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木通(利水滲溼藥)

2021-02-22 金魚土木醫

《中國藥典》:關木通

【拼音】Guān Mù Tōnɡ

【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

【別名】木通馬兜鈴、東北木通、馬木通、萬年藤

【來源】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乾燥藤莖。秋、冬二季採截,除去粗皮,曬乾。

【性狀】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長1~2m,直徑1~6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有淺縱溝及棕褐色殘餘粗皮的斑點。節部稍膨大,有1枝痕。體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黃色或淡黃色,皮部薄,木部寬廣,有多層整齊環狀排列的導管,射線放射狀,髓部不明顯。摩擦殘餘粗皮,有樟腦樣臭。氣微,味苦。

【鑑別】(1) 本品粉末淡黃色。纖維管胞大多呈束,長稜形,直徑11~20μm,壁有明顯的具緣紋孔,紋孔口斜裂縫狀或相交成十字形。分隔纖維直徑21~42μm,斜紋孔明顯。石細胞少見,類方形或類多角形,壁較厚。草酸鈣簇晶直徑約至40μm。具緣紋孔導管大,直徑約至328 μm,多破碎,具緣紋孔類圓形,排列緊密;具緣紋孔管胞少見。

(2)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20ml,加熱回流1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點於濾紙上,幹後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天藍色螢光;於點樣處加稀鹽酸 1滴,幹後顯黃綠色螢光,用氨蒸氣燻後復顯天藍色螢光。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關木通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馬兜鈴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 1ml含0。5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 3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 )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條斑。

【炮製】洗淨,略泡,潤透,切薄片,曬乾。本品為圓形薄片,表面黃色或黃白色。木部寬廣,導管孔大,多層環形排列呈篩網狀,射線色淺,髓部不明顯。周邊灰黃色,粗糙。體輕,質硬。氣微,味苦。

【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歸心、小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經下乳。用於口舌生瘡,心煩尿赤,水腫,熱淋澀痛,白帶,經閉乳少,溼熱痺痛。

【用法用量】3~6g。

【注意】不可多用、久服,腎功能不全及孕婦忌服。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備註】(1)治溼熱下注、淋瀝澀痛要藥,常與車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強,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等症也常恃為要藥,可配其它利水消腫藥如桑白皮、豬苓等同用。用於心火上炎、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等症,常與生地、竹葉、甘草同用。用於產後乳汁稀少,常與王不流行、穿山甲等配伍;或與豬蹄同煮服用。治溼熱痺痛、關節不利之症,常與薏苡仁、桑枝、忍冬藤等配伍應用。

(2)有用大量木通(60g)煎湯服用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者,故在臨床應用時不宜大量使用。孕婦慎用。

