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木通

2020-12-23 小喬養生堂

中藥木通又名通草、萬年藤、丁翁等,是落葉木質纏繞灌木。中醫認為木通有清火、利尿、通經下乳的功效與作用。常用於治療喉痺咽痛、胸中煩熱、經閉乳少等症。

別名

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萬年、萬年藤、燕蕧、烏蕧。原植物白木通又名:八月瓜藤、地海參。

處方名

木通、關木通、川木通、細木通、炒木通。

簡介

木通,為雙子葉植物,木通科木通屬,植物白木通或三葉木通、木通(五葉木通)的木質莖。它性味苦,涼,瀉火行水,通利血脈,原產我國東部,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該植物入藥可以治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痺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閉,乳汁不通,但須注意的是內無溼熱,津虧,氣弱,精滑

來源產地

1.木通: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葉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莖,均為正品木通。此三者均為落葉木質纏繞藤本,長3~15m。

(1)木通主產於華東地區。掌狀複葉,小葉片5,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6cm。

(2)三葉木通:主產於浙江等地。三出複葉,小葉卵圓形或長卵形,長寬變化很大,邊緣淺裂呈波狀。

(3)白木通:主產於四川等地。三葉木通的變種形態,但小葉全緣,質地較厚。

2.川木通:為毛茛科植物鐵線蓮屬繡球藤或小木通的藤莖,均為木質藤本,長6~8m,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有稜和短絨毛。葉對生,均為三複葉。

(1)繡球藤

主產於四川、西藏、雲南、貴州、臺灣等地。葉片卵形、寬卵形或橢圓形,長2~7cm,寬1~5cm,先端急尖或漸尖,3淺裂,邊緣有鋸齒。

(2)小木通

主產於陝西、甘肅、福建等地。葉皮革質,卵狀披針形、卵形或披針形,長4~16cm,寬2~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全緣。

3.關木通:藥材藤莖呈長圓柱形,直徑1~6釐米,表面灰黃色或淺棕黃色,有淺縱溝及斑狀淺棕色栓皮殘痕。體輕,質硬,斷面黃白色或黃色,皮部狹窄,木部較寬,導管多數呈針孔狀,或多層同心環狀排列,與類白色射線相間如蛛網狀,髓部小,狹條狀。飲片為圓形薄片,木部寬廣,有多層排列成環狀小孔及放射狀紋理,髓部不明顯,皮部薄。體輕,質硬。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

