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已經入冬,普通人裹上了厚厚的衣服,冬泳愛好者們勇敢躍入戶外泳池的「運動大片」,不時在朋友圈出現,總是引來排山倒海般的點讚。
杭州在堅持戶外冬泳的運動愛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冬泳是不是適合每個人?清晨去冬泳是最佳時間嗎?遊多長最合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專門採訪了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體育醫院醫生劉鵬輝,從遊泳到重競技,劉鵬輝醫生一直在為浙江專業運動員提供醫務保障,從日常訓練,到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等大型比賽。快來聽聽他給冬泳愛好者的乾貨建議。
胖子比瘦子適合冬泳?
這個完全沒依據
「聽說胖子比瘦子更適合冬泳?」
一聽到這個問題,劉鵬輝醫生馬上說:「這個完全沒有依據。是否適合冬泳和體型、胖瘦完全扯不上關係,只要沒有先天性心臟病、嚴重冠心病、風溼性瓣膜病、嚴重心律失常,以及藥物難以控制的頑固性高血壓、癲癇、精神障礙等基礎疾病的人,都是適合冬泳的。」
「為什麼冬泳的老年人比年輕人多?」
「這個也和身體條件沒關係。年輕人因為工作、學習、家庭的壓力,往往沒有時間來選擇這些比較『苦』的運動項目,老年人相對比較自由。」
但冬泳對健康的好處,劉鵬輝醫生是超級肯定的!
「冬泳這個項目,最明顯的好處是增強人的心肺功能。人的身體受到冰水刺激後血管會收縮,隨後通過自身體溫中樞的調節,血管反應性擴張,皮膚變潮紅,增強了血管的微循環,改善血管的彈性,減緩血管硬化。同時,可以有效增加心搏輸出,心臟泵血功能增強,對減緩血管內壁上的膽固醇樣斑塊沉積有積極的作用,簡單來說,減低了血栓形成和患冠心病的機率。冬泳愛好者在冷水中有節律的深呼吸,還能增強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對像支氣管炎、哮喘等慢性肺部疾病都有好處。」
聽到劉醫生這麼說,冬泳愛好者們是不是要搖旗吶喊了?
不僅如此,劉醫生還接著科普道:
「冬泳會促使血管內皮素增高,血管內皮素的作用體現在維持心血管系統穩態,增強胃腸平滑肌的收縮功能,對噯氣、胃腸脹氣、食欲不振和便秘都有緩解作用。冬泳時,頭部血管微循環加速,大腦供血狀況得到改善,能減低腦血栓的發病機率,改善睡眠質量。」
冬泳的好處很多,但劉醫生強調,文章開頭提到的有基礎疾病的人,不能冬遊,「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不要搞『杭兒風』,什麼熱就跟著練什麼。」
起大早去冬泳
劉醫生非常反對
記者認識的不少冬泳愛好者都喜歡在清晨鍛鍊,劉鵬輝醫生非常反對:「冬泳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晴朗的天氣,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左右。清晨一方面太冷,另一方面公開水域光線不好,視線容易受阻,有安全隱患。」
關於冬泳的時長和強度,劉醫生建議大家學會掌握「三個反應期」。
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三個反應期。第一期:入水後,表皮血管收縮,膚色蒼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體感由冷轉暖。第三期:停留過久,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出水了。
出水後,劉醫生強調:千萬不要立即去洗熱水澡!
「冬泳時人的血管遇冷收縮,起水後如果立即用熱水洗澡,皮膚血管迅速擴張,可能出現其他臟器缺血,發生頭暈、心慌等不適感。老年朋友們千萬要注意,建議冬泳後半小時再洗熱水澡。」
延伸閱讀
起床後一個半小時內
老年朋友,不要運動
冬天到了,除了冬泳,叔叔阿姨們日常鍛鍊該注意什麼?記者採訪了長期關注老年人運動康復的浙江醫院運動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黃雄昂醫生。
「早晨鍛鍊容易誘發急性暈厥、心律紊亂等意外情況,老人們鍛鍊首先要避開的就是起床後的一個半小時之內。」黃醫生說,日常的有氧訓練只要控制強度,做好運動防護,都能受益,「如果再增加一些針對肌肉力量的抗阻訓練,就更好了。」
老年人冬季鍛鍊,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地點的選擇:避免大馬路邊上,選擇公園、廣場,環境比較好的地方(早晨鍛鍊不宜選在樹叢中,樹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沒有陽光照射長期在樹林中鍛鍊就會出現頭暈、身體不適等症狀)。
2.氣溫的選擇:杭州0-5℃,體感比較冷,溼度也比較大,建議老年人等太陽出來後再運動。
3.熱身很重要:氣溫越低,熱身時間要越長,這是保障運動安全的關鍵。
4.運動結束要整理:比如緩慢的放鬆運動、對肌肉進行拉伸。如果突然不動會造成頭暈、噁心等不適,肌肉疲勞不容易緩解。
5.運動量:有氧運動保持在中等運動強度。中等運動強度就是運動時心率比安靜時心率增加30-40次即可。