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依靠自己強大的經濟能力和軍事能力,在世界上大肆行使「霸權主義」。而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更是一種極端的表現,就連美國的盟友也受到了威脅和制裁。
對於這樣的美國,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接受。美國總統大選備受關注,在美國政府權力交接之際,讓一些國家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法國謀求獨立自主
根據環球網報導,法國抓住美國總統權力交接的機會,總統馬克龍提出一份讓世界側目的戰略性主張。他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管下一任美國總統是誰,歐洲都需要獨立自主的防衛戰略。藉助美國政府大選換屆這個「和平冷靜的機遇」,歐盟需要「繼續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性,就像中國和美國打造的自主一樣」。法國方面顯然已經意識到,一味的依附於美國,無法讓自己獲得很好的發展機遇,而且會處處受到美國的阻礙。
中國力挺法國
法國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他們在國際關係方面找到了制約國內發展的關鍵因素,尋求獨立自主,恰恰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馬克龍發表講話以後,中法之間進行了重要的電話溝通。根據外交部網站在11月21日的消息稱,11月2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法國外長勒德裡昂進行電話溝通,並且在電話中表達了力挺法國的態度。
王毅表示,中方注意到近來馬克龍總統呼籲歐盟堅持戰略自主,這體現了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符合歐洲的根本和長遠利益。中方始終主張世界多極化,支持歐方作為世界一極自主自立。這不是中方一時的想法,而是一貫的戰略思考。中歐社會制度不同,這是各自人民的自主選擇,也是基於各自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法國是最早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對中國的歷史變遷和改革發展進程更為了解。中法關係之所以克服風雨險阻,保持發展勢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雙方要繼續弘揚這一傳統,以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彼此的不同,照顧彼此的合理關切。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我們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踐行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通過與各國互利共贏實現自身發展。中國已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成為國家意志,將繼續堅持下去。王毅的話詮釋了中法關係的基礎,也對歐盟戰略自主方針進行了褒獎。
法國是西方大國中,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國家,他們對於中國的發展進程相對了解。中法關係的發展也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克服重重困難,才贏得了今天的局面。法國方面對王毅的講話表示高度讚揚,法國方面也願意建立一個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中法關係。法國方面已經明確表明立場,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歐盟都會堅持戰略自主原則。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資訊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湖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