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殺孩子的未來,父母過激反應就行了

2020-12-16 親子微時光

面對孩子的行為,錯誤或者進步,父母的反應很關鍵,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空間和未來發展情況。

父母形成了孩子最重要的人際環境之一,我們如何反應、如何應對會引導孩子的觀念、做法,甚至思維方式。

然而很多時候,儘管並不是本意,家長們的過激反應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1. 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對於個性很強的孩子,父母過激的批判和情緒可能非但不能使孩子聽進去話,甚至可能逼孩子做出不理智的事。

上了初中後,子豪好像越來越不耐煩,和爸媽說話沒兩句就不想聽。對於爸媽的意見也不像以前那樣樂意接受,反而喜歡找茬,也不管有沒有道理,就是要頂你兩句。

這可能是青春期叛逆情緒的自然情況,但仍然讓子豪爸媽為此十分苦惱。平日的摩擦中也鬱結了很多怒火。

一天,子豪的期中考試沒考好,本就失落自責,一想到要和家長交待,估計結果又是一頓數落。頓時覺得壓力山大。

回到家,家裡氣氛果然很不好。可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爸媽發現了他和彎彎的網上聊天記錄,大概是有點懵懂的年紀,內容多少讓爸媽有些誤解。

爸媽自然地把成績下滑和聊天信息歸因到一起,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兩人像踩了電門一樣激烈地把子豪從頭到尾數落了一邊,從眼前說到未來失敗,從成績說到人格。

孩子本就情緒不好,受這些反應一刺激,一怒之下甩門而去,帶上零錢離家出走,但是終究沒多少,在車站門口徘徊的時候差點被人騙走,幸虧警察及時趕到。

孩子不同時期做事的方式都不一樣,有時不夠成熟,同不合適的強硬方式很可能起到硬碰硬、適得其反的效果。

2. 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

對於心事重的孩子,本身的心理負擔如果已經不堪重負,父母的過激反應可能成為駱駝瀕死前壓上的最後一根稻草,留下重重的心理創傷。

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尚可以「外人」為理由,而如果親密關係最後一層防線的家庭無法給予理解和安慰,孩子的負面情緒就無處可退,很可能最終走向情緒崩潰,甚至引發抑鬱症。

莉莉高考備考時壓力巨大,加上錯失了幾次加分和推薦的機會,看著昔日並肩作戰的同學好像已經一隻腳踏進理想大學的大門,而自己卻毫無著落。

在學習上她便更加地患得患失。出於期望和關心,父母總是熱衷於給她找各種網上的「提分速成」、「狀元攻略」樣的文章視頻要求她聽。

殊不知這些根本不適合莉莉,甚至本身就是騙錢的虛假信息,反而給莉莉徒增了和父母交流的負擔,和高期待的壓力。

在多次希望母親不要過多建議並且失控大哭時,母親卻因為束手無策,以及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法被質疑,於是反過來憤怒地斥責她。

最後莉莉因為長久的壓力、焦慮、家庭的不理解最後引發了輕度抑鬱症,每天會不受控制地流淚,最後不得不短暫休學調整自己。

傷害孩子,可能就從父母肆意的過激反應開始。

3. 使孩子形成極端性格

父母的反應是孩子判斷自我行為的標準。

孩子先天會以家長為行為模仿對象,而學習這種過激行為容易誘發孩子性格的極端。

鄰居小蕊經常叮叮咣咣吵鬧不斷,孩子每次都又氣又怒甩門而去,在家沒辦法找到情緒出口,只能在學校發洩。因為常常挑起紛爭,孩子也不只一次被放學後留下或者叫家長。

面對糟糕的親子關係,小蕊既想解決又無計可施,最關鍵的還是自己「孩子一旦惹了事,火一上來,根本就沒法控制」的條件反射似的反應。

這種反應倒也不是只針對孩子,平時在菜市場小蕊和別人吵起來也是家常便飯。

想了很多辦法都收效甚微,我出於好奇心地問她,如果自己被自己母親這麼對待會怎麼樣?過了一會兒,經過自我反思,她忽然意識到,或許自己的強烈反應其實大程度是從自己母親那裡學會的。