【性味】:苦;性寒

①《本經》:味辛,平。

②《吳普本草》:雷公:苦。

③《別錄》:甘,無毒。

④《藥性論》:微寒。

⑤《海藥本草》:溫平。

【歸經】:入心經、小腸經、膀胱經。

①《綱目》: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

②《木草匯言》:入手少陰、足太陽經。

③《藥品化義》:入睥、心、小腸、膀胱四經。

④《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

⑤《要藥分劑》:入心、腎、膀胱、小腸四經。

相關焦點

  • 每日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款冬花每日學一味中藥:洋金花每日學一味中藥:矮地茶每日學一味中藥:葶藶子每日學一味中藥:苦杏仁每日學一味中藥:馬兜鈴每日學一味中藥:紫苑每日學一味中藥:百部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前每日學一味中藥:野馬追每日學一味中藥:白屈菜
  • 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
    水煎,每日一劑,分二到三次服。(《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②風溼性關節痛、腰腿痛:龍鬚藤鮮根60~90克,酒500毫升浸,每次服1杯,每日兩次;或幹根30克水煎服。(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③治跌打損傷:龍鬚藤幹根、莖15~30克,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④治偏癱:(龍鬚藤)根30克,黃酒、豬肉共煮熟,吃豬肉和湯。
  • 每日一味中藥——木通(利水滲溼藥)
    《中國藥典》:關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別名】木通馬兜鈴、東北木通、馬木通、萬年藤【來源】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乾燥藤莖。秋、冬二季採截,除去粗皮,曬乾。
  • 每天一味中藥——川木通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的藤莖。淮木通、白木通。常綠藤本。小木通生於山地林邊。分布於雲南、四川、陝西等地。春、秋季採收藤莖,除去粗皮,曬乾或趁鮮切薄片曬乾。長圓形,略扭曲,長50~100釐米,直徑2~3.5釐米。
  • 中醫師承考核考點解讀(辨識中藥)——川木通
    中藥名稱
  • 每日認識一味中藥藥材——亞麻子
    中藥識別:本品呈扁平卵圓形,一端鈍圓,另端尖而略偏斜,長4 ~ 6mm,寬2 ~ 3mm。表面紅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澤,種臍位於尖端的凹入處;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狀;子葉2,黃白色,富油性。氣微,嚼之有豆腥味。
  • 每日一味中藥-女貞子
    從這以後,教書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飢,病亦奇蹟般地日趨見好,過早的白髮也漸漸地變得烏黑了。他大為震驚,深情地吟到:「此樹即爾兮,求不分離兮。」從此,中藥女貞子便開始被人們作為一味中藥材使用了。更多學術計劃、科技獎勵和抗疫亮點等資訊可在本公眾號首頁【會員服務】-【特色亮點】欄目中及時獲取。【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
  • 每日一味中藥--地龍
    地龍指的是蚯蚓,是會在夜裡鳴叫的,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地龍性寒味鹹。功能清熱平肝、熄風止痙、平喘、利尿、通絡除痺。4、清熱利尿,用於熱結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閉不通本品鹹寒走下入腎,能清熱結、利水道,用治小便不利或尿閉不通,可用鮮品搗爛,浸水,濾取濃汁服,也可與車前子、木通、澤瀉等利水滲溼藥同用也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與玫瑰油混合能織禿髮。
  • 中藥木通具有清熱去火 通經下乳 利尿除溼的功效 但有小毒 謹慎用
    木通味苦,性寒,《藥性論》裡記載:主治五淋,利小便,開關格,治人多睡,主水腫浮大,除煩熱。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下中藥木通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希望本文能對大家帶來幫助,碼字不易,小小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鼓舞。
  • 每日一味中藥--蟬蛻
    【營養知識】蟬蛻知識介紹: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黑蚱蟲體較大,棲於楊、柳、榆、槐、楓楊等樹上。(《現代實用中藥》)4、治痘瘡出不快:紫草、蟬蛻、木通、芍藥、甘草(炙)各等分。每服10克,水煎服。(《小兒痘疹方論》快透散)5、治風氣客皮膚瘙癢不已:蟬蛻、薄荷葉等分。為末。酒調5克,日三服。(《姚僧坦集驗方》)6、治痘後發熱發癢抓破:蟬退、地骨皮各50克。為末。每服二,三匙,白酒服二、三次。
  • 每天一味中藥——龜甲
    (《丹溪心法》補腎丸)3、治心矢志善忘:龜甲(炙)、木通(銼)、遠志(去心)、菖蒲各半兩。搗為細散,空心酒服方寸匕,漸加至二錢匕。(《聖濟總錄》龜甲散)9~24g,先煎。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後殺死,或用沸水燙死,剝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殘肉,曬乾。
  • 每日一味中藥:決明子
    中藥決明子為豆科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生用或微炒用。其味甘、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傳統認為決明子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等功效。無論內眼或外眼炎症,只要無禁忌症(如洩瀉、低血壓等),在方劑內加入決明子一味,都屬有益。但現代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性外眼炎症。1、用於治療由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急性結膜炎、流行性角結膜炎)。一般配菊花、木賊、黃芩等,如急結炎方;症狀較劇烈者則需配柴胡、黃連、防風等,方如決明子湯。
  • 每天學一味中藥,龍葵!
    切碎,加酒釀糟適量,同搗爛敷患處,每日換1~2次。(《江西民間草藥》)4、治疔腫:老鴉眼睛草,擂碎,酒服。(《普濟方》)5、治急性腎炎,浮腫,小便少:鮮龍葵、鮮芫花各15克,木通6克。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6、治吐血不止:人參一分,天茄子苗半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新水調下,不拘時。
  • 每日一味學中藥—虎杖
    然而在中藥裡,虎杖的確是一味治療關節疾病的良藥。①抗菌作用體外實驗,虎杖煎液(25%)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瓊脂平板挖孔法)。高濃度(根)對鉤端螺旋體也有殺滅作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燕窩
    (《中國動物藥》)5、治老年痰喘:秋白梨一個,去心,入燕窩一錢,先用滾水泡,再入冰糖一錢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間斷。(《文堂集驗方》)6、治噤口痢:白燕窩二錢,人參四分,水七分。隔湯燉熟,徐徐食之。(《救生苦海》)7、治老年瘧疾及久瘧,小兒虛瘧,胎熱:燕窩三錢,冰糖半錢。頓食數次。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一味中藥---蒲公英
    ⑩《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⑫《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 每天學一味中藥——白首烏
    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服。(《食物中藥與便方》)6、治小兒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腹瀉:白首烏、糯米草、雞屎藤各等分,研末備用。每次9克,加米粉18克,蒸熟食。(《四川中藥志》1982年)7、治乳汁不足:牛皮消根(去皮)30克,母雞1隻(去內臟)。將藥放入雞腹內,燉熟,去藥渣,湯肉同服,不放鹽。
  • 能結出八月瓜的木通,其實還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煩的養生妙用!
    木通,藥物部位來自於木通科植物木通、三葉木通或白木通的乾燥藤莖。可能大家會對木通有一些陌生,但提到它的果實,肯定很多人都吃過,甚至是大家「童年的回憶」,那就是八月瓜。除了結出美味的果實以外,木通本身也是一味能利尿通淋的常用中藥。木通的第一個功效就是利尿通淋。
  • 木通
    木通為馬兜鈴科植物木通馬兜鈴或毛茛科植物小木通及繡球藤的乾燥藤莖。前者稱關木通,主產於吉林、 遼寧、黑龍江等地;後者稱川木通,主產於四川、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原植物喜生於陰溼林中或林緣,喜 溫和溼潤的氣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苦,性寒。歸心、肺、小腸、膀胱經。功效 清熱利尿、通經下乳。臨床用名川木通、關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