脫離了話題的正軌。牽扯出教育、社會貢獻、清華、北大、諾貝爾獎……自然也吸引了對立面各大專家、學者站出來反駁。中超即將開賽,中國足球先來了一場隔空罵戰。

王小東:國足就算一直拿世界盃冠軍,貢獻也不如北大清華

中科大副研究員袁嵐峰:大學對國家的貢獻顯然比國足大得多。

飛象網老總項立剛:外賣不能沒有,國足可以不看

對於中國足球圈人士的反應,作為看戲的球迷,真的是五味雜陳,恨其不爭啊。外界的觀點當他是外行打嘴炮,但我們對於足球的認知難道還不夠嗎?

中國足球圈的一些人明顯是蹭熱度,藉機當網紅吸粉,而有些人,居然將美團騎士拿出來做對標暗諷,而某些人更是卸載美團APP表抗議。

球迷就想問:你們這樣做,中國足球會有進步嗎?這會更讓人瞧不起。

三、競技體育靠成績說話

王興的評論,如同一根針,刺在了所有關注中國足球人的身上。我們之所以如此憤怒,是因為這種外行隨意拿中國羞辱的行為,太欺負人了,如同自己孩子被打了一耳光。

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中國足球發展這麼多年,在競技場上受到的羞辱還少嗎?熊貓杯上,韓國國青腳踩腳背撒尿慶祝;伊朗球員博哈尼停在門線上行召喚隊友來慶祝;1-5慘敗給泰國青年軍……

這些是不爭的事實,是中國足球菜的表現,落後就是要挨打、受欺負。

當外界人員吐槽中國足球的時候,我們能回應的是什麼了?我們能拿獎牌回擊嗎?我們只是在圍繞尊重、教育這些做回應,拿別人的不足來解圍:「你說國足不好,你們教育也不好,大家都一樣,半斤八兩,誰也好不過誰。」

如果真的有成績,那麼我們就完全不需要理會這種言論,可以當他是一個瘋子。事實的真相是:中國足球真沒創造出什麼榮譽,而我們脆弱的內心,狹小的肚量,居然還容不得別人來吐槽。

教育界培養各行各業的人才,這些毋庸置疑。那麼體育的貢獻是什麼?金牌只是其一,為國家爭得榮譽,精神力量才是關鍵,就如同中國女排一樣的,激勵了多少國人努力前進,建設祖國。試問中國足球有嗎?有的只是添堵,是十年如一日的輸球、輸人、丟臉。

沒見過誰來嘲諷中國女排。越是沒底氣的人,越要愛面子,但中國足球還有啥面子了?

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別人吐槽,那就拿出好的成績,不然就別玻璃心了,那只會讓人看不起。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踏實搞足球建設,等待實力爆發的那一天,站在世界足壇舞臺上,那就是最好的回應。

看看我們如今跟美國的貿易大戰,多項關鍵技術被人家制裁,科技人員在幹啥?沒有罵街吧,而是在臥薪嘗膽搞科研。

南都名記豐臻的話,這或許是這齣鬧劇最好的解讀了:

教育是國計民生,再差,很多人有讀書學習求知的機會,跟命運息息相關。拿教育差或不差來為足球解圍,實乃無聊。要說尊重,我倒覺得僅僅作為一項體育運動的中國足球得到的尊重已經很多,大資本的投入,媒體的關注,企業的贊助,政府的態度,這可是實打實的尊重,哪個單項能比。一句挖苦就算不被尊重了?要吵吵了?矯情了?嗨。自找沒趣