雖然小時候十分討厭,但自己卻似乎正在將這份「過激反應」繼承下來,傳遞給下一代。

作為當年的孩子,小蕊從母親那裡形成了無法控制怒火的性格。而作為現在的媽媽,如果小蕊仍然讓過激反應充滿生活,明天的孩子或許就是現在的小蕊。

我們沒法決定會遇到什麼,卻能決定如何反應。

請我們避免過激反應,以溫和理智的方式,和孩子共同解決問題、面對困難。

相關焦點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簡筆畫 方便了父母扼殺了孩子
    簡筆畫 方便了父母扼殺了孩子 我們經常能看到網上熱轉的簡筆畫收藏貼,很多媽媽也會順手一轉,給孩子備著,到時候自己教起來也方便。然而,在學術界,簡筆畫有傷孩子想像力、創造力之說已非奇聞。
  • 孩子的過激行為,折射出家庭教育之痛!
    孩子畢竟是自己的,萬一出了什麼問題,無論追究誰的責任,最後受害最大的還是孩子和自己。在孩子出現過激行為之前,我們家長是不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呢?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對孩子的養育出現了偏差,即「重養輕育」,極力滿足孩子在吃、喝、玩、樂等物質方面的要求,而對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則存在明顯的不足。甚至有極少數家長以為,只要讓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就行,至於對孩子的教育,則是學校的事情,是教師的責任。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
  • 孩子說「髒話」,說「狠話」,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各位寶爸寶媽是不是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孩子還3歲時,居然還會說一兩句粗話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大部分父母在聽見自己的寶貝說髒話時,是不是都很生氣,還會指責孩子和懲罰孩子呢?很多媽媽都表示十分疑惑,明明自己在家中,從來都沒有說過髒話啊。他們又是如何學會這些不堪入耳的髒話呢?其實,如今網絡發達,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可以接觸網絡。
  • 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有這4點「怪癖」,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我相信大家總會在於親戚,朋友,同事的討論中拿孩子來比較,誰誰家的孩子怎麼樣,自己家的孩子怎麼不行呢?而通常會有人說,孩子的之上都是相差不大的,可是別人不會闡述孩子在哪些方面很突出,因為可能她們也並沒有發現。
  • 外交部:美國對中國疫情的反應過激、過度!
    資料圖「美國對中國疫情的反應過激、過度!」有記者提問稱,近日,一些國家相繼宣布對中國公民入境採取限制措施,其中美國將赴華旅行風險級別提升到最高級別,並從2月2日起臨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對此,中方有何評論?
  • 孩子的好奇心是激發潛能的源泉,父母別輕易將它扼殺
    3.影響人格建立 在未來,孩子還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未知。在這段旅程中,對很多事物保持好奇心,然後在不斷的解開各個「謎團」後,就能更加自信和快樂。並且有好奇心理後,孩子通常會考慮自己未來按照什麼方向走,對未來的不確定也會充滿積極樂觀的態度。 在好奇心被滿足後,孩子也就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
  • 不要再做扼殺孩子想像力的兇手
    如果這種繪畫方式,會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作力扼殺掉,我才是第一個「兇手」。如果按照美國這位媽媽的做法,我可能會被告上法庭。孩子媽媽笑著說:「傻孩子,那是雲朵。」 孩子當然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雲朵不能吃。他們仍然明知故問,是他們還存有一份童心和幻想。太陽為什麼不可以是藍色,月亮為什麼不可以是粉色,在童話裡,這些都存在。孩子的童年應該是五彩斑斕的,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將「標準」答案告訴他們,那麼我們並不是在教育,是扼殺教育。
  • 國際社會批駁對疫情的過激反應和極端言論
    國際社會批駁對疫情的過激反應和極端言論——  「當前人類最需要的是團結」(環球熱點)  當前,中國正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國際社會紛紛力挺中國。  「過激反應不科學也無益」  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聲明不建議其他國家對中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次日,美國即宣布最嚴厲的赴華旅行禁令,過去14天內到過中國的外國人都被禁止入境。澳大利亞緊隨美國,宣布對近日內曾到過中國的非本國公民關閉邊界。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其實,智商高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通常都會表現出一些「怪癖」,父母要細細觀察,別傻傻扼殺了「天才」。雖然在父母眼中,認為孩子總是盯著一個東西發呆很奇怪。但其實,孩子發呆不代表他沒有在思考。惡作劇也能增強孩子的創新能力,因為這些行為就是孩子超越了父母所界定的範圍所做的,而這些便是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