【摘錄】《中國藥典》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中藥——茯苓(利水滲溼藥)
    【藥名】 茯苓【出處】 《神農本草經》【別名】茯苓個、茯苓皮、茯苓塊【來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藥性】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功效】 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安神。
  • 仲聖說藥 | 澤瀉——除了利水滲溼,還有哪些奇妙作用?
    具有《金匱辨解》:利水除飲,健脾制水之功效。主治飲停心下,頭目眩暈,胸中痞滿,咳逆水腫。1.澤瀉味甘淡,擅長滲利水溼,且力量比茯苓較強,和豬苓相當,因此水溼停聚導致的水腫就可以使用澤瀉。利水,滲溼,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1)利水滲溼:用於水溼內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溼熱淋濁等證。治胃內停水常配白朮。治尿道澀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瀉腎火:用於陰虛火旺諸證。
  • 每天一味中藥——川木通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的藤莖。淮木通、白木通。常綠藤本。小木通生於山地林邊。分布於雲南、四川、陝西等地。春、秋季採收藤莖,除去粗皮,曬乾或趁鮮切薄片曬乾。長圓形,略扭曲,長50~100釐米,直徑2~3.5釐米。
  • 每日一味中藥:木通
    中藥木通又名通草、萬年藤、丁翁等,是落葉木質纏繞灌木。中醫認為木通有清火、利尿、通經下乳的功效與作用。常用於治療喉痺咽痛、胸中煩熱、經閉乳少等症。處方名木通、關木通、川木通、細木通、炒木通。簡介木通,為雙子葉植物,木通科木通屬,植物白木通或三葉木通、木通(五葉木通)的木質莖。它性味苦,涼,瀉火行水,通利血脈,原產我國東部,廣布於長江流域各省。
  • 利水滲溼藥之薏苡仁
    利水滲溼藥之薏苡仁
  • 滲溼
    能毋滲而洩乎?久而水氣橫逆。泛流莫御。能無決而去乎。此水之宜滲宜瀉者然也。火氣內熾。一火發動。眾火劑起。衝射搏激。莫可名狀。此火之不得不瀉者也。熱氣內蒸。水受煎熬。苟不乘勢即解。則真陰立槁。此又熱之不得不瀉者也。至於或熱或火。結而為痰。或熱或火。盈而為氣。痰之微者。或從滲溼瀉溼之藥以去。若使痰甚而湧。宜用苦宜苦鹹之藥以降。氣之微者。或用瀉火瀉熱之藥以消。若使氣盛而迫。須用苦寒苦劣之藥以下。
  • 中醫師承考核考點解讀(辨識中藥)——川木通
    中藥名稱
  • 【每日一味藥】薏苡
    【每日一味藥】薏苡【別名】解蠡、起英、贛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兒。【來源】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性味】甘、淡,涼。【歸經】歸脾、胃、肺經。【功效】利水滲溼,健脾止瀉,除痺,排膿,解毒散結。【主治】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洩瀉,溼痺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
  • 4種利水消腫祛溼藥你了解嗎?一文詳解
    茯苓——利水消腫,滲溼,健脾,寧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本品善滲溼利水而消水飲,健脾而促進水溼運化,善寧心安神治水氣凌心者。對於水溼、停飲,無論是寒熱或兼否脾虛者皆宜,脾虛水腫或者溼盛者尤其適用。
  • 木通
    凡氣味與之同者,茯苓、澤瀉、燈草、豬苓、琥珀、瞿麥、車前子之類,皆可以滲溼利小便,洩其滯氣也。又曰:木通下行,洩小腸火,利小便,與琥珀同功,無他藥可比。時珍曰:木通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之藥也。故上能通心清肺,治頭痛,利九竅;下能洩溼熱,利小便,通大腸,治遍身拘痛。《本經》及《別錄》皆不言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權、日華子輩始發揚之。蓋其能洩丙丁之火,則肺不受邪,能通水道。
  • 每日一味中藥--地龍
    地龍指的是蚯蚓,是會在夜裡鳴叫的,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地龍性寒味鹹。功能清熱平肝、熄風止痙、平喘、利尿、通絡除痺。亦用治風寒溼痺,肢體關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與川烏、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絡丹。治療氣虛血滯,中風後經絡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與黃芪、當歸、川芎等配伍,如補陽還五湯。
  • 【中藥】健脾滲溼話茯苓
    或許可以試試一碗具健脾滲溼功效的茯苓苡仁湯,可解疲乏納差之憂。在民間,有茯苓為中藥中健脾滲溼之最的說法。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茯苓這種中藥。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而且四季佳宜,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溼、風、溫等諸疾均可發揮其獨特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等功效。
  • 燥溼、化溼、勝溼、滲溼、利溼
    祛溼有很多方法,如祛溼、祛溼、祛溼、滲溼、利溼,但這些中醫概念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該怎麼做? 首先,我想談談三個概念來幫助你理解: 1.什麼是水分? 溼邪重、濁、粘,易阻氣傷楊琪。潮溼可分為外部潮溼和內部潮溼,外部潮溼通常由季節、長期居住在溼地或雨水和涉水引起。然而,內溼常與暴食、生冷、脾腎陽虛有關。
  • 每日學一味中藥:合歡皮
    (《續本事方》)止咳平喘藥每日學一味中藥:千日紅每日學一味中藥:昆布每日學一味中藥:滿山紅每日學一味中藥:胡頹子葉每日學一味中藥:枇杷葉每日學一味中藥:牡荊葉每日學一味中藥:龍脷葉每日學一味中藥活血化瘀藥每日學一味中藥:苦石蓮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每日學一味中藥:八角楓每日學一味中藥:夏天無每日學一味中藥:峨參每日學一味中藥:桃枝每日學一味中藥:八楞木每日學一味中藥:七葉蓮
  • 每天學一味中藥,川木通!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的藤莖。
  • 每日學一味中藥:九龍藤
    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9~15克,鮮品用量加倍;或浸酒。主治風溼痺痛,跌打損傷,偏癱,胃脘痛,疳積,痢疾。【藥理研究】九龍藤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還有促凝作用。
  • 下奶湯中的神奇中藥---通草
    原為五葉木通(木通)的木質莖,屬利水滲溼藥,能利尿通淋。通草是利水化溼中藥,主治:溼溫尿赤、淋病澀痛、水腫尿少、乳汁不下。基本簡介通草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歸肺、胃經,清勢利水;通乳,用於淋症澀痛;小便不利;水腫;黃疸;溼溫病;小便短赤;產後乳少;經閉;帶下。
  •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功能主治: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性狀鑑別: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
  • 每天學一味中藥,薏苡仁!
    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尿通淋藥。用量10~30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用治水溼停蓄之水腫、小便不利、淋濁、腳氣浮腫、脾虛洩瀉、溼痺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或痿弱無力、肺癰、咳吐膿痰、腸癰等。抑制骨骼肌收縮;小劑量興奮呼吸中樞,大劑量抑制呼吸中樞;降血糖;促排卵;抑制胰蛋白酶等。目前普遍認為薏苡中一定配比的飽和脂肪酸在抗癌方面起主要作用。
  • 每天學一味中藥,地膚子!
    屬利水滲溼藥下分類的利尿通淋藥。用於皮膚瘙癢、蕁麻疹、溼疹、小便不利。煎湯內服,幹品用量9~15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地膚子1:3水浸劑試管內對許蘭氏癬菌、奧杜盎氏小芽孢癬菌、鐵鏽色小芽孢癬菌、羊毛狀小芽孢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煎劑還對傷寒桿菌有較弱抑制作用;水提液有抗炎、利尿、免疫抑制等藥理作用;水煎劑有抗炎、利尿、免疫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