相關焦點

  • 美團CEO王興吐槽中國足球引罵戰 孫雯出來說了句公道話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團CEO王興吐槽中國足球引罵戰,孫雯出來說了句公道話王興言論引發質疑。這幾天,美團CEO王興掀起了一陣關於中國足球的大討論。王興在網絡上吐槽,稱中國足球的專業運動員跑步跑不過清華的普通男生——此話一出,立即得到了足球圈內眾多名人的「回復」,前國足球員李毅、董方卓、以及女足名宿孫雯都在其中,清華大學也特意發布了一條關於校園跑步情況的介紹。圈內人的評論,大多都指出了王興的不專業,而對於自己言論中的種種漏洞,王興本人至今並未給予任何回應。
  • 王興點評國足被圍攻!盤點網際網路大佬們翻車的發言!
    知名體育評論員黃健翔立刻就回擊王興,說他首先是不懂足球運動,其次也沒有去了解現在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另外還批評他不應該利用足球來搞噱頭。前國腳、現國足們也紛紛卸載美團App以示抗議。還有無數支持國足的網友們也紛紛行動起來,質疑聲,反對聲瞬間攻陷了王興微博的留言區。王興的話確實有他一定的道理,他也應該是出於對國足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才寫下這篇微博的。
  • 顏強:中國足球需要更多評論和分析,不可因人廢言
    北京時間7月14日,範志毅對美團CEO王興「被中國足球行業標準震驚」的言論發表了評論:在中國足球艱難的時候落井下石,沒必要,真的沒必要,說可以,胡說就大可不必。Insight:王興這一段對中國足球的評論,引發挺大反響,而且還有一定傳播和發酵時長。足球業內人士的反擊頗多,或者認為其觀點不專業,或者認為其人不該對中國足球妄加評論。如能簡單明了、講清楚其觀點不專業處,對傳播足球是好事。
  • 王興吐槽國足,聶衛平表示理解,國足缺乏大局觀,不妨學習下圍棋
    足球圈這些大佬之所以生氣,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王興侮辱了他們,如果王興是個普通球迷也就罷了,偏偏人家是美團老大,多多少少也算是個名人。更多的足球專業人士其實是批評王興不懂足球,認為你一個外行憑什麼去批評內行呢?王興是外行不假,我們這些球迷有幾個是內行呢,大多數人不也是外行嗎?難道球迷還不能批評國足了?
  • 國際社會批駁對疫情的過激反應和極端言論
    國際社會批駁對疫情的過激反應和極端言論——  「當前人類最需要的是團結」(環球熱點)  當前,中國正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國際社會紛紛力挺中國。然而就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美國和西方的某些政客及媒體對疫情作出過激反應,不斷製造和散布恐慌,甚至拋出極端言論,引發國際輿論的廣泛批評。  「我們需要事實,不需要恐慌;我們需要科學,不需要謊言;我們需要團結,不需要汙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出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心聲。
  • 追蹤「金玟哉事件」|精通韓語人士認為字幕直譯沒能表達球員原意
    國安中衛金玟哉日前在韓國國內參加了一個訪談節目,結果其言論在中國足球圈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其實不少中國球迷並不太了解金玟哉的具體情況,另外,他參加的這檔視頻節目是怎樣的性質?韓國足球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金玟哉的言論在精通韓語人士眼中是否被誤讀或放大呢?
  • 宋芸樺道歉,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看看大陸和臺灣網友的反應
    為此宋芸樺道歉,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看看大陸和臺灣網友的反應。在一次的快問快答中她說臺灣是一個國家,這個言論也是引起了廣大內地網友的抵制,畢竟她如果想在內地發展,就一定不可以搞臺獨,否則她是一定沒有辦法在內地賺錢的,在她的這些言論被大家注意到之後,引起了網友的聲討,意識到自己錯誤的宋芸樺,馬上發微博道歉。
  • 莊羽再次站出來表示:郭敬明於正道歉非自發行為
    莊羽接受了郭敬明的道歉,於正也向瓊瑤阿姨道歉了,看起來這個事件也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是關於原創權利保護的道路才剛剛開始。莊羽再次現身媒體,談及郭敬明道歉1月8日,她接受了中國智慧財產權報的採訪。在採訪中,講述了郭敬明15年後道歉的理由。
  • 外交部:美國對中國疫情的反應過激、過度!