  • 這件扼殺孩子想像力的事,千萬別再做了
    孩子媽媽笑著說:「傻孩子,那是雲朵。」 孩子當然知道聖誕老人是假的、雲朵不能吃。他們仍然明知故問,是他們還存有一份童心和幻想。太陽為什麼不可以是藍色,月亮為什麼不可以是粉色,在童話裡,這些都存在。孩子的童年應該是五彩斑斕的,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將「標準」答案告訴他們,那麼我們並不是在教育,是扼殺教育。
  • 早盤低開殺跌市場反應過激 有望展開修復
    昨夜外圍美股大跌,今天A股低開表現,但盤中延續殺跌走勢明顯是反應過激了。畢竟前面外圍美股漲的時候咱們沒有跟隨,所以跌的時候,關聯性也就不大。另外,A股市場自身,前面強勢品種都調整過了,金融、科技、醫藥、周期和消費股都調整了,市場風險也得到釋放了,不像外圍市場那樣。所以盤中市場弱勢殺跌明顯是反應過激了,所以預計市場震蕩一下便會有修復動作。
  • 加拿大一音樂家坐飛機要止痛藥被趕下,是不是反應過激了?
    不過,音樂家表示,自己沒有生病的跡象,沒有咳嗽、發熱及發燒,這完全是機組人員反應過激。如此一來,自己第二天上班也遲到了。對此,西捷航空表示,這是照章辦事。「安全才是第一位,出于謹慎的態度,工作人員根據MedLink的建議,要求健康證明是正常流程。
  • 面對孩子的過激行為,家長該怎麼辦?
    ,增加一些抗精神分裂類的藥物,以控制孩子的一些過激行為。更重要的影響是,家長避免了自己去改變處理家庭內部功能的一些問題,等於大家一致給孩子帶了一個有病的帽子。 所以,如果醫生建議吃藥,家庭一定不要認為只有通過吃藥才行,更要考慮你們家庭內部,爸爸媽媽怎麼調整?孩子怎麼調整?是否要找心理醫生?這個是要非常謹慎的。
  • 孩子總被嘲笑怎麼辦?父母要正確引導,幫孩子重獲自信
    孩子的性格太過於脆弱 性格比較脆弱的孩子面對欺負和嘲笑時就會哭泣,有的甚至會表現出過激的反應。而往往這些反應更容易激起他人的情緒,導致別人更容易欺負和嘲笑這類孩子。 他們很想要看性格脆弱的孩子對自己行為產生巨大的反應,所以就會更加變相欺侮這些孩子。但這樣的舉動會導致本就性格脆弱的孩子變得更加不安,不利於其發展。
  • 孩子被父母「吼罵」後的反應,陶紅的演繹,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
    而在女兒再次不小心做錯事情的時候,陶紅就扭轉了對於女兒的方式,沒有附加指責、隨意的「吼罵」,轉而是安慰孩子的不小心的舉動,渴望孩子獲得更多的溫暖。這回陶紅看到女兒的反應是毫無壓力地面對著媽媽大哭起來,在陶紅看來,女兒在犯錯兩次之間的差距,都和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關。
  • 觀點:王興應該站出來道歉,中國足球圈人士反應過激
    11個人站在場上,跑來跑去,你傳我,我傳你,將球打進去就行了,卻忘記足球是一個系統工程。 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運動,梅西、C羅再厲害,還是要靠隊友幫扶,這是11個人的運動,旁邊還有一個主教練,是青訓、進攻、防守、技術、傳球、運球、跑位、各種戰術等因素的綜合工程,其中更是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聯繫,校園足球也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一部分。
  • 一個男人,有這3種過激反應,還不是因為深愛著你!
    這時候的男人就會做出一些比較誇張的舉動,一個男人,有這3種過激反應,還不是因為深愛你!因為深愛,所以害怕失去。第一:微信信息不回復,直接電話打過來男人發你微信信息,女人因為有事情沒有看手機,好一會兒沒有回他,這時候的男人要是馬上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呼叫你,這就是男人對你很有佔有欲的表現。人只有在對一個人很沒有把握的時候,才會這樣患得患失。
  • 不要扼殺天才,高智商寶寶有這3個特殊習慣,很多父母卻給糾正了
    每個天才小時候都會有一些特殊習慣,這些習慣在父母的眼中可能會很奇怪,甚至抱怨這些天才寶寶是真「難帶」。但是,你家寶寶「難帶」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所以,父母一定要早一點發現寶寶怪異的行為,從而正確引導,千萬別傻傻地扼殺了一個「天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們,小時候也有些「特殊習慣」,就算這些習慣常常很難被人理解。
  • 孩子玩具被搶後的反應暗示性格,父母這樣教育,高情商解決危機
    小男孩將鏟子歸還給樂樂後並道歉,樂樂瞬間笑容滿面地說道:「沒關係,媽媽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我們一起玩吧。」其實,孩子面臨的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是未來人生的小預演,玩具被搶該怎麼做看似是一件小事,實際上與孩子的競爭能力、社會適應性、情商、反應能力等有關,父母的合理教育會讓孩子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