    資料圖「美國對中國疫情的反應過激、過度!」有記者提問稱,近日,一些國家相繼宣布對中國公民入境採取限制措施,其中美國將赴華旅行風險級別提升到最高級別,並從2月2日起臨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對此,中方有何評論?
  • 是否為粉絲過激行為道歉?
    鄭爽在《追光吧哥哥》裡,真的是貢獻了我所有的笑點,她很能點名觀眾想要說的話,簡直是人形彈幕般的存在,說出了我們的全部心聲,這也是小爽圈粉的原因吧,確實把我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鄭爽爬牆的速度#《追光吧哥哥》的一期節目裡,雖然小爽說話搞笑,但是小爽也是一位小仙女呢。
  • 通信專家參戰批國足:中國足球就是臭,還不讓說?給臉不要是麼?
    近日,美團CEO王興批國足,引來了足球界人士與其他行業的罵戰。人大碩士、通信業專家項立剛加入了批駁國足大軍中,他言辭犀利批評:國足知道什麼是恥?足球就是臭,還不讓說了?說你是給你臉,憑什麼不讓說?足球隊能和美團比嗎?
  • 觀點|中性名讓中國足球向「職業化」正式邁步
    某種程度上,中性名可以說是中國足球聯賽向著真正「職業化」邁出的重要一步,甚至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性事件。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
  • 鄧倫為情緒過激道歉,林書豪發文力挺,網友直呼:重情重義!
    而在最近,鄧倫的過激「行為」卻引來不少男粉的關注。近日,在比賽過程中,鄧倫因不服裁判判定,近距離質問裁判,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最近一期《我要打籃球》中,鄧倫化身領隊,帶領林書豪等隊友參加比賽。比賽環節中,鄧倫認為對方隊友打手鐵牛,但裁判卻沒有吹,鄧倫直接衝下臺找到了裁判。而裁判則解釋,我的角度跟你不一樣,我們有分工的,請鄧倫先平息下心態。
  • 韓喬生點評國足,一比喻揭示中國足球癥結,球迷:為何不對症下藥
    近日全球大部分足球聯賽都已經暫停,不過足球圈的一些媒體人並沒有閒著。在無法現場採訪和評論的情況下,不少記者和主持人採取了一種全新的互動方式,那就是「雲」直播。而最近比較活躍的一位媒體人要數央視名嘴韓喬生了,他在前幾天剛和鄧亞萍連線直播互動完,近日又在一檔視頻節目中對國足進行了一番點評。
  • 對遭遇挫折總是反應過激,你該怎麼辦?
    作為一個典型的成功人士,我總是傾向於把自我價值等同於外在的認可。有時,它能夠推動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助長了我的雄心壯志。但不斷為取得下一次成功而活著,也讓我把每一個小挫折都當作一場大災難來處理,讓我一度滿腦子裡都充斥著「我什麼都做不好」、「我註定要失敗」之類的戲劇性想法。 也許你會對這種無意識的過度反應產生共鳴。
  • 疫情間炎亞綸過激言論引熱議 警惕言論不信謠不傳謠!
    近日由於不正當過激言論引發廣大群眾的議論。社會輿論一經發酵,炎亞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發文道歉。的確,明星作為公眾人物言論影響比普通人大無數倍,尤其此時特殊時期社會敏感度極其強烈。部分網友表示不接受該道歉,該言論影響巨大,個性衝動卻也不代表童言無忌理解萬歲。
  • 扼殺孩子的未來,父母過激反應就行了
    然而很多時候,儘管並不是本意,家長們的過激反應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1. 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對於個性很強的孩子,父母過激的批判和情緒可能非但不能使孩子聽進去話,甚至可能逼孩子做出不理智的事。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對於心事重的孩子,本身的心理負擔如果已經不堪重負,父母的過激反應可能成為駱駝瀕死前壓上的最後一根稻草,留下重重的心理創傷。
  • 扎卡:和球迷的衝突或許是誤會,雙方的反應都有點過激了
    時至今日,扎卡在面對《圖片報》採訪時,談及此事說道:「這個事對我來說已經結束了,或許雙方之間是一次誤會, 兩方的反應都有點過激了。球迷們可以相信,我總是會願意為阿森納付出我的一切。」衝突事件發生後,當時的主帥埃梅裡剝奪了扎卡的隊長袖標。
  • 道歉的布馮,在中國球迷中的地位已下降,厄齊爾的角色卻重新上線
    布馮針對此前的爭議言論,向中國球迷們道歉了,大家立刻想起了另外一個人——厄齊爾。義大利時間2月21日中午,米蘭體育報也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中國球迷對布馮道歉的感想,並且他們對此總結道:「雖然布馮道歉了,但義大利老將在中國球迷心中的地位已經大大下降,無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